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有哪些球員不聲不響地就消失了,過了幾個賽季才被人突然想起?

小乳豬的開心一刻


NBA是一個競爭極為激烈的聯盟,每年都有選秀的新鮮血液進來,也有一些球星默默地離開,被時代、被市場所淘汰。有一些球員不聲不響就失蹤了,偶爾才會被人想起:

一、曾經的內線魔獸

還記得摩登組合嗎,曾經的聯盟第一內線,在離開火箭之後生涯就一直在走下坡路。這個賽季,他已經去到了華盛頓奇才,可能很多人都還不知道。在奇才的這個賽季,他因為背傷只打了9場比賽,場均12.8分、9.2籃板。在長江後浪推前浪的大潮下,魔獸似乎要從媒體視野中消失了。

二、真性情少俠

楊少俠在上賽季追隨勇士奪冠之後,竟然在新賽季直接失業,這也有點不可思議。但NBA就是這樣,球隊優先選擇的,總是那些又年輕又有潛力的。雖然掘金在18年12月份簽下他,但很快又把他給裁掉了。34歲的楊少俠,可能要正式以這種無聲的方式告別NBA了。

三、吃飯睡覺打保羅

還記得那個吃飯睡覺打保羅的德隆嗎。或許當我提到這個名字的時候,你才會突然回憶起,還有這麼一位全明星控衛。17賽季在騎士輔佐詹姆斯,德隆在季後賽有著一定的表現。後來,他就這麼悄無聲息的離開NBA了。更令人唏噓的是,如今只有在提到保羅時,或許才會想起這個名字。

四、讓人嘆息的甜瓜

安東尼的職業生涯可謂高開低走,曾經的天子驕子,如今落得無球可打的境地。在火箭度過了並不愉快的一段時間後,他直接待業到賽季結束。然而一直沒有任何一支球隊簽下他,甜瓜真的老了,已經老得對其他球隊沒有一點吸引力。或許安東尼就會這樣不聲不響地消失在NBA吧。如今大家在討論nba時,真的已經沒有幾個人會提到甜瓜了。

這就是NBA,一個淘汰率極高的聯盟,一個殘酷的、不會讓你體面老去的聯盟。


麥田籃球


世人只記得詹皇連得25分,卻忘了那射爆活塞的吉布森

實際上,吉布森2015年還在打球,後來就消失了。

“我還記得詹姆斯在07年東部決賽第六場之前告訴我說,‘今晚你將會統治比賽,對方肯定會一直包夾我,所以你只要做好投籃的準備就行了。’那場比賽是我職業生涯印象最深刻的比賽之一。”

2007年東部決賽第五場,騎士與活塞展開了天王山之戰,此戰詹姆斯天神下凡,在比賽最後時刻連續砍下25分,包括加時賽中的18分,一人包攬了騎士最後30分中的29分,以一己之力挑落活塞,當時比賽結束之後,外界一致認為,詹姆斯已經徹底擊潰了活塞,騎士肯定要進入總決賽了。

而之後的劇情確實如人們所料,騎士4-2戰勝活塞,年輕的小皇帝和他的騎士隊首次踏上了總決賽的舞臺,然後就是鄧肯那句經典的“未來是你的。”

基本上現在回想起來,很多人對那年東部決賽和總決賽印象最深的就是以上兩個經典片段,但是仔細想想,在東部決賽時,詹姆斯統治了第5場,那是誰幫助騎士拿下了第6場呢?還是詹姆斯嗎?實際上,那是被人遺忘的丹尼爾·吉布森。

東決第六場,2比3落後的活塞放手一搏,他們擺出了鐵桶瘋狂圍剿上一場大發神威的詹姆斯,在防守端經常是兩三個人死掐詹姆斯。面對如此防守,即使是詹姆斯也感到壓力重重,這一場他的表現並不算出色,全場11投僅3中,得到20分14個籃板,但詹姆斯終究是詹姆斯,他全場送出了8次助攻,其中大部分都給了吉布森。

而吉布森沒有辜負詹姆斯的期望,全場比賽9投7中,其中三分球5投5中,罰球15中12,全場狂砍31分6個籃板。特別是在第四節,吉布森在三分線外彈無虛發,單節砍下19分,幫助騎士以98-82戰勝活塞,可以說是一人挑翻了活塞。

