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儲蓄銀行和五大行有哪些區別?

古情濃意


郵儲銀行和原有的5大行現在統稱為6大行了,郵儲銀行和5大行開展的業務和其它銀行都差不多,包括資產業務(發放貸款)、負債業務(吸收存款)、中間業務,主要是側重點不一樣,郵儲銀行主要服務於鄉村,存款主要來源於農村居民,另外就是股東有所差異和成立時間不一樣。

6大行股東有差異

  • 工商銀行的前兩大股東是中央匯金公司和財政部,中行匯金公司持有工商銀行股份為34.71%,財政部持有工商銀行的股份為34.6%。
  • 建設銀行的最大股東是中央匯金公司,中央匯金公司持有建設銀行57.11%的股份。
  • 農業銀行的前兩大股東是中央匯金公司和財政部,中行匯金公司持有農業銀行股份為40.03%,財政部持有工商銀行的股份為39.21%。
  • 中國銀行的最大股東是中央匯金公司,中央匯金公司持有中國銀行64.02%的股份。
  • 郵儲銀行的控股股東是中國郵政集團,郵政集團持有郵儲銀行68.92%的股份,郵政集團受財政部管理。
  • 交通銀行最大股東是財政部,財政部持有交通銀行的股份為26.53%。

從6大行的股東看,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的大股東是中央匯金公司,交通銀行大股東是財政部,郵儲銀行大股東是郵政集團。


6大行成立時間不一樣

交通銀行成立於1908年。

中國銀行成立於1912年2月5日。

農業銀行成立於1951年。

建設銀行成立於1954年10月1日。

工商銀行成立於1984年1月1號。

郵儲銀行成立於2007年3月20號。

郵儲銀行成立時間最晚,成立才10多年,能夠位列6大國有銀行已經不易。


互金圈


在我的印象中,還是工行,農行,建行,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這些銀行才是最讓人放心,最有實力國家的國有銀行。你像郵政儲蓄銀行也就是近幾年才脫穎而出的這麼一個銀行。當他出現的時候我也發現,現在的郵政這樣的不景氣怎麼還能辦起銀行?



我對郵政銀行總是有一點不信任的感覺。之前也有過朋友給我打過款要打到郵政銀行。為了方便這些來回轉賬,所以我也就辦了一個郵政也好。但是也只限於那一次轉賬貿易。過後我還是把這張郵政卡放在了錢包裡,從來再也沒用過。因為在我們傳統的概念裡,國字號的銀行才是我們信任的銀行。雖然有證也是國家企業,但是他畢竟不是做專業銀行的,所以我說放在她那裡的錢我還真的有點不放心。
另外我覺得那些地方銀行,你像什麼大連銀行,營口銀行,黑龍江銀行。這些銀行我也一樣是不太相信的。所以我說我對這些除了在大銀行交易,沒有災用任何的方式在這些銀行裡進行交易。另外我感覺像這郵政銀行,如果說石油系銀行,電力銀行也都建立起銀行系統的話,可能都要比這郵政局的銀行要有實力吧。所以我說不管她與這些銀行有什麼區別,有證也好,我始終還是不太信任他的實力。


伊春美食美客


朋友們好!郵儲銀行成立雖晚,卻根正苗紅!是正規的國有大型銀行!許多朋友都在郵儲領過工資補助,存款轉賬或購買理財產品!那麼,儲銀行相比其他幾大國有銀行,有什麼優勢呢?

下面給朋友們介紹區別和優勢:

首先是點多面廣!所有銀行中網點最多的!無論天涯海角!城鎮鄉村,都有它綠色的身影!不管打工,出行還是旅遊!如果拿一張郵政卡,可以說走遍祖國錦繡河山!

第二是服務接地氣兒,咱老百姓領工資,補助退休金,轉賬,匯款買理財產品,很多都是郵儲!為什麼?因為網點多呀!無論本地異地都方便!當然,月初月末的時候排隊是難免的!

