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換回了ATX主板,機箱為何選安鈦克P120?


又換回了ATX主板,機箱為何選安鈦克P120?

早幾年skylake的時候我就把自己的E3出給了朋友,朋友平時玩遊戲機多一些,所以臺式機的配置並不算是很感冒,而且E3作為一代神U即便是現在看來也是能打的,不過這幾年電腦性能可以說是強了很多,E3大部分都不支持nvme(即便有支持的也很貴),最近股市行情不錯,朋友也最終決定換一下自己的平臺,最後在機箱上犯了難,朋友倒是很想嘗試一下ITX,但是又擔心後期維修會麻煩,畢竟ITX空間上可是捉襟見肘的,因為考慮到拓展性,還是ATX最合適,最後入手的是安鈦克的P120機箱。

又換回了ATX主板,機箱為何選安鈦克P120?

因為很早就下單了安鈦克P120機箱,而且到貨很快,包裝上看除了所見即所得風格之外還有就是滿滿的英文,意思這是出口件麼?應該目前入手的話都是中文版的了。

又換回了ATX主板,機箱為何選安鈦克P120?

大家應該對安鈦克不陌生,老牌的機電品牌,這次更換平臺本來想著說能用就用,但朋友最後決定E3作為多開的二奶機,還是配個全新,電源也直接上到了850W,同樣也是安鈦克的HCG 850(畢竟十年換新的誘惑還是很大的,電源這東西,要壞很容易,而且現在電腦越來越貴,還是一步到位的好),要說個人是不太喜歡原裝線,也順手做了幾條電子線。

又換回了ATX主板,機箱為何選安鈦克P120?

又換回了ATX主板,機箱為何選安鈦克P120?


前面說過因為考慮到大板的拓展性更強一些,而且朋友因為家裡一堆遊戲機,本身玩遊戲的需求並不算很大,RTX2060其實是夠了的,而且NVIDIA一般買雙號的會更好,畢竟之前GTX960也戰了這麼多年沒出過問題,本來想著是說來個大卡,但看到阿蘇斯居然有如此小的RTX2060,我也坐不住了,入手來試試。

又換回了ATX主板,機箱為何選安鈦克P120?

不過臨近年末跟雙11雙12,這個裝機其實最早是十月底就要裝了,但是各種配件的優惠、價格的不同所以才延續了很久很久,先到的居然是安鈦克這個P120機箱。

大媽上已經有很多曬單了,就不在這裡一一重複了,就撿幾個比較重要的點跟大家分享一下。

可拆卸式側透,免工具拆裝

又換回了ATX主板,機箱為何選安鈦克P120?

現在裝機都講究個光汙染,但其實個人認為目前很少有幾個能很好處理側板,側板要麼是亞克力要麼是鋼化玻璃,但在固定的設計上很多都是用四枚螺絲進行固定。

又換回了ATX主板,機箱為何選安鈦克P120?

但其實裝機的時候難免有一些隱患(容易碎,螺絲不通用容易丟等,這情況我都碰到過),安鈦克P120用的是以前門上的合頁設計,還可以支持免工具拆裝,這點省去了不少事。

又換回了ATX主板,機箱為何選安鈦克P120?

最大支持180度的開合,但個人建議如果非得全打開還是直接把側面玻璃拆下安裝,更加安全,另外看也有大神把它前玻璃板拆了換分體水冷,MOD屬性比較明顯。

創新的電源倉,利於收納

又換回了ATX主板,機箱為何選安鈦克P120?

大家可能發現安鈦克P120採用的居然是上置電源設計,這在以前還不那麼強調走線的時候算是初代設計,後面的ATX2.0之後又把電源下置了,不過如今電源大多配備長線材,上置下置的區別其實並不算很大。

又換回了ATX主板,機箱為何選安鈦克P120?

而且它的電源位置特別的長,即便是用它自家的750W電源都還有大約15cm的長度,那就給收納留下了相當大的空間,接駁完線材之後直接捋順到電源倉就能直接收下,背線更容易了。

又換回了ATX主板,機箱為何選安鈦克P120?

需要注意的是它得用電源插入的方式安裝,如果想把線材收納到電源倉內的話需要提前把線材接駁好,安裝電源之後再接線材並不是個好主意。

支持雙360水冷

又換回了ATX主板,機箱為何選安鈦克P120?

安鈦克P120機箱支持雙360水冷,位置有些特別。

又換回了ATX主板,機箱為何選安鈦克P120?

又換回了ATX主板,機箱為何選安鈦克P120?

一個需要拆卸3.5寸的硬盤籠,而且背面還設計有磁吸的防塵網,這個位置比較常規,當然如果必須要硬盤籠或者說是隻有240水冷的小夥伴也不用擔心,它都支持。

又換回了ATX主板,機箱為何選安鈦克P120?


這次用的是ZEROZONE的360水冷,風扇顏值是相當不錯的,水冷頭也很好看。具體評測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https://post.smzdm.com/p/a07oo52r/)。

又換回了ATX主板,機箱為何選安鈦克P120?

另外一個位置在底部,只是要安裝的時候需要把底座拆卸,當然也可以安裝3枚14cm的光汙染風扇,這裡我用的是之前入手的安鈦克光稜套裝,因為它自帶的控制器能直接接5枚風扇,能實現水冷+風扇神光同步的效果,這對於小板用戶或者說是ARGB接口比較少的板子使用。

顯卡豎裝,拒絕變彎

又換回了ATX主板,機箱為何選安鈦克P120?

之前玩過一次RTX2080TI,那顯卡是真的重,直接常規的安裝方式很容易出現自來彎的問題,安鈦克P120自帶有顯卡支架,可以直接用來固定較重的顯卡,拒絕變彎。

又換回了ATX主板,機箱為何選安鈦克P120?

它還特別設計了豎裝的設計(不標配連接線,需要另外購買)。

又換回了ATX主板,機箱為何選安鈦克P120?

這次安裝因為豎裝支架遲遲沒到貨的情況也只能演示一下,華碩這RTX2060就不是個事,實測即便是3風扇的顯卡也不在話下。

又換回了ATX主板,機箱為何選安鈦克P120?

又換回了ATX主板,機箱為何選安鈦克P120?


安裝其實並不難,要說ATX的裝機可比ITX容易多了,上幾個完成圖。

又換回了ATX主板,機箱為何選安鈦克P120?

又換回了ATX主板,機箱為何選安鈦克P120?

又換回了ATX主板,機箱為何選安鈦克P120?

光稜是18年入手的,現在價格更合適,畢竟能帶5個ARGB接口還支持控制,這點挺到位的,光汙染的環狀設計現在看也並不過時。

又換回了ATX主板,機箱為何選安鈦克P120?

這裡要說下安鈦克的P120,其實個人認為它更有當前DIY的精神,由於ATX的設計,它內部的空間相當足夠,吃下當下的所有顯卡並不在話下,支持雙360水冷,免工具側開門,顯卡豎裝這些應該都是2020年新的裝機趨勢,看過很多MOD大神在360水冷位更換一體式水冷排或者乾脆把前面板替換為水冷排,這樣說來,是不是一款值得入手的機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