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封城”須即刻應急聯動,避免“碎片化防疫”

一定會有人隱瞞病情,逃離武漢,尋求更好的治療機會。毫無疑問,這會給他人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疫病蔓延危險。但對個人來說,最大限度地尋求“健康”,是沒有錯的。

武汉“封城”须即刻应急联动,避免“碎片化防疫”

1月23日,武漢啟動“封城”,這是防控疫情的積極應對措施。但是,封城之後,同時也要實施城市應急管理,避免防疫措施與方法“碎片化”,要綜合考慮“封城”以後的應急聯動措施,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單一封堵。

武漢“封城”以後出現的各種亂象,這裡就不說了,可以參考各種報道。這裡著重說說應對“武漢肺炎”帶來的城市危情,下一步該怎麼辦?

建議分兩個層次來應對:

1、醫療科學應對;

2、社會秩序與管理應對;

第一層次應對,是在醫療科學層面。核心的原則是 “醫療的事,讓醫生管。”針對疫情、防治方案,讓醫生和科學家按照科學的方法和規律進行管理,可申請聯合國衛生組織等國際機構援助方案與方法,建議全國一盤棋,由國家進行統一科技攻關,全面儘快打破部門和各個省衛生系統的技術信息壁壘,互聯互通,舉國之力,調動更多有效的力量,來快速找出有效應對方法。

第二層次是社會秩序與應急管理,這個也同樣緊迫。現在武漢及周邊地區城市政府和群眾慌亂緊張,各說各的話,呈現出“個人生命保障”與“社會傳播”和“政府秩序”的三個相互博弈的關係。

每個人的生命權都值得尊重,或者乾脆說,每個人怕死,都希望醫護人員和政府能最大限度地救護自己。基於這樣的出發點,要求他們顧及他人和社會整體安全,是不現實的。現實中,一定會有人隱瞞病情,逃離武漢,尋求更好的治療機會。毫無疑問,這會給他人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疫病蔓延危險。但對個人來說,最大限度尋求“健康”,是沒有錯的。在重大疫情面前,政府與社會與個人三方呈現複雜的博弈關係。

社會是由每個自然人組成的,政府掌握著巨大的資源,尊重每個人被救助的權利,才是保障疫情不蔓延的根本。這樣,政府的應急措施定位一定要準確,要站在個人的角度,把防疫問題和應急指揮顧及周全,儘快制定“詳細的、能用的”專項應急預案,事態才會可控,疫病傳播速度才會降下來,城市才有希望。

從城市應急管理的角度來講,現在重中之重是要“均衡防疫”。不能僅僅靠衛計委系統單打獨鬥,而是要多部門聯合參與應急管理,衛生醫療系統負責救助和防疫,其他應急管理部則要全力配合保障。

武漢“封城”以後,建議在如下幾方面施策:

1、水、暖、電、熱、氣的保證措施要顧及周全,要建立市一級政府出面的保障運行措施;

2、肉、蛋、菜、奶等社會必需品的保障,要有省和市一級市場管理部門和交通運輸管理部門統一協調、保障供給;

3、武漢市內公共交通和通訊,要在保障司乘人員安全防護的前提下,同時保障市民的出行。否則,會使當地疫情傳播更嚴重;

4、在政府層面,應該分別成立兩個專門的應急指揮部,一個是醫療防疫指揮部,一個是應急管理和社會秩序保障指揮部。分別運行,針對各自專業發表聲明和通知,信息不全面或以偏概全,會造成社會公眾的不信任;

5、在國家層面上,應立即啟動國家應急部和民政部應急儲備物資支援,調集消殺、防護器械,包括口罩、護目鏡、全面罩等等設備充足保障;

6、在武漢及周邊地區,應加強安全文化和防疫宣傳,現在防疫知識宣傳較多,安全防疫文化宣傳卻很少見,缺少防疫文化的表現在於:可能仍有很多人認為防護沒必要,存在僥倖心態,不戴口罩的會嘲笑戴口罩的不勇敢,弄得醫生都不好意思戴護目鏡出診;

7、武漢及周邊地區的市場管理部門應儘快出臺通知,關閉皮毛交易市場、小商品批發市場、網吧、電影院、酒吧、洗浴中心等易傳播疫情的場所,暫停大型會議、宴會等活動,避免人員聚集。為避免大量的人員流動,勞動保障部門出臺補貼保障政策,保障春節節後員工可以帶薪休假,不被辭退。

武漢啟動全面防疫措施,是積極的應對。但城市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封城”會帶來一系列負面效應,武漢市及周邊地區城市政府要跟上,從機制、體制、法治、文化宣傳等方面全方位的配合“封城”以後的一切行動,真正把損失減到最低。

現實中,一些城市醫院行政官員會覺得,本行政區域內沒發現疫情,就沒必要戴護目鏡或全面罩,認為醫生防護多了會對醫院聲譽不好,這樣的醫務官員是真正的“有知識,沒文化”,是完全不顧現場一線醫生安全的“昏”院長,這種認識,會給疫情防控帶來巨大的漏洞。

加大防疫文化的宣傳,一定要讓公眾周知,形成全民的防疫文化和氛圍,這是形成“共防、共治、共堵”的必要之舉。

(作者為內蒙古減災研究所所長)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