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社保和城鎮社保不一樣嗎,有什麼分別?

愛琴海的傳說


很多人可能覺得農村社保和城鎮社保不一樣。實際上社保的種類比較複雜,我們理清定義,再搞清楚他們的區別。

社會保險的種類

社會保險不是一種保險,首先可以分為5種保險,分別是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這在《社會保險法》裡都能夠找到有效的對應章節。生育保險已經於2019年底併入了醫療保險,但是有關繳費和保障仍然存在。

大家實際上最關注的是養老和醫療的問題,國家為了實現養老和醫療的全民覆蓋,又專門建立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以區別過去的職工基本養老和醫療保險。

城鄉居民養老和醫療保險,名字是叫做“城鄉”。包含城鎮和鄉村,並不是單指農村。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2014年合併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和新農村養老保險而來,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是2016年合併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農村合作醫療而來。

實際上保險合併以後,相應的待遇都像待遇較高的城鎮居民保險靠齊了,對於農民來說是划算的。

職工養老保險和居民養老保險的區別

職工養老保險繳費錢數是跟繳費基數和繳費比例相掛鉤。繳費基數一般是60%~300%的社平工資之間,企業職工按照上年度工資作為繳費基數,靈活就業人員可以自由選擇。繳費比例靈活就業人員是20%,企業是合計24%。現在即使按照最低繳費基數,一年也要七八千元。

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要靈活的多,最低100元,最高几千乃至上萬元。而且是一年一交。


兩種養老保險的待遇都是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

職工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跟社平工資掛鉤,實施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按照60%基數繳費,15年最低領取12%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按照5000元社平工資計算,最低也要600元。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裡的錢是按照繳費基數的8%劃入,每年計發記賬利息,退休時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60歲是139個月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是政府補貼,目前只設有全國最低標準是88元每月,各地可以自行調整,一般在100~170元之間,兩三百元的很少。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方式跟職工養老保險一樣。但是個人繳納的全部費用都會進入個人賬戶,個人不會虧本。

相對而言,雖然計算很複雜,但是職工養老保險繳費高、待遇高。不少農村居民是負擔不起的。如果為企業打工,可以要求企業給職工繳納,這樣負擔就輕的多。

城鄉居民醫療和職工醫療保險的區別

首先是繳費區別。仍然是職工醫療保險繳費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低。職工養老保險一般一年最低都需要繳納三四千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2019年的最低標準是250元。

繳費區別大,待遇區別也很大。職工養老保險有個人賬戶,可以有靈活支配的買藥錢。職工醫療保險報銷比例高,一般在85%~95%。各種大病醫療、門診待遇、長期護理保險等待遇齊全。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各項待遇正在建立,報銷一比例一般在50%~60%。

相對而言,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更適合低收入的農村居民。即使是每人250元,不少農村居民都反應有些高了,畢竟這是城鄉一體化一個標準,農民收入低也是應該理解的。


綜上所述,城鄉居民保險是國家為低收入者建立的。對於低保戶等特殊群體,國家還會給代繳城鄉居民保險的個人部分,國家會努力保障所有人都不掉隊。目前,養老保險覆蓋人數已經達到了9.4億人;醫療保險的覆蓋人數已經達到了13.5億人,覆蓋率已經超過了96%,距離我們應保盡保已經不遠了。


暖心人社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關於農村社保和城鎮社保的區別,我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繳納主體和繳費項目不同:

城鎮社保是由企業和員工共同繳納,包含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而農村社保是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構成,一般包含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

二、繳費標準不一樣:

1、城鎮職工社保繳納比例圖(以上海2019年為例見下圖)

2、農村社保繳費標準:

目前設為100元、200元 、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個檔次。

三、退休後領取養老金不同(以上海為例)

1、城鎮職工養老金計算

退休後領取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增加月基本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影響因素: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即由月度繳費基數與繳費時對應的上年度全市職工平均工資計算得出、本人繳費年限、上年度全市職工平均工資)

2)、個人賬戶養老金(影響因素:個人賬戶儲存額、退休年齡)

3)、過渡性養老金(只限1992年12月 (含)以前參加工作的人員發放,影響因素:本人1992年底前視同繳費年限即1992年底前的有效工齡)

4)、增加月基本養老金(即年度增資,影響因素:按人頭調整額,按繳費年限調整,按年齡調整等)

