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覆了!北天津、南深圳,同時傳來利好

01

海運時代,港口吞吐量的規模,是衡量一個城市實力與潛力的關鍵指標之一。

時至如今,港口依然重要,但隨著陸權時代崛起,高鐵與航空港成為了一個城市發展的兩大關鍵王牌。

換言之,未來誰是高鐵樞紐,誰是航空樞紐,誰的高鐵運輸量和航空吞吐量越大,潛力便越大。

在此轉換背景下,許多海運城市光環不再,如天津、大連、青島、寧波等城市。當年,天津、青島都曾躋身過中國一流城市之列。陸權城市則強勢崛起,比如成都、武漢、鄭州、西安、杭州、南京等。

清末民初,西方的槍炮,轟開了中國的國門,逼著清政府和他們做生意,隨著港口開放,佔據深水港的天津、青島強勢崛起,與上海一起組成了民國三大一線城市。

當然,上青天這個組合最初是指三大紡織工業基地,但後來逐漸演變成了一線城市組團。

據瞭解,到民國末年,上海的經濟總量大約相當於3個天津,但上海之外,天津的實力僅次於它,青島再次之。

後來,到了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被西方世界封鎖,沿海城市發展受限,青島沒落,北京依靠行政優勢崛起,“上青天”的一線城市格局演變成了“京津滬”。

而時至如今,青島早就不在中國最有實力的城市前十之列,天津也即將滑出前十,寧波也被杭州越甩越遠。

成都、武漢與杭州擠進了前十,南京在2020年也大概率入列,擠掉天津。

批覆了!北天津、南深圳,同時傳來利好

02

海運城市被陸權城市擠下去,這只是開始。

隨著“八縱八橫”高鐵網絡的落地和機場擴將和加建進入第二波高潮,卡位高鐵樞紐和航空樞紐的城市將全面崛起。

比如成都,它既是全國高鐵樞紐城市,也是全國航空樞紐。成都第二國際機場——天府國際機場——明年將交付使用,屆時成都將成為全國第二個坐擁兩個4F機場的城市。

而去年已經開通使用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更加穩定了北京作為我國最牛城市的地位。

正因如此,機場與高鐵規劃,都是各大城市爭搶的香餑餑,誰獲得了,不僅意味著未來的發展更有保障,也意味著在管理層眼裡獲得了認可。

近日,因為GDP擠水分而鬱鬱寡歡的天津(在兩次擠水分擠掉8000多億後,天津的2019年的GDP僅為14104億元),終於迎來了一個好消息,T3航站樓獲批了。

2月24日,從天津市發改委獲悉,日前民航局正式批覆天津濱海國際機場總體規劃(2019版),將規劃建設T3航站樓,新增東二跑道、衛星廳等。同時,京津城際鐵路聯絡線、京濱城際鐵路等也將引入T3航站樓。天津市發改委已會同天津機場成立工作專班,將有序推動規劃落實。

2018年,天津濱海國際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僅為2359.1萬人次,位居全國第是十八位。這主要是天津位居北京周邊,客流量被北京虹吸。

批覆了!北天津、南深圳,同時傳來利好


數據:民航局;

按照天津市的規劃,天津濱海國際機場:

2030年旅客吞吐量5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00萬噸、飛機起降40萬架次;

客運終端年2035年旅客吞吐量7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50萬噸、飛機起降50萬架次;

遠期2050年貨郵吞吐量300萬噸、飛機起降52萬架次的需求進行規劃。

饒是如此,有北京在旁邊,天津的客流量仍無法與其他區域性中心對標。天津2030年規劃5500萬人次,而杭州同期的規劃是9000萬,西安8300萬,鄭州8000萬,武漢7500萬,南京7000萬,長沙6000萬。

批覆了!北天津、南深圳,同時傳來利好

換言之,即便T3航站樓建成,也無法成為天津對標其他城市航空運輸的利器。

聊勝於無,T3航站樓的建設與交付,會讓天津的航空運輸能力,上一個臺階,這也是不小的利好。

除了天津,深圳也傳來了機場方面的利好。

03

2月28日,發改委發佈了《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深圳機場三跑道擴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覆》,同意實施深圳機場三跑道擴建工程。

深圳機場三跑道飛行區等級指標為4F,按滿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8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60萬噸目標設計。

2018年全年,深圳的旅客吞吐量為4900多萬人次。2030年規劃為8000萬人次,對於深圳這樣的城市,一點也不浮誇。

其實,按照深圳真實的航空需求來看,深圳的航空旅客吞吐量規模應該和廣州一個等級。

但是,深圳和天津類似,天津周邊有個北京,而深圳周邊不僅有華南門戶廣州,還有香港。

廣州深圳之外,珠三角飛往內地的客流需求,基本都匯聚到了廣州,而國際飛行需求,大多被香港赤鱲角機場攬了去。

正因如此,雖然深圳的經濟實力早就超過廣州,且到去年年末,深圳已將這個差距拉到了近3300億,但在高鐵運輸和航空運輸方面,深圳和廣州不在一個等級。

不信看數據。

根據各城市統計公報披露的數據,在外部運輸力(包括鐵路、公路、內陸水路、航空)上,深圳與北京、上海、廣州之間,差了一個身段。

批覆了!北天津、南深圳,同時傳來利好

數據:各城市統計局

按照官方公佈的交通十三五規劃,深圳與廣州被定位為四大國際性交通樞紐之一,但深圳在航空和高鐵上的區位毫無優勢,太偏了,不如廣州。

因此,本號以為,深圳機場三跑道擴建工程的批覆,對於深圳航空地位的提升確實很有幫助,但仍無法比肩廣州的航空地位。

未來,深圳的經濟、金融與科技會將廣州甩開,但在高鐵、航空與物流方面的運輸能力,作為華南門戶的廣州,未來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五十年,地位無城可以撼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