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3斤左右的鯉魚,主線和子線怎麼搭配?有什麼講究?

釣魚小解說


釣友你好,很高興交流這個問題!魚是變溫動物,它們有驅溫性。在不同水溫的時候,它們的活性不一樣,所以我們要根據季節來選擇線組的搭配。就我個人來說,針對同種個體的魚類我會配兩套線組;

1.冬季。冬季水溫比較低,但是鯽魚和鯉魚都還會覓食,只是鯽魚相對鯉魚來說更活躍。至於釣3斤左右的鯉魚,個是覺得不管是黑坑還是野釣用1.0+0.6來說就可以了。

2.春夏秋季。除了春節我覺得其它時候魚的活性都還是比較好的,所以線組配置跟冬季比起來要大一點。如果是黑坑建議用到1.5+0.8,因為黑坑的魚跟野生的比起來活性不足;如果是野釣,建議用2.0+1.0或是2.0+0.8,因為一是野生鯉魚活性好。二是野生鯉魚跟黑坑比起來警惕性沒那麼高。

總的來說,因為我們這裡個人覺得只有兩個季節,一是冷天二是熱天,我們這基本就不會下雪、冷也就是不會到零攝氏度以下,所以可能跟你的情況不一樣。因此,各地區的實際情況不一樣,現在的配置也會不一樣。總之,以上僅為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如有不妥之處望諒解,謝謝!








胡人913


釣三斤左右的鯉魚,主和子線怎麼搭配?這個得根據不同的季節,水域來進行具體搭配搭配。

秋未冬初,這個時候氣溫不是很高,魚的活性降低,吃食也不猛。這個時候用1.5的主線,0.8的子線,3號伊豆,完全是可以應付來的,前提是你的遛魚技術一定要好,順便釣一下鯽魚也是可以,如果不放心的話就用3號主線1.5的子線這樣最保險,但是這樣的話,釣鯽魚就不怎麼好了。

春夏兩季魚的活性強,水中掙扎也是非常有力,如果這時候你還用小鉤小線的話,跑魚了,那不是又要把大腿拍青了。

個人認為夏季水庫河流作釣,2.5的主線1.2子線配4號伊勢尼,垂釣三斤左右的鯉魚應該是沒有一點問題,碰到大一點的魚切線了,也不要氣餒,釣魚有時候就跟行軍打仗一樣,要履敗履戰,這樣才能提升我們的釣技,從中獲得樂趣。

總之,在野外垂釣環境中不要太精細線組的搭配,對釣魚人來說魚獲並不是最重要的,如今快節奏的生活,工作中壓力,只有到了野外溪塘邊垂釣,才能使人身心放鬆,愁情盡消。






淘憤的男孩


如果將目標魚鎖定為3斤左右的鯉魚,那麼線組的搭配就非常簡單了。在進行線組搭配時,首先應該根據目標魚的個體確定子線的號數,垂釣3斤左右的鯉魚如果基本功較高,使用1.2號子線就完全可以了。如果基本功較差,或者是垂釣野生鯉魚,可以使用1.5號子線。確定了子線號數之後,主線只需要比主線大兩個號就可以了。線號從小到大的排列順序是:0.3、0.4、0.6、0.8、1.0、1.2、1.5、2.0、2.5、3.0、4.0……所以使用1.2號子線,然後主線大兩個號,就是2.0號主線。使用1.5號子線,主線大兩個號,就是2.5號主線。

需要使用大號線組的幾種情況

線組的搭配並不是完全不能改變的,如果是夏季,魚的衝擊力較大,可以適當增大線組號數。如果使用的魚竿調性偏硬,也可以適當增大線組號數。但是增大線組號數並不是沒有上限的,只要能夠降低切線的可能性即可,不能無上限的增大線組號數。

需要使用小號線組的幾種情況

在自然水域中,魚種非常複雜,魚的個體大小也雜亂不一,3斤左右的鯉魚並不是每次都能釣到的,所以在野釣的時候為了避免空軍,還是應該充分考慮大小通吃,這樣一來就有必須減小線組號數,確保能夠釣到小魚。特別是冬季野釣,大魚的衝擊力會明顯減弱,再加上魚的吃口較輕,所以也非常有必要減小線組的號數。


眼鏡哥說魚


釣3斤左右的鯉魚,主線和子線怎麼搭配?有什麼講究?