第三是開創小額貸款!要說貸款,所有銀行都是主要業務!可是郵儲主要是中小額貸款,微貸!許多城市的入口都有郵儲的大廣告,小額貸款!服務了很多個人和小微企業,不能不說,是開了消費貸款的先河!

第三是產品豐富!這一點兒相信大家都認可!只要你能想到的銀行產品,它基本都有!存款儲蓄,理財保險,轉賬貸款!其它銀行有的,它更豐富!比如理財產品,眼花繚亂!當然,難免眾口難調!

第四是合作單位眾多!不僅自營產品,還代銷合作!與基金,證券,信託保險公司,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甚至有些偏遠地區網點,還代收快遞呢!

綜合來看,郵儲成立雖晚!目前發展卻非常快,完全可以屹立於幾大國有銀行之列!而且,基礎的服務,如網點,存取款等比較到位!當然,也有一些不足,例如成立時間較晚,企業文化有待進一步完善,有些網點的業務素質,還有提升的空間,先進的現代化,智能設備,普及的還不夠等等!但瑕不掩瑜,總體來看,郵儲,的確是一個接地氣兒的銀行!是讓老百姓隨時相伴的金管家,好算盤!


理財迦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並稱為國有六大銀行之一,也是僅有的6家國有銀行,個人認為郵政儲蓄銀行在成立時間、業務發展、服務對象方面與另外五家國有銀行有著很大的不同。

第一,郵儲銀行成立時間較晚。郵儲銀行2006年才正式成立,只有短短12年多的時間,最早只是中國郵政公司的部分金融業務,經過改革分立出來成立了單獨的郵儲銀行。而工農中建交五家銀行都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歷史,在公司治理和風險管控等方面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和制度約束。

第二,業務發展滯後。業務品種比較單一,就是以普通的存取款、貸款為主,輔以保險、理財、大額存單等業務,並沒有過多的現金管理產品、各種寶寶類產品、基金等多元化的業務。業務品種的單一,決定了郵儲銀行在國有銀行的地位勢必不會被認可,儘管它的資產規模已經超過了交通銀行,位列國內銀行第五位,依然被很多客戶看成路子比較野、合規性欠佳的銀行。

第三,主要服務對象與另外5家國有銀行截然不同。五家銀行工農中建交的服務對象以大企業大集團以及企事業單位為主,服務範圍突出一個“大”字,而郵儲銀行服務的對象是三農,金融服務的主戰場在農村,郵儲銀行的網點更多的集中在農村鄉鎮一級,存款吸儲80%以上來自農村地區,在大城市郵儲銀行的網點是幹不過另外五大銀行的。

另外,郵儲銀行的代理保險業務是該銀行的支柱業務,每年靠保險帶來的中間業務收入是一筆不菲的收益。郵儲銀行在更大農村地區依靠存款送禮優惠活動,牢牢佔據了農村地區金融市場的一片天。


財富公元


在城市,遇見中行、工商、建行、農行、交行的次數,要遠遠大於遇到郵政儲蓄銀行次數。不過,在全國農村鄉鎮結合部,幾乎見不到五大銀行,想反,郵政儲蓄銀行出鏡率反而上升了,幾乎每個鎮上至少有一個……


郵政儲蓄銀行和五大國有銀行區別:

1、都是國有銀行,不過相比較而言,郵政儲蓄銀行起步晚,儲備資金小於其它銀行,而且貸款業務也算比較小

2、規模與四大相比還有比較大的差距,五大銀行遍及各大城市,而郵政儲蓄銀行只是佔據著農村鄉鎮

3、業務主要以中小額貸款為主,而五大行有更好聲譽和風險管控,使得客戶更滿意



4、郵政儲蓄銀行員工福利待遇與五大銀行相比有一定的差距,郵政的待遇,比較辛苦,工作環境也比較差,而且業務比較重。



不過,目前來看,自1986年郵政儲蓄銀行恢復開辦,現已形成覆蓋全國城鄉網點最多的個人金融服務網絡。郵政儲蓄銀行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設立了省級分行,或許,郵政儲蓄銀行跟五大銀行不能相比,不過郵政儲蓄也有自己一條路子走下去……


房小哥


一般情況下,民間最為熟悉的,無疑是四大行(即中農工建),在官方則一直有五大行之稱(多了一個交行),但是自從2007年郵儲銀行設立之後,有好事者則進一步創設出了一個六大行的稱呼出來,那麼郵儲銀行與五大行有哪些區別呢?

