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胎一般都生多久?

希望9648546


我是二胎媽媽,生大寶時從待產室到產房,再到大寶出生,大概2小時左右。

第一胎一般都生多久?

第一胎產程一般比較長,但只有開到八指或全開才需要進產房。每個人開宮口的時間不同,有的可能2~3小時就全開了,有些則疼上幾天幾夜。這和以下的因素有關。

1)、產婦的骨盆形狀。老人總會說,屁股大的好養生。其實他們看的也不是女性的屁股,主要說的是女性的骨盆。但也不是說,骨盆越大生產就越快,而是看骨盆的形狀。如果骨盆又窄又深,生寶寶比較慢,但如果骨盆又寬又淺,生孩子會容易很多。

2)、產婦的體質。這裡說的產婦的體質不僅是體重,還和身體素質有關。如果產婦過於肥胖,孕期很容易出現妊娠綜合症,對產婦和胎兒的健康造成一定的風險。產婦的身體素質也非常關鍵,分娩時體力不足,會影響到分娩的進度,一般身材輕盈的女性生寶寶更快一些。

3)、產婦的年齡。女性最佳生育期是22~29歲。這個階段的女性身體強壯,而且體力充沛。在分娩時,可以很好的跟醫生進行配合。年齡偏大的產婦,身體的健康狀態也會隨之下降。在分娩時可能會遇到的風險也就更多,需要的時間也更長。

4)、胎兒的因素。這裡說的胎兒的因素,不僅是胎兒的位置,還包括胎兒的大小。胎兒的位置是指胎位是否正,如果胎位不正的話,會增加難產的風險。胎兒的雙頂徑足月時≤10cm,和產道契合,更有利於順產。如果胎兒頭部或體重過大,很難通過產道,分娩時間會加長。

5)、順產的信念。產婦信念堅定,分娩也會更順利一些。有些產婦因為怕疼或準備不充分,會有恐懼的心理,最後選擇了剖腹產。在臨產前,家人的支持非常重要,幫助產婦堅定順產信念。

產婦宮口沒有開全,就會在待產室觀察,直到醫生認為需要進入產房了,接著被推進產房。大部分會在1小時左右分娩,但也有些可能會慢一些。

總之,頭胎生孩子有些會很快,但也有些很慢。主要是由以上幾點因素決定,在臨產前,媽媽們一定要堅定順產的信念,並且絕對信任助產士予以配合,這樣分娩才能更快些。

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高級育嬰師,一位兒童心理學專業的二胎媽媽,專注孕期、育兒、早教、餵養與護理知識分享!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

IF枕邊育兒


每個人生孩子快慢都不一樣,我疼了十個小時才生下我家寶寶,我是第一天晚上先見紅,但是沒有任何疼痛,住的離醫院比較遠,所以著急忙慌去醫院,結果醫生檢查沒有要生的跡象,讓我觀察一晚上,到了第二天早上還是沒有宮縮的疼痛感,醫生就讓我回家了,當天下午我感覺有點像大姨媽來時的難受感,後腰抽的有點酸,但完全能夠忍受,下午六點我到家附近的橋下溜達了一圈,回家以後感覺痠痛感更強烈了,我慢悠悠的洗了頭髮,泡了個腳,到晚上八點多的時候,我感覺到有規律的痠痛感,十分鐘左右一次,一次一兩秒,我感覺可能要生了,叫了出租車直奔醫院,到醫院差不多是晚上十一點左右,醫生說我不像是生孩子的,我又一次被勸回家,這次我婆婆帶我去了一個親戚家,結果去了人家家裡一個小時左右差不多就是十二點左右的時候,我感覺疼痛感轉到肚子上了,四五分鐘一次,一次一兩秒,到醫院以後醫生讓我各種簽字畫押,因為我老公在外地上班,晚上又不能及時趕回來,我婆婆喊了兩個親戚幫忙,凌晨四點以前疼痛完全能夠忍受,四點之後慢慢的體力不支了,再加上我已經兩個晚上沒有休息好了,宮縮也越來越明顯,我開始覺得疼痛難忍了,醫生檢查宮口說是開了五指,剛好這時候羊水破了,我只能臥床,不一會我感覺有點想要大便的感覺,那時候是早上七點半了,醫生要交班了,著急忙慌把我推進產房,醫生各種忙活,我疼的只喊醫生幫我拋,但是沒人理我,不知道啥時候醫生說了一句馬上要幫我接生了,別讓我動的太厲害,因為已經消毒過了,接下來就是跟電視中看到的一樣,醫生讓我在宮縮來的時候使勁,我清楚的記得一次宮縮我喚了三口氣,突然感覺嗖的一下,肚子輕鬆了好多,寶寶就出來了,醫生報時間十點零七分,我從見紅到生產花了二十四小時,疼痛只有自己知道,無法用語言表達。

