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巴西、印度誰能成為下一個超級大國?你怎麼看?

香堂風子


理論上講,似乎這三個都不太容易成為超級大國。

但至少能基本一些成為超級大國的基礎。 l那麼成為超級大國的第一個基礎是什麼?

在木叔看來就是經濟發展,而且是大發展。

如果一個國家經濟很落後,其他方面再好也不能叫超級大國。

所以判斷超級大國的可能性,一定要先看經濟發展潛力。然後再判斷軍事和政治影響力。其實這兩者也都是依附於經濟發展才能產生的。

道理很簡單:

有錢了,就有一切了,就可以發展軍事,就可以對外援助,從而擴大自己在全球的實力和影響力了。

所以根本還是要看經濟。

那麼這三個國家,你認為誰的經濟發展最有潛力?

至少國際公認的一個國家是印度。

這是國際主流機構,包括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都認可的。具體而言:2030年印度的GDP將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三。

印度的經濟為什麼好?

一是印度底子薄,發展起來相對迅速;

二是印度年輕人口也多,勞動力成本低,人口紅利會推動印度經濟長期想好;

三是印度人口多,5年後可能成為全球第一人口大國,這意味著超級巨大的市場;

四是印度科技發展比較快,比如探月和自主武器研發;

五是印度國際人緣好,無論美國還是俄羅斯還是其它國家都支持,沒有太多的掣肘和限制,英語語言上也有優勢。

俄羅斯和巴西的經濟長遠來看,其實後勁不足的。

和印度相比,俄羅斯的能源工業依賴太嚴重,未來隨著新能源不斷髮展,俄羅斯的經濟基礎可能會變得薄弱。

當然這或許是個百年的長期過程,但趨勢上看,俄羅斯就難以追趕,特別是該國人口不斷下降,這是一個挺嚴重的問題。

2018年俄羅斯的GDP已經下滑到排名全球第十二位了,3年前還是全球第十呢。

所以未來可能會在油價上漲時俄羅斯經濟獲得一些紅利,不過長期還是有問題。這也會制約俄羅斯的軍事以及政治影響力的發揮。

巴西的經濟發展一直磕磕絆絆,當年之所以被視為金磚國家,也是因為該國借債發展的經濟模式使然。

(巴西新總統博爾索納羅誓言重振經濟)

但金融危機把巴西經濟打了回去。

該國投資和消費一直不足,通脹也很高,就業率同樣很高,至今經濟復甦都比較緩慢。

比如最新例子是今年4月,巴西工業產值環比增長只有0.3%,同比下降了3.9%。

全球金融危機已經過去多少年了,巴西經濟還沒完全復甦,和印度確實沒法比。

因此單純看經濟,已經高下立判了。

當然不是說經濟好就一定是超級大國。但是要成為超級大國經濟一定要牛。

至於印度經濟發展了是不是就能成超級大國了?當然不是,還要看軍事和政治影響力。

這對印度的考驗也很大。


木春山談天下


除中美之後的下一個“大國”,印度當仁不讓。現在的中美之間的現象,或許未來也會重複出現在印度和中國之間。

首先分析一下印度的優勢。一是低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印度是人口大國,現在已有接近14億人,且人口增速快,人口結構堪稱完美。相比於現在眾多逐漸老齡化的社會,印度的人口為社會發展提供了優質的條件和動力。二是土地資源。印度國土面積大,半數的國土皆可做耕地,且位於熱帶和亞熱帶,氣候有優勢。可以說自然環境得天獨厚。

這樣龐大的體積,讓印度自然擁有豐富的產出供出口,擁有龐大的市場供進口和消費。

三是人才優勢。在美國硅谷,最受歡迎的高管大概除了白人就是印度裔了。印度雖然整體生活水平和受教育還不高,但金字塔尖兒上的人才豐富。這也為印度未來成為大國提供了必要條件。

而巴西現在還處於中等收入陷阱出不來,俄羅斯國家發展內生動力不足,從未來看,都沒有印度有潛力。

不過印度成為大國沒有問題,如果要成為超級大國,還缺一些普世的軟實力作為支撐。


小溪解局


眾所周知,當今世界格局是一超多極。美國憑世界第一的硬實力和軟實力穩居一超霸主地位。至於多極,則是指歐盟以及中國、俄羅斯、印度和巴西等多個新興經濟體或國家。

冷戰結束至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就是美國。美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超級影響力,也同樣擁有最強的國際外交話語權,是一個壟斷了國際秩序和規則體系中絕大部分權力的國家。

難麼,俄羅斯、印度、巴西三個國家未來誰可能具有與美國相匹敵的綜合實力,甚至超越美國。誰最有潛力發展成為超級大國呢?

