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妮跑十年龍套、黃渤被牛舔:這些好演員,吊打小鮮肉十條街


閆妮跑十年龍套、黃渤被牛舔:這些好演員,吊打小鮮肉十條街

文|椰子也愛笑

在你看來,演員是種什麼樣的職業?可能一千人心中有一千種答案。

有人認為,演員是文藝行業的高光者。他們身披眾多星光時刻,及所有人目光之所及,圍繞當紅流量與資源,每天看似遊樂,卻能得到普通人一輩子也賺不到的酬勞。

縱觀近些年的影視行業,一些只有流量,沒有演技的小鮮肉佔領了部分市場,成績實在令人咂舌,“演員”二字更是遭到了人們的質疑。相比於在娛樂圈幾十年摸爬滾打,不為表面光鮮,只為追尋演繹人物真實的好演員來說,他們還差得太遠。

雖說這個時代,老演員們正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就連一些訪談節目,也被眾多流量明星所佔據。但時代絕不會埋沒每一個曾努力付出的人,他們對於演戲的執著和不忘初心的堅守,值得被所有人尊重。

2017年,CCTV6電影頻道主任王平久找到周迅,希望能做一檔真正以演員“專業交流”為目的的訪談欄目,作為對當下這些依舊為演藝生涯兢兢業業付出的表演者們的記錄。

節目播出後,這檔真誠、純粹的節目又整合成一本書籍,名為《表演者言》。在這裡,好演員們自詡不是明星,只是位普通的表演者。他們毫無偽裝,讓我們也能走進他們看似光鮮,卻依舊平凡的生活裡望一望。

閆妮跑十年龍套、黃渤被牛舔:這些好演員,吊打小鮮肉十條街

01真實演繹的背後,是為角色的一次次打磨

2009年,黃渤拍攝了電影《鬥牛》,其過程可謂難度巨大。表演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可在《鬥牛》中,他的對手卻只有一頭牛。

如果牛出畫面,這場就要重拍。黃渤說,這些還只是練習,真實拍攝時每一場都拍了六七十遍。就連拍了幾十年戲的周迅聽後,也震驚地說:“我都不能想象,我拍到六十多遍的時候會是什麼樣子。”

有一次已經拍了六十多遍,大家覺得景也合適、人也合適,但導演還是喊了聲“咔”。黃渤問導演,怎麼又停了?導演說,你看牛在吃房樑上的草。

還有一場戲,導演要求牛要在雪地裡很安靜的時候,走過來把黃渤舔醒,且放狠話說必須一次完成。

這無疑給黃渤出了大難題,牛的因素完全不可控,用什麼方式才能一次過呢?於是他想了個辦法,因為牛喜歡吃地瓜,黃渤就在自己身上藏地瓜片。前面他先給牛吃幾片,等牛的饞癮上來時,再把地瓜弄成汁抹到頭髮上,領子、懷裡、袖口都藏幾片,藏的過程還得讓牛看見。

就這樣,黃渤不斷地招惹牛,眼看它快要伸頭時,導演就趕緊大喊“準備開機”。這時候黃渤便立即躺下,牛就會自然地走過來,開始舔他。但黃渤還要時時注意分寸,因為牛平時吃草的時候,是先用舌頭把草攬起來,然後咬住、抬頭,直接把草薅掉。為了防止自己的頭髮被牛薅掉,黃渤還要及時把住它的頭。

閆妮跑十年龍套、黃渤被牛舔:這些好演員,吊打小鮮肉十條街

拍《武林外傳》前,閆妮跑了十年龍套,有一次剛好周迅在拍《大明宮詞》,閆妮遠遠地看見周迅穿著一條白裙子,把美人演繹到極致。後來她有機會與周迅合作《生死劫》,但閆妮只是一名群眾演員,每天早上起來都吃牛肉麵,吃完在黃河邊走一走。

閆妮說:“我相信每一個跑龍套的演員都有當男一女一的夢,演員本來就是做夢的人,不管這個夢想會不會成真,他肯定都願意去做這個夢。”當時,《武林外傳》的導演找到她時,她只問了導演一句話:“是女主角嗎?”也許是十年的時間沉寂的太久,閆妮想擁有一次名字可以打在前面的機會。

但是難題也隨之出現,閆妮剛看到劇本時根本就沒看懂,可是工程量又很大,一天就得拍完一集。再加上導演要求閆妮全程用陝西話出演,可閆妮覺得陝西話很硬,與佟湘玉風情萬種的形象不符。

為了這一角色,閆妮打磨了很久,很長時間都睡不著覺。她開始揣摩《新龍門客棧》中張曼玉的形體,邊揣摩邊學習,直到拍到十幾集時,閆妮才真正覺得佟湘玉上了身,也成為了人們心中不可磨滅的經典。正是有了當初為佟湘玉的辛苦打磨,才有了閆妮後來一部、兩部、三部…的主角光環。

