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純鉛彈頭被被甲彈頭取代了?

三隻萌新工作室


早年還是黑火藥充當發射藥的時代,純鉛的彈頭還是挺普遍的。即便是到了19世紀7-80年代的英國馬提尼·亨利,俄國博爾丹,德國毛瑟1871,法國格拉斯等,全是這種裸鉛的彈頭金屬定裝彈

他們一直有個問題就是,鉛比較軟,彈頭在射出去的時候,容易在膛線中掛鉛。掛多了之後這個膛線就起不到作用了,甚至還會導致彈頭卡在彈膛裡甚至炸膛。尤其是初速越高的子彈,這個現象就越嚴重。

於是到了1882年,瑞士人愛德華·魯賓率先使用白銅被甲,套在鉛芯彈體外邊,解決了掛鉛的問題。

然後等到1886年無煙火藥問世之後,讓子彈的初速和膛壓更上一層樓,如果還使用裸鉛,那鉛掛膛現象就更加嚴重了。所以說從無煙火藥開始,就必須得用銅被甲彈頭才能解決掛鉛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