2、農村社保養老金計算

農村居民養老保險金較城鎮社保養老保險低很多,各地有各地的保障政策。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借鑑。





小島坤哥


農村社保和城市社保本質其實是一樣的,統稱社會保險。

其不同之處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1.城市社保上的是五險,分別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職工生育保險,城鎮職工工傷保險,城鎮職工失業保險。而農村保險只有兩種,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2.城市社保帶有強制性,企業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參加,農村養老保險是農民自願繳納的。

3.繳費標準不同

城市社保,是企業或者職工個人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乘以規定的費率,就是企業或者個人應該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用,一般每人每個月根據基數不同,承擔幾百塊到上千元不等,一年幾千甚至上萬元。

而農村保險的繳費標準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地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國家依據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

4.享受的待遇不同

最後一點是都比較關心的,就是退休後能拿到多少退休金,城市社保的養老金,將來領取是每月幾千元,而農村社保的領取標準則是每月幾十元到幾百元。





瓶子的農村生活


社保卡不等於農保卡,兩者具有以下區別:

1、卡類不同

社會保障卡採用全國統一標準,社會保障號碼按照《社會保險法》的有關規定,採用公民身份號碼。

農村社會保障公民卡選用16K字節或以上的雙界面JAVA卡,遵循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相關標準規範;若在卡中設置金融功能,則還應符合相關金融標準;在卡中設有對稱密碼體制。

2、髮卡機構不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障卡是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一規劃,由各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面向社會發行,用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各項業務領域的集成電路卡。

農村社會保障公民卡由髮卡機構生成,並寫入髮卡機構的基本信息、用戶數字證書、個人基本信息,由相關管理部門寫入個人社會保險信息、勞動民政信息以及對應的各種密鑰等。

3、功能不同

公司社保卡作用十分廣泛。持卡人不僅可以憑卡辦理求職登記和失業登記手續還可以在網上辦理有關勞動和社會保障事務等。

農村社會保障公民卡為最終農村社會保障對象個體所持有,它以個人為管理對象,將養老、醫療、生育等社會保險信息和勞動、民政等相關信息存放其中。


歆歆影視


農村社保和城鎮社保不一樣嗎?有什麼分別?其實這個說法並不完全準確。準確來講,現在已經沒有農村社保和城鎮社保的分別,擔還有職工社保和居民社保的區別。

第一,目前社保的分類

目前我國的社保體系主要分為兩個大類。第一類是城鎮職工社保。包含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生育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就是大家俗稱的“五險”;第二類是城鄉居民社保。包含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城鄉居民社保實際就是過去的新農保、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新農合、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整合而來的,其中新農保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通過整合建立了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整合,建立了統一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城鎮職工社保和城鄉居民社保,統一稱為社會保險,簡稱社保。

第二,城鎮職工社保和城鄉居民社保的分別。

城鎮職工社保和城鄉居民社保的主要分別有這麼幾個方面。一是參保對象不同。城鎮職工社保主要參保對象為城鎮在崗職工、靈活就業人員兩類,其中在崗職工是參保的主體。在崗職工需要繳納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從今年起,生育險已經和職工醫療保險合併,由五險變成了四險。靈活就業人員只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居民社保的主要參保對象為沒有參加城鎮職工社保的其他城鄉居民,主要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對於農村人來說,相當於過去的新農保和新農合;二是繳費方式不同。城鎮職工社保,在崗職工是由用人單位和個人按比例繳納,其中單位繳費佔大頭,個人繳費佔小頭。靈活就業人員由個人全額繳費。在崗職工單位是按照職工工資總額來作為繳費基數,職工個人是按照本人實際工資來作為繳費基數,靈活就業人員是按照參保地上一年度職工社會平均工資來作為繳費基數。城鄉居民社保繳費比較固定,養老保險是按照當地政府部門規定的繳費檔次來選擇繳費標準,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是按照當地政府部門每年公佈的繳費標準繳費,每年大約200多元;三是享受待遇標準不同。參加城鎮職工社保的人員,繳納職工養老保險達到15年,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可以辦理退休,養老金根據繳費年限、繳費基數、個人賬戶餘額、當地職工社會平均工資來作為計算依據,繳費年限越長,繳費金額越高,養老金水平就會越高;職工醫療保險繳費年限可以累計計算,報銷比例大概在70%以上,繳費年限達到當地政府部門規定的繳費年限,可以在退休後不再繳納醫療保險而終身享受醫保待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達到60週歲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但由於繳費標準比較低,養老金水平也比較低。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由於實行交一年享受一年的政策,繳費年限不能累計計算,所以沒有醫保退休待遇,退休後還需要繼續繳納醫療保險才能享受醫療報銷待遇,報銷比例也低於職工醫療保險。