關注我,更多驚喜等著你哦⊙∀⊙!


亞洲生活錄


您好,我是南瓜媽媽,很高興為您解答。

我已經生了兩個寶貝了,現在回想起來生大寶那會兒的情景,記得剛從產房裡面出來的時候,我說“打死我也不生二胎了”,沒想到過了幾年,我就好了傷疤忘了疼,又生下了二寶。

好了,閒話少說,我還是回答題主的問題,講講當時生一胎的情況吧。



當時我是半夜三點鐘左右發作的,就是肚子突然一陣陣的疼痛,但是,痛感不是很重,比平時痛經稍微輕一點,疼痛的間隔時間大概是五分鐘,到早上五點多鐘,一直是維持這個痛感和這個頻率。

早上六七點鐘,疼痛有一點加重了,然後我們去了醫院,醫生給我檢查以後說還早的很,現在只開了兩指,之後就給我做了B超,看了一下寶寶的情況,當時檢查一切正常,就是寶寶的頭稍稍偏大,雙頂徑9.7cm,但是醫生說這個問題不大。

後面醫生跟我們簽了幾張之情同意的單子,我就在病房裡休息了。

在休息的過程中,我一直都很緊張,疼痛也越來越厲害,到了下午一點鐘左右,疼痛變成一分鐘一次了,我自己也疼得坐都坐不住了,只能躺在床上縮成一團,期間醫生又給我查了一下宮口情況,表示時機還沒到,並建議我不要躺著,最好走動走動,能幫助宮口儘快開全。

於是,我在家人的攙扶下,在醫院的走廊裡來回走動,走一會兒,停一會兒,這段時間,不僅肚子疼,腰也更疼了,感覺好像有人在用鑿子撬開我的腰骨一樣,堅持到了下午三點,我實在扛不住了,再次要求醫生檢查,醫生一查,說現在可以進產房了,於是我開始進產房,正式用力生產。



正式生產的過程持續了兩個小時,從下午三點到五點,在經歷了無數次的用力之後,順利生下了大寶。

以上就是我生第一胎的經歷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用,歡迎點贊轉發,我是南瓜媽媽,專注科學育兒,感謝您的閱讀,想要獲取更多育兒資訊,歡迎關注我。


南瓜媽媽育兒說


順產的話,第一胎生產的時間一般都會比較長。

分娩一般包括三個產程。第一產程是開宮口的階段,第一次生產一般需要12-16小時。

第二產程是宮口全開到胎兒娩出的階段。這個階段一般是一到兩個小時。

第三產程是胎盤娩出的階段,這個時間應該是在30分鐘之內。

我當時生第一胎的時候,第一產程的時間比較長。

當時是孕41周加1天住的院。41周加3孩子才出生。

  • 因為遲遲不開宮口,所以進待產室後打了催產素。催產素一天,只開了一指。夜裡大約10分鐘左右疼一次,第二天早上檢查還是隻開了1指半。

  • 第二天繼續打催產素,中午12點宮口開到3指。當時醫生說我的胎位不算太正,胎頭有些高。所以宮口開的慢。下午2點,護士給我手動轉了胎位,這下宮口開的快了,疼痛的程度也更強了。
  • 之前的一天半,疼痛完全可以受得了。如果疼痛讓我評分的話是60分,那麼轉了胎位後,直接到了90分。下午4點,給我人工破水,宮口開的更快,下午6點,已經開了6-7指,疼的已經可以在不宮縮的時候,睡過去。
  • 6點,醫生已經下班,只留了值班護士接產。
  • 看我還能行動,趕緊讓我進產房,自己爬上產床。接下來的一個小時,是我覺得最痛苦的時候。
  • 宮口開的很快了,但是還沒全開。這時候疼痛,下墜感,全部襲來。特別想用力,這時候助產士是不讓用力的,讓深呼吸,往回憋。那時候想的就是趕緊讓我用力吧,已經沒力氣收了。

