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陳洋盤的故事(上)

陳陽盤是張家界的阿凡提,他的許多幽默滑稽諷刺故事,至今在張家界桑植一帶流傳不絕。

——題記

   1、賣得不值,耕得值

陳洋盤會做點木匠手藝。一年夏天,正是人們忙於春耕的時候,陳洋盤從深山老林裡找了許多葛麻藤根彎子回來,耐心整理好,加工成一張張漂亮的犁轅後,便背到市場上去賣。到了市場上,他一邊指著自己的犁轅一邊說:“我這種犁轅漂亮又耐用,賣得不值,耕得直。”意思是價格便宜貨很好。聽他這樣一說,不少人都圍攏過來。這些人都是做陽春的老手,他們一見陳洋盤賣這種葛藤做的犁轅,覺得好笑。這犁轅有誰買呢?陳洋盤對大家說:“有人買的,自然有人買的!”

此時一位名叫胡二的財主看到這麼多人圍在一起,果然也過來嚷道:“大家讓開點,我看看賣的什麼。”眾人閃開一條縫,胡二擠進去一看賣的是犁轅,便問:“你這犁轅要多少錢一張?”“五百吊!”胡二看了看,又摸了摸,隨他同來的一個管家討好地說:“老爺,您家正差幾張犁,這貨我看很好,就買了吧!”胡二搖搖頭,有些不信,陳洋盤便道:“說實話,我這貨不瞞你,叫做賣得不值,耕得值。”胡二一聽,既是耕得值,貨自然好羅!就點頭應道:“好,既然真是賣得不值,耕得值,我就全買了。”於是,胡二便將陳洋盤的犁轅全買了回去。過了幾天後,胡二將買回的新犁轅交給長工們耕地。長工們到了地頭上,將犁轅套上,一揚鞭子,牛一拉,犁轅一下就被拉直了。大夥直笑主人家買的這好犁轅,一個個沒事幹就聊起天來……


故事:陳洋盤的故事(上)


不一會兒,胡二的管家跑過來,見犁轅耕直了,頓時火冒三丈,叫幾個家丁把陳洋盤押了過來。陳洋盤到財主家裡,胡二就問他為何賣這無用的犁轅,陳洋盤不慌不忙地對胡二道:“我陳洋盤明人不做暗事,我賣犁轅時就給你有言在先嘛!”

胡二道:“你有何言在先?”

陳洋盤又道:“我說過,我的犁轅賣得不值,耕得值。你買去時是彎的,不是不直嗎?你一耕地,犁轅不就直(值)了?”

胡二一聽這話,頓時啞口無言。他本想要懲罰一下陳洋盤,可道理上講不過,只好將陳洋盤放了。

   2、牮屋

桑植縣陳家河一帶,有個名叫彭冬生的木匠。這人常常喜歡撒謊騙取錢財,當地人都有些恨他。有一次,彭木匠碰上了陳洋盤。洋盤說:“你就是有名的彭師傅嗎?你的手藝聽說很不錯哇!”彭冬生回道:“是的。你有什麼工夫要作嗎?說出來我可以幫忙。”洋盤思索了一下就道:“我有一棟屋斜了,表了幾個木匠都沒牮了,你能給我去牮好嗎?”彭木匠心想,牮好牮不好,只要一動工,這筆工錢又可到手了。隨即滿口應道:“這不在話下,你領我看看去吧!”

陳洋盤便將他領到一個山上的巖洞邊,然後站住不動了。彭木匠疑惑地問道:“你的屋在哪裡呀,怎麼領我到這山裡來?”洋盤半真半假地指著巖屋說:“彭師傅,這就是我給你說的那棟屋,你能牮好嗎?”彭冬生看了看歪斜的巖洞,怒氣沖天地叫道:“你這樣撒謊騙人,要給我賠工錢!”陳洋盤微微一笑道:“彭師傅,聽說你不是也常常喜歡撒謊騙人嗎?難道就不許別人騙你一下?”彭冬生聽罷此言,臉上一陣紅一陣白,真是好不難堪。