自從魔術師約翰遜在1980年的總決賽以42分帶領洛杉磯湖人隊拿下比賽以來,吉布森的31分是新秀在季後賽決定系列賽勝負的比賽中得到的最高分。

比賽之後,詹姆斯親自給他開道,嘴裡喊著:“給我們的超級球星讓出一條路來!”同時摟著丹尼爾·吉普森的腦袋說:“你就是我的小德魯·喬伊斯”。

高中時,詹姆斯獲得了自己的第一個州冠軍。他在一場比賽中一直在給德魯·喬伊斯三世傳球,幫助這位身高5英尺2英寸,體重95磅的新生替補球員單場投中了7個三分球。而在2007年,他等來了另一位“小德魯·喬伊斯”。

其實那一年是吉布森的新秀年,也是他第一次打季後賽,但他做得非常出色,實際上東部決賽的前兩場騎士都輸了,第三場詹姆斯爆發收割比賽,而從第四場開始,吉布森開始成為詹姆斯的最佳拍檔,他只用了6次出手就拿下了21分,靠著一次次突破博得罰球,最終在罰球線上12罰10中。

同時在天王山之戰,詹姆斯統治了比賽,但吉布森也拼盡了全力,他最終6犯離場,但得到了寶貴的11分,是唯一得分上雙的替補球員。

基本上吉布森的職業生涯平平無奇,而他最閃耀的時候就是2007年的東部決賽,作為一個真正的新秀奇兵,他讓詹姆斯首次品嚐到了總決賽的滋味。


跡小路


其實乍一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腦海了瞬間就出現了幾個球員,曾幾何時在NBA也是“呼風喚雨”“的人物,卻在不聲不響中“消失”了,過了幾年之後突然才發現,原來這些人都好幾年沒在NBA打球了!

蒙塔·艾利斯

蒙塔艾利斯不僅是個好球員,同時也是個好大哥,在庫裡剛進入勇士的時候,艾利斯對於庫裡很是照顧,艾利斯的生涯巔峰也是在勇士,勇士時期的艾利斯得分能力極強,速度快在場上還耐操,就是個性有點太強(堪稱刺頭),很難受管教,可能有這個資本吧!

艾利斯在NBA被人津津樂道的不是其得分能力和其刺頭性格,而是他的“耐操性”,在勇士連續兩個賽季出場時間在40分鐘以上,堪稱“鐵人”,職業生涯12個賽季場均出場時間也是高達34.8分鐘。

艾利斯的NBA生涯最後一年是在為步行者效力,搭檔喬治,但是兩人關係好像並不是很融洽,在2017年的7月6日被步行者裁掉之後,就徹底淡出了NBA,再一次聽聞艾利斯消息的時候,就是今年的五月份,艾利斯在Instagram上發佈了一張和家人的合照,並且公佈了妻子再次懷孕的消息,期待第三個艾利斯的誕生!

OJ·梅奧

曾幾何時的OJ梅奧被譽為喬丹接班人,全美第一高中生,08年第三順位探花秀,是何等的榮耀?而如今是各種低級聯賽的流浪漢,11年的生涯可謂天翻地覆,OJ梅奧空有一身天賦,自律性卻極差,私生活更是一塌糊塗!

職業生涯期間先後效力於灰熊、小牛和雄鹿,本來前途一片光明,但是在2016年的一次偶然事故中,OJ梅奧徹底淡出了NBA.

2016年3月,梅奧從家裡的樓梯上摔了下來,導致腿部骨折,骨折就骨折,好好休息養傷就是了,但在這期間段,梅奧開始不安分了,接觸了毒品,並被聯盟發現,給予了禁賽兩年的處罰。

2018年,禁賽兩年的梅奧選擇復出,可是此時卻沒有一支球隊敢於接手這位問題人物了,無球可打的梅奧轉戰於各種低級聯賽中,復出一年時間先後換了四支聯賽球隊,最近的一次就是今年5月1號宣佈和湖南的勇勝隊簽約!

