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攝影有什麼技巧?

catcatkk


手機攝影的基本操作是什麼?



隨著手機和拍照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直接使用手機拍攝和創作,便捷生活、受惠多多,很多攝影佳作就是來自於手機拍攝,手機成為越來越多的人拍攝武器,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注意學習手機拍攝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本質上,手機拍照就是數碼相機在拍照,只是手機做得比一般的數碼相機更加小巧、甚至更加精緻;單反相機到達不了的地方,手機可以到達;單反相機拍攝之後還需上電腦進行後期製作和處理,但是手機不一定,在手機上就能完成重要的後期;單反相機拍攝之後暫時拿不到圖片,手機拍攝立拍立得,瞬息之間就能將圖片送達四面八方、送達親人朋友。


單反相機具有的拍實模式和功能,手機同樣具有;有些手機,單反相機擁有的它擁有,單反相機不擁有的它也擁有,只要你能想到的,手機上幾乎都做到了,這一點毫不誇張。

那麼怎麼進行好一些具體操作,讓手機的拍照功能進一步發揮好、使用好呢?

第一、大致的思路與單反相機無差無幾。手機拍照時,也有各種拍攝模式的選擇,什麼光圈優先、速度優先、全自動、夜景模式、全景模式,等等等等,簡直比單反相機的功能模式還要全、還要“新”。我們具體使用時,可以根據場景需要和創意設計進行選擇使用。

有所不同的是,快門的“按鈕”不是機械的,而是模擬的,在手機後屏(平時閱讀時的屏幕)上有一個圓點,觸按圓點就能完成快門動作;有的手機還可以用側面的電源鍵按壓完成拍攝,還有的手機可以通過“指紋識別鍵”快速完成拍攝,等等。

對焦點的選擇也略有不同,屏幕上面有一個可以浮動的圓圈,手指按著圓點可以移動位置,移動到不同位置就是表示在畫面上的某個位置進行對焦與測光(有的手機的對焦點和測光點是同步的,有的則不是),具體拍攝時可以根據測光和對焦的不同效果的試看,最後決定,認為行即可按壓快門,認為不行,可以繼續進行調整,直到滿意為止。



閃光燈的開合是可以選擇的。有不少的人,選擇了閃光燈的“常開”狀態,這個其實是一個錯誤。假如大白天不需補光的時候,打開了閃光燈,手機會認為,既然有閃光燈補光,我(手機)就可以適當減少曝光,往往會造成當時的拍攝會曝光不足;同樣的,如果夜景拍攝時打開閃光燈,手機也會認為,有閃光燈的幫助,我可以適當減少曝光,結果同上。所以,這一點務必小心,適時地關閉和打開閃光燈,拍攝視頻也有類似的問題需要注意把握。


第二、掌握好手機拍攝的握機姿勢。本來,拍攝姿勢是沒有什麼特別問題,但是由於很多人單手握機成了習慣,到了手機拍攝時,也習慣於單手握機,這是不太利於拍攝的,比較好的握機姿勢應該是,橫幅取景時,左手捏住手機邊框,避免擋住鏡頭,右手同時類似的動作,雙手配合,穩住手機,用右手的拇指或食指完成快門動作;豎幅構圖時,則是左手握住手機的下半部分,右手完成調整參數和拍攝。


第三、熟悉主要拍攝模式的位置和參數設置。有單反相機拍攝基礎的人這一點不成問題,不瞭解的人需要花一定的時間進行熟悉掌握。所不同的是,參數的改變不是通過轉輪而是通過手指的滑動來進行。

第四、必要時也要運用“專業模式”。當我們逐步熟悉掌握之後,也應該更多地去使用專業模式來操作拍攝,這樣能夠更多地體現拍攝人的創意設計。

第五、手機拍攝也需要一定的後期製作。後期的適當、科學的製作,是好的攝影作品完美呈現的重要步驟,可以後期通過軟件進行處理和加工。

如果覺得說的有道理,請關注《拍客張光林》。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拍客張光林


攝影是光的藝術,放在手機也是一樣。由於手機體積的限制,鏡頭比專業相機更小,因此對光線的要求也就更高。對於手機攝影而言,器材、技巧、構圖是次要的,普通用戶絕大多數情況下根本用不上這些,只要有充足的光線就能拍出好照片。

