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果期已到,為什麼柑橘不長個兒?

用戶103112269004


柑橘果實發育:果實生長髮育時間的長短因種類品種不同而異。同一品種成熟期的遲早,還與地勢、樹齡、樹勢、砧木、年份等因素有關。一般山地比平地成熟早,成年樹比幼樹成熟早,弱樹比強旺樹成熟早,矮化砧比喬化砧成熟早,旱天氣年份比溫暖溼潤年份成熟早。


柑橘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柑橘在長期的發育中,形成了溫暖、溼潤,較耐蔭,喜有機質豐富的土壤等生態習性。

1、溫度:溫度是柑橘分佈和生長髮育的決定因素之一。年平均溫度15°C,最冷月平均溫度5°C,極端最低溫度在一5°C的地區,幾乎所有的柑橘類果樹都能比較好地生長髮育。一般萌芽生長的溫度為12.5°C,生長適宜溫度為23~29°C,37°C以上則停止生長。
2、



水分:柑橘要求比較溼潤的環境條件。土壤乾旱時,根系、果實停止生長,樹勢削弱,久早逢雨,會使果肉汁囊迅速膨大,一些果皮薄的品種,易發生裂果。當土壤水分含量太大時,氧氣供應不足,根系生長不良,甚至爛根死亡。因此水分過多、過少時柑橘生長髮育都不利。一般柑橘適宜生長地區的年降水量為1200~2000mm,而且分佈均勻,土壤的田間持水量為60%~80%。柑橘園的空氣相對溼度為75%左右。乾旱需及時灌溉,降水量較多,地勢低或地下水位高的柑橘園需及時排水。
3、光照:柑橘是較耐蔭的果樹。光照充足,可增強光合作用,改善樹體營養,促進花芽分化,坐果率高,果實著色好,含糖量高,成熟早,品質好。反之,則枝梢細弱,葉片變薄,葉色淡綠,花芽分化不良,落花落果嚴重,果實品質下降。柑橘對光照度的要求,一般在25000~35000Lx。光照過強,帶出現果實日灼、樹幹灼傷的現象。可通過選擇適宜的地形、坡向以及營造防護林來避免高溫曝曬造成的危害。柑橘對光照的要求,因種類品種而異。在生產中可以通過選擇種類品種,合理密植,調整株行方向,整形修剪措施,充分利用光能,滿足柑橘對光的要求,以達到優質豐產的目的。

4、土壤:柑橘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廣,各種類型的土壤都可栽培,但以沙壤土和壤土較好。最適宜的土壤條件是土層深厚達0.8m左右,土質疏鬆、通氣性好,含氧量在8%以上。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在2%以上。pH為5.5~6.5。地下水位在1m以下。


三省坡天堂


只是時間未到,中間有段休眠期,之後才是果疏彭大期,週期約在1個月左右


迎風飄揚779


①仍處於生理落果階段

據以往經驗,柑橘第二次生理落果通常在6月底結束遂進入穩果期,但近年來的異常氣候條件加上栽培技術的改變使得二落普遍延長,有的甚至超過一個月。試想,如果連果子都未穩住,又怎麼會膨果呢?

②膨果元素的缺失

很多人一說到膨果就只聯想到鉀肥,而實際上柑橘果實膨大時,對於氮、磷、鈣、鎂及其他中微量元素均有需求。當然,還包括碳、氫、氧。

如碳是植物體內有機物的基本構件;氫氧即為水,柑橘的膨果期也叫上水期;膨果期柑橘對氮的需求量與鉀相近;磷可促進細胞分裂;鎂可提升光合能效等等。

③營養分配不均

柑橘的樹體養分是有限的,當掛果過多或梢果矛盾激烈時,果實所分配的養分下降而引起膨果慢、果小等情況。

④樹勢衰弱

葉片偏少黃弱,樹體累積的有機養分相對較少,難以供給果實膨大、梢枝生長所需,導致膨果慢、果小。

前期環割不當而造成根系飢餓,澇害致使根系長時間缺氧、乾旱對根系生長造成脅迫、肥害施用不當燒根等使肥水的吸收效率大幅下滑。

柑橘膨果慢、果小的改善措施

①保證營養供給

此期除了注重氮、磷、鉀大量元素協調施用,同時應重視鈣、鎂、鋅的適量補充,以保證膨果元素的正常供給,並減少裂果、早衰、日灼等問題的發生。

果少的旺樹:如果出現膨果慢的情況,多是梢果矛盾嚴重。當前建議控氮鉀,增施中微肥,來調理樹勢,膨果修型,可推遲到8月中旬左右放梢。

果多的弱樹:此期應適當增施一定量的全營養元素肥料,如花生麩水+高鉀型水肥,幫助穩樹穩果。這類樹放梢時間應提前一些,一般大暑前,目前還未出梢的,應立即淋施生物刺激劑,並配合修剪,爭取儘快出梢。

②養根護葉

根系是肥水吸收的基礎,而葉片是有機營養物質的製造車間,所以,膨果期對於根系和葉片的養護是十分關鍵的。

根系的養護主要在於提供良好的土壤環境,此期要做好水分的管控,防澇抗旱,同時可淋施一些含腐植酸、海藻提取物的水肥,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壯根促根,提升其抗逆能力。

對於葉片,此期要重點防好害蟎、潛葉蛾、蝽象、象甲、薊馬、潰瘍病、炭疽病、褐斑病等,此外還要防好日灼。

③合理疏果

對掛果量過多的樹,疏除病蟲果、畸形果、裂果、異常果,並剪除廕庇枝、病蟲枝等,增強樹體透光性,提高光合作用,以保證養分的有效供給。


慧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橘子一般9月大上市,7月下旬開始膨果期


Cousin大表哥


建議儘快使用整枝膨果王促進營養迴流膨大果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