布蘭登·詹寧斯

NBA歷史上最年輕50分先生,首秀就拿出17分9籃板9助攻準三雙的數據,前途看似一片光明,實則在光鮮的數據背後,掩蓋不了進攻端的低效,在征戰NBA的6個賽季中,詹寧斯的投籃命中率只有39.1%,三分命中率35.1%,對於一個後衛來說顯然是不合格的!

不僅在進攻端十分低效,而且詹寧斯在防守端的對抗性更差,這還都不算什麼,重點是一個後衛球員在場上基本沒有什麼突破終結能力,總之一句話,看似很有潛力的背後,詹寧斯適應不了NBA的強度!

詹寧斯在NBA的最後一個賽季是效力尼克斯,但是在17年的2月28日就被尼克斯裁掉了,後來加盟了CBA的山西隊,18年又從CBA轉戰聖彼得堡澤尼特隊,據詹寧斯自己透露,未來會在歐洲聯賽退役,沒有再征戰NBA的意思了!

其實向以上三位同樣的球員還有很多,都是由於各種原因不聲不響的在NBA中就“消失”了,如今再回想起他們,真的感觸頗多,畢竟也是一代人的回憶啊!


柚子馬努


賈馬爾 克勞福德 丹尼格蘭傑 尼克楊 JR史密斯 夢塔愛麗絲

時間如白駒過隙,一轉眼NBA已經成立74年了,球員更新換代,但是不變的依然是球員對籃球的那種執著和熱愛。

其實乍一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腦海了瞬間就出現了幾個球員,曾幾何時他們也是球場上的追風少年,可是突然之間想起來,原來他們已經好幾年沒在NBA打球了。

丹尼·格蘭傑

2005年選秀,丹尼·格蘭傑首輪第十七順位被印第安納步行者隊選中

格蘭傑是一名投射能力出色的前鋒,出手快且精準,作為側翼球員非常高大,防守紮實。但是大局觀有限,

12-13賽季,賽季開始之初,格蘭傑就因為膝蓋問題無限期缺陣,傷愈復出後也狀態不佳。

2015年10月27日,活塞裁掉了丹尼-格蘭傑。格蘭傑隨即選擇退役結束了職業生涯。

尼克·楊

“他強任他強,老子尼克楊”江湖人稱楊少俠。

尼克·楊是個真正知道如何使用中投的古典式球員,控球高於平均水平,可以使用一系列轉身,假動作和突破為自己的幹拔騰出必要的空間。無球跑動的意識、接球就投的能力均不錯。射程能擴大到三分線外,也能突破上籃得分。

尼克·楊屬於高出手型射手,但效率極低,幾乎只出手三分;防守端缺少專注度和強度,這也使得他被稱為“單打王”的原因。

JR·史密斯


勒布朗·詹姆斯的御用帶刀侍衛。

J.R.史密斯擁有非常出色的身體素質、彈跳能力以及出色而柔軟的投籃手感,比賽中的史密斯絕不會放棄每一次快攻扣籃的表演機會,他激情四射的表現往往會令球迷大呼過癮。

JR.史密斯屬於技術出眾的得分型側翼球員,能夠在任何地方投籃;控球出色,但是投籃選擇糟糕,總是賭博式防守,對抗平平。被廣大球迷冠以神經刀的稱號。

克勞福德也屬於神經刀型後衛,身材瘦弱能跑能跳。外線投籃時他的專長,有時甚至能上演絕殺好戲,他突破速度快但是由於身體對抗性欠佳,成功率不高。在防守方面克勞福德更多時候是靠自己的靈活性與對方周旋,力量不強容易被強吃。

在不同的三支球隊都拿過50分,克勞福德的得分火力可見一般。第一步極快,單打技術嫻熟,抽風型射手,身高和體重都不佔優勢,雖然防守端不夠穩定,但是是一個觀賞性極佳的球員。

其實像以上的球員還有很多,都是由於各種原因不聲不響的在NBA中就“消失”了,如今再回想起他們,真的感觸頗多,畢竟也是一代人的回憶啊!

