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雲旅遊——外面的世界

旅行,到底是為了什麼

旅行似乎是個萬能藥丸

它可以治癒失戀患者的傷感

可以拯救社畜的枯燥生活

旅行似乎是個試煉石

它可以考驗戀人的合拍

可以考驗友人的默契

旅行似乎是一種遇見

無論你出於何種目的出發

你總能遇見更好的風景

更多的旅人

更加開闊的自己

在家雲旅遊——外面的世界

圖源網絡


海子說過: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

為此,我總是期待著假期,期待著說走就走,期待著與最愛的人一起去看世界,但是當我身在旅途中時,卻總是感到疲憊與無趣,思考自己此行的目的,一次次出發,一次次的找尋自己出發的意義,

在我看來,旅行的意義,歸根結底是想要看到外面的世界。

作家馬德在《允許自己虛度時光》中寫道,

“我慢慢明白了我為什麼不快樂,因為我總是期待一個結果。

看一本書期待它讓我變深刻,

吃飯游泳期待它讓我一斤斤瘦下來,

發一條短信期待它被回覆,

對人好期待它回應也好,

寫一個故事說一個心情期待它被關注被安慰,

參加一個活動期待換來充實豐富的經歷。

這些預設的期待如果實現了,長舒一口氣。

如果沒實現暱?自怨自艾。

可是小時候也是同一個我,

用一個下午的時間看螞蟻搬家,等石頭開花,

小時候不期待結果,小時候哭笑都不打折。”

在家雲旅遊——外面的世界

圖源網絡


高中的時候,我是家人眼中成績優異,聽話懂事的孩子,是老師眼中按部就班總被忽略的學生,但只有自己知道,繁重的課業壓力和枯燥無味的生活,讓我的內心彷彿住了一頭困獸,渴望著出逃,晚自習的時候帶著許學習地理知識的目的,全班一起看航拍中國,看了那麼多地方,直到雪城哈爾濱,我才似乎真的看到了那個想要出逃的地方,他是我高三生活最大的希冀,等我畢業了,一定要去這裡!

在家雲旅遊——外面的世界

圖源網絡


我在中部地區一個小小的十八線城市,18年的人生就是按部就班,循規蹈矩,那個目標,撐起了我艱難的高三,帶來了一束微光。

畢業的那個冬天,我終於跨越幾千公里,看到了中央大街的燈光,索菲亞教堂的鴿子和純潔無瑕的冰雕。即便零下三十多度的溫度讓我的手機不停的被迫關機,必須裹成粽子才能去迎接東北的寒風。

但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出逃”,第一次看到外面的世界,它也許來的很晚,也許波折重重,但我知道,我終於慢慢告別了年少時那個困獸,努力遇見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