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鄉村落:張周胡村——一村三族和睦鄰

金鄉村落:張周胡村—— 一村三族和睦鄰

---- 魚臺福田中學高一三班 胡鵬宇

一.村莊概況

自古以來,人們總是習慣過著群居生活,從部落到國家,再到鎮、村。總是有或大或小的名稱標誌著人類的存在,家族的興衰。中國是世界上戀家情結最重的國家。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們不願看到,我們曾世代生活過的這片土地上曾走過的先人們,隨著時間的流失湮沒在歷史的長河裡。

於是,我便回到故鄉張周胡村,走訪、查證村莊歷史的源遠流長,但由於家中先輩大都務農,部分事蹟難以記載,口耳相傳難免有誤區,還有待更細緻的考察和完善。

金鄉村落:張周胡村——一村三族和睦鄰

村莊新景

司馬鎮張周胡村位於金司路最南頭,東魚河北岸,距金鄉縣城駐地約10公里,司馬鎮駐地西南方1公里處便是村口,村南堤坡下是東魚河(原名紅衛河)。由張莊、周莊、胡莊三個自然村組成,有胡、王、周、郝、徐、常、皮、馬、時、高、李,張12個姓氏組成,全村共有3個村民小組,156戶,544人。有可耕農業用地約890畝,其中大蒜800畝,小麥90畝,林地面積30畝,塑料大棚2畝,常年種植大蒜、圓蔥、小麥、棉花、辣椒、油菜及部分時令蔬果。

金鄉村落:張周胡村——一村三族和睦鄰

據《胡氏家譜》(2016重修版)記載:清朝中後期(嘉慶年間),胡氏某一分支(系本支第十二代公,清字輩,因祖墳被毀,族譜遺失,故名不詳)攜家人自菏澤曹州胡老家移居至金鄉縣司馬鎮南居住(現張周胡村駐地),世代繁衍,至今已是第九代子孫。胡氏族人注重家教,人丁興旺,逐漸形成村落。後又有張氏、周氏逃難至此入住村裡,胡氏人熱情善良,遂與其結為同盟,形成”一村三族”的局面,相約取村名張周胡村。村中居民大都務農,部分居民在外務工或經商,少數從教、從政。

金鄉村落:張周胡村——一村三族和睦鄰

桃園

自胡氏先人移居自此,世代務農為生,上世紀七十年代,胡莊生產隊建立桃園,種植“五月鮮”蜜桃。因九十年代初,胡莊生產隊名稱取消,村民伐樹還田。2016年為響應國家精準扶貧政策,村民重操舊業,在東魚河岸邊開始種植冬桃、黃桃。現已註冊“長壽桃”商標,桃產品銷售至周邊省市地區及新疆、青海、東北等偏遠地區。2018年,張周胡村舉辦了“金鄉司馬鎮首屆桃花節”, 灼灼盛開的桃花燦若煙霞,眾多遊客以花為媒、以節會友, 靚麗和諧的風采為四方遊客帶來了春日裡的粉色盛宴。建成了以桃木為主的特色產業園千餘畝,東魚河岸邊建立了張周胡村長壽桃採摘基地。每年三月,次第開花,吸引了周邊數萬人前往觀賞遊覽,可謂名副其實的“十里桃花”。

二、政區沿革。

張周胡村的前身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的胡莊村,隸屬於平原省湖西專區第八區金鄉縣司馬鄉。1958年,平原省解體,胡莊併入山東省濟寧地區金鄉縣星火公社(雞黍公社的前身)。

1962年,金鄉縣設立司馬公社,胡莊村由此時的雞黍公社(前身為星火公社)劃出,並與仇李村合成仇李大隊,併入司馬公社。

1982年,金鄉縣設立司馬鄉,胡莊從仇李大隊析出重組成張周胡行政村,隸屬於新生的司馬鄉。2000年,司馬鄉撤鄉改為司馬鎮,形成現在的司馬鎮張周胡村至今。因張姓於解放前遷走外地,故本村沒有張姓,但村名“張莊”沿用下來,也許這是對張姓曾經生於斯、長於斯的鄉愁記憶,村名訴說著一段時代的印記。

金鄉村落:張周胡村——一村三族和睦鄰

村委會

三、胡氏先祖墳

胡莊村村南有胡氏祖墳一處,為清朝墓葬群,墓室由青磚砌成,墓主為胡氏“清”字輩,系胡氏本支第三代公。墳前有石質貢桌一張(年代清朝中後期)。桌由一塊長石製成,長石體型為長方體,長1.5米,寬0.9米,高約1米。無桌腿、無中通,僅長石一方。前側面雕有祥雲圖案圍四邊相連。桌中間有一凹槽,為祭祀時焚香所用。石桌兩邊另有石雕香爐一對,高約120釐米,分佈於貢桌左右兩側。林地門前有林門一處。為望天石猴雕塑,石雕下各有石柱一根。高約三米,共兩雕兩柱,當做林地大門。