其實,要成為一個超級大國,不僅僅是看經濟發展水平、軍事實力,更要看國際影響力和國際外交話語權,也只有在各方面均達到世界最高水平之時,方可算作是超級大國。俄羅斯、巴西和印度三國中僅俄羅斯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常之一。擁有全球戰略影響力。而硬要把俄羅斯、巴西和印度三個國家放一起比較本就是有些勉強的。它們除了都是金磚五國成員國外,幾乎沒有可比性。比如說,俄羅斯軍事實力全球第二,且擁有最牛的核武庫,但經濟整體實力要遜色很多。我認為下一個超級大國不在其列。但我們還是逐一分析一下:



印度

目前,印度影響力最大的恐怕是擁有世界第二的人口規模,不久的將來就會成為全球第一人口大國。雖說印度的經濟正進入高速發展時期,不過其國內經濟產業結構嚴重不合理,這一點就跟俄羅斯過分依賴於能源出口的單一經濟結構很像。而印度的是第三產業十分落後。至於軍工製造體系上,簡直不堪!長期依賴於海外的武器進口,就憑它薄弱的軍工體系就不具備成為軍事大國的潛力,那也就更不可能成為全球超級大國。退一萬步講,就算哪天印度的經濟超過日本、德國也無濟於事。歷史早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沒有過硬的軍事實力,就不可能維護國家的真正強大。



巴西

巴西也是金磚五國之一,人口規模和國土面積均排在世界第五,作為近年來高速發展的新興經濟體,完全依賴於它的豐富的自然資源。其擁有充沛的石油及鐵礦石等資源,並擁有較高的大豆等農產品出口額。不過在最近幾年未能及時調整其本國經濟,錯失良機!加之其落後的教育普及體系,又缺乏先進的科技體系和獨立的軍事工業體系做支撐。只能是有潛力而已啦,下一個超級大國絕不會是它。


俄羅斯

俄羅斯也許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答案,可俄羅斯也僅僅是在普京的強人統治下,近年來才勉強重振雄風,恢復大國地位而已啦!過去很久俄羅斯淪落到二流國家的水平。俄羅斯現如今可算綜合實力排名第二的大國。因為其擁有全球第二的軍事實力以及龐大的核武庫,加上俄羅斯擁有全球最大的領土面積和1.4億人口規模,只能說是具備了成為超級大國的潛質。但俄羅斯的短板也很明顯,就是眼下已經處於二流偏下的經濟。由於俄羅斯人口呈負增長,這對於其發展經濟來說也是不利因素。現如今的俄羅斯經濟規模GDP也就相當於廣東省而已。去年俄羅斯軍費開支僅為480億美元,而超級霸權國家美國則為7000億美元。俄羅斯的經濟能力已不足以支撐其全球擴張的戰略,只能是收縮。因此,俄羅斯也不可能成為超級大國。


東震木



按照目前的趨勢誰也不能成為超級大國。其中俄羅斯前身蘇聯曾經是超級大國。擁有龐大的軍工設施,也有大量的科技人才。在航空,電子等方面與美國不分伯仲。但是長期的偏重重工業的體制,讓蘇聯最後難以為繼,不得不解體,俄羅斯只有原來蘇聯的70%的領土,約50%的人口,大約55%的工業,經濟規模與實力遠遠不及前蘇聯,俄羅斯在軍工等領域已經不佔優勢。目前俄羅斯佔出口重要比例的就是能源出口,在俄羅斯最困難的時候幫助了俄羅斯度過難關。因此俄羅斯目前只能稱為大國,但是離開超級有很大的距離,因為超級大國必須有超強的軍事實力,以及超強的經濟實力。如果俄羅斯不能重振工業,未來俄羅斯只能靠賣能源度日。

