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寫字好看?

星璽先生


很多人都希望擁有一筆好看的手寫字,但練字又何其之難,或許是你不知從何入手,或許是你沒有毅力堅持等等。所以能寫好字的最終少之又少,也反而突出了寫好字的魅力。怎樣把字寫好看?這三個關鍵點缺一不可:

眼力有好字

眼裡有好字的意思就是要培養審美力,你首先要知道什麼樣的字是好看的字,然後你才可能寫出好看的字。不然人家龍飛鳳舞隨手寫出幾個“江湖體”的字,別人嗤之以鼻,你卻拍手叫好,豈不貽笑大方。

審美力的培養也不是一時半會的,需要我們多去看看優秀的名家字帖。這裡建議多去看看古代毛筆書法字帖,特別是一些公認的優秀書家,例如王羲之、王獻之、鍾繇、顏真卿、歐陽詢、宋四家、趙孟頫、文徵明、董其昌等等。多接受傳統書法的薰陶,對未來的提升是事半功倍。

我們平常教育小孩子都知道,一個人的眼界很重要,決定了你未來的世界大小。練字也是這樣,你看的好字多了,你以後想不寫好都難。為啥呢?你眼界高,但看自己寫的字很難看,你就控制不住去練字,這一點我是深有體會。如果你審美不夠,隨手練了幾天,就覺得自己非常了不起了,可想你水平能高到哪裡?

筆畫、結構要好看

我們中國的漢字大約有5萬多個,即使常用字也有2500多個。而構成漢字的基本筆畫也不過就是20多個,這些基本筆畫按照一定的結字法則組合到一起,就能寫出好看的字了。所以基本筆畫是寫好漢字的基本元素,這一關不能缺少。

練習了基本筆畫後,再學習一些基本的結字法則,我們漢字的結構不外乎下面幾大類: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包圍結構、半包圍結構、獨體字。在把各種筆畫和偏旁組合到一起時,我們會常用到這幾種法則:寧左勿右、抑左揚右、寧上勿下、內緊外放等。

  1. 寧左勿右:是說左邊寧可緊一點,也不要讓右邊過於小了。

  2. 抑左揚右:與寧左勿右差不多的意思,左邊的偏旁筆畫要抑制,右邊的要外放、突出。還有一層意思是說,我們寫字取勢時要左低右高,就像橫畫一樣,左邊低右邊高。

  3. 寧上勿下:是說筆畫或者偏旁寧可往上不要往下。

  4. 內緊外放:說的是中宮要收緊,主筆要突出。

臨摹字帖不可少

練字為什麼要臨摹字帖啊?就是因為一開始我們眼裡沒好字,手裡也寫不出好字,需要一個榜樣來告訴我們什麼是好字,這就是字帖的作用。

因此要寫好看的字,一定要臨摹字帖,勤加練習。臨摹是兩個動作,一個是摹一個是臨,練字的時候摹和臨要結合起來去練。“摹”就是我們常說的描字,我們臨摹字帖的時候,一個字先描幾遍,熟悉它的結構後,再臨幾遍,最後不看也能寫好了,這個字就算過關了,這是正確的學習步驟,而不是對照著字帖抄一遍完事。

如果能按照上面的三個方面用心去練字的話,我想用不了半年,就能寫出一筆漂亮的字來,一定會讓身邊的人對你大吃一驚。


翰墨今香


怎樣寫字好看是一個比較虛的問題。在不同的人的眼裡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如果是初級玩家(較少接觸書法者),能寫得規範、整潔已經是寫字好看了;如果是中級玩家(已經有一定基礎者),那麼要達到精緻、優美才能達到“好看”的水平;高級玩家(指那些參加比賽、展覽的創作者),則在前面的基礎上,還要更加註重作品的格調、風格、圓潤勁道,要考慮的問題則更加深入。

這裡題主的問題應該是初級或者中級玩家應該怎麼寫字才好看,那麼我從一下幾個方面進行回答:

一、要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字體,無論是楷書還是行書,可以給題主參考的字帖有田英章、荊霄鵬、吳玉生、顧仲安等等或者參考一些網絡上可靠的教程。在臨習字帖或者觀看教程的時候,注重模仿,結構和細節都要寫得像。這裡不能靠主觀的意念去判斷是否像,而是要從各個筆畫的長度、角度、力度、弧度、甚至速度去判斷。這裡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致”。我們發現左邊原來有兩個筆畫要長,兩個要短,右邊的撇要彎曲,而捺要比撇長,才能改正下面這個錯誤的"致"。(更多的教學我會在主頁長期更新免費課程)