1、要戶外不要室內。

目前智能手機的光圈在F/2.0左右,CMOS尺寸在1/2.5左右,相比專業單反的大鏡頭大底要小很多,高速快門時進光量有限,所以手機想要拍得好,充足的光線是必須的。不要依賴手機自帶的閃光燈,即使是單反自身的閃光燈也僅僅只是讓你“拍的到”罷了,想要“拍得好”環境光線非常重要。如果是拍攝室內照片,一定要保證足夠的燈光照明,有條件的用戶可以購買LED補光燈等設備,在拍照時獲得充足的光線。

2、要順光不要逆光

雖然逆光也能拍出很好的照片,但對於拍照技巧、構圖以及器材的要求很高,非專業人士很難把控。所以除非萬不得已,儘量不要逆光拍照,否則原本漂亮的女朋友就會因為曝光不準而變成“黑人”。如果一定要逆光拍照,可以嘗試將閃光燈強制開啟,為逆光下的人物面部進行補光。

3、要晴天不要陰天

雖然陰天戶外的光線也很充足,但由於手機的寬容度不比相機,在陰天下拍攝天空很容易變成慘白的一片,沒有任何層次感,在這種情況下是很難拍出好照片的。

4、要黃昏不要正午

即使是藍天白雲的天氣,也儘量選擇黃昏、清晨來拍照,避免在正午陽光最強的時候拍照。因為清晨的天空由於水汽蒸發的緣故,光線散射更強,此時藍天更藍、白雲更白。黃昏的日落則是攝影展最喜好的題材,此時面向夕陽可以獲得更加柔和的光線,背對夕陽則可以拍出唯美的剪影照片。

5、要三腳架不要手持

雖然絕大多數時候用手機拍照片時都是手持,但如果有條件的話,儘量使用三腳架來拍照。三腳架可以保持機身的穩定,這樣即使在室內或者光線不好的戶外,也可以保證畫面不出現抖動或者模糊。另外一些手機支持專業模式,可以自己設定快門時間,藉助三腳架就可以設置1秒甚至更低的快門,這在拍攝夜景時非常有用。如果沒有三腳架,使用普通的自拍杆也可以起到穩定手機的效果。

很多人一談到攝影,就開始科普光圈、快門、曝光、構圖等專業知識,其實這樣雖然也很重要,但是對於一般人來說太過複雜了。因此除非想要系統的學習手機攝影,一般情況下大家只需要記住一點:只要光線充足,拍出來的照片就一定不會差。


貓眼看數碼


因為太帥,所以很少拍照,也很少有人願意跟我一起拍照,畢竟不管是做什麼事,一個人光芒太盛,對於其他人來說都是一種隱形的傷害,這可能就是傳說中的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所以考慮到身邊朋友合拍的壓力,每次跟朋友合拍的時候,我都是會擺擺手說我對拍照過敏,以此作為藉口來推辭。我也知道,像我這樣帥的人,很少是有人能夠真心誠意跟我一起拍照的,畢竟誰都不願意當眾承認沒別人帥。

不過後來,手機有了先拍照後對焦的功能,每次我和朋友拍完照,朋友都會不約而同的選擇使用這個功能,儘量把我鎖在的部分虛化,這樣就不會讓我的光輝形象影響到其他人的形象。所以,我最近代言了一款手機,榮耀9青春版,這款手機最大的功能就是可以先拍照後對焦,給我的社交減少了太多的壓力。

——胡歌


千機一面


手機攝影已經相當普遍了,而且手機攝影后期軟件豐富,拍出來的效果有通過數碼修正還是很出彩的。

那麼首先請了解你的手機攝影功能,比如我的相機界面是這樣的。

這個界面有幾個選項,大光圈,就是現在狀態,有個參數0.95是光圈值,光圈值越小,虛化越好,拍人還是很好用的,還有個功能是美膚,拍人像自動美顏,適合自拍。接著我們左滑屏幕(安卓不同版本有區別)看到如下菜單



這裡面好多選項了,適合不同的場景,比如在拍照裡大光圈可以調整光圈值大小,相當於相機光圈優先,快門和感光度自動。專業拍照可以自由調整光圈和快門組合。3D影像適合不同角度展示產品及場景。另外HDR在日出日落對比光線強烈時相當有用。流光快門可以拍攝夜間車軌(要有三腳架),全景會形成寬幅畫面,表現更廣的視角。美食會調整食物色調更誘人。文檔在複製文件時相當好用。