金鄉村落:張周胡村——一村三族和睦鄰

墓碑石桌

祖墳封土堆前、貢桌之後有清朝碑樓一座。高約兩米,由青磚建成,上蓋斗拱。碑樓內存有清朝墓碑一方。自清朝到文革前共有十餘座墓碑安放於林地中。

由於文革時期提倡“破四舊,立四新。”胡氏祖墳被毀,後人用祖墳遺留下的材料在村南空地中建起房屋。推倒墓碑取之奠基、拆掉碑樓取之築牆等。此屋建好後先作油坊,後做牛棚,之後又作了胡莊村小學的教室。如今已分給村民,閒置在原地。封土堆則作為肥田土灑在田地中。而林門在文革期間被拉走修橋建站,至今線索全無。

總之,一場“浩劫”,將胡氏祖墳夷為平地,也將胡氏的部分家史深埋在土地之下,田野之中。

不過,墓前的石桌由於是整塊長石製作,不易搬動。且石性堅重,難以破壞。倖免於難,至今仍在祖墳遺址前。

金鄉村落:張周胡村——一村三族和睦鄰

石碑被建房用作地基


四、仙鶴降祖墳

自清代祖先下葬後,墳前碑樓上每年都會落下仙鶴。有樹字輩後裔連生九個女兒,沒有兒子,人稱上輩子冒犯了九女星。此人善於用槍,愛好打獵。見到祖墳上的仙鶴便想打下來美餐,於是便回家拿土槍,家人及族人見後都勸他不要打鳥,認為祖墳上落仙鶴是吉祥的象徵,勸他不要在祖墳上打槍,免得驚擾了祖宗,打破了吉兆。可他偏偏不聽族人勸告,執意去打,於是來到祖墳前,扣動扳機之後子彈還未彈出就炸膛了。由於自制的土槍很不結實,炸膛之後直接散架,導致其半邊臉被炸得皮開肉綻。雖然傷口經過處理,不久還是去世了。

自那以後,直至文革時期祖墳被毀之前,再沒有仙鶴停留。

五、文化教育及成果

1950年前後(第八區司馬鄉時期)由畢業於曲阜師範學校的胡樹榮先生創辦的胡莊村小成立,早期為私塾。1984年隨著全鄉學校合併遷入仇李村聯合小學,變成司馬鄉公辦學校。 90年代初仇李聯小更名為仇李小學至今。村民均受掃盲班或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教育。

至2019年,本村共走出本科大學生15人,共有以胡樹榮先生為首的男女老少27人從事或曾從事教育工作。

金鄉村落:張周胡村——一村三族和睦鄰

廣場舞臺

六、村中鄉賢

胡元思:成都工商銀行行長,黨委書記,曾任四川省成都市人大副主任,

胡樹山:早年就讀於石家莊軍校,畢業後被分配至青海軍區,歷任,連長,營教導員,團政治委員。轉業後任濟寧市建設局局長。

胡啟品:畢業於曲阜師範大學,歷任金鄉縣城關公社教委主任,金鄉縣委黨校辦公室主任兼金鄉縣委黨史研究室主任。

周秀蘭:女,市級模範教師,先進工作者。司馬鎮仇李小學高級教師,少先隊輔導員。

胡啟成:金鄉人民醫院外科主任醫師,曾多次開展如胎兒骨移植術等高難度手術,大大提高了全院的醫療水平。

王憲昌,濟寧市商務局駐張周胡村第一書記。自2017年來到張周胡村後,與村支書郝新科一道深入田間地頭,瞭解村民疾苦。帶領村民鋪路,架橋,翻修舊屋,美化家園。大力發展村中桃園。幫助村民脫貧致富。

皮樹堂:早年間跟隨老中醫常金臣學徒,解放後在單縣人民醫院工作。曾任單縣人民醫院院長,單縣衛生局局長。

村中設有圖書室,村民們可以看書、借書。豐富知識文化生活。村民們愛好棋牌遊戲。近年來,本村婦女大多跳廣場舞,並代表村裡參加廣場舞大賽。取得成績顯著。 本村文化廣場是村民公認的聊天場地。設有運動器械和籃球場。

七、 後記

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從小生活在城市的我對於家鄉的情況瞭解的非常片面。僅憑一己之力寫出此文是不可能的。在此感謝:

原金鄉縣委黨史研究室主任 胡啟品先生,魚臺縣福田中學教師 劉新鈴先生

感謝他們為我提供了史料線索及修改方案。在二位的鼓勵、支持下,我完成了這篇文章的寫作工作。由於各種原因,這篇村志的記載並不詳細。例如:族譜遺失,墓碑被毀,長者離世。部分祖先的名字,生卒年已不可考證。好在有大的“框架”在。不至於模稜兩可。不到之處,請讀者海涵。

2019.12.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