二、要有良好的練字習慣:坐姿握筆要正確,還要有堅持的習慣。每天保持至少有二十分鐘的練習量,在正確的方法指引下,一個月的練習已經能讓你的字有突飛猛進的進步了。

三、多參考一些有價值的、能讓你眼界更加開闊的古帖(練習硬筆書法的話主要看小楷碑帖)。在這裡可以分享以下幾個比較適合臨摹的書法家小楷和字帖:鍾紹京《靈飛經》、王羲之《黃庭經》《樂毅論》等、鍾繇小楷《宣示表》、 《還示表》等、文徵明《琴賦》、《草堂十志》等

這裡只是簡要得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詳細的練字方法可以關注,我會持續更新練字免費教程,幫助大家更好地練字,讓我們共同進步,加油!


阿樸練字課堂


字寫得好看與否,與筆法、結構、墨法、章法等都有關係,這裡主要講一講結體上的一些方向。

一、變換角度

改變點畫通常的角度,使字形的姿態發生變化。如“南”字,按草書通常寫法,方框內的中豎應垂直向下,但右面“南”字中豎卻大膽向左傾斜,形成奇持的姿態。

二、扇形結構

這是一種輻射狀結構,凡一字中相同的點畫並列在一起時,常採用扇形結構,以破平齊。如“淮”“海”。

三、挪移位置

即以平正為基礎,恰到好處地移動局部點畫或偏旁的正常部位,從而產生字形的姿態變化。如“時”字右邊的豎鉤。



四、峻拔一角

即提升字形結構的某一角,拉高某一筆畫或部首的位置,目的一是打破平正,二是生髮筆勢。如“江”“斂”。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書法基礎識”+“選帖臨摹”=漂亮文字;沒有明師,10第建議向互聯網學習也許比拜師學藝高效》

一、瞭解的這些基礎知識,才有書法學習的雪亮眼睛

1)學習書法一般都可以按照這6個步驟學習書法的知識概況.

每一步知識都可以向互聯網問話!訓練依然是自己的堅持!瞭解預備基本知識,“選帖",帶著基本技巧知識認識"摹帖",進而“臨帖"。最後寫出自己特點的書法作品。

沒有名師指導不可怕,現在互聯世界這個大知識庫中有著大量書法高手毫無保留地介紹了自己成長曆史經驗與教訓,這些經驗足以充當名師"傳道引路“作用。

2)選帖要選貼近現代現代規範漢字書寫規範的流行書法種類

關鍵的第一步:如何選帖,這是書法入門的知識性環節,是決定書法入門的方向的起跑線!選帖也就是選擇什麼樣的書體來練習,因此也決定了你入門書法的方向。

現代入門書法選擇你不得不考慮作為國家發佈的規範化簡體漢字楷書字體,日常經常應用,經常驗證。楷書字體要求勻整方正、筆畫平直等等。規範漢字有一套標準化的規範,所以我們可以讓我們的作品貼近現代楷書規範字風格。你的書法作品才會有更廣泛的社會基礎,更主要的是也會與日常書寫掛上鉤。

從這樣的實用性角度出發,對於選帖,你選擇楷書肯定是最保險的方向,現今流行性最好的田英章楷書書法當為首選!

流行度最高的田英章毛筆楷書是毛筆書法的好選擇,司馬彥書法肯定是硬筆書法最適合的方向。

二者簡明的書寫技法,將一定可以減少你走彎路的機會。大量的案例也證明,兩種書法書寫方法也最簡捷明,容易理解,方便掌握。當前社會上大量再版的字帖也可以可以證明其可靠性。

在現代書法歷史上,楷書入後,成為行書大家、草書大家的案例比比皆是。反倒是跳過楷書練習,直接搞自己地特色書法的人,醜書人士的確有一大批都在。

3)、初學書法慎防直接臨摹古人書法碑帖,否則可能浪費太多時間

不是古帖不好,是因為真實古帖基本不可能傳承到你的手頭,真實的古帖根本就不存在。正如啟功大師所言,一幅古帖到你手中時,至少經過近十次的轉刻轉拓,與原稿已差異巨大。首先筆法基本沒了原貌,結構上經過二次立體雕刻,碑刻已非原貌。

