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產房和保育房一間好不好?

家和萬事興69996


農村傳統飼養母豬,母豬產房和保育房都在一起;隨著養豬技術的發展,養豬人會把母豬產房和保育房分開;那麼,母豬產房和保育房一間,到底好不好呢?

農村傳統養豬中。飼養母豬是沒有保育房的,母豬產仔以後,直到斷奶,一直和母豬生活在一起;這樣做的好處是,母豬可以隨時照顧仔豬;每隔幾個小時,母豬就會給仔豬餵奶,仔豬冷了,也會靠近或者爬到母豬身上取暖,對仔豬的生長非常有利;斷奶以後,養豬人把仔豬賣掉,繼續飼養母豬,感覺這樣很好,也無所謂的有沒有保育房。

但是,搞育肥養豬的人,把這樣的小豬仔買回去以後,就會很麻煩;常會出現下面幾個問題:

一,自立能力極差。由於仔豬和母豬一直生活在一起,吃的是母乳,斷奶以後,到別的地方生活,它們分不清食物,常會亂吃一些墊草,幹糞便等雜物,造成消化不良,引起腹瀉,嚴重的造成死亡。

二,仔豬斷奶以後,到了一個新的環境,常會引起應激反應,如飼料,飲水,溫度等不適而患病,管理稍微不善,就會造成大量的死亡,給養豬人造成很大的損失。

現代養豬技術提高之一,就是給仔豬設置保育房。這樣的好處是,母豬除了餵奶,可以安靜的休息,這對母豬的健康非常有利;從仔豬的角度看,可以訓練仔豬獨立生活的能力,包括對環境的適應,對飼料的適應,以及分辨出什麼可以吃,什麼不可以吃等問題,為斷奶以後,獨立生活,打下堅持的基礎。

有一定養豬技術的人,都會給母豬設置產房和保育房,這對提高仔豬的成活率,提高豬場的養殖效益非常重要。即便是多花些錢,他們也要給仔豬建造一個保育房。

所以,可以肯定地說,如果想養好豬,就不能把母豬產房和保育房放在一起。

同意我的觀點,請點個贊;對您有所幫助,請多關注。謝謝!


老農說鄉村


養的數量不多可以放在一間,如果養的多最好不要放在一起。母豬產後由於個體的各種原因會引起母豬疾病的發生,和保育豬放在一起容易發生交叉感染,提高豬的致病率。

母豬產前飼餵不當產後可能引起母豬產後不食以及發熱症狀。此時母豬體內會有致病病菌,如果防護措施不當,加上保育豬抵抗力不強,病原菌會侵入保育豬體引起保育豬發病。同時母豬產時的汙責會滋生病菌,也對保育豬產生威脅,所以說母豬產房和保育舍儘量分開。





風大迷人眼


強調生物安全:通俗點說就是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動物。豬場的傳染源分為人員流動、物品和飼料原料購買、賣豬一個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忽視的就是廠址的選擇,地址選好了,疾病防禦方面會省力很多。

人員流動:這個是散養戶最大的通病!規模豬場一般每月只讓休息一次,休息回來後立刻洗澡,所有衣服進行清洗消毒,行李、鞋子紫外線消毒。人員在隔離房間住一天2夜才正式回豬場上班。

物資:買的可以燻蒸的物品甲醛、高錳酸鉀燻蒸消毒24H,不可以燻蒸的紫外線照射;急用的物品消毒水擦拭,晾乾後再用;對於飼料原料特別嚴格:需要消毒2次,隔離一夜才能拉到場內。

賣豬:首先賣豬道要建長!豬被趕到賣豬臺後,由專門的人穿隔離服把豬趕到車上(司機需要穿隔離服、穿我們的鞋子,帶我們的手套,並且不給下車)。

腳踏盆

進出豬舍、不同部門流動、產房的不同房間走動都需要踩,特別是對拉稀產床進行豬隻治療的時候。一般放穩定性比較高的消毒液。養殖戶放火鹼(2-3%)就行,2-3天換一次。資金充裕的話可以放置些高質量消毒液。

每天清理產床2次,保證小豬接觸不到糞便。

對於異常的小豬和母豬記錄好,做好標記;及時治療。

溫度對於產房是個重點關注之一:

產房室內溫度:

產子第一週:22—25度

第2周到斷奶:20—22度

仔豬區溫度:

初產時:32—33度

1—14天:30—32度

15—21天:28—30度

21到斷奶:26—27度

在產房一定要注意觀察仔豬的活動及睡姿,它會告訴你很多信息,比如說太冷了小豬都會扎堆睡在一塊,太熱了小豬不會睡在保溫箱而且睡的比較分散。

接產:

一、擦:用消毒水擦洗消毒母豬的乳房和屁股區域。

二、接:及時接下產下小豬,用毛巾擦淨口鼻粘液,用乾燥粉擦乾身體放入保溫箱乾燥。

三、斷:斷臍,我們這是在仔豬能自己站起來的時候斷,留四指寬、不接地為準,碘酊消毒。

四:護:仔豬產下半小時左右,身體乾燥之後拿出來餵奶,喂之前先擠掉母豬乳房的第一滴奶水,防治細菌感染。護理弱小的仔豬吃奶,一定要吃足初乳。一方面是提供能量,另一方面提供抗體。

五、做好母豬的分娩記錄。

六、需要人工助產的時候,做好消毒工作,完後對母豬注射抗生素防治感染,分娩第二天密切觀察母豬的採食情況。

嚴格執行母豬飼餵程序,保證母豬的奶水估計和斷奶後的正常發情。

仔豬第2天:

偽狂滴鼻、打耳牌、磨牙、護膝、護乳;仔豬吃奶的時候是跪著的,為了減少仔豬膝蓋創傷、降低跛腿的風險,用醫用膠帶貼一下;至於護乳時用膠帶貼在臍帶前面幾對乳頭,防止仔豬因吃奶等磨損乳頭。

仔豬第4天:

留種、去勢斷尾、噴防治寄生蟲藥物。

對於留種的仔豬在18天打耳刺,對種用信息的雙重保護,根據母豬的生產性能、育種值,仔豬的初生重和長勢選擇留種。

仔豬一般在25天斷奶(仔豬轉保育、母豬趕配懷,有的地方留仔豬在產房待一週再轉保育的)我們場配懷和產房在一起,保育和育成在另一邊距離五百米左右。下圖是運豬車:

接下來就是圈舍的清洗消毒了,一定不能留死角(牆壁、房頂、保溫箱、糞道)。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全進全出。

母豬產房工作是養豬生產中的重中之重,後續生產的進行從此開始,養殖戶在生產時一定不能圖方便省事,做好一切預防工作,才能最大程度的減少因管理而產生的損失。


木原園


)母豬產床高度應適當

產床高度調節有助於調節母豬舍溫度,離地面越低溫度越低、溼度越大,越容易受賊風侵襲。生產實際調查發現,將母豬產床的高度由20釐米提高到45釐米,子豬大腸桿菌的發病率減少50%~70%。根據母豬的生長、繁育規律,可分為後備母豬、妊娠母豬、臨產母豬、哺乳母豬和空懷母豬五個階段。各階段飼養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母豬的生長繁殖及價值。

(2)圍欄應平坦,產床應平整,防止剮傷剮掉乳頭

每天堅持用0.1%清洗乳房、乳頭1次~2次,防止乳房炎,影響母豬泌乳。 避免了母豬壓死仔豬的現象,同時還專門為仔豬設計了一個保暖箱,天氣冷時仔豬可以在裡面避寒。母豬產前兩週應將產房、產床徹底沖洗乾淨。

(3)空圈2天以上保持豬舍乾燥

母豬產前一週轉入產房(有條件的豬場應該給臨產母豬洗澡後再轉入產房),使其適應新的環境。並要保持母豬產床清潔、乾燥、安靜舒適、空氣新鮮,冬季最好陽光充足,舍內溫度保持在 。有專用產房的豬場,應在母豬產前及時把產床準備好,並在產前5~7天把母豬趕進產房,讓它熟悉環境。如在原舍產子,必須在母豬分娩前15天把積肥坑的土肥徹底清除,分娩前3~5天。再把豬床上的舊土連同汙穢的墊草一起更換掉,保持豬床平整、乾燥。 產房應經常保持清潔、乾燥、溫暖、陽光充足和空氣新鮮。

使用農盛樂母豬產床的優勢:

1、 乾淨衛生的分娩環境,使母豬產後恢復快,更能充分發揮豬隻的生產潛能;

2、 便於對母豬和仔豬的管理;

3、 能保護仔豬,放止被母豬壓死;

4、 能提供良好的衛生條件,能防止活物積存和細菌的繁殖,減少仔豬疫病;

5、 能為初生仔豬提供一個健康舒適的環境和安全活動空間;


王大忽悠悠悠


母豬產房管理程序 生產管理的主要目標: 1),豬隻生產頭數/母豬/年:高產活仔數高:產仔數高、死胎和木乃伊少 2),產仔指數高:哺乳期短、(斷奶至配種間隔短、返情率低〕 3),死亡率低:哺乳期、保育期和育成期的死亡率都低。 4),飼料報酬:高 5),日增重:快