以上就是我列舉的幾人,還有更多,歡迎球迷關注,我們一起討論。

最後再次謝謝樓主,碼字不易,望採納,謝謝。


業餘發燒友


NBA每年都有許多的年輕球員進入到這個大家庭,同時,也有很多的老一批球員隨之被淘汰,但是他們並不甘於淘汰,沉積了一段時間甚至幾個賽季之後,他們還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一份合同,即使這份合同不是大合同,但是對於他們的來說,這已經是非常好的結局了。

首先,nba哪些球員不聲不響的消失,然後突然被人想起?老池在這裡第一個能想到的就是斯塔德邁爾,小斯,這個小斯可不得了,當年和姚明同一年進入NBA,最後力壓姚明得到當年的最佳新秀,之後就是在太陽和納什打出了無敵擋拆,之後便到尼克斯和安東尼作為隊友,但是17年突然宣佈退役,之後便再沒有什麼消息了,直到今日,小斯和蒙塔-埃利斯在拉斯維加斯舉行了公開訓練,包括勇士和湖人在內的14支球隊的代表觀看了這次訓練。這才引起了老池的注意。

下來這位就是和小斯一起訓練的老朋友了,他是蒙塔·埃利斯,埃利斯巔峰期就是在勇士度過的,和剛剛進入聯盟不久的庫裡組成了勇士雙槍,雖然在季後賽走不遠,但是當時的雙槍一點不比現在的開拓者雙槍差。當然了,最後為了扶正庫裡,勇士不得不把埃利斯交易到了雄鹿,最後又被開拓者裁掉之後再也沒有消息,今日也是和小斯一起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了,希望他們能夠如願進日NBA,重新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最後一個,就是曾經的天才狀元奧登了,雖然很多人給他背上了水貨狀元的稱號,但是一個健康的奧登,絕對是可以稱霸NBA的,由於傷病的原因,奧登在開拓者5年的時間裡面,一共才出場了82場球,這顯然和他的狀元身份不符,最終,奧登加盟熱火、CBA也沒有打出相應的成績,最後在17年含淚退役,如今讓他突然被想起的原因竟是因為他參加了big3聯賽,而且在big3場上表現的非常不錯,但是如今的奧登想要重新進入NBA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也希望他的big3能打得開心。

最後,老池總結的可能還不夠全面,希望大家可以在下方留言補充。


老池說


nba是個流動性很大的地方,而且只有真正本事的人才會留下,每一年會有很多新秀和次級聯賽的人進入nba,同樣的有人進入就註定有人離開,有些人退役了,有些人無法獲得合同,或者被裁

像去年的尼克楊跟隨勇士奪冠,他在總決賽上也命中了至關重要的一粒三分球,但是休賽期他卻沒有獲得一份合同,只是在賽季中間獲得掘金的一份短期合同,他也沒有留在球隊,他的離開是誰都沒想到的,去勇士之前在湖人他還可以場均12分左右,去勇士奪冠後反倒沒有球隊要他,難免讓人唏噓,這就是這個聯盟,想當年我們認識尼克楊還是那句,他強任他強老子尼克楊,不知道他未來還會回到聯盟嗎,希望他以後都好吧

物競天擇在哪裡都一樣,你有能力有才華在哪都會穩定有發展,如果不行都不會留下


小於籃球


NBA終歸是一個商業聯盟,很多球員如白駒過隙,不給球迷一點機會,就退出了NBA的舞臺,消失在了球迷視線當中。這其中不乏像2007年選秀狀元奧登大帝,因為傷病,僅在NBA效力3個賽季,總共出場105比賽,就離開了NBA。也有像2013年狀元安東尼·本內特,身體一點毛病沒有,只是出人意外的成為了當年的狀元,內心無法承受狀元光環帶來的巨大壓力,在NBA效力4個賽季,換過4支球隊,總共出場151場比賽,其中僅有4場首發,離開時,NBA已經不再傷害僅23歲(今年剛26歲)的大男孩,承受了本不該他應該承受的壓力。

在正值職業生涯上升期,退出職業聯賽,讓所有球迷為之感到遺憾。只有曾經喜歡過他們的球迷,才會依稀記得他們曾經在NBA賽場上拼搏過。

安德烈·巴格納尼(意大利)