   3、 判蛋

有一次,洋盤屋裡的雞蛋不見了,娘找到媳婦罵,說是媳婦偷吃了,媳婦受了冤枉不服氣,婆媳倆就吵了起來。婆婆講是媳婦吃了,媳婦講是婆婆吃了。兩人相罵,沒人公斷得清。陳洋盤想了個主意就道:“你們倆都不要吵,吵這半天嘴巴都吵得不乾淨啦!這樣吧,你們各吃點水漱漱口,我來給你們判。”說罷,就舀了兩碗水給她倆。倆婆媳各漱了口水吐出來,洋盤一看,娘吐的口水裡有蛋黃渣,馬上判道:“娘,蛋是你吃了的,又何必老怪媳婦沙!”


故事:陳洋盤的故事(上)


   4、 畫眉的故事

陳洋盤喜好玩鳥。有一次他捉了一隻畫眉,用鳥籠裝著掛在屋門前。一個名叫張進財的財主看上了這隻鳥。他找到陳洋盤道:“把你這隻畫眉賣給我吧,我給你出五十斤包穀,怎麼樣?”洋盤笑著回答說:“這事要和我妻子商量了才行!”

張進財又道:“哎呀,這點兒小事,做丈夫的還作不得主嗎?要跟妻子商量什麼!我看你還是把鳥賣給我吧,最好明天就送來!”財主說罷就回去了。

到了晚上,洋盤把這事對妻子一講,妻子不肯答應賣鳥。洋盤想“賣一隻鳥得五十斤包穀也值得。”第二天提著籠子就要去賣。妻子不讓他去伸手一搶,忽然一下把畫眉的尾巴扯掉了一大把。倆人頓時都呆住了。洋盤說:“張進財有權有勢,要不送鳥去,他還會找麻煩來的!”

“好吧,現在你要送就送去吧!”妻子見畫眉尾巴斷了,留著無用,就答應讓洋盤送去。洋盤提著斷尾巴的畫眉來到張財主家裡,張進財高興地把鳥籠子接過來,口裡直說:“好,你還是送來了呀!”財主的老婆也跑來看了一番道:“這畫眉怎麼沒有尾巴?”陳洋盤答道:“沒有尾巴的畫眉是最好的畫眉,這種畫眉最肯叫,聲音最洪亮,我還是第一次碰到這樣的畫眉哩!”張進財的妻子聽他這一說,有點兒半信半疑。陳洋盤又道:“你要是不信的話,我可就把這鳥捉回去啦!”說罷提了鳥籠要走。張財主忙上前扯著籠子道:“這隻鳥確實好,我早就看中了的,你不要聽婆娘家的話!”說著又對站在一旁的老婆吩咐道:“站著幹什麼,還不快辦飯去!”待到老婆把飯辦熟了,張進財便高興地請陳洋盤吃了餐飯,爾後又叫管家稱了五十斤包穀讓他揹回去。陳洋盤走出大門後,張財主還站在屋門口喊道:“洋盤,你再看到沒有尾巴的畫眉,只管多給我送幾隻來!”

   5、守柑

桑植新街一帶,有個名叫周大成的財主,周大成臉上有幾顆麻子,人們背後都稱他“周麻子”。周麻子家裡有很多柑橘樹,他聽說陳洋盤腦子靈活能幹就叫人找了陳洋盤來守柑橘。

有一天,陳洋盤在地裡正看守時,一個七十多歲的白髮老大娘拄著柺杖,穿著破爛衣服來到桔子樹下,對陳洋盤道:“你這後生,給我討個柑橘吃吃吧!”陳洋盤見老人很可憐,就順手摘了兩個柑橘給了她。老人接過柑橘很感激地走了。剛走到河邊,忽然被周麻子的管家發現了。管家跑回去就告狀道:“老爺,剛才我看見一個老婆婆手裡摘得有柑橘,那陳洋盤也不知守到哪裡去了。”周麻子一聽,就火冒道:“好呀,他怎麼守的,我們看看去!”