閱文之前,溫馨提示:快樂出釣,安全第一;文明作釣,愛惜環境;為娛而釣,幼魚放流!


鯉魚在我國屬於“喜魚”,象徵著吉祥如意、年年有餘!它是我們淡水作釣中最常釣的魚種,特別是北方地區。其個體偏大,食性廣譜,覓食時警惕性較高。中鉤後的掙扎力度大,控魚時手感十足,所以深受廣大釣友們喜愛!因其中鉤後逃竄迅速、掙扎力度大,很多新釣友在線組搭配上又有失誤,所以容易出現中魚後斷線跑魚的現象!為減少新釣友們在作釣時,出現斷線跑魚現象,

本文就與釣友們探討一下:如何選擇作釣鯉魚線組的搭配,及搭配中的一些技巧

一、如何選擇作釣鯉線組的搭配

釣魚本就是一項不確定,沒有一個正規數據的娛樂活動,所以在他線組的搭配上,也沒有要求標準是幾號線!只是根據以下各種情況,自行配定。

1:根據鯉魚的生存水域

鯉魚耐高溫、低氧,屬於生命力比較頑強的魚類,並且在我國分佈極廣,如此也就造成了鯉魚不同的生存水域。由於這些水域的面積大小、水位深淺不同,加上水域中存在的危險度大同,導致鯉魚的生活習性和逃生能力也不想同。

一般來講水域面積越大、水位越深、危險度越大的地方,鯉魚中鉤後的逃竄力越大!

舉個例子:

在我們北方作釣黑坑,3斤左右的鯉魚,0.8至1.5的子線都可以應對。但是本人釣過一個山間水庫,面積並不是很大,不過平均水位很深!近岸5.4米竿釣3米左右,即使不拋滿竿,中魚後2.0子線秒切,鯉魚也就在2到3斤之間。

通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重量差不多的鯉魚,生活水域不一樣,它中鉤後的逃竄力度相差很大!也就是說實際作釣中,線組搭配要根據水域而定。



2:根據鯉魚的活躍度

除了根據實際作釣水域選擇線組搭配外,我們還需要考慮的另一個關鍵是——鯉魚的活躍度!受季節、水溫、水溶氧量影響,鯉魚的活躍度有很大差別。同時鯉魚的活躍度,也影響到它的覓食積極性和吃餌力度。當水溫適宜、水溶氧量高時,鯉魚的活躍度較高,覓食積極性強,吃餌動作大!這時鯉魚相對好釣,同時中鉤後的逃竄力度強,線組搭配號數要略大一些。反之水溫偏高或偏低、水溶氧量低時,鯉魚的活躍度差,覓食不積極,吃餌動作小!這時鯉魚相對難釣,同時中鉤後的逃竄力度差,線組搭配號數要略小一些!


舉個例子:

春末至仲秋這段時間,氣溫相對較高,除去一些悶熱無風、水溶氧量不足的低氣壓天氣,鯉魚的活躍度是非常高的。同時它們的覓食積極性高、吃餌動作大,中鉤後的逃竄力度強,這時使用線組搭配號數要大一些!晚秋至仲春這段時間,氣溫相對偏低!鯉魚的活躍度較差,覓食積極性低,吃餌動作較小,中鉤後的逃竄力度差,這時使用線組搭配號數要小一些!另外悶熱無風、水溶氧量不足的低氣壓天氣,鯉魚活躍度也較差。

根據鯉魚活躍度大小,選擇線組搭配號數的好處是:鯉魚活躍度高時使用大線號,可減少斷線跑魚的機率。鯉魚活躍度低時使用小線號,可降低魚吃餌時子線的擋口現象。

3:根據其它釣具搭配

上面所說的兩點是非人為的主觀因素,而根據其它釣具搭配線組號數是人為因素!比如釣竿的長短、調性,魚鉤的大小、鉤型。

魚竿:魚竿越長控魚範圍越大,同時分擔的拉力越多!同時調性偏軟的竿子護線性越高,當然不是說越軟越好,太軟的竿子反而不護線。反之,魚竿越短控魚範圍越小,分擔的拉力越少,調性越硬護線性越差!