閆妮跑十年龍套、黃渤被牛舔:這些好演員,吊打小鮮肉十條街

02初心不忘,是演員最該堅守的信仰

段奕宏回憶自己的藝考往事時說,當時自己從伊犁坐二十多個小時的火車到烏魯木齊,再從烏魯木齊坐四天三夜的火車到北京,只為了考中央戲劇學院,而且一考就考了三次。

一次他坐在中央戲劇學院的操場上,看著滿牆的爬山虎,和大學校園裡一張張自信朝氣的臉,他產生了一種強烈的願望,想在這個學校有一張屬於自己的課桌。從那時起,他有了一種奮不顧身的渴望,打心底愛上演員這個行業。

在之後的演藝生涯中,段奕宏始終不忘自己當初的衝勁兒,在演藝道路上不斷摸索、突破自我。他說:“現在做演員的很多,但真正意義上的演員到底是什麼樣的?作為創作者,得有一種瘋狂勁兒,我們才有可能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表演水準,提高中國演員的表演水準。”

閆妮跑十年龍套、黃渤被牛舔:這些好演員,吊打小鮮肉十條街

陳建斌在遇到《一個勺子》之前,一直在尋找邊疆題材,尋找一個樸實的村落故事。

他覺得,用本地方言演繹的題材特別真實。因此陳建斌一直有個夢想,用他們新疆方言去演一部戲。所以當他有機會當導演拍攝影片時,沒有像其他人一樣,拍攝吸引眼球和流量的片子賺錢,而是完成自己最初的夢想,拍攝真實、質樸的老家生活。因為那是他的根,是演藝道路的開始。

開拍那天,當現場所有人操持著一口標準或不標準的新疆話時,陳建斌很受觸動,他覺得有一種鮮活的力量隨著方言流露出來,演員以前身上的標籤、烙印也通通消失不見。

閆妮跑十年龍套、黃渤被牛舔:這些好演員,吊打小鮮肉十條街

03時代在變,與時俱進的同時,更要看淡名利

陳沖15歲出演第一個電影,26歲因《末代皇帝》被大眾熟知。談及名利問題,她說道:“演員這個職業是比較容易接觸到名和利的,但是在這個行業久了就會慢慢了解到,最終你根本就抓不住這兩個東西。”

1979年,陳沖因《小花》而獲獎,但興奮過後,隨之即來的是種不安。在大學生演出會上,一個上海其他學校的大學生送了她一本泰戈爾的詩集。陳沖無意間翻到一頁,上面寫著:“馬路是熱鬧的,但並不是被人愛的。”

這句話引發了陳沖的共鳴,獎項只是一種熱鬧而已,它跟自己沒有更深的關係。也因為此,陳沖毅然決然地選擇在事業最輝煌的時候出國留學。

談到這兒,坐在一旁的周迅感同身受:“我特別能理解您的那種心虛,電影《如果·愛》當時拿了一些獎,他們來告訴我時,我都不敢相信,怎麼能是我呢?”後來周迅迫切地想要看更多的電影,希望自己下一部電影能夠演得更好,因為她知道,只要一受到表揚,自己就會很開心。但演員不能自滿,要看淡名利。

閆妮跑十年龍套、黃渤被牛舔:這些好演員,吊打小鮮肉十條街

某次錄製,周迅與王硯輝就“什麼是演員”的問題展開了討論。很多演員為了工作方便,或為爭取更多的機會而選擇住在北京,可王硯輝這些年卻回到了老家雲南。

王硯輝覺得,自己當年北漂時失去了一些本真的東西。漂了幾年後,他突然有一天發現找不到自己了。

王硯輝心想,自己根本就不像“北京人”,別再把“雲南人”也給丟了。於是他索性回到了雲南老家,就連來錄製此次節目,也是專程飛到北京的。

在王硯輝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真正好演員淡泊名利的品性。可現在有太多年輕演員的初心,卻只是為了名和利。

對於這一現象,周迅也說,演員應把每部戲拍好,在把本職工作做好的時候,該來的遲早會來。但如果演員為了“紅”而紅,那會很痛苦,若你非要為了這一目的而工作,就看到時候自己能不能承擔這一後果了。

閆妮跑十年龍套、黃渤被牛舔:這些好演員,吊打小鮮肉十條街

這些演員沒有所謂的流量,也沒有大眾意義上俊美的面龐,但他們不是明星,而是真正的表演者。這個時代在變,唯精華不變。《表演者言》集結了22位表演者,也為新生代演員們上了22堂不談演技、只講表演的精華課。

除了以上談及的表演者,《表演者言》中還有馮遠征、奚美娟、王慶祥等老戲骨的酣暢淋漓,也有舒淇、王千源、秦海璐等演藝圈中生代力量。他們告訴我們,除了追名逐利、聲色犬馬,更有一片乾淨的赤子之心。

演員在你心中什麼樣?請看完《表演者言》後再來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