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反也買了,鏡頭也配了,拍的照片還是不好看,怎麼辦?

冰糖心3240


單反也買了,鏡頭也配了,拍的照片還是不好看,怎麼辦?

單反也買了鏡頭也配了,拍的照片還是不好看怎麼辦,看了題主的問題我想起好多攝影人的吐槽,比如:


某某拍的片比我拍的好,還不是某某有個單反麼,我要是有個單反我肯定比某某拍的好!

你這片子這效果純粹是因為你有個大光圈鏡頭,我要是有這個頭,我一樣能拍出來,而且拍的比你還好!

我的人像片比不上你的,主要是我的模特不好看~~~~


有了單反,有了鏡頭,就必須一定以及肯定的能拍出好看的片子麼?

不能!

有了設備只有是一個拍出好片的基礎,想要拍出好片不只是鏡頭的問題,還有鏡頭後面那個頭的問題!


所以,怎麼辦?

1,學習。

2,多拍。



專注於攝影及攝影后期教學二十餘年 簡單清晰 講透原理 突出可操作性 !

已發佈大量系列教程 軟件 素材 濾鏡 插件等粉絲福利!關注即免費贈送!


紫楓攝影后期教學


關於樓主提出的這個問題,我很願意參與討論下。這種情況我也遇到過,故事是這樣的。我一個同事剛生了小孩,周圍就有朋友慫恿她買單反,什麼拍照強大啊、專業啊、色彩好之類的慫恿了一通。然後我這個同事就花了7000多買了一臺佳能60D,接下來就開始給孩子各種拍。一開始她也覺得單反拍得確實好,比手機搶多了(5年前)。但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特別是上幼兒園後,她幾乎沒有把她蹦蹦跳跳的兒子拍清楚過。有一次我們在辦公室討論起攝影的話題,她突然插嘴道:“單反拍照也就那樣,我兒子跑起來就從來沒拍清晰過。”

故事講完了,對攝影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問題出在哪了吧?

不知道題主是否屬於這一類,即單反最基本的操作都還沒搞清楚,談何出好照片?頂多有時候運氣爆棚,景色、時間、光線、色彩都極佳的時候,P或者AUTO模式下拍到一張好照片,但這並不意味著是技術的提升,只不過是瞎貓遇到死耗子而已。

什麼都想要,什麼都不想丟

還有一類人,被眼前的一幕震撼了心靈,然後開始拍攝。這時候他們巴不得把所看到元素360°無死角拍全了。也許你也做到了,但我想問,你想表達的主題是什麼?

以前在問答上討論的時候我舉過一個例子,在酒吧裡拍美女。現在先彆著急往下看,你就思考下你會怎麼拍?

小白型-在酒吧昏暗的燈光下,對著妹子一通快門,回來後妹子的臉基本都是欠曝的,酒吧裡的氛圍燈反而賊亮。背景沒虛化或者虛化不夠,背景裡有其他人甚至某個人可能正對著鏡頭微笑,要不就是背景是一群在舞池裡狂歡的舞者。用文字描述這樣一幅照片,自己腦補一下,你覺得這張照片會給觀眾傳遞什麼樣的信息?別人一看第一反應是——這傢伙今晚又跑酒吧嗨去了……

攝影師-各種補光燈其上陣,為的只是把妹子拍清晰了,至於背景,不會選擇舞池中狂歡的人群來做背景,用酒吧的酒櫃來做背景。這樣一張極簡的照片,表達出兩個重要的元素,第一:這是一個漂亮的妹子(構圖時確保視覺落點就會落到妹子身上,且妹子在畫面中佔有較大的畫幅);第二這個妹子在酒吧裡,這家酒吧的氛圍是……(不確定,根據酒吧實景會有出入,自己感受)

有人說,攝影是做減法

這句話也不完全正確,但在最大多數情況下,攝影確實是做減法!

遵循必要的套路

提到套路,很多人會認為是一個貶義詞,其實不然!要看應用在什麼環境裡,就攝影基礎來說,套路是個褒義詞。必要的套路請務必遵循!

有哪些套路呢?光圈快門ISO白平衡這些基礎操作咱暫且不說,就簡單舉例說下取景和虛實這裡面的一些套路。

取景

你拍攝的主體是否佔據了畫面中的較大位置?