魚鉤:魚鉤分有倒刺、無倒刺、粗鉤條、細鉤條,比如常用的伊勢尼、小磯,就屬於有倒刺粗條鉤;而袖、新關東(非加粗型)則屬於無倒刺細條鉤。刺魚後有倒刺粗條鉤對魚的傷害,比無倒刺細條鉤大,魚的逃竄力定也大。


通過上面對魚竿、魚鉤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使用長尺偏軟的魚竿,或用無倒刺細條鉤時,線組搭配號數可以小一些;使用短尺偏硬的魚竿,或用有倒刺粗條鉤時,線組搭配號數可以大一些。

小結一下:

以上就是釣鯉魚時,影響線組搭配號數的3個關鍵!另外影響線組搭配號數的還有:作釣地勢、拋竿手法、提竿力度、控魚手法、魚鉤大小等方面有關!


二、鯉魚線組搭配中的技巧

雖然上面說了,線組搭配號數大小受很多因素影響,不是一個固定值!但是主線與子線的號數差、子線的使用長度大體有一個要求!

1:主線與子線的線號差

原則上講無論作釣任何魚,要求主線拉力都要於子線拉力(鋼絲前導除外),這主要是為了受力過大斷線時,確保切斷子線保護主線釣組。

一般我們野釣鯉魚時,要求同品牌主線比子線大2個號,比如2.5+1.5、3.0+2.0。原因是野釣環境複雜,主線容易磨損!線號差過小時,容易出現斷主線現象。反之,線號差過大時,又降低了主線的抗拉力。而釣黑坑時,一般主線比子線大1個號,比如1.5+1.2、2.0+1.5。原因是黑坑較平整且魚個體相差不大,線號差小一個號,不能提高整個線組的靈敏度,而且整體抗拉力值越大。


2:不同釣法中子線的使用長度

對於子線的長度要求主要有兩種:長子線與短子線。

長子線:多用於鉛墜懸浮的釣法,比如常用的底釣懸墜、釣離底、浮釣、飛鉛釣。要求雙子線長度大於所釣鯉魚的長度,以防造成搭橋斷線!

短子線:多用於鉛墜躺底的釣法,比如死鉛躺底、大跑鉛小跑鉛躺底、雙鉛底墜躺底。要求子線長度小於所釣鯉魚長度的2/3,以防造成搭橋斷線!

小結一下:

以上就是鯉魚線組中,主線與子線的搭配、子線長度使用的兩個技巧。合理的線組搭配,才能更有利於我們作釣!


本文總結:

以上便是影響鯉魚線組搭配的因素,及線組搭配技巧的分析!通過分析可以看出:作釣鯉魚時,同個體鯉魚之間的線組搭配也是不一樣的,影響它的因素很多。所以作釣時,要以實際情況為準,切不可千篇一律!

在此呼籲釣友們:三月已到,魚類開始繁衍後代,小魚、母魚、籽魚請放流!如需帶走,僅取一餐便足矣!為以後有魚可釣,切不可多貪!最後在這特殊的時候,祝廣大釣友們:健康平安!



我是大王的釣魚日記,原創手寫不易!如果您看完覺得有點意思,煩請加個關注。更多更好的釣魚問題及視頻,期待與您探討分享!