1,產前免疫 在分娩前15和35天分別進行大腸桿菌苗的注射或使用輝瑞的利特佳),產前20天去蟲(伊維菌素0.4毫克/公斤體重,口服;0.25毫克/公斤體重,肌注),產前10天開始換哺乳母豬料;

2,進豬 提前5天將產房沖洗乾淨,然後乾燥1天,根據預產期將臨產前3-4天的母豬經充分刷洗消毒後趕入產房,趕豬的動作要求輕,不能鞭打豬隻; 3,產仔準備 準備好產仔時用的所有藥品,包括催產素,抗生素,鎮靜藥(氯丙嗪)等;準備好產仔時用的保溫燈,接產時用的抹布,及一些相應的助產器械;檢查每頭豬的飲水器,電燈是

否正常;

4,母豬產前3天開始減料,這樣可以減少母豬產後便秘的發生。

5,出生時的護理 母豬產仔前用清水清洗乳房,然後在用新潔爾滅消毒。 用布擦乾小豬身上和嘴裡的黏液(布要乾淨)。 將其放入保溫箱內(保溫箱的墊板用木頭的或鋪上麻袋)。 小豬出生後1小時,用消毒的線紮好臍帶,然後留8-10釐米剪斷,並用碘酒消毒(如果出生時出血較多,立即進行結紮止血);如果豬場在使用一種叫密斯陀的乾燥劑(在小豬出生時可用於吸乾體表的羊水),則可以不用斷臍,讓臍帶幹後自動脫落; 如果出生時就窒息的小豬要先擦掉口鼻中的黏液,然後人工呼吸, 所產的小豬不要長時間與母豬分開,小豬的吮乳可刺激母豬催產素的分泌,當小豬的羊水被烤乾後即可餵奶;產仔時最好能在母豬的後面多掛一個燈泡; 注意最後三個豬的產仔監控,防止窒息死亡,每窩豬當產完6-7個小豬後必須加強監護力度,因為大部分的死胎髮生在最後的3個小豬中;

6,催產素的合理使用 正常的產仔間隔為15-20分鐘,但第一與第二頭仔豬的產

仔間隔可能長些30-40分鐘,如果不正常應進行助產(產仔間隔超過30分鐘以上考慮使用),使用催產素前必須進行子宮口是否有小豬的檢查;助產時注意衛生,防止子宮內感染,最好用專用的手套,如果沒有則必須將手徹底清洗後塗上一定的潤滑劑再進行; 每次的使用劑量為5-10UI; 如果使用後半小時沒有效果則再注射一次;

7,奶水的管理 保證每頭仔豬都吃上初乳(可以分批進行初乳的哺餵,即等幾頭小豬吃完初乳後將其關起來並作好記號,然後讓新產的小豬吃初乳),如果部分母豬的奶特別多,則可將產後6小時內的乳用無菌的方式收集起來,然後密封冷凍保存不超過4周,下次再預熱到37℃餵給初乳不夠的小豬20毫升/頭; 哺乳母豬料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母豬的奶水供給,以全外來品種豬為例,哺乳母豬料要求高蛋白高能量,並且注意蛋白的質量(營養要求:如消化能3.35兆卡/公斤;粗蛋白18%以上,賴氨酸1.0%以上);每天可以飼餵4次以提高母豬的採食量(目標:就推薦的飼料營養,一頭母豬整個哺乳的採食量110-120公斤/21天)。

8,產後檢查 產後每天檢查母豬的體溫和陰道惡露的現象,可以考慮採用每頭母豬產後3天(2次/天)都注射青黴素的管理程序 如果母豬發生乳房炎症,應立即進行抗生素+減熱鎮痛藥+催產素進行3-5天的持續治療;如果是乳房外傷,則進行傷口的清潔和消毒,同時配合抗生素治療;

9,產房的溫度管理 母豬的溫度要求:在產後的5天內理想溫度為20-21℃,以後為17-18℃;仔豬的溫度要求:第一週34℃,第二週31℃,第三週28℃,第四周26℃; 母豬的溫度太高會影響其食慾,而小環境的溫度將直接影響到仔豬的存活率,要滿足小豬的溫度要求,一般採用紅外燈加保溫箱來實現,為提高保溫箱的效果,可再在保溫箱內鋪上墊草或木板;