其實中農工建交+郵儲六家銀行目前能辦理的業務基本是相一致的,因為它們都是國有的綜合性大銀行,如果一定要說區別,最大的區別應該是在於股東及各自的優勢點上。

股東

中農工建是傳統的國有大行,最大的股東均為中央匯金投資有限公司,而交通銀行這個曾經的棄子,在80年代要試點股份制商業銀行時被重新啟用,目前最大的股東為財政部,五家成立的時間較早,也是傳統的五大行。

郵儲銀行最大的股東則為郵政集團,這是因為它的出身所決定的,郵儲銀行原來只是郵政集團的金融職能部門,因為早期電商沒有像現在這麼發到,郵政集團一直是虧損經營的,後來為了彌補郵政的窟窿,國家就允許郵政集團組建了郵儲銀行。也正式由於這個出身,所以郵儲銀行較其他五大行相對不正規點,社會上“存款變保險”報道最多的就來源於郵儲銀行。

各自的優勢

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六家銀行的整體業務區別並不大,當然各自還是保有一定的優勢的,比如中行的國際業務、建行的基建業務、工行的企事業信貸業務、農行的三農業務,這也是早期四大行設立時的職能劃分。郵儲最大的優勢在於網點,目前全國網點數量最多的銀行即為郵儲銀行(36000多個,雖然部分為郵局的代理網點),論服務的便捷性及覆蓋性之廣,郵儲第一;至於說交行,則似乎沒有哪一方面特別突出的優勢。

總結

郵儲銀行目前的規模已經超過了交行了,其實五大行的稱呼指中農工建+郵儲會更加合理,當然了,稱呼只是一種叫法而已,對於用戶來說,有好的服務體驗才是最重要的,而對於企業員工來說,有好的待遇才是最重要的。


鯉行者


2016年郵儲銀行在香港上市,募集資金591億元,成為2011年以來最大H股IPO。

2018年3月,銀監會與保監會合並,調整部門職能,對郵儲銀行的監管由政策銀行監管部調整到大型銀行監管部。

2019年年初,銀保監會公佈了我國金融機構名單,郵儲銀行被列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

2019年6月,郵儲銀行獲批在A股上市,國有六大行即將在A+H上市領域聚齊。

以上四個時間節點,每一個都可以寫到郵儲銀行的歷史大事紀上,從開始的追趕五大行,到最終躋身六大行,郵儲銀行步步為營,實現了從郵電局的下屬單位到銀行業翹楚的轉變。我作為銀行人為其喝彩。

郵儲銀行從資產規模上、監管歸類上、業務範圍上與五大行幾乎沒有什麼差別。那真的就沒有任何差別了嗎?我覺得還是有一些差別的。主要集中於銀行定位和網點數量。

一、銀行定位

也許是因為歷史問題,郵儲銀行的主要發展方向更傾向於零售業務,而其他五大行則更傾向於公司業務。

郵儲銀行成績之初,是儲蓄所,幫人民銀行拉存款。由於其依託郵電局網點多的優勢,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再加上郵儲銀行在2007年改制之後才開始有公司業務。無論從公司業務的獲客能力上,還是對公司業務的風險把控能力上,都與五大行有著不小的差距。

二、網點數量

郵儲銀行的網點數量是六大行中最多的,達到了4萬多個。農業銀行2.4萬個,宇宙第一大行工行也才1.6萬個。而且郵儲銀行的大部分網點都在縣及縣級以下的農村。

在這些網點中,有一大部分都是委託郵政集團代理,只有不到四分之一是郵儲銀行直營的。雖然如此,但郵儲銀行的業務都是想通的。郵儲銀行的網點優勢也方便郵儲銀行的業務向個人向農村發展。

總結:

郵儲銀行作為第六大國有銀行,與其他五大國有銀行沒有任何差別。郵儲銀行作為一家商業銀行,與其他五大銀行相比則有很多不同,無論是經營模式還是戰略定位。

銀行研究僧,你學習,我也跟著學習!


