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事業單位退休中人的過度係數是多少?

祖國997


對於事業單位的退休中人,他們的養老金相比普通退休人員,除了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還有一個過渡性養老金。

對於中人來說,因為在養老保險改革之前他們就已經參加工作了,但是這段時間他們是不需要繳納養老保險的,所以這段時間個人賬戶裡是沒有錢的,完全按照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算方式,對於他們是不公平的。所以國家制定了過渡性養老金,它的發放主要是為了彌補中人的視同繳費年限帶來的養老金差距。

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如下:

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過渡係數。

公式中涉及到了幾個參數,在崗職工月均工資每年會由統計局或人社局計算後公佈,視同繳費指數由各省分別測定視同繳費指數表,然後根據每個人退休時職務職級的不同確定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則是國家認同的未繳費的年限。

而過渡係數,也由各個省份自行確定,湖南省“中人”的過渡係數是1.3%,而廣東省的過渡係數則是1.2%。

但是,雖然政府考慮到了中人在改革中會受到影響,並出臺了相關措施。但是目前措施並沒有落實到位,大多數省份的中人養老金待遇還沒有核算清楚,導致他們領取的預發養老金還是比實際更低,這是目前一直困擾中人的問題,也是需要各省政府儘快幫助解決的!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用簡單的回答讓您瞭解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歡迎關注我,如果有不同意見,請下方評論留言探討!

流雷電


樓主你好,湖南省事業單位的退休中人過渡係數是多少呢?這個事業單位的退休中人,他實際上是採用的新辦法和老辦法相結合的原則,取高補低來計算自身退休金的待遇,同時還有一部分過渡性養老金的待遇,那麼這個過渡性養老金待遇的標準是根據你退休年限來決定的。

一般情況下就是在2014年到2015年之內退休的人員,那麼基本上是可以獲得10%依次遞增,那麼每往後退休一年基本上可以增長10%的,一個過渡比例,到最後一年也就是2024年9月份之前,那麼是可以達到100%的一個過渡比例的。但是並不是說,我們退休越晚的人獲得的這個錢越高。

因為退休越晚的人給的過度比例越高的原因,是因為退休越晚的人,他的這個計算方式,如果說是按照老辦法按照2014年的水平來計算,相對來說他的這個差距會越來越大,所以說它的過渡性的補償比例會越高,但實際上對於這個事業單位的中人,退休下來以後所獲得退休金的待遇,和我們退休人員的老人之間是相差無幾的,所以談不上更高的水平。


社保小達人


提出這個敏感問題,爭議不斷的問題,在《頭條》上論述差異巨大的問題,是一件極好的事情。如此這般,把不同的認知與看法擺上檯面,就可以通過爭嗚探討,去偽存真,明辨是非,進而形成共識,達到統一思想與步調之目的。

我始終認為,過渡性養老金的過渡係數,與視同繳費年限的繳費指數,它們既相輔相成,又相伴相生,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絕不能、也不允許把它們混淆了,更不能張冠李戴,甚止用偷換概念的手法,把它們混為一談,那就離題萬里,大錯特錯了!

很顯然,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係數,政策規定是十分明確的,各省、市、自治區,則略有區別。這個年度計算係數值1.4%,它的規定性即指標性作用,與企業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總體的目標替代率設計有關,與新、老計發辦法的平穩過渡有關,也與新人基本養老金組成,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由這兩大部分組成有關。決不象有些文章所說的那樣,享受過渡性養老金是佔了大便宜,一年等於兩年靈活就業人員的繳費指數之合云云。

而視同繳費年限的繳費指數,過去一直是隱性存在的,指數值是按整數1所設計的。現在,機關事業退休中人在養老金重新核定時,已把視同繳費指數,細化、分解為職務指數、級別指數和調節指數,即由上述3個小的指數所組成。而且,也把視同繳費指數的權重調整提高了。這個變化與調整,是木板上釘釘子,是毫無疑義的客觀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