比如你拍攝一張湖面的照片,湖面上有一條小船,船上有個漁夫。這個張照片更應該定義為一張風光照而不是人像照。那麼你應該使用較小的光圈(F8-11)來獲取較大的景深,船和漁夫作為畫面中的點綴,並不是拍攝主體。所以船和漁夫在畫面中不需要佔用太大的面積。

但如果你要拍攝的是漁夫站在竹筏上捕魚的情景,這就變成人像攝影了,用大光圈把背景虛化(不要空氣切割的效果)交代大環境即可,然後把人物拍清晰了,同時人物在畫面中佔據較大的面積!

還是一樣拍漁船的照片,但有很多很多漁船,怎麼辦呢?從構圖上來說,這種情況適合用重複構圖,也就說你要把儘可能多的重複元素拍清晰了,且這些重複元素佔據湖面中較大的面積和主要位置!

取景時除了必要的大環境元素外,其餘元素儘可能避開不要讓它們進入畫面。比如上圖中,其實畫面下方有很多遊客,這個村落的海岸線上也有很多的髒亂差的元素,規避開了,雖然漁船密密麻麻的,但畫面中的元素並不多!

再比如下面這張照片,我先不說我拍攝的主體是啥,你先看照片:

這張照片的拍攝背景是幼兒園的彙報表演,可以說99.9%的人都會站到舞臺對面的位置拍舞臺上的孩子。如果我也這樣拍,與其他人拍的不會有任何區別,加上是一群孩子在表演,位子不好可能看臺上的腦袋也會被拍進去,這種照片就別想出彩。唯一可能出彩的是我運氣比較好,在按下快門時抓拍到某一幕表情或動作很讚的照片,其他什麼都得不到。

這張照片也不說它多麼出彩,至少我可以確保在那天所有觀看節目的家長裡,我的照片是獨一無二的。其實大家都注意到臺下領舞的老師了,也都看到老師的辛苦了,但沒有人發現這樣的一個取景視角,所以我說我的照片是獨一無二的。也因為從不同的視覺來記錄這次活動,拍到了與別不一樣的美,這就是我對這張照片很滿意的原因。

(由於沒有肖像授權,人物臉部都打碼了,將就看下。)

虛實

虛實是幫助照片突出主體的手法,通過光圈控制景深、拍攝距離控制透視、對焦控制畫面中的清晰範圍從而突出主體。

曾經看到過一張奇葩的照片,男生給女票拍照片,讓女票玩樹上的葉子時抓拍的。這個男生居然對焦對到葉子上,還覺得這樣拍很美。也許他自己覺得很美,但觀眾看著這麼看怎麼不舒服。

還有一張照片是我朋友拍的,他和女朋友去古城旅遊,女朋友站在古城門前讓他拍一張以古城為背景的人像照。這傢伙找了個有地燈(就是那種廣場上鑲嵌在地板上的射燈,具體名字我也不知道)的位置讓女朋友站那(因為是晚上、用手機拍,臉部比較暗),底光我也忍了,重點是他女朋友在畫面中就露了個頭,背後的古城門反而拍全了。他女朋友現在成他老婆了,我覺得這是他的幸運!~

以上兩個案例涉及肖像權,我就不發照片出來了,照片自己腦補!

舉這兩個案例要說明什麼呢?

1-拍人像一定要對焦對到人上,別想著在這上面創新,這是必要套路。

2-拍人像不能用底光!不能用底光!不能用底光!用底光會召鬼(晚上把家裡等都關了,自己用電筒從下往上打光照鏡子看看)!

3-拍人像時裁剪是有講究的,哪裡可以裁,哪裡不可以裁都是有套路的,自己找相關文章去。

攝影中還有很多的套路

瞭解攝影中的各種套路,可以幫你拍攝出一張合格的照片,但要照片出彩更需要你有一雙隨時能發現美的眼睛。此外,你的人生閱歷、思維方式等才是攝影的靈魂!


老頑童攝影師


很好,這個問題也曾經困擾著我。

我只是一個業餘的攝影愛好者,入手單反到現在也就三年左右。

記得剛買的時候很激動,每天一有空就跑去拍,每次按下快門,腦海中都會把畫面想的很美。

只可惜拍完了,拿回去放在電腦上一看,氣得全部刪掉。

我一度懷疑自己買的是假的單反。

憑什麼別人拍出來的那麼好看,我拍的就那麼差?

