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漢陽 感受“吾鄉”

貴在行走 | 漫步漢陽 感受“吾鄉”

藍星

青神縣城南二十公里外有個千年古鎮:漢陽。

漢陽古鎮不大,在歷史上卻佔據重要的商埠地位。滔滔岷江從該鎮穿流而過,在蜀道難的遠古年代,這裡就是重要的水上碼頭,蜀中的桑蠶、絲綢、茶葉、藥材從這裡上船出川,下江的工業製品又從這裡下船分送到川內各地。

“有沽酒處便為家,菱芡四時足。明日又乘風去,任江南江北”陸游《好事近》詩句,在我看來,應該說的是漢陽這樣的古舊碼頭吧。

前不久,我們隨眉山文化學者邵永義先生走訪漢陽鎮。他介紹道,漢陽鎮依託岷江水運,西漢時就是商業重鎮,它是蜀中經由水路通往樂山、重慶及江南地區的舟船停泊口岸。漢陽貿易繁盛,客棧雲集,故自古有“窮青神,富漢陽”的說法。

漢陽地處茶馬古道支線水道,自古以來,當地上好茶葉都要西行經夾江、洪雅運到雅安滎經,再轉道大相嶺、宜東西去康定。每天,從碼頭到岸上人頭攢動的商號,大包小袋茶葉扛進扛出,成箱成捆的銀幣流進流出,越是大的客棧往往生意越好。邵永義說,一到晚上,漢陽鎮酒館林立,燈火通明,附近鄉場的廟會競相登場,出現“日有千人拱手,夜有萬盞明燈”的繁景。這種時節,鎮上所有客棧都需提前預定,最忙時,連平羌小三峽的木船都租了出去,睡滿客人。

我們一路看到,漢陽的建築風格,仍保留著遷徒來川的客家文化風貌,那無脊的拱形瓦房、湖廣風格的牆頭、火神廟遺址實物都證明:這裡也是湖廣填四川移民上岸後的重要埠頭。

老碼頭附近的街頭,有家古舊茶園,每客3元。據說,桂花飄香或銀杏正黃的時候,居民都喜歡來這裡喝茶,幾乎是一種約定俗成。日頭高照的時候,他們懶洋洋躺著竹椅上,讓陽光發酵著自己的閒情,一“泡”就是一整天。一位叫周鍾喜的老人說,他很小的時候就跟父親在鎮上開了家馬店,生意紅火,主要招待那些“出得起錢”的大商隊。

老街上,仍保留著琳琅滿目的農耕時期的手工藝品,如竹編生活用品、木器工藝品,天然葫蘆製作的水壺。在當今許多汙染物氾濫成災的年頭,看到這些原生態的生活用品,備感親切。

陪同我們的邵永義先生是著名的岷江文化研究者,他現在主編一家公益性文學刊物《吾鄉》,作者大多是鎮上的文學愛好者,他們有自己的夢想,他們想用自己的文字記錄古鎮的點點滴滴,重溫這裡的歷史文化。街頭,一個叫關福的作者興沖沖地說,他很喜歡“吾鄉”雜誌的名字,聽上去格外溫暖。

岷江之畔的憶村,是漢陽鎮附近一處休閒度假地,它背靠岷江水電站大壩,佔地上千畝。會所、運動場,音樂廳與休閒場地有序排列。大片大片的草坪,鬱鬱蔥蔥的竹林把憶村裝扮得清秀樸實。那天下午,呼吸著岷江之畔特別清新的空氣,我站在二層樓房的陽臺,望著大水庫平靜的水面上,幾條打漁船在江面滑動,一群群白鷺此起彼伏飛翔著,遠處群山中,嫋嫋吹煙從農家小院升起,好一幅國色天香的山水畫卷。

在憶村,我有幸結識了蘇東坡第36代嫡孫蘇喜亮先生,蘇喜亮樂滋滋講述了他的譜系由來。作為大文豪蘇東坡的後人,他感到十分自豪。70歲的他收藏的狐本家譜已成文物,那寶貝在木盒中基本不能翻閱,靠的是影印件來續版。他還是蘇軾書法非遺傳承人,書法作品在眉山算是一張文化名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