瞭解了手機裡相機功能,就可以實踐了,因為手機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弊端:

一、光學變焦倍數小或者基本沒有,好的相機會有,多數為數碼變焦,數碼變焦會損失畫質。

二、感光度不會很高,所以夜景等特場合需要打開輔助燈,或者用專業拍照模式啟用三腳架固定。

三、抓拍會有延時,所以要有提前量。

拍攝的過程要保持手機穩定,有手機穩定器更好了,沒有的話,雙手,自拍杆都是不錯的選擇。

先要構圖,要考慮細節,把主體放在九宮格交叉點位置,避開雜亂景物。

對焦很重要,拍人像一定要對焦到眼睛,用大光圈模式更應該注意。拍風景要選擇小光圈,遠近都清晰。

按快門就不用我說了吧,減少抖動,拍照完成。


紅塵映像


手機拍照有什麼小技巧嗎?怎麼拍好看?

手機拍照的小技巧?怎麼能拍好看?

我趕腳吧,首先第一個是要把手機弄明白了,弄透徹了。如果你連你的手機有哪些拍照功能還沒搞明白,那麼何談拍出好看照片呢?

現在手機拍照功能都很強大了,但要知道,要了解。比如手機的HDR功能,全景接片功能,夜景慢門功能,如何進入相機專業模式,如何調整參數等等都要熟練,這是用手機拍出好照片的基礎。


然後是要會利用一些手機拍照的工具,比如手機拍攝的支架,比如手機外接的鏡頭,利用好這些設備就可以拍出一些不一樣的照片,比如手機微距鏡頭:

比如手機廣角鏡頭:


還要懂一些構圖技巧,多了不說最起碼的三分法,九宮格還要知道的。沒有構圖的照片肯定不是好照片,一個好照片一定要有一個好的構圖。

要學會找角度拍攝技巧,不要總用一個平淡平凡的視角去拍攝,多變換視角,就會有好照片。

要學會用光的技巧,別總是用順光平光,讓光線多變,側光逆光也許更美。

最後還有一個技巧,不傳之秘啊,我悄悄告訴你,手機修圖APP越多越好,濾鏡效果越多越好,你GET到木有?


紫楓攝影后期教學


我是一個手機攝影師,同時還是蜂鳥網、大美攝影網、京內網的手機攝影講師。我來嘗試著回答一下你的問題。

想拍好照片,首先就是對器材的熟悉,儘管手機相對於單反相機的操作來說比較的簡單,但有一些必要的操作技巧還是要熟練掌握才行。

持機方式

當採用橫構圖時,我們可以雙手夾住手機,這樣可以最大限度保持穩定。豎構圖時可以一隻手托住手機,另一隻手選擇對焦點並輕輕按下快門進行拍照。

儘量不要單手拿捏手機的一個邊緣或者一角拍照,這樣拍攝不穩定,容易導致畫面模糊。

手機設置

1、照片大小:蘋果手機默認是最大格式,但有些安卓手機是可以調整輸出大小的,建議選擇4:3最大像素。

2、閃光燈:手機閃光燈默認是自動狀態,一定要調整為關閉。一個是因為這個閃光燈的效果並 不是很好,燈位和輸出功率都不能調節。另外,很多時候我們不需要閃光,但如果當時環境的光線比較暗的話,它會自動開啟,反而會影響拍攝效果。

一般來說這個燈別用就是了,所有器材(包括手機和相機)自帶的閃光燈,拍出的效果都很垃圾。

3、HDR模式:手機默認也是自動狀態,調整為關閉,需要這個效果時我們再手動打開。因為並不是所有場景都適合HDR模式。

4、照片尺幅:一般來說首選4:3,因為手機的cmos就是4:3,這樣可以得到最大的像素輸出。尤其是一些新款的全屏手機,拍照時不要選擇全屏,所謂全屏就是手機把cmos做一部分遮擋而已,反而會影響畫質。

構圖

調出構圖輔助線,下圖是蘋果手機的設置步驟。安卓手機用戶可以自行查找。

輔助線有利於我們安排主體和陪體的位置關係,同時也方便我們把照片拍正。初學者就按照三分法構圖就可以,把主體放在三分線上或者他們的交叉點附近。

對焦

用手指在屏幕上點選主體所在位置,不要讓手機自動選擇,尤其是有前景的照片,手機往往會誤認為你拍攝的“主體”是前景。

曝光補償

一般的手機在點按屏幕對焦後,上下滑動屏幕會增加或者減少曝光。這個就是曝光補償。因為手機給出的曝光結果未必是我們想要的, 所以經常需要我們去修正。

測光與對焦分離

有些安卓手機(比如華為)在普通拍攝模式下沒有曝光補償這個功能,它是通過測光與對焦分離來實現。長按屏幕會出現兩個同心圓,外面的圓(有些手機是方塊)是對焦點,裡面的小圓可以拉出來,這個是測光點。

