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郡王死後浣碧自盡,甄嬛要扯斷佛珠是為何?

ycoolone


《甄嬛傳》浣碧傾心於果郡王,她敢愛敢恨,最後由於自己情深意切,追隨果郡王“命赴黃泉”!在甄嬛和果郡王熱戀期,浣碧從沒去打擾他們,也沒想著要插足到他們之間。



浣碧為什麼“撞棺而死”?

首先:浣碧以為,她能和甄嬛果郡王幸福快樂的生活在一起。 但是造化弄人,甄嬛和果郡王雖然相愛至深,卻最終還是沒能走到一起。 浣碧自己仍然深愛著果郡王,果郡王也依舊是單身。既然在他身邊,得不到他的心;不在他身邊,更是得不到他的心,那還不如去到他的身邊。


在他身邊,能光明正大地照顧他的生活起居,能光明正大地愛他,陪在他的左右。見面三分情,在他身邊,總有得到他一點情誼的可能。 既然姐姐已經和果郡王分開了,並且再也沒有可能了。浣碧深知:如果果郡王和姐姐還這麼在後宮裡眉目傳情,那麼無非是引火上身,到時所有的人都死無葬身之地。

其次:浣碧也真是聰明,她在宴會上設計:弄掉果郡王私藏裝有甄嬛小相的香囊,讓果郡王和甄嬛都騎虎難下,不得不娶她。 這樣做雖然是綁架了果郡王,但並沒有對不起甄嬛的。在我看來,她不是從甄嬛手裡搶走果郡王,而是在甄嬛沒法繼續愛果郡王,沒法和他在一起生活時,她去替甄嬛繼續愛果郡王。 這一點,甄嬛心裡比誰都清楚。



甄嬛覺得心愛的人要變成自己的妹夫了,她也覺著這是他們三角戀最好的結局。所以,甄嬛還是兌現了之前對浣碧的諾言,認浣碧為義妹,浣碧改名叫“甄玉隱”,進入族譜,浣碧母親的牌位也能入祠堂了。


最後:婚後的浣碧對甄嬛的感情是越來越複雜:

首先:感激甄嬛成全自己,為自己爭取到了最大的名譽和富貴。

其次:又因為甄嬛一直盤踞在自己夫君的心目中。她心中很難釋懷,對甄嬛又有點怨恨。

最後浣碧在這種矛盾糾結中結束了自己的一生,“撞棺而死”,追隨自己心愛的果郡王去了。

甄嬛為什麼浣碧死後,扯斷佛珠?



佛珠代表的是:心存善良的一顆佛心。如今扯斷佛珠,說明心裡的仁慈不復存在,開始復仇。

其一:果郡王的死對甄嬛打擊真的是太大了。她為了不讓別人起疑心,甄嬛只能用佛珠和佛經控制自己的壓抑,但是浣碧的死,讓她雪上加霜。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傷痛了,她扯斷佛珠,象徵著她的悲痛已經決堤。



其二:甄嬛扯斷佛珠,就表示跟過去的自己決別了。因為之前她沒想報復皇上,哪怕果郡王死後,甄嬛也只是想忍辱負重,保全她和果郡王的一對兒女。但是現在自己心愛的男人,以及最親近的浣碧也雙雙斃命,她此刻生出了復仇的念頭。扯斷佛珠,代表甄嬛“善念消褪”,“殺念升起” 。


其三:浣碧死後甄嬛扯斷佛珠,是自己悲傷過度的表現,流朱、沈眉莊、果郡王和浣碧的死都是推動甄嬛向皇上覆仇的關鍵。

浣碧是好是壞?她對甄嬛起了什麼作用?