周麻子帶幾個人來到柑橘地裡,見陳洋盤正盤腿坐在地旁。周麻子就吼道:“洋盤,你是怎麼守的柑橘。有人偷了你曉不曉得?”

洋盤佯作不知地答道:“誰偷柑橘啦,我可沒看見呀!”“哼,你別裝傻,剛才一個老婆婆就摘了柑橘的,我看見過。”管家幫著證實道:“看見了你怎麼沒抓她呀?”洋盤反問道。“我回去報告老爺,出來就沒見那老婆子啦!”管家又說。“哼,那誰知道是真看見還是假看見,你又沒抓著證據,怎麼就隨便亂說。”周麻子見洋盤說的在理,忙又揮手道:“這次就算啦!再以後你看見有偷柑橘的人就給我狠狠打,你不打,丟了柑橘我可要找你算賬!”洋盤便道:“好,以後我再看見有人偷,一定打!”過了幾天之後,陳洋盤到地裡正守柑橘時,忽然又有幾個孩子跑來,爬上樹就摘柑橘。陳洋盤一看,這幾個孩子是周麻子家裡的,立刻跑上前去,不分青紅皂白就是一陣亂竹棍,直打得那幾個孩子哭爹叫娘,趕緊往回就跑。跑在最前邊的孩子回去就告訴周麻子道:“陳洋盤打我們!陳洋盤打我們!”周麻子氣沖沖走到地頭質問陳洋盤道:“洋盤,你為什麼要打我們家的孩子?”陳洋盤正色回答道:“你不是叫我看見有人偷柑橘就狠狠打嗎?我照你的話做有什麼錯啦?你這幾個孩子偷柑橘,我看在你老爺的面子上還只打幾棍,要是不打,這柑橘都要摘光了,那時你不又要怪我沒守好?你要是真怪我打得不該,那我只好不守柑橘了!”說完就要走。

此時,周麻子怕他真的走了,一時又找不到人來守柑橘園,於是只得忍著氣道:“好,這事我不怪你了,只是以後遇到我們自家的孩子偷柑橘,你就不要打,只要告訴我一聲就行了!”陳洋盤聽他這一說,方才又留下來。等到周麻子走遠後,陳洋盤坐住地頭,又暗自高興地笑著吸起煙來……

   6、閻王也怕

陳洋盤娶了妻子之後,岳父岳母不喜歡女婿,常常想著要為難女婿。洋盤聰明機智,也想把岳父岳母捉弄兩下。

有一天,洋盤見丈人在河裡釣魚,他走上前去便說:“不好了,不好了,你屋裡起火了。娘只拖了塊兒門板出來!”丈人一聽,嚎啕大哭就往回趕。在丈人還未回去之前,洋盤又早已對岳母說:“壞啦,壞啦,丈人在河裡被淹死了!我把他撈上了岸,你快扛塊兒門板去收屍吧!”

