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線城市。月到手工資加公積金接近8000,雙休。但工作太過安逸。想辭職,應該麼?

大溼兄222


從題主的描述當中來看,這份工作無論是薪資待遇還是生活成本,相對來說至少是在這個城市屬於中等及以上的水平。而且三線城市有將近8000的工資,至少也是管理層,具體點說可以是經理以上級別了,如果這個時候直接離開,的確有點不划算。

題主在進行選擇前,首先要去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一、離開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儘管題主在題目中也說到是因為工作太過安逸,感覺找不到自己的價值,所以才會有離職的打算。但公子認為這僅僅只是其中一個原因而已,題主做出這個決定想必是經過了綜合考慮的因素。

也許從表面上看你認為是工作內容太過簡單,但更深層次的原因有可能是羨慕於其他人的高收入,或者是自己工作了多年遇到了職場的瓶頸,升職加薪困難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在職場中經常遇到的問題,而選擇用跳槽來解決只能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因為這些問題得不到根本性的解決,你在下一份工作中仍然會遇到。

所以,在做出決定前,多問問自己的內心:離開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從而對此做一個全方位的對比分析,這樣有利於做出合理的決定。

二、結合自身的實際狀況,具不具備跳槽的能力?

離職一時爽,但衝動過後可能會進入到職場的一個“低谷期”。我們需要適應新的環境和人際關係,需要學會新的工作技能和產品,還需要和新的行業進行磨合...這段時期能否順利度過,關鍵就在於自身的能力有沒有達標。

俗話說得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也許你目前的專業水平在公司或單位處於一個高水平,但如果你沾沾自喜,沒有及時進行更新和學習,很有可能在其它公司就是一箇中等及以下的水平。要讓自己成為整個領域的專家,就要全面的掌握整個行業的系統知識,這樣才能讓自己崗位的不可替代性增強。

我之前就有一個朋友原來在事業單位做了快十年,最近也是聽外面說在私企的工資高得多,就果斷裸辭來到市場上找工作。但令人感到唏噓的是,儘管在單位做了十年的工程師崗位,然而一到新公司裡面,他卻發現自己之前在單位裡面有的那一套系統經驗和知識根本不能適應現在的崗位。

而重新學習顯然對於他來說又是個更難完成的任務,就這樣做了不到三個月,他還是離開了新公司。厚著臉皮,託了好幾層關係才把他弄回到原來的單位上。

三、制定新目標,設立新挑戰

如果題主現在想的是不離職,那麼如果才能破除你的安逸狀態呢?

答案就是要經常性的給及設立小目標,可以是周目標、月目標、季度目標等等,每完成一個就及時補充新的目標進來。

因為人的大腦是非常喜歡嘗試新鮮的事物的,新領域會給我們帶來全新的挑戰,這個時候實際上你也就打破了自己的思維定式,你不僅不會感到無聊,而且渾身還充滿了幹勁。

當然,這裡的新目標既可以是工作中的目標,比如一個月掌握好做PPT和PS的技能;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小目標,比如三個月內學會一門外語,半年減肥10斤等等。

這些小目標會重新讓你的焦點拉回到工作本身,而不是安逸、焦慮的狀態。

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不要老想著辭職,找工作真的很難

分享一個故事

不久遇到一個辭職了三個月的同事,他向我分享了一下他離職後的生活。 離職頭一天,興奮的不知道幹啥的好。又是玩遊戲又是看電影,恨不得把因上班攢的想幹的事,一天內全乾完了。 離職頭一個禮拜,遊戲玩膩了,電影也把免會員的全過了一遍。開始看打折機票網站,計劃著這幾年想去的地方。

離職前一個月,把十分想去的地方,都去了個遍。到了錢包實在承受不起的時候,回來繼續在租房裡窩著。(後面他告訴我,因為不是大家都放假的時節,景區人最少點沒那麼擠,但自己也叫不到朋友玩,感覺挺沒意思) 這裡他再插了一段,從以前的文藝電影裡看,一個人在某湖邊的咖啡店,點一杯咖啡看本雜誌。電影裡渲染的特別好看,特別有氣氛。但真一個人擱那坐一下午,人店員不樂意瞄你不說,自己也覺得真沒意思。

離職第二個月,想著自己因為上班忙,一直沒有時間健身,趕緊趁這時候辦張健身卡,但因天天起不起來床,起了床也不想出門,浪費了健身卡不說,反而因為窩在家裡玩電腦,視力增加了不止一點兩點。這兩個月因為生活沒有規律,頭上爆了幾個大痘,人也看起來很油膩。 離職第二個月的末尾,這時候會父母旁邊過了幾天,但因為受不了母親的叨叨又返回來繼續待在電腦邊。

