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歷史上最強大國家隊是哪一屆?為什麼?

烏鎮0769


這個問題是特指男足吧,候選主要就是81屆,97屆和01屆。

(說什麼李惠堂時代的國足最強的,腦子純屬有坑,誰樂意信,誰信吧,要我說黃帝時代,國足最強)

另外,補充一句,關於女足,96和99屆女足雖然成績最好,但真的未必是歷史最強,主要還是因為90年代末的世界女足發展都還比較差,今天未必不如以前,只是對手進步太快了。

回到男足這個問題上,成績最好的肯定是01屆了,打進了世界盃,但是未必強過97屆,這點范志毅在節目裡說過,97屆的個人能力其實比01屆更好,但是01屆的米盧執教能力更強,而且還有一點就是,01屆的分組運氣太好,日韓東道主直接拿名額就不說了,小組避開沙特,伊朗和伊拉克,運氣實在好的逆天。

另外81屆,其實無限接近世界盃,以後來的標準算,其實已經是世界盃標準了。那時候亞洲一共就1.5個名額,當年科威特拿了第一,˙中國和新西蘭並列第二,中國完爆了沙特。可惜和新西蘭附加賽輸了。不然,那就是改革開放後第一次衝擊世界盃就能成功了,也許中國之後的足球發展都不一樣了。

對比97,01和81屆,個人覺得還是97屆更好吧,一方面范志毅所說的,個人能力,97屆在01屆之上,另外81屆畢竟年代太久遠,競技能力應該是不如現在的,而且那年沒有和韓國,伊朗正面交手過,也有運氣成分在。

從改革開放到第一次闖進世界盃這段時間,國內足球的蓬勃發展,應該還是符合一代更比一代強的規律的,這點不能因為沒進過世界盃就否認,但是之後的國足,亂象叢生,足球人口也大為減少,還真未必符合自然發展規律了。

綜合考慮,個人認為,97屆是最強一屆。


Xinxin的體育世界


99年世界盃亞軍女足。


薩莫爾


容志行那代


手機用戶3583303298


中國足球最強大歷史那就是(高球)。其它沒有強大過,


用戶8782283604186


只有最好成績,沒有最強大。


手機用戶51509654536


哪一屆也寡球氣!從來也不是足球大國,更不是足球強國!


zJkslzt450623


中國很早就出現足球運動,名為蹴鞠,至於現代足球則起源於19世紀中期的英國。此後,足球運動在全球廣泛傳播。現代足球運動在中國起步較晚,清末民初,政府對足球運動基本不管,完全由民間自發,但這樣就創造出中國現代足球的光輝一頁。

當時,中國足球隊一度稱霸亞洲,走向世界,產生了著名球星李惠堂等。1936年8月,當時中華民國派代表首次參加奧運,首戰就要面對世界強旅英國隊,註定失利,不過當時中國足球隊良好的綜合質素、戰術及能力等,贏得了西方輿論的廣泛好評。

在鴉片戰爭後上海開埠,西方各色風物紛紛湧進中國,包括現代足球運動。起初,洋人踢足球,中國人只是看熱鬧。漸漸地一批時髦的中國人也捲起辮子玩起足球。為了令足球廣泛推廣並正規化,上海教會學校聖約翰大學,於1901年率先成立辮子足球隊,引進外籍教練。上海交通大學前身南洋公學,也成立了南洋公學足球隊。他們被譽為足球界的上海雙雄。

南洋公學、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唐文治,將足球比賽當成學校發展大事,親自組織及督戰球賽,還鼓勵組織打氣團。做法吸引學校附近民眾湊熱鬧,甚至其它城市的球迷,也專程欣賞比賽。

由於當時中國人還梳著辮子,當球員準備比賽時,都會將辮子盤在頭上,比賽期間跑多幾步,辮子散了,也來不慢慢再盤好。每當在搶球時,辮子也拋來拋去。據說,當時沒有哪個洋人球隊敢主動挑戰中國辮子球隊,他們不是畏懼球技,而是忌憚中國球員頭上的辮子。不過有一場賽事,南洋後衛隊員在逼搶對方時,被自己的辮子掃中,疼得掩起眼來,結果被對方前鋒乘機射門,最終辮子球隊敗陣。

到了民國期間,中國足球日臻成熟,球員不再靠辮子打天下,也憑藉實力,一舉成為亞洲足壇巨無霸。1913年至1934年間,一共召開了10屆遠東運動會,除了在第1屆中國獲得亞軍,在其後的21年間,中國隊連獲9屆足球冠軍。當時,中國面對日本,很多時都大比數勝出,也使中國足球隊在亞洲體壇獲得鐵軍之稱。

而中國足球長期稱霸亞洲,關鍵也在於支隊伍中有一批球星,技藝超群,而他們幾乎全部來自廣東。當中譚江柏、葉北華、馮景祥和李天生,是上世紀30年代雄霸廣州球壇的四大天王,當中外號為譚銅頭的譚江柏,就是著名歌星譚詠麟的父親。

據瞭解,譚江柏頭槌出色,不但可任後衛,也可以踢前鋒。1936年柏林奧運足球賽,譚江柏代表中華民國,夥拍李天生合力鎮守後防。面對擅長高空攻勢的英國,他的頂上功夫大派用場,比賽中多次將對方傳中球頂出解圍,表現突出備受讚賞。賽後獲得主辦國德國領袖希特拉接見,頒贈一隻懷錶留念。


花老爺話


82年世界盃那批


袁頭


史上最強國足,我的答案分成兩部分,1949之前最強國足是李惠堂率領的1936奧運代表隊,1949之後是1981-84那支夢之隊。

可能很多球迷並不瞭解民國時期的足球,那時我們在遠東地區是足球強國,經常跟日本隊爭奪遠東運動會的冠軍,隊中有李惠堂、孫錦順和譚江柏(知名歌星譚詠麟的父親)等知名球星。

在1936年,這支球隊出征柏林奧運會,不過當時政府的撥款被CC系以各種名目挪用了不少,球隊只得下南洋打表演賽化緣,這才得以踏上第三帝國的土地。

當時奧運足球是淘汰賽制,國足第1輪就抽到了實力不俗的英國隊,儘管受制於奧運的業餘原則,大英最知名的球星如迪克西-迪恩無法參加,但是他們的身體素質明顯佔優,最後以2-0取勝。然而中華足球隊還是得到了高度認可,沒有給中國人丟臉。

至於建國後的最強國足,我選擇1980年代初期那支球隊,這是球隊是當年亞洲最強球隊之一,拿到了1984年亞洲盃的亞軍;1981年世預賽要不是被陰謀論算計,我們早在那時就能踏上世界盃的賽場。

當年球隊天才如雲,容志行被球王貝利譽為世界級球星;賈秀全後來去日本和歐洲踢球,曾經參加過歐洲聯盟杯;古廣明腳下技術出眾,後來曾去德乙踢球:天下少年李華筠在1983年世青賽上一鳴驚人,與範巴斯滕等人一起被譽為當屆賽事的六大最強新星。

只可惜,歲月走遠,往事令人唏噓;如今的國足淪為了笑柄,是我們心中永遠的痛。



諾坎普首發飲水機


米盧那一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