左圖是一張曝光很合適的照片, 焦點在右邊的木墩上,但測光點在左側的花上。對焦與測光分開,使得照片曝光正常。如果對焦和測光都是木樁的話,由於手機檢測到木墩比較暗,於是會自動提升照片的亮度,於是拍出來的照片成了右圖這個樣子,曝光就非常不準確了。

對焦測光鎖定

有些手機在拍照時,通過長按屏幕就會進入 自動曝光/自動對焦鎖定 的狀態。如果你的手機不支持這個功能,可以通過 相機360 這款APP來實現。曝光/對焦鎖定後,即便我們變換不同的取景範圍,曝光和對焦參數也不會變化。適合全景、微距以及一些光線複雜的場景拍攝。

手動調節

現在很多手機都有專業的拍攝模式,可以根據需要對快門速度、ISO、白平衡等參數進行手動調整。蘋果手機可以通過第三方軟件來實現,比如procam5.

以上就是手機上的 一些最基本的操作。


手機攝影手冊


1.利用倒影

倒影拍攝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技巧,拍出來的效果會非常有層次感,它利用的是反射的原理,當然,你首先要找得到可以反射的角度,而水是反射攝影的最佳表面。

水面上的漣漪和波浪為你的倒影照片增添了不少魅力,也為大家提供了一個第三視角,它們產生扭曲的反射,宛若一幅油畫,是不是有一種特別的意境之美?

2.利用對稱

如果有這個條件,拍出可以對稱的照片,它帶來的震撼效果是非常大的,我們看下圖就可以感受得到,當然這個要看機遇,有這個客觀條件我們就絕對不要錯過了。

對稱拍攝的其中一種手法就是反射,這是一種簡單創建對稱圖像的方法,一般是將對稱線放置在框架的中心以創建對稱。

建築和其他人造物體通常被設計成對稱的,我們可以把握住這個條件拍出一系列的好照片!

3.拍影子

往往我們拍的都是人,但你會發現其實人的影子也會很有感覺,甚至比拍人更有神秘感。影子通常比主體本身更有趣,它們在場景的前景中創造了奇妙的視覺效果。

我們在拍攝時需要調整曝光,要確保陰影足夠暗。操作是在原生相機中,點擊設置焦點,然後向下滑動,調整曝光,使陰影看起來美觀和黑暗。當然如果有必要的話,你可以在後處理中加深陰影。

4.將細節突出,近距離拍攝

不同的物體,我們拍攝的方式都有所不同,同時也要看我們想表達它的什麼,如果想表達一個人的眼神是多麼有神,那我們一定要焦點聚焦在人物的眼睛上,要讓人第一眼就被人物的眼神給吸引住了。例如下圖小朋友,我們經常會近距離拍攝人或動物,拍得好的話非常傳神。

如果主題太近導致無法聚焦,我們可以借住微距鏡頭輔助拍攝。花蕊等植物的拍攝就一般要用到。

4.學會留白

在圖片拍攝之前的構圖一定要簡約,不可主題太多,不可有不相關的東西入鏡,突顯出主題,保持畫面簡潔。這種簡約的構圖方式也叫做“留白”,儘量只有一個主題在畫面裡,這樣就最能突出了,畫面感也會特別強。

如果不可避免地有其他背景或雜物在畫面裡,我們就可以儘量換個角度拍攝,再不行就後期處理了。

5.從低角度拍攝或嘗試特別的角度拍攝

大多數人拍照角度都是拿起手機直接對著物拍,角度永遠都是從胸口前面拍過去,我們會發現專業的攝影他們拍照的角度真可是多種多樣,趴在地上的,踩在高處上的,各種高難度動作堪比做瑜伽了。於是他們拍出來的作品也是高水平的。我們多嘗試換些不同的角度去拍攝物體,也多從不同的角度去看物體,會有不同的一番體驗。

舉例從低角度往上拍攝,畫面簡潔,主題明顯,角度新穎,很有立體感,有木有?