印度是新興的國家。國家的經濟實力不斷髮展,現在印度的GDP已經是世界第6位,或許在今年可以超越第5位的法國。印度雖然經濟發展,但整個國家的經濟基礎非常薄弱。首先基礎設施落後,影響了經濟的正常發展。其次印度工業還是殖民時期留下的工業為基礎,現代工業很少,對印度的經濟推動力不夠強勁。同時印度還大規模地存在種姓制度,以及印度的區域自治問題,上層的指令很難到印度全部,似然穆迪政府在改變這個,但進度非常緩慢,這些因素都阻礙印度的進一步發展,印度要成為超級大國前,必須成為工業強國,經濟強國,以及軍事強國。但目前這些都與印度無緣。

巴西是南美大國,曾經一段時間經濟穩定,被認為是南美國家中最有可能成為強國的國家。但是,隨著經濟危機的到來,巴西經濟停滯,民眾的生活水平下降。官員貪汙成風,社會治安惡化,這些嚴重影響了外來投資者的信心,巴西的工業曾經有一段時間發展迅速,但是國內的龍頭產業少,需要依賴外資,外來技術,這樣巴西的經濟完全依靠外國,這就是巴西經濟會有巨大起伏的原因。目前巴西不是要成為超級大國,而是需要擺脫經濟危機,否則巴西將重蹈阿根廷的教訓,國家經濟崩潰,經濟從頭再來。


橋本看日本


嗯………這個問題 我個人覺得如果俄羅斯把經濟搞上去就行了 至於巴西和印度就算經濟搞上去了 其他方面還差很遠 而且經濟搞上去就已經很難很難了 更別說強大的工業體系了 現在國際上只有中美和歐盟(如果歐盟算一個國家的話)算得上超級大國 超級大國的標準是什麼 說的簡單一些就是方方面面都很強 美國長期佔據科技的優勢 美元是世界貨幣 好萊塢給世界拍電影看 華爾街就更不用說了 還有強大的軍備 世界各地的軍事基地 這個才是貨真價實的超級大國 世界警察

中國的經濟十年內就有可能超過美國 科技方面也在快速的進步 軍力方面也是僅次於美國 和俄羅斯已經是差不多的水平 人民幣也在國際化 電影電視劇也在國際上慢慢打開市場 最強大的是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業體系 工業門類世界各國中最齊全的 所以算一個準超級大國吧

歐盟作為一個政治實體 相當於一個大國 現在歐盟的核心是法德 還有意大利西班牙荷蘭比利時奧地利等等這些小兄弟 經濟體量比美國還大 不過現在少了英國會變少一些了 科技也很不錯 文化軟實力也不遑多 國際政治也很有影響力

所以你自己看看印度和巴西這樣的國家 真心沒希望當超級大國 連個準超級大國都不沾邊


吃芥末心很慌的好男人


俄羅斯,巴西,印度都不可能成為下一個超級大國,超級大國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是哪一個國家都有可能的,不是說地盤大,人數多就可以的。


上述三個國家的特點是領土面積大,排在世界前幾位,人口數量眾多,但是一個國家成為超級大國靠的可不單單是領土面積和人口數量。

細數近代以來的三個典型的超級大國,大英帝國,美國,蘇聯,這三個國家都是依靠著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在實力上支撐著超級大國的地位。

英國從封建制改革為君主立憲制以後,在制度上領先其他絕大多數國家,社會的活力被充分釋放出來,由此爆發了第一次工業革命,英國一馬當先,殺出重圍,成為超級大國。

美國實行與英國相似,甚至更加民主的制度,加上美國特有的巨大人力資源,廣闊的領土面積,吸引著無數來自於歐洲的移民,美國崛起。

美國在世界的軍事基地

蘇聯的制度不民主,但是蘇聯,尤其是斯大林統治期間,通過強硬的政治手腕,充分調動人們的積極性,二戰前蘇聯的工業生產能力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蘇聯的強硬手段在戰爭時期很有用,但是和平時期就不行了,所以蘇聯解體了,美國沒事。



俄羅斯,印度,巴西,即使他們實行民主制度,難道還能比美國更好嗎?而且這些國家內部問題很大,比如印度的種姓制度,巴西的國內亂像,沒有特長,他們靠什麼成為超級大國?