懷疑之後,我開始逛著這種論壇和圖庫,看別人拍的圖片是從什麼角度,用的什麼鏡頭什麼參數,後期又如何如何。

做了一兩個星期的功課之後,重拾信心,風風火火的再去掃街。

這一次的結果我挺滿意,因為我摸到了點門道,一百張照片下來總算能有一兩張讓我滿意的圖片。

不過很可惜,這只是我的業餘興趣,至今沒能提高太多,好在我可以跟你分享些經驗。

一、角度很重要,有時候你要大膽一些,尋找一個能讓自己眼前一亮的角度。

二、個人的審美眼光也很重要,你要多一點想象力,善於觀察美的所在。

三、要多看多練。沒事的時候要去看看別人的大作是如何取景,要借鑑別人的拍攝手法。

四、後期和不後期的差距有時候很大!

這一點很重要,當你按下快門的時候,其實腦海中已經對畫面進行了後期。

只可惜當拍完之後,現實和想象存在的差距有些大,這讓你很失望,以為自己技術不行。

錯了,是你還沒有做好後期。

若果你拍的照片覺得還行的時候,可以試著把後期做好,然後跟別人拍的照片做個比較,看看差距有多少。

要是說差距還很大,那你把一到四再次做過一遍,或者兩遍三遍……

相信自己,只要付出總會有些收穫,助你早日能拍出自己滿意的作品。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劍嵐山


這個……

我想給題主這樣說:如果你坐高鐵或復興號,只要買了票、準點趕到,那你肯定就坐上了!可你說要是拍照片,買了單反和鏡頭,那可真不一定就能拍好了,我給你說道說道,哈。

理論知識

一定得知道一些基本的理論知識,什麼光圈、快門、ISO,什麼廣焦、長焦、魚眼,什麼色溫、色調和影調等等等,不但要知道這些術語的概念,包括它們有什麼特點,互相之間又是什麼關係,這都是搞清楚的,這是拍照片的理論基礎。

比如風景,你得用小光圈吧,獲得大景深。

器材熟悉

既然有了單反和鏡頭,對相機和鏡頭的說明書一定得吃透,熟悉各個按鈕的作用。像鏡頭(你沒有說明是什麼鏡頭),焦距是多少,在多大光圈下景深是多少,在物距多少下,景深是多少,多大光圈下成像最好,這些情況都要知道並掌握。

構圖及美學

一張好照片,除了要清晰這一基本要求外,還要通過構圖、色彩、虛實等來突出主體,主體突出,能有效引導觀眾視線,給你以美的視覺感受,才是一張好的照片。

相機後邊那個“頭”

單反和鏡頭,只是一個工具,真正要出好照片,還得是相機後邊那個“頭”--頭腦。通過運用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和熟練的構圖,用相機後邊的頭,去指揮前邊那個相機和鏡頭,才會拍出好照片。


有了相機和鏡頭,才是拍好照片的基礎,是萬里長征第一步,慢慢來,多拍、多學、多練,一定會拍出好照片。


南方之南


本人是個攝影愛好者,也是頭條號攝影作者,這個問題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拍攝出片的好壞有很多原因造成的,但要拍出好的作品,一定得有這樣的作法:

1、瞭解你手中的器材。題主只說了鏡頭也有了,但不知是哪幾款鏡頭。有些鏡頭是很難拍出咱們在網上看的“大片”效果的。比如,你只配了套頭,那麼很難拍出一些背景虛化的效果,因為鏡頭的光圈小。不是說套頭不能用,套頭也可以拍出很漂亮的作品的。

另外要了角你器材的最佳曝光組合、色溫的調節、感光度調節等等,一定要熟練掌握。人都說“工先欲其事,必先利其器”。

2、多練、多想、多看。這主要是多多練習拍攝,回頭在電腦上仔細研究。多想想自己為什麼拍這幅作品?這幅作品的構圖如何?曝光是否合理?……在問題中解決問題,你會拍出很好的作品來的。多看,主要是指多學習一些優秀作品,多在一些專業性攝影論壇轉轉,有很多優秀作品值得我們來學習。掌握了這幾點,你的作品會越來越好看的。

3、練習後期。在數碼時代,我們不能拒絕圖像的後期調整。最常的有PS,還有LR,這兩款軟件相當強大,可以給作品“潤色”。讓有些“失敗”的作品起死回生。

關於這個問題,有興趣的朋友可關注“劍舞影像”,我們共同交流、一同進步。


劍舞影像


這個問題好尷尬,就好比問,我買了漂亮的本子、高級的鋼筆,為啥寫的字還是不好看……

照片拍得好看不好看,涉及許多技巧和知識,其中單反相機和鏡頭只是必要的硬件條件而已,會操作單反相機是基礎,其他的還需要學習太多太多……

首先,是要能熟練調整光圈、快門、ISO,明白這些參數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調整能達到什麼樣的效果。