  • 7點,宮口全開,第一產程結束,用了兩天一夜。第二產程開始。
  • 這時候可以用力了。

  • 配合助產士的指令,用力,放鬆,老公當時在身邊,一邊拉著我的手,一邊給我喝水。我給自己打氣,跟孩子說話,讓他也加油。
  • 終於8點半左右,孩子出生了,第二產程結束。

第三產程比較順利,胎盤很快就娩出了。

那麼生產快慢是由什麼來決定的呢?

第一是開宮口的速度,有的人宮口開的快,可能幾個小時。有的人開的慢,可能要20多個小時,宮口開的快還是慢,決定了生產的時間長還是短。

第二是胎兒娩出的階段。一般一到兩個小時。但有的產婦會用力,加上胎兒體重小,頭小,可能比較容易生。有的孕媽媽,不會用力,生的會比較辛苦比較慢。

這個,我覺得就聽助產士的指令,讓用力的時候用力,不讓用力的時候就放鬆。配合宮縮,胎兒只要不是非常特殊的情況,一般都可以在2小時內生出來。

我有一個同學,生孩子的時候非常的快,從晚上破羊水到送去醫院,到孩子生出來一共用了三個小時,但她是初產婦,我們當時都很驚訝。所以生孩子的時間長短也沒有絕對,跟個人體質也有關係。

但不管生的快,還是慢,其實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孩子能夠平安健康出生。

我當時開宮口很慢,雖然過程很遭罪,(我沒打無痛),但信念很足。就一個目標,只要孩子健康平安出生,我再疼兩天也能忍受。

做媽媽真的會讓自己更堅強。希望每個媽媽都能平安順利生產。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專注科學接地氣兒的分享孕產育兒知識。如果覺得我的分享對你有幫助,歡迎關注我。育兒路上,同行不孤單。

清泉育兒


嗯,當看到朋友這個問題時,思緒立馬回到了去年正月的那個時候。

我們二個人在一個城市,貴州偏僻的一個縣城。比預產期提前了十天,半夜發現見紅,趕緊打電話給爸媽讓他們改變行程即刻動身來我們這裡。

一大清早就把待產包之類的準備好去往了醫院,店裡就沒有管,到了醫院,辦好了入院手續之類的就等待寶貝的降臨。

等啊等,等了一天,爸媽下午趕過來了,到了晚上十點左右也只是隱隱作痛,沒有規律的十多分鐘二十分鐘痛一下,那時還不斷的拿出手機拍照發朋友圈記錄這一時刻,醫生一看,就說還沒有,有心情有空在玩手機,起碼一時半會沒有那麼快。

於是讓爸媽回住房了,我們二個就在醫院。到了晚上十一點多開始,越來越痛了越來越密集了,感覺寶寶就要生了,醫生一檢查還沒有開全!

一整晚,幾乎沒有睡覺,身旁的我也束手無策,一分一秒的等待著黎明的到來,數著時間一點點走,終於到了早上,醫生還是說沒有那麼快,讓老婆去多多走動!(過往的文章中詳細了記錄了這段過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

一上午,痛聲不斷除了陪著她一步一步的堅強的邁開著步子,握著她的手真的不知怎麼辦,但非要堅持順產的她,完完全全沒有想到會痛這麼久!她媽媽打電話過來說:女兒,痛的受不了,那就剖了吧!