到第三個月的開頭,他覺得這樣實在沒有意思,比上班還累,所以又開始找工作。沒想到因為今年的貿易戰爭,工作並不好找。很多對口的崗位工資和其他福利比上一家公司還低。 繼續面了幾家,發現行業貌似在變化,對於面試者的要求比以前嚴格多了,在接到房東的收租的短信時,他有點恐慌了。 在見到我之前,他在某一家公司已經短暫的上了一個禮拜的班,但因為適應不了該公司(與面試時差距太大),於是離職,繼續找工作。

現在跟小編在小麵館裡偶遇,我看到穿的西裝革履帶著簡歷,問他今天面的乍樣。他苦笑著說,因為離職了近三個月,今天面試他的企業問他為什麼要從上家離職,離職的這三個月在做什麼,有什麼個人提升和計劃的時候,他一瞬間有點回不上班於是編了個瞎話,因為這三個月他實在是啥也沒幹,感覺被拋棄了…… 末了,小編看著他,想想現在這苦逼的工作居然也變的美好起來,那跟老巫婆似的主管也變得和藹可親。大家真要到了不得已換工作的時候,千萬不能裸辭!


一盞燈


這不是該不該的問題,而是你願不願意捨棄現有的一切在重新開始的問題。

我分享一個真實的故事。我老公朋友原先在縣城的一家事業單位工作,每天事情不多,早九晚五,輕鬆,自在,月薪加上年終獎金、績效,年薪也有十萬左右。在小地方其實生活的算很愜意了。

可是他並不甘心,覺得自己也算名牌大學畢業,卻窩在小地方工作,事情不多,施展不了自己的抱負,心心念念都想著辭職去大城市闖一闖。

我老公建議他不要辭職,他沒有聽,猶豫了一段時間,不顧家人反對,辭職來杭州找工作了。 但因為在小縣城工作久了,而且也沒有一畢業就在公司呆過,所以找工作非常吃力。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月薪低且不說,卻因為適應不了加班強度,已經工作內容,堅持了一年左右,抵不住壓力辭職還是回到了小縣城。

原以為,他可以憑藉自己的能力闖出一片天,誰知道外面的世界或許就不屬於自己。 所以,題主再發問的時候,我想題主應該先問自己幾個問題,問清楚自己,在做決定也不遲:

第一,你為什麼想要離職?對於這份工作,你不滿意的地方在哪裡?是薪酬?還是工作內容讓自己沒有成長?還是外面世界的誘惑很大,自己想出去看一看?

第二,捨棄了現有的工作和穩定的生活,你有沒有更好的出路?

第三,你是否已經具備了找到自己一生為之奮鬥的事業?或者更現實一點,你是否找好了下家,並且這份工作也是自己喜歡的。

第四,即使想要離職,有沒有制定過以後生活的計劃。就好比我老公的那個朋友,心懷夢想,覺得自己能力很高,但現實會把你壓到塵埃裡。

第五,是否有勇氣面對未來所有不確定的挑戰?你是否是一個具有冒險精神的人?我們都知道事業單位是安逸的,日子是可以一眼望到頭的,同時,也說說明它是穩定的。而社會上唯一的不變就是變化,所以社會上的崗位千變萬化,隨時你都要保持著職業危機意識,你得不斷的充實,提高自己,不能放鬆。這你是否能夠做到。

題主想要辭職,我並不反對。畢竟一份工作自己不喜歡,度日如年的感受並不好過,但只是頭腦一熱的想法,自己都沒想清楚,就貿然辭職了,吃苦的還是自己,我建議題主還得好好思考。


西周生


一線城市的也才多少錢啊。至於辭職不辭職沒人能勸,沒人能說。我2012年的時候一個月稅後7000左右,三線城市,很安逸,換了行業,也挺辛苦,現在一個月加上公積金1.2,其實挺低了。但是生活也不僅僅是錢,經理也很重要。如果一個年輕人的生活是一眼就看到頭的,那任誰都會恐懼。如果你能看透,那這樣一直安逸下去也沒有什麼不好。