6.在畫面中創造深度感

看到下圖,你會覺得這張照片有一種望不到盡頭的感受,這就是“深度感”。有幾種方法可以在你的照片中創造深度感。其中最常用也最好用的就是使用畫面中的“引線”。生活的引線很常見,如道路、道路、鐵路、河流和柵欄都是很好的引線。

當然,還有另一種創造深度感的方法,就是是在前景中儘量去捕捉一些東西,例如岩石、花朵、樹葉或其他有趣的事物。如下圖:

第三種創造深度感的方法是充分利用框架構圖,也就是在前景中使用一些事物來構建場景。你可以使用拱門、窗框或懸垂的樹枝作為畫面的“框中框”。如下圖,這個技巧是比較難以掌握的,需要有一定的設計和創造思維。


天色文創


首先要將手機相機設置好了,才會有機會得到一張好的作品。然後再通過學習一些拍攝方法,即使前期技術不佳,但慢慢積累就會有所突破,讓你玩轉手機攝影。

一、手機攝影相機設置技巧

1、打開網格線。網格線有助於我們將圖片拍的橫平豎直,構圖等。將拍攝主體安排到紅色畫圈的交叉點趣味中心處,這樣更容易突出主體。

2、關掉快門聲音。在拍照的時候,有可能會使對方反感,或者抓拍時容易被打斷情緒。拍照是件很專一的事情,所以儘量不讓手機會有聲音來打擾到我們。補充一個,將音量鍵設置為快門鍵。不方便的時候就可以快速拍攝照片了。

3、關掉閃光燈。閃光燈非常刺眼,對被拍攝對象影響很不好,特別是抓拍的時候盡顯尷尬。即使是在夜晚,開啟閃光燈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在拍攝逆光人像的時候可以打開,可以有效降低人臉黑的現象。

4、不要用焦距。畫質會下降,穩定性不佳。如果覺得拍攝主體很小,可以走進拍攝和添加手機長焦鏡頭。

5、不要用濾鏡直接拍。使用濾鏡拍攝,只有一種風格。通過後期加濾鏡,可以變換不同拍攝風格。

二、手機攝影拍攝技巧

1、低點低點再低點。可以過濾掉雜亂,突出人物,具有很強的表現力。

2、高點高點再高點。可以使用自拍杆,無限藍牙控制快門。來得到更高的視角,使畫面更簡潔,更突出想表達的主體。旅行時對於人多使用高機位效果最好。

3、少點少點再少點。攝影是減法,儘量合理的簡潔畫面有助於表現主體,雜亂不堪只會使圖片沒有價值。在運用減法的過程中,我們就要通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機位來達到,甚至有時候要需要一些簡單的後期處理來完成。

4、近點近點再近點。小場景運用,以及微距表現。可以使用手機外接微距鏡頭,來體現微距世界。











光影城市獵人


在茂密的樹林中,常常可以看到從枝葉間透過的一道道光柱,類似於這種自然現象,就是丁達爾現象。攝影是光線捕捉的藝術,丁達爾效應在一些特定的環境下,能夠凸顯出多層次朦朧美的效果,所以很多攝影師都熱衷於拍攝這種現象。

同樣是拍丁達爾效應,為什麼有的攝影師拍的很美,自己卻拍的很一般呢?下面小海分享大家一些拍攝丁達爾現象的“小秘訣”。

技巧一、選擇合適的地點

丁達爾效應,一定要有遮擋才能看到,比如雲朵擋住了太陽,光束從雲的邊緣透射出來;或者是光線照射在建築物或者樹林上,透過他們之間的空隙透射出來。在雨後清晨或者有薄霧的時候,這種效果更明顯。容易捕捉的拍攝時間一般都集中在早晚,特別是早上太陽剛升起的前後1個小時左右。

技巧二、選擇手動曝光模

只有在手動模式下,相機才能夠按照攝影師的意圖曝光,不要使用光圈優先的模式交給相機自動去選擇曝光,自動測光往往會產生曝光過度。

技巧三、使用點測光

點測光可以把背景壓暗,不僅讓光束凸顯出來,還能更準確地把明暗部分區分開來。在測光上一定要注意測光位置,它是確保準確曝光的關鍵。一般可以把測光點放在光源與物體接觸的邊沿,比如陽光下的人物,測在臉部邊沿稍內側一點,既能確保面部曝光清晰,又不會使光束過亮失去質感。