可是老婆不甘心,說我痛都痛了這麼久,我不能白痛了,無論如何要順產。

真的不知道怎麼過的那段時間,到了下午四點左右,醫生檢查說宮口差不多開全,可以進產房了。我和媽媽等在門口,大約五點半左右終於聽到兒子的哭聲了,一塊石頭終於落地了!(關於孕前,孕期等育兒話題,請關注頭條號黃媽媽育兒匯或因味有你,這裡有我們很多心得與總結)。

是的,第一胎時間很長,等待的過程很漫長。第二胎就快了,今年我們家女兒出生,頭一天晚上見紅,我們去入院,早上七點進產房,八點半就生完了。

但無論是頭胎還是二胎,總得在身體與心理上做好充足的準備。

1.身體上是指營養跟上,充足但不過分的補充,營養是指人體可消化吸收利用的物質而不是無用的一堆東西。身體好,自然生產過程還是孕後恢復都將會有體現。
2.心理上是指無論順利與坎坷還是某種突發情況,始終積極樂觀。讓過程多一些快樂積極的元素,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寶寶都尤為重要。

最後呢,謝謝朋友們的關注——因味有你。育兒的路上我們一起成長!


姑姑小麗


我在孕期時,就開始諮詢身邊的寶媽朋友,當我聽到有的寶媽順產需要5個小時,有的甚至更長時間,當然,時間的長短,取決與自己的身體素質,反正,聽後我是怕了,所以我選擇的是剖腹產!

我們這邊有個習俗,剖腹產的話,要算寶寶出生的時間,都會選一個良辰吉日。當時算的是當天上午10:20分,這個時間為最好,我就那天早上9點半的時候,護士來插尿管,9:50分被送進產房。推進去以後,停在一個地方,因為是躺著被推進去的,所以看不到,都說,等待是最煎熬的,真的,在外面等的時候,感覺是一秒一秒的在過,手心裡都是汗,聽見有人喊你名字,再被推進一個屋裡。打麻醉針—開刀,隨後就聽見了寶寶哇哇大哭的聲音,10:20分,寶寶出生了,也就那一刻,我熱淚盈眶。

9:50進產房—10:20寶寶出生—快12:00我被送回病房。這是我總共的生產時間!





瑤邇


生寶寶對女性同志來說既是最危險的也是最偉大的。生孩子用多長時間,刨腹產基本半個小時就可以完成整個生產過程;而順產則由於每個人的體質、年齡、骨盆情況、胎兒情況等等都各異,生產的時間也會有長有短。

我三個寶寶都是順產,基本產程都在半個小時。我的三個孩子可能是上輩子就認識,生產經歷都是一樣的。都是在產檢時做胎兒彩超發現羊水減少,醫生給開了住院手續,回家收拾好第二天入院。住院當天一切準備就緒,吃過午飯睡個午覺,下午兩點開始規律宮縮,五點少量見紅,六點進產房,人工破水後,半個小時寶寶出生,老大和老二在時間上差五分鐘(隔五歲哈,不是雙胎),老三是在晚上10點半進產房,11點10分寶寶出生,用時40分鐘。相似又緊密的產程和經歷,好像都在計劃安排中一樣。順產的媽媽們需要在產房觀察兩個小時,一是觀察出血情況,二是幫助媽媽和新生嬰兒建立餵養關係,早吮吸早下奶。生完寶寶在醫院呆到第二天早上就辦理出院手續回家了!

建議準備生產的媽媽們,孕期注意飲食、適當運動,按時產檢,最好找固定的醫生。臨產前根據自身情況徵詢醫生意見是順產還是刨腹產,無論如何生產都要媽媽們堅定信念。還有丈夫的陪伴能給準媽媽們帶來最堅強的力量!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媽媽們加油!