凌濤29


穩定的工作不是洪水猛獸,能擁有的話不要輕易辭職

老家泰州就是三線城市,去年在老家藥廠做了一年吧,月薪7000稅前,我們週六基本上上班,算加班費給你。坦白講,19年初我辭職了,來了現在的公司

那時候我辭職最大的原因,不習慣私企,也希望有個雙休,以後結婚了有孩子了可以多陪陪,單休不習慣,最重要的是我感覺自己有點慢慢荒廢了。果斷離職了

三線城市,確實壓力會小很多,我去年買的房子均價八千左右吧,也不低,單相比大城市,不知道翻了多少倍了

時間也不錯,雙休,可以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

另外覺得太安逸可以自己搞搞副業啥的,給自己一點壓力嘛


情定新加坡


年輕人總有一種錯覺,我能行,我能做得更好,能得到更多的工資。


正如籠子中的,在安逸的環境待久就想出去闖蕩,嚮往自由的天空。

這或許是很多人的想法,是這對於個人來說,一時是爽了。

可爽過了後呢,被老鷹吃掉!

現實世界是如此的殘酷


我曾經在一家婚紗公司上班,在裡面擔任運營推廣。

這是一家成熟的公司,也是一家賺錢的公司,也是一家沒人性的公司

能達到一種什麼地步呢,病假扣三倍工資,事假扣五倍工資。中午不給休息時間,還讓加班到晚上八九點


不管運營還是後勤都一樣對待,整個把人當機器。

然而工資並沒有多少。


而且還是單休,當你累的不行的時候,部門如果有人休息,你不能休息,要等人休息完後才可以申請。


說到銷售,那個公司銷售加班到晚上12點是常態,沒完成就加班,沒完成就加班。不服氣那就走人!公司有個龐大人事部門,靠招人拿提成的那種!

五險一金只有保險,其他的只有經理總監才有。

外面的世界真的很不穩定,很殘酷,有這麼好的崗位要好好珍惜。


做好本職工作,學習更多


工作太安逸,就說明你沒有把時間花在工作上,學習上,提升自己上面


一個工作重複的做無數遍,你就是這方面專家。

但,要做好並不是那麼容易。

在尋求真理的長河中,唯有學習,不斷地學習,勤奮地學習,有創造性地學習,才能越重山跨峻嶺。——華羅庚

你要知道學無止境,只有不斷提升自己才是王道。


要有憂患意識,太安逸其本質是你偷懶,沒有學習。


從現在開始就學習更多知識,提升自己,充實自己。


在下驚鴻


三線城市,收入現狀同你相似,11年畢業,銀行做了8年,做到銀行中層,雖然每月能掙到20K+,但壓力山大,馬上過35歲,今年5月離職,9月進了國企。待遇扣掉險金,到手6K+,年終獎可以拿到4萬左右。感覺挺好的,收入穩定,時間充裕。珍惜眼前,儘量避免“媳婦總是別人家的好”的想法,如果確有一技之長,跳出體制無可厚非,切記眼高手低。


未來我有話說


我今年剛畢業,三線城市上班,我情況和你差不多,太安逸了,每天上下班就好了。但我沒想過辭職,我倒是想去考個在職博士。原因如下:工資雖然還過得去,但是和博士比起來還有一定的差距;以後晉升會更快;博士會解決家屬的工作(現在還是女朋友)


贛一青龍人


應該嗎?我覺得幸災樂禍。旁邊廠子招工條件是:試用期兩個月,轉正要求是半年以後有8%的機會哦。試用期底薪是2500,生活補貼200無全勤等其他福利。每月扣除社保四百二等共六百。每兩週倒班一次,夜班是每天工資的四分之一。吃飯每天倒貼十塊,水電自費,每天休息二十分鐘分為兩次,上班只能站著,吃飯時間半小時。你覺得容易招到人嗎?


真好lfy


取決於你想要什麼,想達到什麼目標,不在於拿多少工資,如果歲數不是太大,那就放手一搏,不管成功與否起碼已經努力過,今後也不會劉遺憾。要不然若干年後總是念叨想當初我要是怎樣,現在會怎樣。

我29歲從央企辭職,只是一個小會計,當時的目標就是想出人頭地混個一官半職。

機緣巧合去了省投的二級公司,3年時間通過自己努力從主管幹到中層副職主持工作。這時的工資已經是月實發8000+了,年終4萬

33歲離職去了省級國有資產經營公司集團總部,做運營管理,高級主管,現在應發才到8000塊。但是站的平臺不一樣了,現階段給自己定的目標通過3-5年的努力,爭取下到二級公司,那會就是副總經理起步。就算達不到這個目標,通過這幾年的學習,也會讓我迅速提升,最不濟平調下去也能是個中層正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