綜上所述,你所說的農村社保,現在叫城鄉居民社保,包括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你所說的城鎮社保,實際是屬於城鎮職工社保,包括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等四險,二者在參保對象、繳費標準、待遇享受等方面都不同,兩者的差別是非常巨大的,屬於兩個不同的社會保險制度。


幫兄愛唱歌


樓主你好,農村社保和城鎮社保不一樣嗎?有什麼區別?農村社保和城鎮社保還是有很大的區別。農村社保所面對的人群和城鎮社保是不一樣的,農村社保所面對的人群主要是針對於廣大農村地區的群眾和城市裡沒有工作單位的人員,那麼是可以選擇參加這個居民社保,當然也之前被稱之為是農村社保,那麼城鎮社保它的全稱叫做城鎮職工社保,城鎮職工社保所面對的群體主要是針對於企業在職職工和以靈活就業形式來交費的這部分群體,所以說面對的人群是有不同的。

其次他們的繳費水平也有很大的區別,農村社保每年的交費最低僅僅只需要兩三百塊錢就足夠了,但是我們的城鎮職工社保,那麼最少一年也需要達到七八千塊錢,甚至有些地區超過了1萬塊錢,這是由於當地的這個社會平均工資來決定的。

但是我們在參保社保的過程中,一個人只能夠選擇參加其中的一種社保,要麼你選擇參加農村社保,要麼選擇參加職工社保,是不能夠兩種社保同步參保的,因為即便你參加了兩種社保,那麼將來也只能夠享受到一份退休金的待遇,所以是沒有必要同時來參加這兩種社保。


社保小達人


目前,農村的“新農合”已經與城鎮居民醫保並軌,統稱“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在繳費、待遇上都已完全一樣了(城鄉居民的養老保險,也已經並軌)。兩者的區別就是:職工社保,費用更高,但也更有保障;居民社保,費用低廉,只提供基本保障。如果您有能力、有意願,當然應該選擇“職工社保”!

再說一下,農村交的社會保障卡和城市交的社保卡其實本質上是一樣的,統稱為社會保險,但是,它們屬於不同的類別,這主要有以下幾點不同。

1、內容不同

城鎮社保卡:城鎮社保卡主要有五項保險,分別為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

農村社保卡:農村社保卡有兩項保險,新農合醫療保險和新農合養老保險。

2、組成不同

城鎮社保卡:總的繳納費用由自己和單位承擔,由自己繳納百分之八存入個人賬戶,單位繳納百分之十二歸為社會統籌,60歲後,作為退休職工,可以拿到的養老金為: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農村社保卡:加納費用全由自己負責,2018年繳費為220元,其中120歸為社會統籌,100放入個人賬戶。

兩者從本質上看是沒有區別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兩者不能同時繳納,也就是說,如果你交職工社保卡就不能交新農合,交新農合就不能叫職工社保。當然,如果資金充足的話,還是教職工社保好,因為60歲之後我們才能拿到更多的錢。





茶農小丁


在農村有這樣一種情況,父母依然是農村戶口,子女卻是城鎮戶口。那麼,農村戶口轉出後,你的宅基地和房屋最後歸誰?農轉非容易,非轉農就難了,所以農民朋友在轉出戶口是一定要慎重,若已轉出,也沒有關係,宜畝地為大家準備下面問題還請牢記。

一、農村戶口遷出之後,宅基地歸誰?

宅基地的所有權歸村農民集體成員所有,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而土地享有佔有和使用的權利,戶口遷出之後就不再是本村集體組織成員,所以也就沒有了宅基地的使用權。對於農村宅基地土地的去向會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隻有你一人農轉非,你個人不再擁有宅基地使用權,但是家裡同一戶還有其他人沒有農轉非,那麼宅基地使用權歸同一戶其他成員所有;第二種情況就是全戶轉出,那麼宅基地就歸村裡收回。

二、農村戶口遷出之後,宅基地上的房子歸誰?

