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3高分英劇《唐頓莊園》:英國的政治經濟現實的生動再現

《唐頓莊園》是英國ITV出品的古典劇,由榮獲奧斯卡的金牌編劇Julian Fellowes一手打造,在豆瓣獲得了9.3分的高分,每一幀畫面都堪稱壁紙,演員演技與故事講述環環入扣,堪稱制作精良。

豆瓣9.3高分英劇《唐頓莊園》:英國的政治經濟現實的生動再現

《唐頓莊園》從泰坦尼克號沉沒開始,圍繞著沉船的遇難者名單帶來的是對唐頓莊園的遺產的爭奪。

按照當時英國的法律規定,伯爵的頭銜財產只能由男性繼承人同時繼承。現任伯爵Robert通過迎娶美國極富有的Cora才讓產業得救,同時她的鉅額財產按照契約永久的成為伯爵資產的一部分。

問題在於,唐頓莊園的下一代是三位女孩,而大女兒原本指定的未婚夫在這次泰坦尼克號沉沒中遇難。而他們的遠房親戚Matthew將繼承他們的一切,包括伯爵夫人的個人鉅額財產。

豆瓣9.3高分英劇《唐頓莊園》:英國的政治經濟現實的生動再現

為了將莊園的一切仍然握在自己手中,《唐頓莊園》圍繞著這個衝突,展現了英國19世紀與20世紀鉅變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

01 英國國王與貴族:空洞的符號

《唐頓莊園》系列電視劇從20世紀初期開始,時間跨度很長,其中也展現了英國現代君主制度的變化,並且也展現了圍繞君主制度變化之下的貴族們的生存狀況。

著名歷史學者錢乘旦在《20世紀英國政治制度的繼承與變異》一文中指出:20世紀的英國政治舞臺是寂靜卻又發生了結構性的變化,甚至是質的變異。

從理論上說,20世紀的英國國王掌握國家的最高權力,有權任命首相與大臣,解散議會,冊封貴族,頒佈法令,簽署文件和宣戰、議和,以及簽訂外交協議,授予榮譽稱號等。但是,實際上,國王只是按照政府的決定行事,所有任命也只是一種形式。對於這種形式化的"傀儡"行為,其實是為了現代化和君主制的妥協。

1913年,伊謝爾勳爵對英國國王喬治五世說:

"君主只要按在下院多數支持下的政府大臣的建議行事,他就不會做違憲的事。政府負責制是君主制的保護傘,失去它,王位就不能在政治衝突和激情的疾風暴雨中維持長久。"

豆瓣9.3高分英劇《唐頓莊園》:英國的政治經濟現實的生動再現

英國國王喬治五世

但是,就在這一年,喬治五世(於1910-1930年在位)不贊同愛爾蘭的自治,喬治五世曾經想用國王的特權否定議會的決定。當時的首相阿斯奎斯給國王寫了一封信,勸誡他不要行使否決權,否則這就意味著國王干涉政治,其帶來的影響將是巨大的。這一行為帶來的最直接的信號就是,英國的君主制可能面臨崩潰的危險。

皮爾斯和斯圖爾特的《英國政治史》中記載了這件事。

首相阿斯奎斯在信中說:

"我們現在有一個牢固確立了兩百年的傳統,歸根到底,王位的佔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議並據此行事。君主可能已經失去了一些個人的權力與權威,但王位卻由此而避開黨派政治沉浮的風暴。君主制紮根於一個堅實的基礎上,支撐這個基礎的是悠久的傳統和普遍的信念,即:君主的個人地位對延續我們民族的生存起著不可估量的保障作用。"