10,剪牙斷尾 一般在第2天進行剪牙,斷尾,剪刀,補鐵在每一頭豬用完後必須消毒; 每頭豬在剪牙後可喂0.25克的土黴素防止下痢

11,頭4天的管理 85%的壓死踩死發生在最初的3天內,90%的凍死和餓死發生在頭4天,因此,應注意頭4天內的仔豬護理,一般小農場在這方面的成績都好於大型農場; 每窩仔豬中的弱仔通常需要特殊的照顧,如將弱仔固定在前幾個奶頭,確保弱仔吃到足夠的乳或人工補充一些脫脂奶粉+抗生素(泡奶粉的溫度要高≥90℃,奶瓶要保持乾淨);固定

乳頭(主要考慮對小豬的照顧,讓其吃上前面的乳頭) 如果是一些後肢開張的豬則要用綁帶固定後腿以幫助小豬吃乳。

12,仔豬保健 許多豬場採用長效土黴素進行仔豬的常規保健(7日齡和21日齡各注射一次)收到比較理想的效果;

13,寄養 在哺乳的過程中如發現一些母豬的奶水確實有問題,則可將奶水較好的斷奶母豬來替換該母豬以保證奶水的供應;有病的仔豬不能寄養;注意母豬的泌乳能力和對新小豬的反映;將體況好的小豬寄養出去;一般將日齡大的小豬向日齡小的母豬寄養;讓小豬吃完初乳後再寄,疾病嚴重的豬場寄養日齡差異不超過3天 每天觀察小豬的吃奶情況,發現吃不上奶的豬及時寄養出去;

14,開食 7日齡時在地面上,少給勤添;持續3~4天,飼料袋不能常敞開,當天清理沒吃完的飼料,仔豬開食後開始教槽,用較重、較 窄的飼槽,飼槽放置於不易拱翻的位置,飼槽比地面高10cm



南充小蕭


建議你分開管理

母豬下崽後,是要吃食,走動和休息睡覺,容易踩到或是壓到小豬崽。

母豬也有保護心理,不讓靠近。如有死胎或殘疾,要及時檢查和處理

安全和溫度都要有保證。

有條件可以把母豬生產的地方,消毒殺菌。做好預防工作。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謝謝


微笑的劉雙ls


很高興回答這問題,母豬下崽後,是要吃食,走動和休息睡覺,容易踩到或是壓到小豬崽。

母豬也有保護心理,不讓靠近。如有死胎或殘疾,要及時檢查和處理。

建議分開,中間隔個小洞口,讓小豬可自由出入,我家就是這樣養豬的。


喬木山茶


養好仔豬是豬場生產線上的第一道關口!做好產房和保育舍的工作,有利於發展,提高經濟效益和降低生產成本。產房與保育基本要點一定要仔細:產前,產後,接生,補料,餵養,斷奶,轉欄之後不要讓仔豬吃的太飽!消化器管不發達,吃七八成飽就差不多了!做好產房與保育舍消毒工作防疫工作!分開後做好合並與轉攔!儘量漸少應激!


優然51


很高興回答你問題

通常我們把母豬產床上安裝有母豬限位架、仔豬圍欄、仔豬保溫箱、高架網床、母豬食槽和小豬補料槽等組成。母豬限位架的作用是限制母豬自由活動和躺臥方式,使其在躺臥時只能腹部著地伸出四肢。

增加了躺臥時間,為仔豬提供了逃避的機會,避免被壓死喝壓傷。保護仔豬,放止被母豬壓死;能為初生小豬提供30℃左右的小氣候和小環境;能提供良好的衛生條件,能防止活物積存和細菌的繁殖,減少仔豬疫病;便於對母豬和仔豬的管理。

仔豬保溫箱可以起到預防疾病,加強管理,促進養豬業持續發展的作用。

仔豬保溫箱創造了乾淨衛生的環境,保證符合溫度要求在28~30℃,使母豬產後恢復快,更能充分發揮豬的生產潛能。加強對母豬和仔豬的管理,仔豬保溫箱,可以進行合理的分群與調教,能保護仔豬,防止被母豬壓死,且控制疾病的水平傳播。仔豬保溫箱能提供良好的衛生條件,可以既保證溫度有加強通風換氣。能防止活物積存繁殖,減少仔豬疫病。仔豬保溫箱為初生仔豬提供一個健康舒適的環境和安全活動空間,確保豬仔的生長髮育

綜合上述戶房和育房不同間的更科學


愛在當下5886


這個要看個人的經濟條件和養殖規模,如果是大型的養豬場的話,肯定是分開養殖的,像我們就是小養戶就是母豬和保育是在一起的,斷奶後也還是在一個房裡,就飼養而言沒什麼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