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戰勝德國選手獲金牌,多年後,他做了和尚,德國選手獲“諾獎”

人生各有志,終不為此移,同知埋身劇,心亦有所施。


詩人的思維方式,我們是很難理解的,他們很容易走極端,就像海子,終究因為找尋不到屬於他的那所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房子,而選擇了臥軌,了卻了今生。

藝人的心靈深處也是空虛寂寞的,例如,87版本的《紅樓夢》裡面的女一號林黛玉扮演者陳曉旭,豔冠群芳。當年是憑著一封自薦信:“如果讓我演其它角色,觀眾會覺得林黛玉在演其它角色”,而讓導演發現她,從此便一舉成名。但是因為她入戲太深,認為自己就是黛玉,再也無法超越,陳曉旭感覺很苦惱。於是,她選擇了放下,皈依佛門。

有的人或是因為看破紅塵,有的人或是因為無家可歸,而選擇了晨鐘暮鼓,青燈古佛度流年。

修行的方式有很多,可是北大才子柳智宇正值青春最好時,為何也選擇了皈依佛門,他到底經歷了什麼呢?

他戰勝德國選手獲金牌,多年後,他做了和尚,德國選手獲“諾獎”

從小就和別人的生活不一樣,他的內心是孤獨的

柳智宇,從小就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孩子,他不喜歡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而是喜歡一個人轉來轉去。

在同齡夥伴的眼裡,他總是喜歡獨來獨往,獨自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他們說:他就是一個孤傲的小天才。

其實不是的,柳智慧宇還是很友善的,比如,他看見被碾壓死的小蟲子,會很傷心,他會找到一塊空地把它埋起來。其實,他不是孤傲,只是缺少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難道是性格決定了他的命運。幼年時他就是一個多愁善感的孩子,他時常會想:人生是什麼呢?我的人生又是什麼?一連串的問號等待著他去解答。

爸爸說:小智宇,從小就喜歡獨處,不願意出去和小朋友們玩耍,躲在自己的屋子裡,看書。孩子是孤獨的。我真是看在眼裡,擔憂卻在心裡。

真的是可憐天下父母心,他的爸爸媽媽早已按照他們的所願,將孩子的未來規劃好了。

柳智宇的父親是物理老師,希望孩子長大了往科學家方面發展。於是,在家裡,柳智宇有了自己的小實驗室。在普通人家裡,孩子的小天地是玩具堆的滿滿的,屋子裡充滿的是歡樂。可是小智宇,卻是每天孤單單一個人,在研究室裡進行探究。可是他卻很乖巧,對於爸爸的安排他從不反抗。

他戰勝德國選手獲金牌,多年後,他做了和尚,德國選手獲“諾獎”

在讚美聲中獲得成就感,他更需要的是父母心靈的慰藉。

童年是快樂的,而柳智宇的快樂是大家的讚美聲。他覺得被表揚是一件多麼令人驕傲的事,於是,隨著時光飛逝,他的虛榮心也漸漸膨大起來。他發現,只要考試能第一,就會得到很多人羨慕,還會聽到表揚的聲音。於是,他的世界裡只有努力學習,書本成了他心靈溝通的好朋友,別的同學在操場玩耍的時候。他在做題。

柳智宇的勤奮換來了無數的獎狀和優異成績。他的父母也時刻教導他學海無涯苦作舟,要想成為“好學生”,就必須把心思都放在學習上,經過苦心栽培,他們是培育出了一名出類拔萃的好學生,卻忽略了對孩子精神上的教誨。柳智宇認為父母只關心他的成績。他的心好孤獨,於是他找到了心靈的寄託:數學。

他戰勝德國選手獲金牌,多年後,他做了和尚,德國選手獲“諾獎”

他成功源於辛勤的汗水和天生聰慧。

他感到,數字和符號就像跳躍的小精靈,將他帶入沒有塵埃的天堂,幫助他解決著一個個未知的答案。

由於他數學領域造化之深,參加國際奧數競賽也非他莫屬,而對柳智宇來說,選擇了競賽,就是選擇了世俗和功利,每天只是機械的修煉,他再也感受不到探究數學奧妙帶來的樂趣。

草稿紙,演算,演算,草稿紙……每天不停地做同一件枯燥的事,長時間的訓練他被壓得透不過氣,這一天他終於控制不住情緒,想退出。後來班主任對他說:你今後在這個世界上需要一個平臺證明自己。於是,柳智宇又回到了國家隊之中。

在2006年7月,第四十七屆國際數學奧賽就此開始比拼。柳智宇不負眾望,打敗了來自德國的數學天才舒爾茨,成功奪魁,可是,在領取獎牌那一刻,沒有人能感受到他有一絲一毫的快樂,他說:“終於可以鬆了一口氣。”這似乎是一種完成任務的解脫。

而這次比賽的銀牌得主舒爾茨略有失落,但是,他相信莎士比亞的一句名言:沒有誰生下來就會被打敗的,他選擇整裝待發,接下來的比賽中,舒爾茨在連續四屆參賽的過程中,共獲得了三金一銀的好成績。

他戰勝德國選手獲金牌,多年後,他做了和尚,德國選手獲“諾獎”

13年後,兩位數學天才的境遇如何呢?

舒爾茨成為了一位全德國最年輕的教授、舉世聞名的數學家,取得有著“數學”諾貝爾的菲爾茲獎。

而柳智宇,北大畢業之後,他獲得了麻省理工學院全額獎學金的機會。可是,他卻做了這樣的驚人之舉。

走出北大的校門,他放下了名利,放下了大好前途,放下了父母的苦心栽培,卸下身上的所有包袱,邁著輕快的腳步,來到了北京西山腳下的龍泉寺,削髮為僧,柳智宇真正成為了一名出家寡人,人稱賢宇法師。

作為旁觀者,感覺這是人才的損失,真替他惋惜,可是他的朋友卻說,他的心不再漂泊,終於找到了他的歸宿,他終於可以不用顧及他人的目光,去大膽的愛惜一隻蚊子,他的快樂,發自內心的。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回想我們,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同時也在仰望著他人的人生,其實,我們只不過是彼此的看客,看他人的是是非非,嘆自己的酸甜苦辣。

有人說,柳智慧宇好像當年的李叔同,一個世紀的奇蹟,一個最奇特,最遺世而獨立的人,拋棄了這個時代,跳到紅塵之外,一心向佛,為他們惋惜也為他們感嘆了不起!

他戰勝德國選手獲金牌,多年後,他做了和尚,德國選手獲“諾獎”

前人也好,柳智宇也罷,功名對他們而言,只不過是塵與土,面對他們,我們是顯得如此的謙卑,在人生的道路上,是否可以,學會灑脫,是否可以,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用一顆豁達之心,度餘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