其次,是要學習對焦、用光、構圖、色彩、後期軟件修圖方面的知識。

學完這兩條,基本就可以拍出好看的糖水片了。當然了,這是個漫長且艱苦的過程,需要進行大量的拍攝實踐、走萬水千山、逛各大攝影論壇、觀察各種事物、不斷總結經驗、不斷虛心求教……,有些人可能堅持不下去,也就放棄了。

能堅持下來的,自然會開始學習更高階的,培養敏銳的攝影觀察力、更高大上的審美情趣、更豐富的人生體驗,拍出有情感交流的好片子(而不僅僅是好看的片子),甚至參加各種攝影比賽。總之,這條路還長著呢,既然入坑了,就一步一步慢慢學起來吧!


無花無花


單反也買了,鏡頭也配了,拍的照片還是不好看,怎麼辦?


這個問題在攝影圈中普遍存在,也是攝影愛好者的一個誤區。大家只所以不惜重金追求高檔攝影器材,並不是攝影的必需,而是總認為,“高檔器材”就能拍出“高檔照片”。

其實,相機只是一個工具,如何用好這個工具,完全在於用這個工具的人。照相機本身是拍不出照片的,照相機拍出的照片,完全是使用這個工具的人對照相機操作的結果。也就是說,照片最終是由人拍出來的。照片好不好,取決於使用相機這個工具的人的使用能力。

當你寫不好字的時候,是不是換一隻高級的筆就能把字寫好?給你一架最高級的鋼琴你是不是也能像郎朗那樣彈出或行雲流水、或慷慨激昂的樂曲?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對於攝影也是這樣,當你還不具備一定的攝影能力和藝術創作能力的時候,給你再好的相機你也會覺得拍出的照片不好看。而當你已經深諳攝影之道,隨手捻來皆作品的時候,你一定不會為相機拍不出好照片而糾結。

攝影看上去簡單,但也需要深入地學習和實踐。

攝影除了需要擁有一架可以正常拍攝的相機,還需要學習攝影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這個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經年積累的過程,不能急於求成。

首先要從基礎學起:

1、學習攝影的基本知識,瞭解相機的基本原理、結構和使用方法;

2、學習攝影構圖 瞭解基本的構圖規則並能加以應用,這其中包括:三分法構圖、對稱構圖、S型構圖、圓構圖、方構圖、三角形構圖、框式構圖、對比式構圖、色彩構圖和前景在構圖中的作用等等;

3、學習攝影用光 懂得各種光照的藝術特性,如:順光、側光、側逆光、逆光、散射光等等,懂得光的重要性和作用,應用光線進行攝影造型。

(黑白人像攝影中用光造型)

學會了攝影的基本技術和技能,就可以學習攝影藝術創作。

攝影藝術創作沒有規則和方法可循,除了能夠將攝影的技術、技能在攝影創作中加以應用以外,攝影者要具有一定的攝影藝術鑑賞力、社會觀察力和分析能力;在文學、美學、哲學、社會學等諸方面的綜合修養和實力,是攝影藝術創作,拍好攝影藝術作品的基礎和關鍵。

當然,學習必須與實踐相結合。

經常參加一些攝影實踐活動,平時養成隨時攝影的習慣,參加各種攝影培訓、展覽、比賽等等都是提高攝影水平的好方法。

(攝影 一夫)


我們不能把攝影看得太簡單,但也無需將其看得諱莫如深,只要認真學習,就一定能拍出你感覺理想的照片,但最終的決定因素不是相機而是攝影者本身。


畫說攝影


攝影藝術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視覺藝術,有攝影大師說:要玩好攝影,需要上懂天文下懂地理,中間還要懂得數理化,我認為這樣總結攝影還是非常有道理。在我們大腦裡不僅要有文學、藝術等方面的修養,還得對拍攝工具(相機)的功能和使用非常熟悉。這才有可能拍出真正有內涵的照片。

買了單反和鏡頭,這就像畫畫一樣,我們有了畫筆,還不一定能畫出好畫。在學習和掌握單反相機如何使用的同時,要學習攝影相關的理論知識、提高我們的審美意識、掌握相關的美術基礎知識、以及提升我們的文化修養和生活閱歷。



拍不好照片怎麼辦?個人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提高:

