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將雄風——甘古特級戰列艦

在1911年10月的秋風中,一艘無畏艦在聖彼得堡下水。這就是甘古特號戰列艦,她以大北方戰爭期間俄羅斯海軍擊敗瑞典海軍的甘古特戰役而命名。同級艦還有3艘,分別為

波爾塔瓦號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塞瓦斯托波爾號

甘古特級戰列艦是俄羅斯第一級無畏艦、蘇聯紅海軍從帝俄海軍繼承的唯一一級無畏艦、並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也是紅海軍的唯一一級戰列艦

老將雄風——甘古特級戰列艦
  • ↑彼得大帝和甘古特海戰紀念郵票


建造背景

日俄戰爭中,帝俄海軍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失敗,必須儘快補充戰列艦。1906年無畏號戰列艦的下水引發了新一輪的軍備競賽——而俄羅斯海軍現在竟然沒有一艘無畏艦。不甘落後的俄海軍試圖趕上世界潮流,然而,重建海軍的道路卻是荊棘遍佈。

1905-1907年,社會矛盾尖銳的俄羅斯帝國境內爆發了規模廣泛社會動亂(史稱“1905年革命”)。面對此起彼伏的罷工、恐怖襲擊、暴動,沙皇尼古拉二式被迫實行改革,如制訂基本法、成立國家杜馬、實行多黨制。新成立的國家杜馬強烈要求海軍進行改革,否則將否決所有的造艦計劃。

儘管新一代戰列艦的設計工作在1906年就已經開始了,但是由於杜馬的反對,這些工作很快停止——杜馬選擇將軍費花在陸軍身上。不過,海軍依然向各大船廠徵集無畏艦方案。

新戰列艦將被用於波羅的海,以充實該地區的防衛。

1907年,英國維克斯公司提供了一個基本符合要求的方案——標準排水量22000噸,裝備12門305毫米艦炮(4座三聯裝)。然而,一則關於海軍已經跟維克斯公司簽訂合約的謠言開始流傳,這激起了公眾的憤怒,因為之前維克斯公司為俄羅斯建造的留裡克號裝甲巡洋艦存在著一些質量問題。被潮水般的批判、怒斥淹沒的海軍有苦不能言,乾脆一氣之下宣佈舉行公開競標,誰的設計被相中,誰就勝出。

老將雄風——甘古特級戰列艦
  • ↑留裡克號裝甲巡洋艦,她的主炮座圈強度不足,在試射時出現了變形

為了獲得這筆訂單,世界各大船廠踴躍參加競標。截止至1908年3月12日,總共收到了51份設計方案。最終勝利的是德國的布羅姆與福斯船廠,但是法國人對結果表示不滿,他們打出了感情牌,聲稱法國不想看到借給俄羅斯的錢落到德國人的口袋裡,而且海軍想讓這些戰列艦在俄國建造。最後,海軍只好用250000盧布買下了這個設計,並將其擱置以安撫各方。

最終勝出的是英國的約翰·布朗公司,他們的方案在競標中得到了亞軍。儘管此時杜馬依然不願意撥款,但幸運的是,尼古拉二世強行推動海軍重建。杜馬不堪壓力,勉強與海軍達成了妥協。這時,帝俄海軍已經在落後於世界的狀況下苦苦支撐了2年。經過一些小小的調整,最終方案於1909年3月22日被提交,水線長180米,寬26.9米,標準排水量達24800公噸。海軍決定採購4艘,但由於財政原因,杜馬直到1911年才正式批准了她們的建造。

老將雄風——甘古特級戰列艦
  • ↑甘古特級戰列艦線圖

火力

甘古特級戰列艦採用了12門1907年式52倍徑305毫米艦炮作為主炮。該型艦炮由奧布霍夫工廠設計並生產,最大射速1分鐘1.8發(當然海戰中是不可能達到這個速度的),最大射程27438米,身管壽命約400發。最初使用的炮彈(1911年式)重470.9千克、初速762m/s。甘古特級採用的MK-3-12型三聯裝炮塔可以提供-5°~+25°的俯仰範圍,俯仰速度約3°-4°/s(改進後是6°/s),轉速約3.2°/秒。

