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六十六,扔塊肉的禁忌故事你聽過嗎?

民間故事:是巧合?還是犯了禁忌

在農村老家,老人六十六歲是個大日子,倒不是因為這個年紀數字上比較順,而是六十六歲就像七十三,八十四一樣是個坎。

對於如何度過這個坎,在老家還有個風俗。就是在生日這一天,兒女們要回家,進門時候帶上一塊肘子肉,熟的哦,進的門來,讓過壽的老人先吃上幾口。然後老人用力把這塊肉順著房前給丟過去,然後老人會回到屋子裡,子女要有一個人走到屋後,屋裡的老人會問過去了嗎?這裡在回答上六有禁忌了,無論過去與否,後面的人都要大聲的回答,過去了。據說這句回答並非說給人聽的,只是告訴過往神靈老人六十六歲的這個坎就過去了,可以平安。

今天說的就是關於這個禁忌的故事,是個老人講的,說是真實的故事。

老張頭老伴早亡,一個人撫養大了一對兒女,看著他們都已經成家,他心裡的石頭也算是落了地。只是女兒嫁的比較遠,基本上一年到頭也回不了家幾次,他一直和兒子兒媳婦一起住在村裡的老宅子裡。兒子的性格比較懦弱,在加上兒媳婦很強勢,時間久了,這爺倆在家裡也是沒什麼地位,在加上可能是年輕的時候受累太大,越上年紀就越發的身體不濟,六十多歲已經是幹不了任何的重活了,看著他白吃白喝的,兒媳婦心裡越發的不痛快,時不時的就會指桑罵槐的說上一陣子,老張頭心裡不是滋味,但又不想讓兒子為難,就一直隱忍著。

民間故事:六十六,扔塊肉的禁忌故事你聽過嗎?

故事,民間故事

轉眼到了老張頭六十六歲的生日了,這些年他也從沒過過生日,但遠方的女兒心裡惦記,她知道人老了就會很在意這關於坎兒的禁忌。於是早早的就聯繫了弟弟一起好好的給老爹過個壽。費用都由她來出,弟弟兩口子就哄老人開心就成。

兒媳婦一聽不用自己出錢,又能好吃好喝的,怎麼能不樂意呢,可誰知道當天姐姐一回來,看著帶來的大包小包的東西,卻沒一樣是給自己的,心裡就不樂意了。姐姐進門就給老張頭換上了新衣服,老人自然是高興,就連女兒給帶回來的大肘子也結結實實的咬了兩大口。這是老張女兒把老張兒子叫到一邊,囑咐他一會無論父親是不是扔過去了,都要說扔過去了,坎兒過了,準不準的,就是為了老人開心,看著弟弟認真的點著頭,她才放心的陪著父親去扔肉。

這時後老張兒子已經現在屋後只等父親的詢問,以老張頭現在的身體,要扔過那麼高的屋脊,幾乎是不可能的,討的不過是個吉利話,所以剛丟上去,女兒就把他扶到了屋裡,老張頭就問:

“過去了嗎”

“過去了,爸,坎兒過去了”兒子在屋後大聲回答。

還沒等老張頭高興,院子裡兒媳婦的聲音又起來:

“過去什麼呀,都跑(念pao四聲,土語軲轆,滾落的意思)下來了”。

民間故事:六十六,扔塊肉的禁忌故事你聽過嗎?

故事,民間故事

這個生日就在兒媳婦這句話裡不痛快的落幕了。

說來也巧了,老張頭就在這六十六歲的那年年底去世了,是一場意外,據說那天天氣特別不好,而一向不出門的老頭那天卻非要坐車去城裡,誰也攔不住,那樣子就像趕時間,飯都沒吃,結果這一去就沒回來。

有人說他是犯了過坎兒的禁忌,有人說是巧合罷了,但老張頭去了沒多久,他那兒媳婦就病了,高燒不退,一直說胡話,後來雖然是好了,說話卻在也不像從前那般利索。人也賢惠了不少。

雖然這個習俗的傳說還在,但現在都不會這麼過了,因為現在的房子越來越高,沒人可以扔的過去,只是還會把六十六歲當成大壽來過。

是禁忌還是巧合,估計沒人能說的明白了?但為人子女心存孝心就是最大的庇佑吧。

民間故事:六十六,扔塊肉的禁忌故事你聽過嗎?

故事,民間故事

故事就是故事,各們看官們萬勿較真兒哈,但求看得開心就好。

注:本故事為黑夜故事驛站原創,歡迎看官轉發評論,謝謝支持,會陸續更新各類民間故事,靈異故事,喜歡的可以關注我哦。

配圖均來自網絡,與本文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