面對原碑刻拓版,沒有書法家級別的深厚復原經驗,書法原帖書法初學者見到的就是一份殘卷。對於新手而言只是災難。

圖:田英章《九成宮》作品與“原帖”拓片比較圖-歐陽詢的書法功夫一定不會比田英章差,但看起來的感覺卻是另外的事了

從這兒可以看出,沒有一定書法基礎的人,尤其是沒有雕刻經驗的人,直接臨古帖,能揣摩復原原作手跡的大部分面貌幾無可能。

4)楷書書法不得不瞭解掌握的楷書筆畫“一畫三段寫”思想;

瞭解了楷書筆畫的“一畫三段寫”,也算基本上掌握了楷書筆法的精髓要點。筆畫書寫過程實際都被分成了“始段起筆”“中段行筆”“末段收筆”與轉折處“折筆段”。瞭解了這個要點,書寫筆畫就有了筆畫的“胸中成竹”。

圖:楷書筆畫"一畫三段寫”更多有了“楷書美術字”的技法影子,但是手寫化有的確是很好理解方法

5)理解書法風格與結構的影響三因素,在後面的摹帖臨帖中隨時加以映證;

書法風格細心分析之下,也就是“筆畫形態變化”“筆畫合理變化的結構”以及“筆畫間要形態上與結構上呼應關係”三個方面的因素所決定。

在臨摹帖時,隨時映證三大因素對整字風格有影響,養成讀帖的思維習慣與觀察能力。

二、別嫌摹帖麻煩,“臨摹”先從“摹筆畫”開始,然後現筆畫臨帖;反而效率更高

瞭解書法的基本實用知識之後 ,我們就需要開始摹帖,當然先以摹寫基本五個筆畫--點橫豎撇捺為主。

“摹”過筆畫後,可以“臨”筆畫。摹臨過程不忘記隨時映證筆畫的基本書寫思想,“一畫三段寫”的分段技法。

田先生這套楷書書寫技法更貼近到規範楷書的書法書寫技巧,相對歐楷技法,可以理解為歐楷方法的現代升級簡化版,但這樣的簡化足夠我們寫出一手漂亮字。

三、整字臨摹階段,對於新的整字,建議還是從摹帖開始,甚至到後期也可以摹帖臨帖結合

從"摹帖"入手,快速建立筆法與結構初步概念。一定不要怕麻煩,先"摹"後“臨",摹臨結合。臨帖徘徊時,臨時加入"摹帖"調整節奏。

圖:摹帖會給學書者進取直接的結構與筆法處理經驗

整字臨摹階段,不要忘記整字結構思想的驗證:筆畫形態,筆畫結構位置,以及形態與結構之間呼應關係都可以加以理晨映證。“臨帖"帶著"一畫三段寫“書寫筆法思想,邊臨邊映證。"臨帖"帶著結構認識邊映證邊書寫。其實“摹帖"也應該如此。

整字臨摹階段還可以按照偏旁部首進行臨寫,觸類旁通一類整字書寫技法技巧。

現在還有更為方便lcd、led顯示熒摹帖方案,讓書寫摹帖不那麼麻煩。

圖:結合基本進行“臨摹”經常對於初學者有有極大示範作用

四、臨帖不忘觀摩互聯網免費書法示範視頻資源,那是最好學習參考資源

現在的互聯網上,更有大量的高質量書帖資料供書友觀摩,尤其有從筆法到結體到章法的示範視頻講解,這足以充當"名師一對一“當面授業。

書法寫作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不同書法者可以觀摩角度不同,你的領會到的東西也各不一樣。但現代的視頻你可從不角度觀看,學習總能揪住那個對你最關緊要的關鍵技巧。你的某個筆法結構處理技巧也就迎刃而解。一切都只是時間機遇問題。

