百城福字設計者林翔:最難刻畫是家鄉


再過一天,就是中國人民翹首以盼的2018年春節了。儘管新時代的年味在變,但人心的祝福不變。吉林長春的85後設計師林翔歷經一年時間,趕在年前設計了一套中國省市福字作品,立刻引起了反響,甚至將“福”送到了國外。他用傳統印刷的福帖,將中國各地省市最為大眾所熟知的特色和文化融化在“福”字的一勾一畫中,傳遞出濃濃的家鄉情。

敦厚的林翔說,目前完成的35幅省市設計圖中,許多是他沒有去過的地方,只能不斷地學習去了解中國的大好河山和多元的城市。然而,在長春生活了八九年的林翔卻認為,最難刻畫的正是家鄉。

文/September 採寫於2018年2月

微博:Sept_1990 微信:September1990

林翔說話很慢,一字一句清晰得很。他的外形看起來很敦實,留著一小撮年輕的山羊鬍。記者採訪時,他還在工作室忙碌,年二十九才給自己放假。也許就是這份踏實,讓他在一年時間裡陸陸續續完成了35幅中國省市的福字設計。和家人度過春節過後,他還要繼續這個設計和學習的旅程,為更多的人傳達出對家鄉的牽念之情。

我比較愚鈍:只是想完成它

林翔個人工作室“林設計”的小黑板上,還貼著不少“福”字的手工成稿。他萌生設計城市的“福”字名片的想法,恰好一年了。

2017年春節期間,林翔正在休年假。當時的他看到電視上肆行的選秀節目,有些不很愉快,“感覺離年味有點遠,這不該是春節主流的文化傾向”。他開始考慮做些與傳統文化相關的設計。恰逢春節喜送福,為福字做更豐富的設計的想法逐漸成型了。

林翔從小喜歡手工製作。幼時做木匠的父親在做中式雕花的傢俱時,總會敲敲打打,畫一些圖紙,他就在旁邊打點下手。耳濡目染,林翔在就讀哈爾濱商業大學時選擇了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並在2015年開辦了自己的工作室,平時主要承擔標識、畫冊等品牌設計。

將單一漢字與省市形象結合創作,並不容易。這是林翔第一次嘗試這樣系統的非商業創作。“需要儘可能全面瞭解城市的地理位置、文化特色、美食等,形成創作元素。”常年在東北活動,他搜了不少資料惡補。設計過程中,他需要確定哪些元素為大眾熟知,並適於設計。光草圖,他在白紙上已經畫了許多。然後在手繪板上畫出草稿圖,用電腦軟件製成電子設計稿。

製作原料上,他選擇傳統印刷的貼紙,把紙放在桌面上,蓋上絲網印刷版,然後用刮板把油墨從絲網印刷版上刮過去,絲網版中間有圖案部分可以透過墨,邊緣則不能,生動的福字就躍然紙上了。

17年12月26日,林翔把一套相對完整的省市福字設計發佈在自己的社交圈,引起了很多朋友轉發,從東北逐漸擴散到全國的媒體和網友。雖然花費了很多精力,但林翔沒打算推廣,倒是有不少邀約上來。

當江蘇衛視“一站到底”找到他參加新春特輯的時候,林翔實誠地說,“本人反應慢,比較愚鈍”,還是沉下心來創作。而有報道甚至把他“神化”成“一年不出門、讀書萬冊的90後”,讓他哭笑不得。

一年下來,林翔只是想完成設計初衷。

設計出家鄉的味道

為做與眾不同又貼切的設計,林翔參考了各種字體的福字寫法,在構圖上也對不同元素反覆嘗試和修改。但比起技術上的困難,林翔感慨,這一年於他更是“文化上的修煉和解讀”。

容易聯想的比如四川省,他採用了大熊貓和竹子元素,讓人一眼就識別其中的文化密碼。而山東省的設計,他巧妙地融入了孔子的儒師形象。但他不太瞭解的重慶市,前後花了一個月功夫才最終敲定。他找身邊來自重慶的朋友,查閱地市和旅遊資料,參看網友的熱點關注,終於確定使用山城、輕軌、火鍋的元素來設計福字。而林翔最中意的是對安徽省和西安市的設計,白牆黑瓦、大雁塔、兵馬俑成了他手中靈動的文化符號。

現在,他已經記不清第一個設計成型的福字是哪個省市形象了。“越往後,設計越難,會發現與之前的創作有些相似”。但問到的最困難的,林翔的答案一定是他的家鄉吉林長春。

“長春是我生活八九年的城市,越瞭解這個城市,想法越多,越不容易取捨。”林翔說,長春有國家級的旅遊景點,有地標性的文化廣場,有特別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築。選擇中國長春電影第一製片廠、長春一汽和北車作為設計元素,有林翔想要傳達給人的家鄉情懷。“小時候看的很多電影都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拍的,這是新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中國一汽開創了汽車工業新的歷史,北車則代表了現代的長春。”難得的是,林翔不僅在設計元素上,還從字形結構上,將長春兩個字融合成了一個福字。“表現形式要儘可能多元化。

林翔承認,有些設計,也會讓人吐槽。“有的人覺得很棒,有些人看不懂。”但他並不特別在意評論,“做得不對的修改下。創意和藝術感之外,每個人站在自己的角度,有不同的社會背景,看不懂也是可以理解的”。他嘗試著儘量“跟大眾熟悉”。

即將到來的春節,林翔說和往年沒什麼不同,貼春聯、寫福字,三十年夜團圓飯,只是拜年少了、年味淡了。小時候,他的媽媽會在家裡的各道門上都貼上“福”,現在他希望讓自己設計的“福”字無論走到哪,都有家鄉的味道。

百城福字設計者林翔:最難刻畫是家鄉

把福送到有華人的地方

設計遠離他生活區域的南端省市形象,讓林翔感受到了更多的文化自信。

林翔從沒有來過廣東省,但不得不說,他設計的福字形象,足夠讓老廣們心服口服。早先,他對廣州的印象都很侷限,“就是中國比較南端的城市,很發達,美食很多。”好在他有位做策劃的朋友,每個月都會來廣州。原本,他考慮融入佛山的舞獅和武術元素,以及廣東特色騎樓,向朋友取經後,他決定從高度和廣度上入手,最終把粵港澳大灣區、廣州塔、廣東早茶貼切地設計成廣東省的福字形象。“要讓人一看到,就想起家鄉,儘可能全部是特色。”

而為海南島做的設計,他特意加上了三沙市和島礁的設計,他很高興,通過這種方式,“把祝福傳遞到了祖國的最南端。”

接下來,他將盡力完成其他省區福字的形象,完成百城設計。“也不一定正好做到100個,可能多,可能少。”他也收到建議,考慮設計一些國外的城市福字形象,“讓中國的年味推廣到每個有華人的地方。”目前,已經有蒙古國的中文教育學校聯繫到他,想把他的作品做成小展覽,讓學生了解中國各地市的文化。

後記:中國文字有許多精妙的地方。不得不說,這個福字的創意和支付寶掃福結合起來太棒了。近幾年,與中國文化沾邊的文化產品、作品都有不錯的市場,我們也更加要鑑別那些皮毛粘附之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