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小霸王”,在外面卻成“小綿羊”,多半因父母教育不當

前幾天去朋友家做客,朋友正在為兒子傑傑的發愁,後來經過詢問得知,原來傑傑在幼兒園裡被欺負了,但傑傑卻不敢跟家長說,後來還是因為老師告訴傑傑媽的。對於兒子被欺負的事情,傑傑媽認為非常不可思議,畢竟兒子在家裡的時候,完全就是一個“小霸王”的形象,只要大人不順著他,就會大哭大鬧。

雖然傑傑媽有點不相信兒子被欺負的事情,但經過對兒子的再三追問,傑傑還是說出了實情。其實也不是被欺負,只不過是傑傑帶著一個玩具去幼兒園了,其他小朋友看到之後特別喜歡,就向傑傑借去玩了。結果,這個玩具卻被玩壞了,傑傑非常難過,但卻不敢與老實說。還是老師發現傑傑情緒出現了問題,才瞭解到了這個情況。

孩子在家“小霸王”,在外面卻成“小綿羊”,多半因父母教育不當

其實,傑傑媽之所以會感覺不可思議,更多還是因為兒子在家與幼兒園的形象差距太大。在家裡完全像個“小霸王”,而在外面卻成了“小綿羊”,傑傑媽搞不明白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事實上,這種情況是很常見的,出現這種情況,更多是因為父母的教育出現了問題。

孩子在家“小霸王”,在外卻成了“小綿羊”,多半因為父母教育不當。

·家長太溺愛

自從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在家裡就有很高的地位,不僅爸爸媽媽讓著,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更是哄著,生怕孩子受半點委屈。正是由於家長這種溺愛的行為,導致孩子心理出現了問題,對家長特別蠻橫不講理,因為孩子認為父母“怕”自己。然而,在外面的時候,沒有了父母的保護,他們會變得特別無助,面對各種刁難時會十分軟弱。

孩子在家“小霸王”,在外面卻成“小綿羊”,多半因父母教育不當

·家長本身的問題

有些家長本身就是這種性格,教育出來的孩子,自然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因為孩子有很強的模仿能力,他們喜歡學習、模仿大人的行為。在他們看來,家長的做法是對的,所以會跟著父母學。殊不知,正是由於父母這種負面的影響,使他們的性格出現了問題。


孩子在家“小霸王”,在外面卻成“小綿羊”,多半因父母教育不當

·孩子社交不足

現在有很多家長在孩子出生之後,不喜歡帶著孩子出去玩,認為這是沒有用的。事實上,也正是因為孩子社交不足,才導致他們在與人交流的時候,很容易會處於劣勢方。時間長了,孩子還會出現恐懼社交的心理,害怕與人交流。

孩子在家“小霸王”,在外面卻成“小綿羊”,多半因父母教育不當

·教育方式不統一

在很多家長看來,父母兩個人不能都對孩子特別好,也不能都對孩子特別差,所以很多家庭都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教育模式。殊不知,這種教育方式很容易令孩子變成“窩裡橫”,教育方式的不統一很難教育出優秀的孩子。而且,這種教育模式還不利於親子關係與家庭和諧,所以要儘量避免這種方式。

孩子在家“小霸王”,在外面卻成“小綿羊”,多半因父母教育不當

總的來說,想要教育出優秀的孩子,父母首先要進行自我教育,只有自己搞清楚何為教,何為育之後,才能更好地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適合的教育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