現在各種自媒體都有互動機制,你可以向互聯網提出任何問題,得到的解答將是如同"學術論文"一樣的回覆。

五、寫出自己的風格建議,筆畫形態求新意,筆畫結構求新意,呼應關係求新意,臨習古帖分析新意

1)不忘分析影響書法風格的三因素創新個性:筆畫形態;筆畫幾何結構;筆畫形態上幾何結構上呼應關係。通過三因素的變化形成書法的局部個性。


2)書法創新:“行楷化,行書化,扁平化,圓筆化,曲筆化,書畫結合”都是書法者個性化創新的具體方法。

有了楷書方塊字的基礎,這時的書法者都可以臨習古人碑帖、碑刻領會到古人的創作意境,通過借鑑創作出自己個化的書法作品。有了楷書精髓的書作品都不會那種無法無天的醜書隊伍。但書法創新也總是圍繞“筆畫形態變化”“合理變化的結構”以及“筆畫或者單字、字群在平面位置與形態方面形成不同的擬人化、擬物化呼應關係”,從而產生出人意料書法風格。

3)因為古帖本身已經讓歷史磨去了太多實際特色,很多背後本意,只能靠現代人琢磨出來,如此你的書法也自然就有了自己的特點!



創新炎黃


寫一手好字是每個人的追求,有人說字如其人,我仔細觀察過很多人的字確實是這樣子的,一個人的性格可以通過他的字看出來的。寫字一筆一畫寫得很認真的人一般幹事也很認真,還有從筆畫的力度可以看出來人的性格是否剛毅,當然我們今天不討論字和性格,那麼如何才能把字寫得好看呢?小編還真有一點經驗。

記得小學五年級以前吧!每天我們有幾個都會被老師留下來,為什麼?老師實在是不認識我們的字,寫不好打手心,但是打了多次也一直沒有效果,上了五年級遇到一個美術老師,字寫得非常好還是書法協會的會員,用了一個暑假就讓我的字變好看了,其實沒有任何神秘的辦法,就是拿著字帖先臨摹,臨摹到一定境界基礎照照字帖寫就可以了。一般的說來認真堅持三個月以上字一定會有一個很大的改觀。


我在一個暑假做到了鋼筆字有了很大的改觀,沒有堅持,要堅持半年以上肯定會有更大的變化。現在電腦手機方便之後,寫字的機會越來越少,寫幾十個字就覺得手開始發酸不想寫了,但是我們上學試卷還必須是用筆的,而且寫字在日常生活中還是不可或缺的技能,希望大家還是要好好練字,一手好字是展示自己才華的窗口。


創業特種兵傳遞快遞物流信息分享創業心得!


找順風車返空車51快配


這個問題很簡單!卻又有辯證!

我平時練字傳到自己頭條空間,喜歡的朋友,自然給我鼓勵、點贊、留評。

不喜歡的朋友,也會提出異議的,如:缺少古味、太媚、沒有古樸之風。

我很清楚,這只是每個人對硬筆書法的理解不同,並非是我太不謙虛,談談我對硬筆行書審美的理解吧:

所謂行書,歷史上,世人的審美觀一旦確定,後人代代相傳,很難突破,沿襲二王為代表的“南帖”審美,特點是妍麗流美、瀟灑飄逸,對後世行書審美,影響巨大;


而北碑,多指魏楷了,字體略扁,有隸書筆意,素來以古樸穩健著稱。

肯定的說,在硬筆行書中,不論是練字者,還是欣賞者,都以二王的瀟灑流美的審美觀為主。

而在現代硬筆書法中,練魏碑較多,把魏碑扁平隸意引入硬筆行書、楷書的,並且一時無兩的硬筆名家,當數龐中華了,如此成功的也只有龐中華了!

肯定的說,龐中華的成功,首先是商業模式的成功,得益於貴人相助,當然,也得益於他對硬筆書法孜孜不倦的追求。

單單書藝上講,同時代與龐中華能媲美,不遜龐的名家也有不少。

而以古樸穩健、略扁的龐體,在那個年代,迅速風靡海內外,隨著後來田英章、吳玉生、荊霄鵬及司馬的崛起,以及愛好者們眼界的開闊,龐中華字貼就沒落了。

這其實也是一種硬筆書法審美的沒落,從書法角度看,書法,尤其行書,引入穩健古樸之風的路子,雖然是一種突破,生命力卻不強!

最明顯的是:當下對於龐體風格的爭議,是不是很大?


所以,在我來看,儘管每個人的審美不同,你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書法審美觀。

其次,你練的字,最好要符合大眾審美,雅俗共賞。大眾愛好者的審美,決定了你的硬筆字字的高度,因為硬筆字的土壤是廣大愛好者,而非其他。

書法,尤其硬筆書法,必須要承認,少數書法家的審美和愛好者的審美觀是不同的,曲高,必和寡。

在保持自己審美認知的前題下,是側重於前者的曲高和寡,還是同廣大愛好者共鳴。我更傾向後者。

再通俗點講,硬筆實用字,就別追求什麼古樸高雅,有毛筆字在前頭,有弘一法師在前面,本是普通俗人去追求古樸,又有多大意義?