豆瓣9.3高分英劇《唐頓莊園》:英國的政治經濟現實的生動再現

喬治五世和瑪麗女王

後來,喬治五世打消了使用否決權的念頭,服從了內閣。

對於喬治五世的政治主張,在劇中是以三小姐的丈夫參與政變並失敗的過程展現的。

豆瓣9.3高分英劇《唐頓莊園》:英國的政治經濟現實的生動再現

三小姐的丈夫是愛爾蘭人,曾經是莊園中的一位司機,是平民的代表。他有強烈的政治主張,希望實行共和制度。曾經希望取消君主制度,變成徹底的共和制度,並且爭取愛爾蘭地區的權益。

但是,歷史的結果證明,英國的君主制其實具有存在的價值——人民依然希望國王存在,即使只是一種精神依託。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現在的英國人民依然對皇室十分友善,甚至在威廉王子大婚時,會有"世紀婚禮"和"世紀之吻"的稱呼。

豆瓣9.3高分英劇《唐頓莊園》:英國的政治經濟現實的生動再現

02 繼承:財產與身份的爭奪

另外,這種遺產繼承不僅是對於財產而言,更是對於頭銜的繼承。

貴族之所以與平民區分,就在於貴族的稱號。

在《唐頓莊園》中,第一季的衝突就是圍繞這個家族所有家產的繼承問題展開,尤其是大女兒作為女性想要獲得家產的繼承問題。

為了讓家產不流落到外人手中,大女兒瑪麗和祖母、母親,進行了很多掙扎。

豆瓣9.3高分英劇《唐頓莊園》:英國的政治經濟現實的生動再現

按照當時英國法律規定,女兒出嫁也有嫁妝,但女子不能享有稱號:伯爵、公爵等稱號。

貴族引以為傲的,是他們的頭銜。傳統的英國貴族之所以地位高,並不是因為他們財產多——要論財產,當然還是商人財富更多。

直到1963年,英國議會通過《貴族法》,規定世襲貴族可以放棄貴族頭銜。但是直到1979年,也只有15個貴族放棄了自己的頭銜。

放棄自己的頭銜,意味著可以到英國下院參加選舉,維護自己的政治主張——參考君主制成為"符號"的國王,就是上議院的代表。而下議院,意味著平民,也意味著更多實權與主張。

豆瓣9.3高分英劇《唐頓莊園》:英國的政治經濟現實的生動再現

下院是英國權力的真正重心,直接由普選產生,自稱待變全體英國人民,在理論上有更充分的合法性與權威性,擁有最大的權力。下院的存在,讓政府得以運轉,也因此賦予制定法律的合法權以及下達行政命令。

03 女性地位的底下與女性身份意識覺醒的衝突

正像《唐頓莊園》表現的那樣,社會中女子的政治權力、經濟權力與日常權益的爭取與獲得,是隨著英國的選舉和民主制度在20世紀的巨大轉變而開始的。

豆瓣9.3高分英劇《唐頓莊園》:英國的政治經濟現實的生動再現

英國19世紀末期就已經基本實現成年男子的普選權,20世紀開始,英國的婦女才開始獲得選舉權。

1918年英國的《人民代表權法》規定,30歲以上的"有財產"的女子可以進入選民行列,直到10年之後的1928年,才讓全體婦女獲得選舉權。

所以在《唐頓莊園》中,大女兒瑪麗的驕傲與無奈,都是因為時代背景的禁錮。甚至家中三個女兒的優秀只能以貴族日常生活消遣,因此生出許多煩悶之事。

這讓我想起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政治制度。

豆瓣9.3高分英劇《唐頓莊園》:英國的政治經濟現實的生動再現

古希臘女性貴族生活繪畫

很多人批駁古希臘的城邦中,女性地位不高,婦女甚至和奴隸、兒童一起不配稱之為"公民",沒有公民的投票權等政治權力。但是過了近三千年,西方自稱的"民主"也依然沒有實現——至少,女性的權力始終沒有獲得公平的尊重。

在這種背景下,《唐頓莊園》之精彩,便在於其圍繞這一座莊園展開的廣闊的社會現實與細節。這部劇,還有許多值得關注的細節,可以稱之為反覆觀看也不會厭煩的經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