銀行研究僧


中資銀行反超強——宇宙第一屬工行

中國的銀行歷史滿打滿算也才有100多年,而如果只算我們現在能接觸到的中資銀行,也就才幾十年而已,和歐美那些傳承幾百年的老字號銀行相比,還都是能算是娃娃!但雖然是娃娃,中資銀行的發展卻絲毫不慢。

2000年入世後,中資銀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但追平了與國際上各大銀行間的差距,不少甚至反超了這些曾經的老大哥。比如我們熟悉的工商銀行,就被網友冠以——宇宙第一大行,雖有調侃成分,但卻從側面說明了其分量和地位!其實不只是工商銀行,我們所熟悉的五大行也都很不簡單,這還要從上世紀80年代說起。

人民銀行要分家——五個兒子一個媽

讓時光回到上世紀80年代,當時的中國只有一家銀行——中國人民銀行。這位如今被稱為“央媽”的存在,在那個時候可以說是既當足球運動員,又當足球裁判員,什麼活都一個人攬著。這在計劃體制經濟時期,可以起到方便統籌規劃的作用,但到了改革開放後的市場經濟時期,就顯得很不適用了。

於是乎央媽響應組織號召——決定要分家。中國人民銀行剝離銀行業務,此後以後只做裁判員,資產分給了五個兒子,分別是:

  1. 中國銀行

  2. 中國工商銀行

  3. 中國交通銀行

  4. 中國建設銀行

  5. 中國農業銀行

這也是“五大行”最早的由來。雖然五大行同出一系,但兒子們自然要有長幼親屬之別,工商銀行毫無疑問是嫡長子,繼承了央行最優質的工商企業類業務,這也是其名字的由來。農業銀行最接地氣,因為網點最多(沒有郵政多),建設銀行業務最全面,被稱為銀行界的“黃埔軍校”,交通銀行和和中國銀行有些特殊,嗯,算是養子吧。

郵政儲蓄銀行——姍姍來遲的巨無霸

而在央媽如火如荼的分家時,郵政儲蓄銀行還未成立,那個時候它還屬於——大名鼎鼎的“郵電局”。說起郵電局也是一場分家大戲!場面較央媽有過之而無不及,那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這裡就不多說了,我們只需要記住郵政儲蓄銀行是最後一個分家出來的就可以了。

時間來到2003年,十六屆第三次會議通過了《中圌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加快推進鐵道、郵政和城市公用事業等改革,實行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郵政體制改革被提上議事日程。2005年7月20日通過了《郵政體制改革方案》決定:

  1. 組建國家郵政局,作為國家郵政監管機構;

  2. 組建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經營各類郵政業務;

  3. 成立郵政儲蓄銀行,實現金融業務規範化經營。

中國國家郵政局

中國國家郵政局2008年設立(副部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管理的國家局),是郵政、快遞行業監管的政圌府部門,省、市設立郵政管理局,負責監管本地區郵政、快遞行業。(成為監管機構)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

2007年1月29日成立,大型國有獨資企業,原國家郵政局所屬的經營性資產和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世界500強(2013年第196位)。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2007年3月20日成立,是中國第五大銀行,是在改革郵政儲蓄管理體制的基礎上組建的國有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承繼原國家郵政局、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經營的郵政金融業務及因此而形成的資產和負債,並將繼續從事原經營範圍和業務許可文件批准、核准的業務。 2016年9月28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隸屬於中國郵政集團公司。

雖然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在中國銀行業中規模第五大,但由於之前人們進行五大行排名時,其還未成立,所以無緣人們常說的國有“五大行”。

