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的舌尖上的中國,老一輩的珍寶,現在小孩卻棄如敝履

說起《舌尖上的中國》大家都不陌生,在過去幾期《舌尖上的中國》,我們都是流著口水看完的,現在人們的物質條件豐裕了,開始追求精神上的需求,即使是用來果腹的食物,也要做出美感,讓人看一眼就忍不住流口水,但是你想過嗎?在30年前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吃飯僅僅是為了填飽肚子的時候,那時“舌尖上的中國”是怎樣的呢?今天就帶大家感受一下30年前舌尖上的中國。

鐵板羊肉


老一輩的舌尖上的中國,老一輩的珍寶,現在小孩卻棄如敝履

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家裡如果有豬羊牛,那就相當於現在家裡有輛寶馬了,這可是富裕的象徵,除非過年,平時是很難吃到肉的。而這個鐵板羊肉顯然是大戶人家的特權,同時也不得不佩服中國人民的智慧,竟然想到這種方法做鐵板羊肉。

酸菜


老一輩的舌尖上的中國,老一輩的珍寶,現在小孩卻棄如敝履

每年白菜豐收的時候,都會醃製這麼一大缸白菜,夠一冬天吃的了,那時候都是大家庭,每家至少七八口人吃飯,這樣的缸想必80後的小夥伴都見過,但是90後就不一定見過了。每年一到吃酸菜的季節,就特別盼望每隔一段時間,會改善一頓的酸菜餡餃子。

毛豆腐


老一輩的舌尖上的中國,老一輩的珍寶,現在小孩卻棄如敝履

這是一個特別有爭議的美食,和現在的臭豆腐類似,毛豆腐也有著“那一抹神奇的香”,喜歡的人聞著香,不喜歡的人聞著就是臭,其實毛豆腐就是壞了的豆腐,不難想象,在那個物質匱乏,食不果腹的年代,這個毛豆腐是怎麼誕生的,但是這種“顛沛流離”環境下誕生的毛豆腐,卻成就了另一番滋味。

豬油拌飯


老一輩的舌尖上的中國,老一輩的珍寶,現在小孩卻棄如敝履

現在人們普遍認為豬油脂肪含量高,不符合健康飲食該有的要求,所以豬油一般都扔掉了,並不食用,也很少見到有人煉豬油了,但是30年前這可是隻有土豪才吃得起的美食啊,尤其是這個豬油拌飯,吃一碗豬油拌飯,比過年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