爾雅媽媽


這個就不好說了因人而異吧!我懷孕的時候大補特補是在頭三個月,最後三個月平常的吃法!我媽說孩子太大不好生。而且會有併發症!所以最後三個月在吃上面就沒有太葷腥!然後從懷孕初期開始一日三溜,必須讓我到處走動!最後三個月走得特別勤快。生的頭一天還在爬山,有時候走得肚子難過就坐下來,待會接著走!4月22日早上六點半,我看了鐘的,腰有點漲漲的,就像快來姨媽的感覺,然後去衛生間看見有點粉紅色!回到床上躺著是難過,就靠著唄,老公問我有沒有事我說沒事,網易上說見一點點紅起碼還要三天!老公又睡著了,我就這麼靠著,直到8點我媽起來,她問我幹嘛,我說腰有點漲,好像是見紅了,不是很紅!我媽趕緊打醫院的電話叫救護車來,喊我爸立馬去菜場買肉燉湯!到醫院是8點多,醫生開了單喊我做B超,這時漲得厲害了,我媽和我老公扶我去了,做完B超,去了待產室檢查,我媽問我該住哪個病房她扶我去,醫生說還去個鬼的病房,開六指了,這裡得歡呼一下,前六指開得特別痛苦,而我就這麼開了,根本還沒來姨媽疼!然後就有人來問了下情況,留了個做衛生的阿姨看著我,一直有插著胎心監護,我看了下9點10分進的產房,聽見醫生對我老公說我沒吃早飯讓他趕緊買紅牛,營養快線,一定要拿根長吸管進來!後來我一直迷迷糊糊的睡覺,肚子有規律的疼,疼的時候我叫一聲,不疼又迷糊去了,就這樣11點整醫生把我叫了起來,她說小孩頭皮都出來了,給我餵了紅牛和營養快線。進入產程,那個感覺真的很奇怪,說疼吧,我覺得還是來姨媽疼,說不疼吧那又是自欺欺人,第一下用力沒把頭生出來,第二下也是,醫生就嚇我,小孩窒息了,趕緊用力!我憋住一口氣,使出全力,我家小子出生了,6斤6兩,身長50公分,醫生說特標準!第三下用力,我側切了,根本不疼,就是有拿剪刀剪肉的那種聲音和感覺,接下來才是疼,因為側切縫針是裡外幾層,沒打麻藥,硬縫!我看了鐘的,小孩是11點10分出生,而我到了12點一刻才出產房,期間都是在縫針!小孩生出來一瞬間超爽!縫針的時候我能感覺出血和撒尿似的!進入產程到出生是10分鐘!最不幸的是我得了產後尿瀦留,尿不出來,那感覺生不如死,生的第一晚我光屁股站在床邊整整一夜,疼瘋了,還不停有不明液體出來,喊護士來她就死命按肚子,說是產後血氣疼,那一按到膀胱,簡直覺得死是舒服的,到第二天肚子漲得比沒生還大!我媽扶我到處打聽是怎麼了,一個老醫生聽見後,一檢查迴護士站發了一大通脾氣,說她們連尿瀦留也看不出來,拿了導尿管袋給我導尿,瞬間舒服了,導了整整一小圖桶後不讓導了!這就是我生孩子的過程!


花落相別離


這個因人而異的,分娩的時間計算也不一樣,有的人從宮口剛開的時候開始計算,可能到宮口完全開進產房需要一天的時間,期間陣痛是免不了的,進了產房也還是需要大約好幾個小時才能生出寶寶,這期間的痛苦是很難想象的,不過為了寶寶,媽媽都是很堅強的。

一般醫生的計算是從宮口開到三四釐米的時候才開始計算的,期間會不定期的檢查宮口的情況,等到適合的時候會安排進產房開始正式的生產,有的孕婦身體條件好,進產房半個小時甚至更短的時間就生出寶寶了,有的則要好幾個小時,主要跟產婦的身體有關係,第一胎要稍微時間長一些,主要是要聽從醫生的安排,助產醫生會幫助產婦儘快的生出寶寶,要按醫生的指示來做,否則時間不僅拖得長,痛苦還會更加的多。

生完寶寶後,月子期是身體恢復的黃金時期,請個好月嫂,從衣食住行各方面幫你調理,我當時是朋友給我介紹的小脈孕寶找的月嫂,還不錯,價格也不貴。


小糖寶孃親


我在醫院統計室上班,十幾年前我要生孩子之前看了一個月的產科病歷,大部分十個小時多左右吧,有快點有慢點的。聽說生的快點的疼的更厲害。我自己媽媽疼了一個小時左右就生了,我沒那麼幸運,我從疼到生十三個小時。要堅持,只要醫生說可以就咬牙堅持吧。正常生完恢復的快。個人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