首先:浣碧一直暗戀著果郡王,當得知果郡王原來一直鍾情於姐姐時,浣碧只有把感情埋藏心底。直到甄嬛與果郡王緣分斷盡,才在一次意外的事件中為了保護甄嬛而嫁給果郡,在甄嬛最低谷的時候,對她不離不棄,與她生死與共。她一直都是甄嬛的左膀右臂。



其次:如果沒有浣碧,甄嬛很多事情做不到,比如說滴血認親那場,沒有浣碧,甄嬛和孩子可能就命歸黃泉。但是浣碧也有其心狠的一面,深深妒忌孟靜嫻有了身孕,並以孟靜嫻知曉果親王與甄嬛的秘密為宣洩藉口毒死靜妃。



其實,最讓甄嬛恨皇帝的重要原因是皇上把她當作了“替代品”;殺死了她的畢生摯愛十七爺。 最後看似風光無限的太后鈕祜祿甄嬛,其實不過是一個千古傷心人罷了。

甄嬛最後說:我想要的,始終都沒有得到。

她淡薄名利,只想要求一個一心人,但是果郡王被皇帝毒殺,自己只能過著表面風光,實則充滿算計的生活。最終她失去了親人朋友,只能孤獨終老!

原創不易,感謝您的閱讀,小編帶你深度剖析後宮《甄嬛傳》那些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歡迎點擊關注,不同意見可以留言!

影視劇小哥


佛珠斷,殺念起。

佛珠名字的另外一個含義是:弗誅,就是不要誅殺生命的意思,不管是在家出家,佛教中的第一大戒是不殺戒,如今甄嬛扯斷佛珠為她的黑化埋下了伏筆。



電視劇《甄嬛傳》作為近些年來最經典的後宮職場升職記,講述了甄嬛從單純少女到腹黑皇后的人生轉變。

人之初性本善奈可以說甄嬛的黑化都是給逼出來的,出身官宦之家的甄嬛剛入宮是不諳世事,有著少女的率真善良,又有著才女的溫文爾雅。



機緣巧合和自稱果郡王的皇上想愛,隨著皇帝的寵愛越來越深,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甄嬛也不例外。盛寵之下是來自後宮的明槍暗箭,有華妃有皇后有太多太多的危險等著他。

這時的甄嬛還是善良的心還在,可當她發現自己以為的愛情,卻是因為愛她的人把她當成替代品時,甄嬛選擇了離宮代發修行,遠離根本不愛他的皇上。



這期間甄嬛遇到了風度翩翩的果郡王,他溫柔善良眼裡只有甄嬛,真才是甄嬛嚮往的愛情,於是二人墜入愛河,甄嬛還為心愛的人懷了龍鳳胎。

但生活彷彿在捉弄她,只為讓她不斷黑化,正當她沉浸在和果郡王的甜蜜愛情的時候,卻傳來了果郡王命喪疆場的傳言。



無助的甄嬛因為後宮失寵,使得父親朝堂失利被流放,如今肚子裡還懷了心愛之人的孩子,為了家族為了孩子甄嬛決定重返後宮。

但是甄嬛的想法卻被皇上的特務機構粘杆處卻給戳破了真相,皇上賜了杯毒酒給甄嬛讓她和果郡王兩人喝酒。



這個毒酒的含義很明白,二人之中只有一人可以活,甄嬛的本意是成全果郡王,但是果郡王深愛甄嬛,又怎捨得讓自己深愛的女人,為自己而死呢?於是他喝下了毒酒,看著死在自己懷中的心愛之人,甄嬛內心何其悲痛卻不得不強忍住淚水。



但是面對果郡王的死,皇帝下令只能為果郡王守喪,卻不準王府任何人傳出哭聲。這時候果郡王的妻子,甄嬛同父異母的妹妹浣碧做出了 驚人的舉措,為了成全姐姐悼念心愛之人的機會,竟然選擇一頭撞死在了果郡王的棺木上。




當自己的妹妹撞棺而死時消息傳到甄嬛耳中時,甄嬛假借自己妹妹的死痛苦了一場,表面上哭自己的妹妹實際上是哭自己的心上人果郡王。

就在這時甄嬛將手中的佛珠扯斷,她段了自己的心地善良,她斷了自己的處處忍讓,她斷了對皇上的絲絲感恩,從今往後的她要為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家族用盡手段。



當蘇培盛告訴她果郡王的死,是因為他的書信中牽腸掛肚的是自己這個熹貴妃時,甄嬛的殺心就起了。

最終甄嬛聯合寧嬪葉瀾讓皇上服用大量有毒的丹藥,並讓身體虛弱的皇上批改奏摺拖垮他的身體,最後甄在皇上駕崩之際,用大量的言語來刺激這個讓自己失去愛情的人,使他最終含恨離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