2006年狀元秀,是自2003年姚明(中國)和2005年博古特(澳大利亞),之後第三位以狀元秀身份登陸NBA的外籍球員。身高2.13米,具備三分射程的空間型內線球員。當年被多倫多猛龍選中,被寄以厚望。畢竟在他之前,德國人諾維斯基已經證明了,來自歐洲的白人內線球員,可以通過三分射程,彌補內線對抗實力不足的弱點,在NBA得以立足。但這條定律,沒有在巴格納尼身上奏效。在NBA效力10個賽季,前7個賽季一直作為猛龍的首發,只在頭兩年,帶領猛龍進入過季後賽,也都是首輪就出局了。

效力NBA10個賽季,穿上過猛龍、尼克斯和籃網的球衣。職業生涯550場比賽,首發377場,在場均28.7分鐘內,貢獻14.3分和4.6個籃板,曾經被期待的三分射程,縱使職業生涯能有35.4%的命中率,可場均出手不到4次,命中1.5個球,這樣的效率也讓人無法接受。巴格納尼屬於看著有身高,以為能防守,伸手就能摘下籃板,印象中還有一手漂亮的三分,紙面上看著都不錯,可實際上場比賽後,發現防守不積極,籃板球掉到手邊都不拿,缺少身體對抗,無法在對抗中完成得分。就連空位三分,也讓人摸不到頭腦。前面剛講過,因為諾維斯基,NBA對歐洲大個球員寄予希望,又因為巴格納尼,NBA開始對歐洲大個產生懷疑,要不然紐約球迷也不會在2015年首輪第4順位選中波爾津吉斯後,對其嗤之以鼻,以為管理層在選秀時嗑過大麻。好在之後,波爾津吉斯用實力證明自己有實力立足NBA,同時在翅膀硬了之後,選擇離開紐約,來到達拉斯,應了那句話,曾經你對我愛答不理,現在我讓你高攀不起。


托馬斯·羅賓遜

2012年首輪第5順位被國王選中,當年的狀元是安東尼·戴維斯,榜眼是吉爾克里斯特,探花是布拉德利·比爾,第4順位迪昂·維特斯。前4順位中,僅有安東尼·戴維斯是內線球員,也就是說,托馬斯·羅賓遜是當年第二好的內線球員。當年的選秀報告中,評價羅賓遜是即戰力最強的一名球員,球隊不用多加培養,即可以隨時貢獻數據。一方面是羅賓遜參加選秀的時候已經大三,作為一名大三球員,可待開發潛力已沒有多少,另一方面,在大學的三年時光中,羅賓遜的數據逐年穩步提升,大一在7.2分鐘裡,得到2.5分和2.7個籃板,到了大三,場均登場31.8分鐘,砍下17.7分,抓下11.9個籃板,以27次兩雙名列全美第一。

登陸NBA後,僅效力5個賽季,在6支球隊待過,國王、火箭、開拓者、76人、籃網和湖人。在313場比賽中,僅首發12場,場均上場時間13.4分鐘,貢獻4.9分和4.8個籃板。25歲在為湖人出場48場之後,就告別了NBA舞臺。2018年11月25日,羅賓遜加盟CBA北京北控隊,在CBA彷彿找到了當年在大學時候的身影,場均出場31分鐘,貢獻21.6分和13.6個籃板。曾在北控客場對戰深圳的比賽中,砍下31分和35個籃板,成為CBA歷史上第9位獲得雙30的球員。可惜,北控當賽季無緣季後賽,羅賓遜也在常規賽結束前3輪,就與球隊揮手告別。未來,可能登陸NBA的機會渺茫,已經28歲。


羅德尼·斯塔基

2007年首輪第15順位被活塞選中,當年選秀模板號稱是“窮人版”德懷恩·韋德。登陸NBA後,球風以突破為主,確實很有“閃電俠”韋德的身影。甚至當年活塞總經理喬·杜馬斯嫌棄昌西·比盧普斯年紀已大,阻礙了斯塔基的成長速度,就把比盧普斯交易到掘金,換來艾弗森。眾所周知,艾弗森是“3號”的象徵,在來到底特律之前,從來沒有穿過除“3號”以外的球衣。被交易到活塞後,改穿“1號”球衣,這也讓很多艾弗森的球迷無法接受,一時間斯塔基成為了所有人炮轟的對象。好在艾弗森僅在活塞效力一個賽季,但斯塔基霸佔3號球衣不讓的事情,成為了球迷飯後的談資。在這之後,曾經活塞的功勳球員本·華萊士職業生涯暮年,回到底特律,斯塔基依舊霸佔3號球衣不放,導致大本職業生涯最後3年,在底特律活塞穿6號退役。

