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這所小學已有111年曆史

最早的大門

漯河這所小學已有111年曆史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祖籍雞山腳下王五麻莊的的王姓開明紳士移居曹集並創辦私學“詹山書院”, 系舞陽縣最早的洋學堂之一,曾名噪一時。民國七年(1918年8月)改稱舞陽縣第二小學。新中國成立後,幾經易名,現稱作“曹集希望小學”, 被人民日報出版社與中國名校之魂編委會錄入《全國百所名校》一書。該校創辦111年來,為國家、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很多已成為國家建設的精英之士。

漯河這所小學已有111年曆史

現在學校的校門,也是被稱為“三寶之一”的總理題詞的校名

漯河這所小學已有111年曆史

主席回家親手植的樹,也寫進名樹錄。也為一寶。

漯河這所小學已有111年曆史

主回母校後贈的青花瓷,也是一寶。

漯河這所小學已有111年曆史

曹集小學初創於1908年,後幾遷校址,幾易校名,初名為“詹山私學”,後易名為“舞陽縣詹山小學”、“舞陽縣區立第五小學”、“舞陽縣區立第二小學”、“舞陽縣區立曹集小學”、“舞陽縣詹山小學”、“舞陽縣第十一完全小學”、“曹集小學”、“曹集聯中”、武功三中”、“實驗小學”,2001年易名為現在的由鄒家華親筆題寫的“曹集村希望小學”。百年薪火永傳承、一片丹心育桃李,曹集村希望小學堅持“德育為首、五育並舉、以教為中心、以體藝為特色”,銘記“志存高遠 奮發進取”的校訓,“以質量求生存,以科研求發展,以管理求效益,以特色鑄名牌”,嚴謹求實,甘於奉獻。

漯河這所小學已有111年曆史

百年風雨滄桑,百年春花秋實,百年雨露陽光,歲月流逝、疾如穿梭、一世傳奇、一世榮耀、百年曆史、百年搏擊,歷盡艱辛坎坷、生生不息、不斷攀越,寫下了波瀾壯闊的發展史,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歷史的高程。

漯河這所小學已有111年曆史

三尺講臺寫春秋,天道酬勤碩果豐。”近百年來,眾多莘莘學子心繫祖國、情繫教育,從曹集小學展翅起飛,成為國之棟樑。有政界要員王方銘、焦恆昌、曹照川、劉學禮、曹東昌、喬新方等;有軍中驕子曹剛川、曹華川、曹志恆等;或有學術大師、商界翹楚,更有眾多學子只是普普通通的建設者,但在平凡的崗位上都默默無聞地奉獻著自己的聰明才智。

漯河這所小學已有111年曆史

曹集學校自創建至今,已有近百年曆史,解放前就有近七百名學生畢業,據不完全統計,從該校畢業的學生中就有三十多名團級以上軍隊幹部。該校培養大學生幾十名,如柴華峰,後來任武漢經濟學院教授,黃心一是歷史學院教授,柴景嶽在漯河教書,陳譽三開封大學教授,王梯在上海海關局工作,王殷是工程師,楊耀先是醫師。杜莊的翟文一曾任地級幹部,張振華曾任西平縣委書記。眾多人才,枚不勝舉。

漯河這所小學已有111年曆史

好的傳統

漯河這所小學已有111年曆史


漯河這所小學已有111年曆史

學校食堂一角

漯河這所小學已有111年曆史

憶往昔崢嶸歲月,看今朝美景如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