大王的釣魚日記


我最喜歡釣鯉魚了,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你吧[呲牙][呲牙][呲牙]

1.按照季節,春季和冬季釣鯉魚,3斤左右的鯉魚你若擔心切線就搭配主線1.0和1.5,子線0.6到0.8的子線就足夠了,當然知道自己線細的時候千萬別生拉硬拽,杆子別硬抗,別太早把魚從水底拉到水面,千萬彆著急抄魚🐠,有時候天冷一拉魚就過來了,但是當你剛要抄它的時候猛的魚竄出去就切線了,如果使用0.8以下的子線組想釣鯽魚又擔心釣到大鯉魚,那你就使用0.6號子線搭配一個橡膠緩衝圈效果也很好,但是注意主線和子線最少差用到1.0,萬一掛底可能連主線都一起費掉了。夏季搭配2.0主線+1.5子線就可以啦,5斤以內基本穩穩的。

2.釣竿選擇,最好還是使用5.4米以上的魚竿,溜魚半徑大,杆子長容易控魚🐠,冬季用軟杆護線,夏季可以選用28調性硬杆,線組大也不怕,打好窩子,然後你就坐等上魚吧![呲牙][呲牙][呲牙]



垂釣遊俠


答題只方式,交流才是目的,傳道?授業?不敢爾。


這個問題,給出怎樣的答案,都會有人不贊同,呵呵。我說用2號子線,可能會有人說,你釣鯊魚哪,然後說自己0.6子線如何如何釣了十斤的魚。這是真高手,不過一般這樣的高手不多,咱就不是,題主肯定也不是,咱只來說說常規搭配。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野外的鯉魚,三到五斤之間是最猛的。低於三斤,本身重量擺在那,一般力再大也嚇不到人,高於五斤的,多數時候力道確實很蠻很足,但不夠野,釣魚人遛起來也略顯從容,即便最後也是切線而去,也是實在扛不住切掉的,不像“年輕”鯉,硬是被那股視死不從的猛勁給搞斷。釣這種個體的鯉魚的主線子線搭配,其實也就是選子線,主線完全是根據子線來的。

不得不說,即便是統一的、都確定的三斤的鯉,這子線還真不是一成不變。當然,你可以用同一型號,釣不釣得了就難說了。具體影響用線的因素有哪些呢?

1.水域不同

不同水域裡魚的體能是不一樣的,不光是鯉魚,所有的魚都是這樣。小池塘的鯉魚力道小於河裡,河裡小於水庫,水庫小於江湖,總之水面越大,魚的體能越強。能拿0.6的子線釣上3斤的池塘鯉魚,到江裡可能1.5的子線也拿不上來。

2.季節不同

越是冷季,魚的活性越低,冬季5攝氏度以下,魚的活性最低,用細線可能會釣上平時想都不敢想的大魚。別人我不知道,本人的記錄是0.3的子線上過3斤6兩的草魚。

3.環境不同

釣位周邊的環境,有沒有給釣魚人遛魚發揮的空間,如果地形開闊,竿子又偏軟,那完全可以用細一點的子線。反之,就要用粗子線。

4.鉤子不同

很多人都有小鉤細線搏巨物的經歷,殊不知,細線能搏大物就要搭小鉤。有人可能說了,你這是什麼邏輯?原因嘛,小鉤尤其是無倒刺的小鉤,刺魚痛感很小,魚不會第一時間發力。而對於經驗老道的釣魚人來說,這就讓他成功了一半。

5.釣者不同

遛魚是一門技術,不同的遛魚技術差別大了去。上面所說的小鉤細線搏大物,也是需要一定的技術的,新手一般完成不了的。

6.竿子不同

軟竿子護線,這是眾所周知的。所以,其它條件相同,竿子軟的話,稍細點的線釣上這麼大魚的成功率可能就高一點。

寫在最後

說完了6點參考因素,可能人會說,看了半天,愣是沒看到要用幾號線。呵呵,因為給不了統一答案啊,如果6項因素都是居中水平的影響,我覺得3斤的鯉魚,一般1.0號的子線較為適宜,具體的根據各項因素來調整,比如遛魚技術很差很差,那你就用2.0。主線嘛,我個人的原則是線粗比子線大一個號,線細比子線大一倍。

江釣人狂龍,每一篇作品都是逐字手打,所寫內容都是自己多年的垂釣心得與實踐經驗,覺得回答對你有用可以關注一下狂龍,個人主頁下有更多精彩內容。


江釣人狂龍


你好我是孫大寶

很多人在搭配線組上都有著不同的理解,南北方的差異也是存在的但是是否合理要根據具體的做釣情況來看。

關於你的問題我覺得可以給你以下幾點方法:

一、瞭解魚線的規格

1、不同的規格的魚線有著不同的拉力,從0.1號-15號以及以上,不同的品牌也有著不同的講究在這裡就不一一講解。

2、每一個魚線的號都有著它的拉力值這個要了解清楚就可以根據你每次出釣的情況來搭配線組。

二、線組的搭配

1、每次出釣了解垂釣塘口的魚情根據實際的魚情做出不同的線組搭配

2、我們以垂釣2-5斤的鯉魚為主具體搭配線組。

首先選擇主線 1.5號它的最大拉力值應該在7-9斤左右,塘口最大鯉魚個體約在2-5斤左右,所以選擇1.5的主線沒問題。

搭配子線應該選擇1-1.2號它的拉力值約在4-6斤左右,所以選擇合適

主子線之所以要比主線號小一些是因為在掛底或者中特別大魚時能夠有效的保護主線和魚竿。

總結:關於線組的搭配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心得體會,只要加以搭配就會成為自己獨一無二的經驗。


孫大寶釣魚


你好我是大軍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釣3斤左右的鯉魚需要用到主線1.2號,

子線可以用1.0號即可,魚鉤可以使用0.8號或者0.7都是可以的。

一,主線。主線主要有以下的作用,首先主線與竿梢和子線相連,並可以按照需要選擇長度。其次,主線上還要連接,八字環,漂座等配件。主線和子線搭配,主線要比子線大,這樣可以有效的降低短線時的損失。再次,主線要有一定的韌性,拉力值,耐磨度和好的切水效果。

二,子線。首先子線和主線相連。其次,子線可以綁一鉤或多鉤。再次,子線具有更換方便的特點,大大提高垂釣時的效率。還有通過改變子線的長度和鉤與鉤之間的距離一邊應對不同的垂釣環境和目標魚。子線通常都是透明無色,這樣就有較好的隱蔽性。好的子線要具有柔軟,抗纏繞,等特點。

三,搭配中的技巧。1,整個線組越細,那它的靈敏度越高。2,主線比較粗,所以沒必要追求高端,土豪除外。相對的子線一定要選擇比較好的品牌。

4,我們在使用比較細的線組時,一定要注意竿的搭配,細線組要搭配比較軟的竿,37調和46調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整個竿和線的優勢。

祝大家大鯽大鯉,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指導批評。




大軍進城


釣三斤左右的鯉魚,主和子線怎麼搭配?這個得根據不同的季節,水域來進行具體搭配搭配。

秋未冬初,這個時候氣溫不是很高,魚的活性降低,吃食也不猛。這個時候用1.5的主線,0.8的子線,3號伊豆,完全是可以應付來的,前提是你的遛魚技術一定要好,順便釣一下鯽魚也是可以,如果不放心的話就用3號主線1.5的子線這樣最保險,但是這樣的話,釣鯽魚就不怎麼好了。

春夏兩季魚的活性強,水中掙扎也是非常有力,如果這時候你還用小鉤小線的話,跑魚了,那不是又要把大腿拍青了。

個人認為夏季水庫河流作釣,2.5的主線1.2子線配4號伊勢尼,垂釣三斤左右的鯉魚應該是沒有一點問題,碰到大一點的魚切線了,也不要氣餒,釣魚有時候就跟行軍打仗一樣,要履敗履戰,這樣才能提升我們的釣技,從中獲得樂趣。

總之,在野外垂釣環境中不要太精細線組的搭配,對釣魚人來說魚獲並不是最重要的,如今快節奏的生活,工作中壓力,只有到了野外溪塘邊垂釣,才能使人身心放鬆,愁情盡消。


張招梓恆


這個主要看杆子的的種類和線的質量來同步考慮,當然還溜魚的方法。如果是硬杆19調性的杆子,線的質量也好,想飛魚的話,建議用4+1.5的搭配。如果杆子比較軟,37調的話可以用2+1可以,手感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