在NBA效力10個賽季,僅在活塞和步行者兩支球隊中打球。打球特點明顯,僅有突破能力犀利,確實是“窮人版”韋德,或者說是“破產版”韋德也不為過。沒有組織能力,作為控球后衛,很多時候球都是在他手中運球超過20秒,然後突破到禁區上籃不中。沒有三分射程,作為得分後衛,職業生涯三分命中率僅為30%,場均出手1.4次三分,命中0.4個。這樣的雙能衛,能在活塞一直霸佔著首發的位置,可想當年活塞是多麼悽慘。不過話說回來,可能斯塔基受關注程度不高,曾經在活塞的比賽中,直接暈厥過去,被救護車直接運送到醫院,事後也沒有更多相關報道。興許身體原因,確實阻礙了斯塔基的成長空間。


丹尼·格蘭傑

2005年首輪第17順位被步行者選中,在保羅·喬治之前,他是步行者當家王牌。獲得過2008-09賽季進步最快球員,曾經在與詹姆斯的對抗中,敢把皇帝拉下馬。在2008-09賽季,達到職業盛業巔峰,場均可貢獻25.8分,5.4個籃板,送出2.8次助攻,三分球命中率高達40.4%。原本人們寄希望於保羅·喬治和丹尼·格蘭傑可以實現當年多倫多猛龍卡特和麥迪的最強組合,但在一次傷病之後,丹尼·格蘭傑沒有快速恢復,而上場打球后,數據一落千丈,前一個賽季還是場均18.7分,傷愈復出後就變成了5.4分。在格蘭傑養傷期間,保羅·喬治快速成長,一躍成為了步行者新的當家球星。自古只見新人笑,有誰聽見舊人哭。格蘭傑開始流浪的歲月,從步行者來到快船,在打了12場之後,第二個賽季又去了熱火,僅打了30場比賽後,就悄無聲息的從NBA舞臺退出了。

說到格蘭傑的經歷遭遇,現在的以賽亞·托馬斯很像。原本是2011年第2輪第30順位進入NBA,身高僅有1.75米,通過自身努力,從替補打起,逐漸打成主力。2016-17賽季好不容易在凱爾特人,場均上場33.8分鐘,貢獻28.9分,在當年MVP排行榜中,排名第二,差點實現2輪秀拿下MVP的壯舉。結果在季後賽臀部受傷,休賽期作為交易歐文的籌碼,來到騎士。由於傷勢和個人球風不同,也沒有在騎士與詹姆斯形成化學效應。最後跌沛流離,去了湖人,又到了掘金。本賽季在掘金上場12場,在15.1分鐘內,貢獻8.1分,到了季後賽,更是一場都沒有得到上場機會。不知道托馬斯接下來是否還堅持在NBA,一切祝好。

曾經名噪一時,不經別人說起,才想起來,原來這些球員早已離開了NBA舞臺。這樣的球員不勝枚舉,湖人的中鋒安德魯·拜納姆,在2013-14賽季後,退出了NBA;成名於奇才的吉爾伯特·阿里納斯,在2011-12賽季之後,也再也沒有回到過NBA;2009年榜眼哈希姆·塔比特,在2013-14賽季結束後,也退出了NBA;CBA球迷最熟悉的賈馬爾·富蘭克林,2013年第2輪第11順位被灰熊選中,僅在NBA效力2個賽季,就來CBA效力。

很多人喜歡看NBA,因為NBA記錄了我們曾經的成長歲月,偶然間想起來,曾經陪伴成長的球員,好像已許久沒有再見到過,才發現,我們已經老了,無法再跟上NBA球員的更新速度,看著電視裡飛天暴扣的少年,居然不知道叫什麼名字,而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球員,早已開始了退役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