在過去之所以會有超級大國產生,關鍵一點在於壟斷,無論是制度,科技,文化還是其它,但是現代化社會不可能了,各國之間的交流會讓某一個國家的優勢迅速被其他國家學過去(如果願意學的話)。


如果有一種可能的壟斷只能是高科技,科學技術是學不過來的,只能各國自己去鑽研,而且最可怕的一點是,科技越高,發展速度也越快,差距很容易拉開,要想減小差距以至於超越,唯有腳踏實地一途,彎道超車是很困難的。


視野新觀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俄羅斯、印度和巴西誰會成為下一個超級大國?靜夜史認為:

這三個國家都不可能成為下一個超級大國!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先看下什麼是超級大國?

超級大國是指經濟和軍事力量遠超過其他任何國家,並以其強大的軍事和經濟實力,有能力直接或者間接對別國進行政治或者經濟進行干預甚至動用武力而達到其利益最大化,謀求世界霸權的國家。

歷史上,這樣的國家出現過幾個,包括大英帝國、西班牙帝國、美國、蘇聯等。

那麼怎樣才能成為超級大國呢?靜夜史認為有兩種途徑,分別是美國模式和蘇聯模式:

美國模式:

從1776年發表《獨立宣言》開始,美國就開始了自己的超級大國之路。

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美國政治走向統一;

1865年,美國結束南北戰爭,美國經濟走向統一;

1898年,美國吞併夏威夷,標誌著美國版圖走向統一;

19世紀末,美國經濟全球第一,成為世界經濟霸主;1944年,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美國成為世界金融霸主;1945年二戰結束,美國成為世界政治和軍事霸主!

蘇聯模式:

1917年“十月革命”爆發;

1922年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

1936年,蘇聯完成農業集體化;

1937年,蘇聯完成第二個“五年計劃”,綜合國力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

1945年二戰結束,蘇聯掌控東歐,和美國形成對峙!

美國模式和蘇聯模式的最大區別,在於制度的不同。

資本主義制度下的成長,帶有掠奪性質,通過金融、軍事等手段,逐漸將前面的帝國比下去,最終成為世界第一!

而社會主義制度下的成長,基本是靠自身積累,並且靠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實現資本的積累,完成社會的轉型!

兩種模式想要成功,都需要一樣催化劑,那就是大規模的戰爭!只有戰爭才能摧毀舊有的超級大國,並且實現世界資源的重新洗牌,新的超級大國誕生!

說了這麼多,我們看下為什麼俄羅斯、巴西和印度不能成為下一個超級大國;

1、窘迫的俄羅斯

俄羅斯的前身是蘇聯,是曾經的超級大國,蘇聯解體後,雖然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一場,包括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核武庫、大部分版圖等,但是解體後的俄羅斯喪失了中亞、高加索、東歐的重要地緣,這意味著俄羅斯的周邊形勢更加惡化。

在加上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首任總統葉利欽奉行休眠政策,導致俄羅斯的經濟狀況持續惡化,不得不靠賣資源為生,這一狀況直到今天也沒有得到根本改變!

因為俄羅斯的經濟持續不景氣,導致俄羅斯的國際地位也隨之下降,未來的俄羅斯將掉出一線強國序列,成為二流國家!

如今的俄羅斯人口在不斷減少,未來俄羅斯的發展潛力不糊很大!