1、戶口已遷出,房子完好 這種情況下,房子還是你的固定資產,因為戶口遷出,沒有了宅基地的使用權,所以房子也不能翻修重建,但我國屬於“地隨房走”原則,所以房子你還是擁有使用權,那麼宅基地也可以選擇有償退出或者流轉他人。當然這都是在房子還完好無損的情況下,由於房子不能再翻修了,所以等到房子慢慢倒塌之後就被會被集體回收。

2、戶口已遷出,房子破損

倒塌的話,房子完全沒有經濟價值,國家也會對空房進行整頓,同時宅基地被回收。這裡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戶口沒有遷出去,空房或房屋倒塌、拆除兩年以上未恢復使用的,確定使用權的,由集體報經縣級人民政府批准,註銷其土地登記,土地由集體收回。

3、部分人口戶口遷出

現在很多年輕人到城裡生活了,但是很多老人,捨不得離開,他們願意將戶口留在農村。這種情況下,老人對宅基地有使用權,老人可以對房子進行翻修,只要房子還是完好的,宅基地就一直擁有使用權,即使老人去世,子女也可以繼承房子的使用權。子女可以選擇自己處理或者等待房子倒塌被收回。

4、戶口遷出之後,拆遷補償問題

如果戶口已遷出,房子還在,還擁有宅基地的使用權,在遇到拆遷的時候,只能得到房子的補償金,但是得不到佔地賠償,這點大家必須要知道的。

綜述,農民朋友如果將戶口遷出了,只要房子完好,那麼同樣擁有房子所有權和宅基地使用權,但是這房子卻不能翻修,只能等到倒塌之後被集體收回。所以在這裡提醒大家,在戶口遷出之後,房子還完好無損,政策剛好普及下,大家可要儘快處理哦。


無言_彼岸_


城鎮社會保險是指城鎮居民享受的社會保險。農村社保政策是由政府組織引導,採取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相結合的制度模式。採取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方式,以保障農民年老後基本生活的一種養老保險政策。

  農民社保和城鎮職工社保的區別:

  農村的社保主要就是養老保險和農村合作醫療保險。

  農村合作醫療是每年一次性固定繳納幾十塊錢。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不一樣,農村的養老繳費基數是根據全國或者居民所在省市當前農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定的,城市的繳費基數是根據城市人均工資收入水平定的,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繳費基數也會有所提高。

  城鎮社保是個人和單位共同承擔繳納,按月固定繳納,而目前的農村社保主要是個人繳納,繳費週期也不同,因為農村的居民的收入是不穩定的,可以按月繳納,季度繳納,半年期繳納等。

  城鎮社會保險主要是社會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

  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

  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是覆蓋城鎮戶籍非從業人員的養老保險制度,這項制度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體系、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共同構成我國社會養老保險體系。城居保有兩個突出特點:

一是城居保的資金來源除個人繳費外,還有政府對參保人繳費給予的補貼,個人繳費越多,政府補貼也越多,而且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全部計入參保人的個人賬戶。

二是城居保的養老金由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兩部分構成,個人賬戶養老金水平由賬戶儲存額,也就是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總額來決定;基礎養老金則由政府全額支付。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是社會醫療保險的組成部分,具有強制性,採取以政府為主導,以居民個人(家庭)繳費為主,政府適度補助為輔的籌資方式,按照繳費標準和待遇水平相一致的原則,為城鎮居民提供醫療需求的醫療保險制度。


寒暄一夏


事實上,農村地區的保險和城市地區的保險性質相同,統稱為社會保險,但屬於不同的類別。1、內容不同,城鎮社保卡:城鎮社保卡主要有五項保險,分別為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農村社保卡:農村社保卡有兩項保險,新農合醫療保險和新農合養老保險。

2、組成不同,城鎮社保卡:總的繳納費用由自己和單位承擔,由自己繳納百分之八存入個人賬戶,單位繳納百分之十二歸為社會統籌,60隨後,作為退休職工,可以拿到的養老金為: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農村社保卡:加納費用全由自己負責,2018年繳費為220元,其中120歸為社會統籌,100放入個人賬戶。

兩者不能同時繳納,也就是說,如果你交職工社保卡就不能交新農合,交新農合就不能叫職工社保。當然,如果資金充足的話,還是教職工社保好,因為60歲之後我們才能拿到更多的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