況且,融入實用的魏碑式古樸穩健,龐中華已經走過了。他走過,路過,留下一時讚譽,也留下不盡的爭議~

關注我,為你分享最真實的練字經驗,和最有溫度的行書示範。


行書一點通


臨帖,我沒臨帖寫個字如同幼兒寫的。



明天更好1440512


要想把字寫好,我認為應該先把筆畫練好,橫豎撇捺點折勾,其次就是掌握每個字的結構,所謂結構,就是指一筆一劃在每個字裡該怎麼分佈,怎麼組合,包括一筆一劃的長短大小及位置!筆畫練好了,結構掌握好了,寫出來的字不會差到哪裡去!筆畫該怎麼寫才好看,可以多看帖多臨摹帖,結構亦是如此!要多多記憶字帖是怎麼寫這個字的,長什麼樣子!還要善於思考!因為有些字是可以觸類旁通的!就說這麼多吧!最後做個總結,如果想要寫出漂亮的字必須做到筆畫好,結構好!如果僅僅是想要字不醜,那就把精力多放在結構上面吧!附上一幅我的字!大家輕噴!


丶相忘於江湖o


寫不好字真是苦惱,雖然用盡心思,但往往寫出來差強人意,在別人面前拿不出手尚為小事,有時一手爛字對升學、就業、職務升遷還真有那麼一點點影響!有些朋友寫楷書則不如行書,寫行書又不如草書,草書則又不如天書......反正是不管寫什麼,都是不知所云!

其實就常人寫字而言,一般是為了實用,首先是要求好認和不寫錯字,其次在於書寫的美觀流利。用這兩條標準來衡量,寫成行楷最為合適。寫楷書則太慢,實用性不夠;寫草書雖然美觀流利,但不便於認識。

寫行楷,要遵守楷書的基本筆畫和結構規律,並增加一些筆畫連寫和適當的草書筆意(減省、呼應等),基本上能認識楷書就能認識行楷,因此滿足第一條要求。

在書寫的美觀流利上,行楷增強了流動性,增加了筆畫之間的呼應關係,更加鮮活靈動,還可以適當將一些字作一些大小對比,突出一些長筆畫,則更加美觀。

所附圖片即為鋼筆行楷,小編認為實用性的字,照這樣寫就很棒!普通人能把行楷寫好就夠了,別去折騰其他!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麓風軒】


麓風軒


寫字好看的前提是得選一個好看的字帖,字帖字就難看,怎麼可能有好看的效果呢?咱就說說硬筆字如何好看吧…
先得練好基本筆劃,這是字之根本,每個筆劃在字中都是有所不同的,所以這種有固定標準的筆劃更是得練好了,毛筆字也是一個道理了,這樣再從具體字中尋求變化才形成了不同的字體之美…


筆劃練好了再學偏旁部首,它是筆劃的延伸,也是單字的開始,所以這都是寫好字的根本,筆劃到偏旁部首的學習,非常枯燥,但又非常重要,所以還是得堅持住才行,有人也說從練字中練習筆劃,我覺得並不可取,字體不同,筆劃個性也不同,就象上高中以下學得都是基礎,上了大學就分專業了是一個道理,所以打好基本功是必須完成的…
再下來就是臨帖了,但選什麼帖子,這也是關鍵,可以聽別人建議,然後再臨習自己喜歡的又練著感覺上手快的帖子,弄不準可以寫幾天試試,但前提是選古人的字帖為好,象硬筆我感覺文徵明的老子列傳就非常適合新人學習

選字帖不要光聽名氣,一提就靈飛經好啊,宣示表好啊,草堂十志厲害,可是光好不行,還得是容易上手的才行,光好臨不好有啥用?寫字也是一點一點升級的,先求平正平常一點的字,然後再求有個性的字體,這樣才能臨好帖寫好字,這樣才能紮實地玩下去,書法不是幾日功,它的苦只有自己知道,但其中的樂趣,也是隻有自己知道…

書法是一生的事業,也是一生的玩伴,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