老將雄風——甘古特級戰列艦
  • ↑甘古特級戰列艦上的炮塔

這型艦炮到底在世界上排什麼位置呢?我們可以拿波羅的海艦隊的假想敵德國海軍做對比。同期德國海軍裝備的SK L/50 305毫米艦炮發射的405公斤炮彈在

10940碼的距離上對舷側裝甲的穿深為345毫米,1907年式發射的M1911型炮彈在10000碼上穿深352毫米,可以認為基本相當。但是1907年式的射速不及SK L/50 305毫米的每分鐘2-3輪,不過考慮到海戰中不可能全速射擊,這個差距並不大。同時,1907年式艦炮強於英國的Mark XI/XII型50倍徑305毫米艦炮,略弱於Mark VI型45倍徑343毫米艦炮。

老將雄風——甘古特級戰列艦
  • ↑國王號戰列艦上的SK L/50 305毫米艦炮


老將雄風——甘古特級戰列艦
  • ↑前衛號戰列艦上的Mark XI型艦炮

同時,甘古特級戰列艦還裝備了16門50倍徑120毫米艦炮作為副炮。不過,相對於各國戰列艦的副炮普遍使用152毫米左右的艦炮,120毫米副炮就顯得過於寒磣了。不過這也沒有什麼好指責的,對於抵近的驅逐艦、魚雷艇來說,120毫米副炮一樣是危險的對手。除此之外,甘古特級戰列艦還裝備了1門76毫米高射炮,在這裡就不多提了。

老將雄風——甘古特級戰列艦
  • ↑甘古特號戰列艦上的120毫米(4.7英寸)副炮

雖然俄羅斯沒有開發出15英寸(381毫米)艦炮,因而甘古特級戰列艦竣工後不久就面臨著落後的窘境。但是,她們要守衛的波羅的海地區基本不會有裝備15英寸艦炮的戰列艦出現,因此個人認為甘古特級的火力足夠在波羅的海稱霸一方了。

動力

甘古特級戰列艦採用了4座帕森斯式蒸汽輪機(2組)來驅動4個螺旋槳,設計功率42000軸馬力,設計航速23節。不過,波爾塔瓦號的動力系統在試航中產生了最高52000軸馬力,這使得她跑出了24.1節的航速。25臺亞羅式鍋爐被分成2組,分別安裝在2號炮塔前後。滿載時攜帶1877.1噸燃煤與700噸燃油,10節航速下最大航程3500海里。

老將雄風——甘古特級戰列艦

↑一戰時的塞瓦斯托波爾號戰列艦

因為波羅的海較為狹小,不需要戰列艦擁有大航程,而且23節的航速並不落後於同期各國的戰列艦。所以作者認為,甘古特級戰列艦的動力是符合其定位的。

防護

相較於強大的火力來說,甘古特級戰列艦的防護就顯得十分脆弱了。海軍認為全艦都需要裝甲防護——儘管這大大降低了主裝甲帶的厚度。甘古特級在裝甲背後還有一層裝甲艙壁,這是用來防止穿透裝甲的炮彈或者破片造成更大的傷害的。

甘古特級的主裝甲帶自上而下以225-150毫米的厚度遞減,採用克虜伯裝甲(KCA)。原本預計主裝將會有3.26米高出水面,但後來發現戰艦的實際吃水比設計值深了數十釐米,這降低了主裝的防護效果。兩條主裝甲帶的前後由100毫米的裝甲連接。

水線的剩餘部分由125毫米的KCA來保護。外部裝甲背後3.4米是一層克虜伯均質合金鋼(KNC)製成的艙壁,用於抵禦炮彈的碎片。這層艙壁和裝甲之間的空間用作煤艙,可以提供一點防護能力。水下防護則只有可憐的雙層船殼。

炮塔正面為305毫米的KCA,側面203毫米,頂部100毫米。為防止因一發炮彈而損失一個炮塔裡面的所有火炮,炮塔內部用裝甲艙壁將火炮分開。炮塔座圈的裝甲從上到下由150毫米減到75毫米。她們還有兩層水平裝甲,上層為37.5毫米的鎳鉻鋼,下層為25毫米的鎳鉻鋼。