2、懶惰的巴西

巴西所在的地理位置可以說屬於中上等,國土大部分屬於熱帶南溫帶,周邊都是小國家,且國土被大西洋隔絕起來,所以巴西的地緣政治狀況並不十分惡劣。

但正是由於沒有危機感,導致從1820年就取得獨立的巴西經濟一直沒有較大起色。

因為葡萄牙殖民時期,將巴西作為咖啡、可可的原產地,因此巴西的種植園經濟非常發達,但是工業化水平相對較低。

在巴西的人口中,雖然相比俄羅斯人口在增長,但是在因為緯度低,歷史上有大量黑人的遷入,導致巴西國民整體比較慵懶,國民產值較低。

再加上歷史的原因,巴西地域發展極其不平衡,這也是導致巴西難以發展的原因。

3、自信的印度

相比於俄羅斯和巴西,印度的發展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印度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這意味著印度有著巨大的人口增長潛力。

印度雖然國土面積只有我國的三分之一,但是印度的耕地面積卻和我國基本相當,這意味著印度的農業發展潛力也是很大的。

近年來,印度不斷進行社會改革,經濟發展取得一定的成就,國力也得到了較大的提升。

但是,因為殖民地時代的烙印,印度的國內發展也極其不平衡。由於印度的種姓制度根深蒂固,導致印度人口紅利始終難以徹底爆發,這些成為阻礙印度發展的最大因素。

所以,由於各種國內問題的困擾,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俄羅斯、巴西和印度都沒有成為超級大國的機會,像巴西和印度這樣成為走上過世界舞臺中央的國家,連成為世界大國都需要費一番周折。

不只是因為國內的種種問題,今天的國際形勢相比於之前更加惡劣,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會允許俄羅斯、巴西和印度三國中的任何一個國家成為下一個超級大國,因為這意味著對美國發起挑戰和競爭!

最重要的是,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世界性質的戰爭很難爆發,這就意味著俄羅斯、巴西和印度即使能夠平穩解決國內問題,也沒有突破天花板的機會。

所以三國不可能成為超級大國!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國家的發展路線,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共產主義國家,我國是未來世界唯一能夠成為下一個超級大國的國家。我們的發展路線在蘇聯模式的基礎上,借鑑美國模式的優點,走出了一條不一樣的超級大國之路。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就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俄羅斯、巴西、印度這三國都不可能成為下一個超級大國,除了美國之外,最有可能成為超級大國的大家應該都可以猜到,身在其中慢慢體會吧!

作為一個超級大國不但要有龐大的國土,眾多的人口,發達的工業製造能力,領先的科技水平,強大的軍事實力,超強的國際影響力等因素,還要有成為超級大國的決心和自信。

俄羅斯,曾經的蘇聯姑且算一個超級大國,但是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實力大幅衰落,尤其是經濟實力。普京上臺前曾承諾要給俄羅斯一個強大的未來,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俄羅斯經濟卻不見起色。雖然俄羅斯有著豐富的資源和龐大的國土面積,但是由於氣候寒冷,大部分地區並不適合人類生存和開發,再加上近年來俄羅斯人口不但不增長,還有下降趨勢,因此短期內難以成為超級大國。

巴西,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佔據了南美的主要板塊,國土面積龐大,資源豐富,但是像工業製造能力除了航空製造業還算不錯外,其他製造業不夠發達,科技發展水平也明顯與其他國家有較大的差距,教育水平也比較落後。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黑人和混血人所佔比重較高,這一塊對巴西未來的發展影響較大。因此,巴西在短期內也難以成為發達國家。

印度,雖然國土面積近300萬平方公里,比其他幾個國家要小,但是印度有著13億人口,人口紅利和所帶來的龐大市場需求會支撐印度高速發展一段時間,在2030年左右有可能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但是印度有很多短板,比如工業製造能力不強,很多武器裝備不能自己生產而依賴進口,科技水平還有待提高,基礎設施落後,種姓制度對人口流動性的阻礙,國際影響力也比較弱。即使印度能夠成為經濟大國,也難以成為超級大國。


銘蘇先生


除中國外其他都沒可能!


龍行天下42175216


俄羅斯已經沒前途,出海口被北約捆死。

印度人有英語優勢,電腦網絡行業有很多人才。壞就壞在印度本土的素質和生活習慣,終究難成大器。儘管印度國土的地理位置相當優越。

巴西在南美,平原和海岸線、縱深都不賴,只是距離世界主流國家比較遠。航運、水路有點吃力。努力向澳洲學習,招商、管理、控制人口數量,福利等等,畢竟巴西偏安一偶,與其他大國沒什麼鬥爭,應該好好沉澱一番,努把力搞好經濟和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