岳母急得哭著扛起門板往河裡走。半路上倆夫妻一會面,才知是洋盤撒的謊。洋盤知道丈人還會來找他,回到家裡就想了個主意。他將鍋子燒得鮮紅,等丈人來了,往裡面放下水和茶葉,茶很快就燒好了。丈人說:“你這鍋子好呀,不燒火就能自動開水!”洋盤說:“我這叫自來鍋!”丈人說:“你賣不?”“我不賣。”“你不賣呀,你撒了我的謊,我要找你算賬,你要把鍋子賣給我,咱的事就算了!”洋盤於是把鍋子賣給了他。丈人把鍋拿回去,也想不用燒火就煮茶,可是鍋子卻不靈了。他返身回去就要和洋盤吵鬧。走到洋盤家,只見洋盤妻子臉上糊滿了血。他大吃一驚道:“怎麼,我女兒死了嗎?”洋盤說:“不要緊,可以活的!”說著用秤鉤一勾,嘴裡念道:“一勾具,眼睛開;二勾具,站起來。”女兒果真活了。原來洋盤早先在妻子臉上塗的是豬血。丈人不知其奧妙,回去也學此法兒,先把老婆打死,接著用秤鉤勾了好幾下,卻不見活了。於是他又氣沖沖找著女婿,將洋盤用索子捆了,歸罪於他。然後裝在口袋裡,吊在河邊的柳樹上,準備將他沉入河底。但丈人沒帶斧子,砍不斷樹。他便返身去取。此時,一個打魚的駝子經過,洋盤在口袋裡就說:“駝子吊得伸,駝子吊得伸!”打魚的駝子信以為真,鑽進袋子,換出了洋盤。洋盤躲在了旁邊的草叢中。丈人來了,就砍樹。駝子在袋子裡忙叫道:“砍不得,我是打魚的!”丈人以為女婿又在撒謊,幾斧子把柳樹砍倒了,駝子沉下河去,因為會泅水,把袋子抓破,才未被淹死。洋盤在岸上草叢裡看得很清楚。等到丈人回去了,洋盤在河邊找了些青苔,糊在身上,又走到丈人面前說:“你沒到過海里,我這回去了,才好玩哩!海龍王送了我許多寶珠,又打發我回來啦!”丈人一聽,信以為真。便自己裝入口袋,就朝河中一跳,這一跳下去,可就被淹死了。丈人不甘心,又告到閻王那裡,閻王派判官小鬼來捉洋盤,洋盤早有準備,自己躲了。對老婆說:“你就講煙囪是我的帽子。‘對馬’(一種石器)是我的菸袋杆子,豬槽是我的鞋子。”判官小鬼來了,正在這時,洋盤拿起一面小旗,在樓上嚇唬道:“玉帝賜我一面旗,叫我下凡剝鬼皮,是鬼都剝盡,只剩下個判官皮!”幾句話把判官嚇得就走,判官回去對閻王一說,閻王聽了也很害怕。


故事:陳洋盤的故事(上)


   7、舅甥相會

有一次,陳洋盤走到一個名叫華塘的地方,正巧碰到了多年不見的舅舅。舅甥倆都喜歡不得了,彼此很親熱的把雙手搭在對方肩膀上還哭了一場。兩個人哭了一陣,就放手了。陳洋盤看著舅舅不覺吟道:“行路到華塘,見舅如見娘,二人齊下淚,淚流三行。”

舅舅一聽又氣又嘔道:“唉,外甥,你怎麼這樣打趣我啊!”

   8、貼字條

陳洋盤與陳大郎是倆弟兄。陳大郎考了狀元,回到家來有點兒瞧不起洋盤。他勸洋盤說:“你本也有狀元之才,只是無狀元之德。以後少搞些荒唐事,好有個出息。”洋盤立刻駁他道:“你中個狀元不得了噠?你以為就出了名噠?其實有幾個人認得你?你不信,咱們弟兄倆到街上走一走,看街上的人,認得到哪個?”他哥哥就不信,鬥氣穿好狀元袍,戴上狀元頂子,同洋盤就走上了街。

洋盤先準備了一張字條,要大郎走在前面,他在後面跟著。他悄悄地把字條貼在大郎的狀元袍背心上,字條上寫著“陳洋盤先生”幾個字。倆人上街後,街上的人都想看狀元公,大家見狀元公背上貼張字條,就你一聲我一聲地念:“陳洋盤先生”,陳洋盤在後面聽了不斷點頭答應“嗯,是,是!”這樣,從街頭走到街尾,人們都只叫“陳洋盤先生”,沒有一個人喊“陳大郎狀元公”。倆人回家後,洋盤又悄悄把紙條取下收了,對大郎說:“你看如何,滿街有人叫你一聲沒有?還不是都只喊我陳洋盤先生,虧你還是狀元公,狀元公怎麼樣?”幾句話,把個哥哥陳大郎氣得要死。(原載《桑植民間故事資料集》 蒐集整理:李康學 講述:王遠勝、覃正大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