總而言之,甘古特級戰列艦的防護非常薄弱,其中最致命的是炮塔座圈和水下防護,這樣薄弱的防護水平可能會在戰鬥中帶來可怕的後果。

建造及服役歷程

甘古特級的4艘同級艦都在1909年6月開工,但直到9-11月才真正開始建造。而且最初資金撥付不到位——杜馬直到1911年才正式通過了甘古特級的建造經費(在這之前只有海軍從其他地方挪用的經費、沙皇的資助和造船廠自己墊付的資金可供使用

)。火炮進度的落後也大大拖延了她們的建造。4艘戰列艦都於1914年末到1915年初完工,分別被命名為甘古特、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塞瓦斯托波爾和波爾塔瓦。她們很快被分配到波羅的海艦隊。

老將雄風——甘古特級戰列艦
  • ↑建造中的甘古特號和波爾塔瓦號戰列艦

一戰中,甘古特級戰列艦的任務是保衛芬蘭灣(雖然德國人從未進入過那裡),併為採礦工作提供掩護。1916年11月1日,甘古特號的水兵發動了一場小規模兵變,因為軍官拒絕給他們提供肉類和通心粉。在1917年的二月革命中,水兵們加入了波羅的海艦隊的武裝起義,拒絕承認臨時政府,宣佈支持布爾什維克。

1918年,佈列斯特—利托夫斯克條約簽署之後,甘古特級帶領著一批其他的船隻撤離芬蘭,前往喀琅施塔得,她們隨後加入紅軍,投入了新的戰鬥。

老將雄風——甘古特級戰列艦
  • ↑轉移中的波羅的海艦隊
老將雄風——甘古特級戰列艦
  • ↑喀琅施塔得平面圖

由於缺乏人手,4艘戰列艦裡只有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可以執行任務。1919年,她炮擊了駐紮在紅戈爾卡的白軍,並帶領輕型艦艇對抗駐紮在芬蘭灣的英國軍艦。然而在11月,波爾塔瓦號發生了火災,損毀嚴重,並擱淺在涅瓦河(後來海軍試圖修復她,但由於損毀過重,這項工作於1935年被停止了)。

1921年,塞瓦斯托波爾號和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加入了喀琅施塔得水兵兵變,以抗議戰時共產主義。在兵變被鎮壓後,她們被更名為巴黎公社號和馬拉號。甘古特號和波爾塔瓦號分別在1925年和1926年被更名為十月革命號和伏龍芝號。

1928年巴黎公社號戰列艦接受了現代化改裝。隨後馬拉號和十月革命號在30年代接受改裝。這些改裝包括換裝更強勁的鍋爐、修改艦橋外形以容納更多的設備、提升防空能力、強化水下防護、裝備水上飛機等。這些改裝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她們的戰鬥力。

老將雄風——甘古特級戰列艦
  • ↑改裝後的十月革命號戰列艦

1939年的冬季戰爭期間,十月革命號和馬拉號參加了對芬蘭軍事設施的炮擊。隨後強化了防空能力。偉大的衛國戰爭爆發後,十月革命和馬拉號被迫停泊在喀琅施塔得,馬拉號在德軍的空襲中擱淺(後來成為了浮動炮臺),而十月革命號也受了傷,但沒有大礙。她前往奧爾忠尼啟則進行修理,隨後參加了保衛列寧格勒的戰役。1943年,4艘戰列艦都恢復了原來的艦名。1944年6月9日,在維堡—彼得羅扎沃茨克攻勢中,十月革命號炮擊了德軍。她於7月被授予紅旗勳章。

二戰期間,巴黎公社號戰列艦屬於黑海艦隊。1941年10月30日,她被疏散到新羅西斯克。在隨後的幾個月裡巴黎公社號炮擊了德軍。不過,由於害怕損失更多艦艇,海軍沒有讓她進行更多的軍事行動。1944年她回到了塞瓦斯托波爾。1945年,她被授予紅旗勳章。

戰爭結束後,甘古特號和塞瓦斯托波爾號被用作訓練艦。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儘管被打撈了起來,更名為沃爾霍夫號,作為海軍學校使用,並於1953年被拆毀。另外兩艘戰列艦由於赫魯曉夫上臺後大力發展導彈和核武器的政策而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塞瓦斯托波爾號於1957年、甘古特號於1959年被拆毀——她們已經為紅海軍服務了40年,可以說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

老將雄風——甘古特級戰列艦
  • ↑被拆毀的甘古特號戰列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