這種約定俗成的例子在生活中有很多,比如“亞洲四小龍”,“亞洲四小虎”,以及“金磚五國”等等在幾次金融危機後其中幾個早已名不副實,這也就是很多時候這些約定俗成的稱謂都有其時效性,時代在進步,知識也需要要不斷迭代,這些俗稱也已成為歷史的印記。


船伕聊名著


第一,郵儲銀行成立時間較晚。郵儲銀行2006年才正式成立,只有短短12年多的時間,最早只是中國郵政公司的部分金融業務,經過改革分立出來成立了單獨的郵儲銀行。而工農中建交五家銀行都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歷史,在公司治理和風險管控等方面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和制度約束。
第二,業務發展滯後。業務品種比較單一,就是以普通的存取款、貸款為主,輔以保險、理財、大額存單等業務,並沒有過多的現金管理產品、各種寶寶類產品、基金等多元化的業務。業務品種的單一,決定了郵儲銀行在國有銀行的地位勢必不會被認可,儘管它的資產規模已經超過了交通銀行,位列國內銀行第五位,依然被很多客戶看成路子比較野、合規性欠佳的銀行。
第三,主要服務對象與另外5家國有銀行截然不同。五家銀行工農中建交的服務對象以大企業大集團以及企事業單位為主,服務範圍突出一個“大”字,而郵儲銀行服務的對象是三農,金融服務的主戰場在農村,郵儲銀行的網點更多的集中在農村鄉鎮一級,存款吸儲80%以上來自農村地區,在大城市郵儲銀行的網點是幹不過另外五大銀行的。
另外,郵儲銀行的代理保險業務是該銀行的支柱業務,每年靠保險帶來的中間業務收入是一筆不菲的收益。郵儲銀行在更大農村地區依靠存款送禮優惠活動,牢牢佔據了農村地區金融市場的一片天。


秋名山幣王


  郵政儲蓄銀行和其他五大銀行有什麼區別呢?

  1、 網點多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不管在什麼地方,郵政儲蓄的網點都隨處可見。有時候,我們回老家去,偏僻的農村肯定沒有五大行的身影,但是卻一定不會少郵政儲蓄的網點。所以,不管身在哪裡,只要有一張郵政儲蓄的卡,到哪裡都不怕取不到錢。

  2、 規模和實力都遜色於五大行

  雖然郵政儲蓄銀行的網點很多,但是規模和實力都遠不如五大行。郵政銀行多分佈於縣城和鄉鎮,而五大行的身影遍佈各大城市的主城區以及市中心,多數人如果有五大行可以選擇的話,一般是不會選擇郵政儲蓄銀行的。

  3、 業務不同

  郵政儲蓄銀行的主要業務以小額貸款為主,很多在農村貸款的個人,都會首先選擇郵政儲蓄銀行。而五大行的業務種類就不只有小額貸款了,銀行還有多種多樣的業務,例如房屋貸款,大額貸款等業務,讓前去辦理業務的人有了更多的選擇。

  4、 銀行職員福利待遇不同

  雖然同為一銀行職員,但是郵政儲蓄銀行的職員,比五大行的職員福利待遇要低的多。不光如此,因為郵政儲蓄銀行面對的多是中老年人,這部分人因為環境和教育的原因,使得在業務的理解上要多花出心思去解釋,要比其他行更加辛苦一些。

  5、 郵政有快遞業務是其他銀行沒有的

  郵政儲蓄的快遞業務是從很早之前開始的,即使在快遞業發達的今天,郵政依然維持著自己的快遞業務。有人吐槽郵政的快遞速度慢,其實那是以前,現在的郵政快遞速度已經提升了不少。並且因為是國有企業,在快遞投遞的質量上面,也是很有保障的。並且,很多很是偏遠的地區,也只有郵政員去拿快遞,他們在這個時代中擔任了很重要的角色。

  其實,不管是郵政儲蓄還是五大銀行,其安全性都是毋庸置疑的,一般情況下不會出現信任和安全問題。所以,想要辦理業務的話,只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就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