技巧四、尋找良好拍攝角度

選擇一個好的拍攝角度是為了正確應用光線,拍攝時一般會採用側逆光或者是側光,也有使用逆光的,但比較難把握。不使用順光是因為,順光中的物體會亮成一片,這樣就缺少了明暗對比。不建議使用相機自帶的機頂閃光燈拍攝,很容易破壞照片的質感。

技巧五、人為對拍攝主體進行補光

比如利用反光板,可以得到更好的光感和質感,往往會起到很好的效果。

技巧六、後期製作以及保存

後期處理是降低照片噪點的一個好方法,處理完之後將作品上傳保存至天翼雲盤,分享給其他共同愛好者看。

每一張都能看出自己的拍攝技術進步如何,當然捨不得刪掉了!下面就趕緊用天翼雲盤來備份這些花了心思的照片吧!

1)首先你要先下載安裝個天翼雲盤

2)然後完成簡單的註冊步驟之後就可以直接登錄啦!

3)登陸成功後,點擊下方雲相冊(你可以設置自動備份和手動備份哦)。

4)相片備份好後,就會自動根據日期智能歸類的啦!


張大婷


手機攝影在現代高新技術的發展下漸漸變成了拍照主流利器,因為其對器材的極低要求和簡便的操作讓大家都能擁有拍出好作品的能力,然而想要拍出好的照片也是需要攝影入門的技巧的。下面我們就來說說拍照的幾個要點:

構圖:

可採用三分法,根據0.618為黃金分割比的原理,任何著重表現的東西都可以放在井字的四個交點上,會讓主體更加醒目。(此法也為最常用的方法)

十字線法,也就是讓一張圖上有多條斜線,怎樣交叉,大家自己覺得美觀就好,擁有豐富攝影經驗的人直接懂得如何尋找和創造線條。

也可讓整幅畫面變得更簡潔,許多大師級的作品都是走得極簡風,但並不是說新手就不能嘗試。

色彩:

相信大家都學過三原色,紅黃藍,但是其實在攝影中會學到三原色分為加法三原色(紅,綠,藍),減法三原色(黃,品紅,青),光用於加法三原色,而繪畫,油漆,顏料為減法三原色,

當我們在做顏色搭配的時候,需要考慮到什麼顏色和什麼顏色是同一個色系?我們所要表現的是冷色調還是暖色調?照片的主題和風格是什麼?

不加燈光,不加修飾的拍照叫記錄,而加了修飾並改良的攝影叫創作,如果自己搞創作,在配色方面一定要考慮好。

我們都見過紅橙黃綠青藍紫的過渡表,從餅狀圖能看出什麼色是什麼色的對比色,相近色,四方色,只要多多練習,和時常參考優秀攝影作品就能慢慢掌握配色技巧。


好的作品能獲獎是因為它不僅美觀,還有創新精神,最重要的是有思想有意義,發人深省。

後期:

通常我們拍人像是都喜歡做後期美顏,然而風景照也是要做後期的,沒有做後期的圖就像素顏,沒有氣色。

除了專業修圖的photoshop,大家所熟知的手機p圖軟件有很多,如美圖秀秀,vsco等

這些軟件在修圖方面已經足夠普通需求,但是面對一些更廣泛,質量很高的圖,vsco不能高質量的保存,一般都會進行壓縮。

所以我今天要推薦大家的是一款源自IOS系統的軟件Snapseed,這款軟件現在有安卓版,功能比vsco強大很多,圖片為原格式保存,並且有很多濾鏡選擇,局部改變功能,曲線調節,對於有進一步修圖需求與興趣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好軟件!


還有一些只想要調個濾鏡的同志們來說,instagram的濾鏡也很不錯哦,好幾十個呢!

最後,分享一個比較流行的拍照技巧,超長曝光,可以拍水流,車流,人流,雲的軌跡,星軌,非常高大上哦,如果你掌握了這一技能,可以說照片的檔次就蹭蹭蹭的往上漲了。

水流從高處落下,變成了如煙如霧的景象,現在華為,oppo,努比亞,小米手機幾乎都擁有長時間曝光的功能,把手機固定在一個點,拍三十秒,就可以得到類似圖中的效果啦!

最後祝大家都能照出自己想要的好照片!😘😘😘

請大家多多關注我 @少爺花輪 有更多有趣的攝影資訊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