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小丫”彭昊的開掛人生

彭昊,在部隊官兵眼中,可不是一般人,白皙的臉蛋,齊肩的短髮,走起路來英姿颯爽。入伍4年來,她給大家留下了不一樣的故事。

“兵小丫”彭昊的开挂人生

“是父親的薰陶,讓我走進了軍營。”說起自己當兵的動機,彭昊給筆者講起了父親的軍旅夢。

彭昊的父親一直對軍營充滿嚮往,但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未能參軍。小時候,父親就經常和她開玩笑說:“昊昊,等你長大了我就把你送到部隊去”。

沒想到父親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玩笑,卻在彭昊的心裡埋下了一顆“好兒女、當兵去”的種子。她也無數次問父親,軍人到底是什麼樣,當兵到底有什麼好呢?

2006年,湖南發生洪災。當彭昊看到人民子弟兵不畏生死、不分白天黑夜地搶救受災群眾時,她終於明白了父親的軍旅情結,她也第一次看清了軍人的樣子。也在那一刻,從軍報國的信念紮根在了彭昊的心裡。

為了圓父親的從軍夢,也為了自己的報國志,2013年11月,彭昊毅然放棄了前往湖南大學深造的機會參軍入伍。

“穿上軍裝,我就要做‘女漢子’,我相信自己!”這是彭昊臨別前對父親說的一句話,也激勵著她不斷摸爬滾打。

初入軍營,學習、訓練和生活上的每一個“軍旅動作”都讓彭昊感到新鮮。即使面對西北苦寒之地刺骨的寒風,也沒有吹散這股熱乎勁兒。

射擊訓練不達標,她在零下20多度的訓練場一趴就是兩個多小時;曲臂懸垂不及格,她想了很多辦法來練臂力,揹著十多斤重的背囊“吊槓”、做俯臥撐、舉啞鈴……

那些日子,彭昊的雙手打滿了血泡,吃飯時連筷子都拿不穩。然而,正是憑著這股不服輸的勁,彭昊在新訓考核中取得了體能全優的成績,也收穫了自己軍旅生涯的第一份榮譽——訓練標兵。

“兵小丫”彭昊的开挂人生

自此,一名“女神”消失了,換來的是一個“女漢子”的破繭成蝶。

新兵下連,彭昊被分到了話務連。為了儘快熟悉業務,彭昊再次顯露出了“女漢子”的真面目。

為了練就“腦功”,她把上千組號碼記在小本子上,走路時背、熄燈後打著手電在被窩裡背,就連等開飯的一小會兒時間她都不肯放過……

用時不到3個月,彭昊就成了連隊的業務尖子,接轉電話不僅動作嫻熟、快速準確,還練就了聽音辨人的“神通”。

“兵小丫”彭昊的开挂人生

入伍4年來,彭昊兩次作為火箭軍唯一一名義務兵選手參加全軍組織的通信話務比武,憑藉過硬的業務技能一路過關斬將,兩次斬獲通信話務專業最高榮譽——“金號手”獎,她個人也因此榮立三等功一次,創造了一部屬於自己的“神話”。

“兵小丫”彭昊的开挂人生

轉了士官,也立了功,4年的軍旅收穫可謂頗豐。筆者問她會不會趁機轉行,選擇一個較為輕鬆的崗位,沒想到這個性格率直的兵小丫卻反問道:“你見過有逃跑的女漢子嗎?”

“兵小丫”彭昊的开挂人生

的確,“女漢子”不需要逃跑,需要的是迎難而上。

兩次老兵復退後,話務崗位人手短缺。遇到業務繁忙時,彭昊和戰友們都必須時刻處於“開掛”模式:大腦、四肢和嘴巴都必須高速運轉,有時候一天要接上近千個電話,下班後雙手發麻,嗓子感覺都快冒煙了。

但筆者深信,這個“女漢子”一定會在三尺機臺前堅守如初、絕不退縮。

“兵小丫”彭昊的开挂人生

主管 | 火箭軍政治工作部

主辦 | 宣傳文化中心

刊期 | 第 831 期

監製:毛勳正

主編:吳 浩

郵箱:zghjjtg@163.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