第一: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提高敏銳的觀察力和審美意識

不管你拍還是不拍,美一直都在那裡。美存在大自然中,關鍵是需要我們去發現,用拍攝的方式呈現給觀者。因此,我們要拍好照片,首先在大腦裡要有想表達的內容,然後才是怎樣去表現,這就需要多去觀察我們豐富的生活和多彩的世界,從而提高觀察力和審美意識。



第二:學習美術基礎知識,服務拍攝內容

當我們的大腦裡面有表達的主題內容了以後,就得要考慮怎麼樣去呈現出來,怎麼樣才能吸引觀者的眼球,怎麼樣才能去打動觀者,從而引起觀者共鳴。這就要求我們在拍攝作品時,講究構圖,色彩搭配等。因此,我們要學習相關的美術基礎知識,比如與構圖相關的平面構成,與色彩搭配相關的色彩構成,與空間感相關的立體構成。有一定的美術基礎後,才能在表現形式上服務於我們表現的主題內容。



第三:熟練掌握相機的功能和使用技巧

前面說過:攝影不僅要懂藝術,還得要懂技術,二者完美結合才能拍出好照片。所以,拍攝工具的功能熟悉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怎麼曝光合適,光圈和感光值怎麼設置,才能達到安全快門速度,怎麼測光,怎麼用光等等。


第四:多看、多學習、多交流,提升表達意思

俗話說:刀不磨要生鏽,人不學要落後,活到老學到老。攝影也是一樣,多看多學習多交流。多看拍得得好的攝影,找到自己的差距。與攝影朋友多交流,學習別人的經驗,解決自己的問題。從而提高自己。

第五:學習後期處理和技巧,讓作品錦上添花

後期處理在攝影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難免在前期拍攝時出現不足,比如曝光不足、色彩色調不滿意、構圖不完美等,這些都需要用後期來彌補。當然,後期處理軟件必須得熟悉,比如Photoshop、lightroom等,手機上的後期處理軟件Snapseed指劃修圖、Picsart美易修圖、Mix濾鏡大師、印象修圖等等。







以上是我們拍好照得要努力學習的幾個方面,買了單反和鏡頭,只能說明我們有了拍攝工具而已。



腦攝狼圖事界


單反也買了,鏡頭也配了,拍的照片還是不好看,怎麼辦?

從題主的問題來看應該是攝影初學者。





說實話,對無任何攝影基礎的小白來說,買個單反拍的照片未必有手機拍得好看。原因很簡單,手機拍照智能化算法更先進,拍攝更“傻瓜”。而單反相機相對來說專業化程度更高,適合用戶手動控制曝光參數。所以,沒有攝影基礎的初學者基本上是玩不轉單反的。





不過,要正兒八經的學攝影還是需要購買一部專業的相機。有了單反相機以後就可以正式學習攝影了。剛開始拍不好不要緊,每個人入門都是這樣的,都有一個熟悉的過程。





學攝影最好的方法就是多拍多練習,拍得多了,看得多了自然也就會對攝影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從學習攝影的過程來看,初期應該是最難的。因為入門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需要積累理論,學習方法,培養習慣。






一旦過了新手期打好了基礎,那後面的學習相對來說就輕鬆多了。就像蓋高樓一樣,地基打好了,以後就一層一層往上蓋。至於能修多高,就要看自己的本事了。





所以,剛開始照片拍不好不用太著急,慢慢來。平時多看多拍多總結,漸漸的你就會發現自己的照片水平慢慢提高了。





好啦,關於這個問題就簡單聊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蘇州三憶影像。


蘇州三憶影像


既然單反買了,鏡頭也配了,還是覺得照片不好看,那就不是相機的問題了。再者說,能不能拍好照片跟使用什麼相機有一定的關係,但並不是一一對應的關係。用手機把照片拍好的,答主見的多了。

那麼題主就應該分析一下原因,是你不會使用相機呢,還是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才是好看的照片。如果是不熟悉相機的使用,那就找來相機的說明書仔細閱讀一下,相機的說明書比一般的電子產品要厚得多,一般是32開,400頁的小冊子,但比起介紹攝影的書來說,還是很薄的。

當你把每個功能都使用熟練之後,如果再覺得拍得不是很好,那是很正常的,因為會操作相機只是第一步,下面的工作就是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了,換言之就是要明白什麼才是美。

提高審美水平有很多方法,讀名家名作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名家名作可以培養髮現美的眼睛。知道了什麼是美,才能拍出美的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