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疫情,你悟到了什麼?給自己留點時間,想想以後的生活和人生


這場疫情,你悟到了什麼?給自己留點時間,想想以後的生活和人生

文|看遍人間故事

導語:

我們總是會羨慕一些成功的人,也總是喜歡聽他們講一些勵志的故事。聽過那些故事之後,似乎覺得某些片段也曾在自己身上發生過。可是,大多數的我們依然在社會的底層忙忙碌碌,依然羨慕著那些人。

兩者不同的區別是什麼?或許我們應該認真的想一想。

其實,那些成功的經驗和道理就在我們身邊,或者說絕大部分都是耳熟能詳。

可是,你踐行了多少?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問問自己。

如果是因為工作的忙碌,生活的負荷,所以我們沒有認真思考的時間,

那麼這次疫情,給了我們足夠的時間。

你,悟到了什麼?

疫情初始,原本普天同慶的神州大地增添了一絲焦灼的不安。


這場疫情,你悟到了什麼?給自己留點時間,想想以後的生活和人生

春節,永遠是最重要的節日。它的重要,不僅僅是體現在可以闔家團圓,對於在外拼搏的我們來說,更重要的是一個“結果”的日子,無論坎坷與否總算是可以暫時放下那些“擔子“”,犒勞下自己的同時也能夠騰出時間想一想新的一年要怎麼辦。

春節,所有的人歸心似箭,恨不得能夠插上翅膀飛上天空,越過高山河流到達那個要去的地方。此時的我們還沒有意識到疫情的嚴重性,也不知道武漢發生了什麼。

1月20日,看到武漢疫情的初次報道,或許和大多數人一樣,只是更多的認為就是武漢城的事,過個幾天就結束了,畢竟新聞中也經常有報道一些城市防疫相關的問題。恰巧有個同事家是武漢的,於是我們打趣的勸他留下來值班,並開玩笑的說:說不定過完年就回不來了。

不曾想,一語成戳。


這場疫情,你悟到了什麼?給自己留點時間,想想以後的生活和人生

1月22日,關於武漢疫情的報道“洶湧而來”,確診五百多例,新增一百多例,看到這個數字心頭一震,難道這個疫情會很嚴重嗎?心裡開始了擔憂,只是不曾想這次竟然比SARS嚴重的多。

1月23日,疫情看起來更加的糟糕,確診的病例是越來越多。這種情況春節過後應該就結束了吧,我如是想。

隨著時間的推移,疫情讓大家感覺到了可怕,武漢封城,河南封村,這些疫情直接導致了兩個問題:第一是防疫類物資的短缺,比如口罩就出現了洛陽紙貴的現象;第二個問題民以食為天,超市原本琳琅滿目的商品被搬得空空蕩蕩,只剩下孤零零的貨架,春節檔又給這空空的貨架增加了補貨的難度。


這場疫情,你悟到了什麼?給自己留點時間,想想以後的生活和人生

疫情之下危機時刻如何才能保證生活的品質?做好日常生活的物質和精神儲備。

1.儲備糧食。

抖音上曾看到一個關於疫情期間飲食的視頻:疫情前幾天有酒有肉,無肉不歡;中間幾天葷菜偶爾一個;再後來清一色的泡麵,再後來迫於生計外出覓食。雖然這只是一個作品,但也反應出疫情期間大部分人的飲食問題。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你所在的城市食品難以供應,此時已然斷炊,該怎麼辦?

疫情之下,難免會有部分人存在恐慌的心裡,就像是“雙黃連”背後的恐懼一樣。於是各大藥店板藍根,夏桑菊等常規藥品也一掃而光,更不用提常用的洗手液,就算是各種感冒藥也一時脫銷。當物資缺乏的時候,很不幸如果感冒了,或者是某味急救藥缺了,小區出不去,醫院不敢去,怎麼辦?

假設這個人是你,這些緊急的情況就發生在你身上,你會做何選擇?

2月初的時候,曾經在論壇上看到過一個疫情過後的採的清單,包含了酒精,手套,口套,急救包,紅外測溫儀,常備方便麵,飲用水等等。我想他或許是吃了遭疫情物資缺乏的苦,反過來也應該像他學習,學會總結和反思。

假如疫情發生的時候,有儲備之糧,定然是不慌的。所以日常急救物品,生活幹糧等倒是可以儲備一些。用不上倒好,如若發生了緊急情況也無須慌張,就像是這次疫情一樣,畢竟手裡有打持久戰的資本。

這場疫情,你悟到了什麼?給自己留點時間,想想以後的生活和人生

2

.儲備金錢

過年總要精心準備各種年貨,特別是食材,比如說豬肉。對於已經實現財富自由的人來說,他們的生活必然是精彩紛呈的,因為他們生活的品質極少受到價格的影響,自然價格的標籤也基本視而不見。但對於普通的我們來說,豬肉的採購量還是要量力而行,因為貴。一如朋友圈持續半年的笑話一樣:二師兄,聽說你的肉現在比師父都貴了。雖然是笑話,可現實卻是被生活甩手給了一記重重的耳光,默默的。

只是不曾想到,霸佔市場長達半年之久的二師兄,輕而易舉的敗給了口罩,僅僅是隻用了兩週的時間。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寧願是豬肉的價格高一些,因為畢竟和口罩相比豬肉還是買的起的,或者完全可以不買,但是口罩的採購卻由不得你做主,至少在疫情初期這是個事實。只是不知道會有多少人會感受到這份無奈。

因為疫情的突襲,有太多的想不到,不曾想到的因為藥品的供應困難,板藍根價格翻倍的增長;更想不到因為食品供應的不足,價格令人望而止步,可又不能說不。

於是疫情初始,春節的喜悅漸漸的被替換成一絲絲的焦灼,新年伊始便被生活揍的鼻青臉腫。

當口罩難求的時候,你買到口罩了嗎?可是身邊總是有大神通的人有貨。你焦灼吧,因為沒有過硬的人際關係;當口罩價格飆高的時候,你買口罩了嗎,那價格又是平常的多少倍?你心疼吧,因為沒有過多的儲蓄,或許是月月的捉襟見肘。

當生活逼迫你的時候,你能夠給以還擊嗎,有這個資本嗎?

假如疫情發生的時候,有錢有人 ,春節定然是喜悅的所以疫情結束以後或者從現在開始,真的想一想賺錢的事,真的!畢竟這個世界上能夠真正救助你的,就是你自己。

人脈和財富並存,這就是硬道理。

這場疫情,你悟到了什麼?給自己留點時間,想想以後的生活和人生

3.儲備和睦

母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睦,家和,想想都會倍感溫馨。不可否認既有祥和,自然也會有吵鬧。

古人說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疫情定然是可憎的,但站在家庭的角度來看未必不是個好事,它把吵鬧逐漸變成了祥和。

曾經,因為家庭瑣碎的糾紛而老死不相往來的姊妹,在這個時刻開始了相互關心;

曾經,因為繁忙的工作而互生嫌隙的夫妻,在這個時候享受了二次如膠似漆;

曾經,因為隔代理唸的不同而小心翼翼的父母,在這個時候終於敞開了心扉;

曾經,因為生活的節奏而選擇素食的男女,在這個時候開啟了甜蜜的廚房時光;

如果沒有這場疫情,我想他們或許從來不敢想象會有溫馨的生活體驗。

當沒有疫情的時候,如果我們也能夠生活如斯,我相信你人生中的每一天都是精彩的。

家和萬事興,心情好,自然什麼都好。你說呢?

假如疫情發生的時候,家庭是和睦的,心情自然是極好的,又何愁大事不成。所以疫情結束以後或者從現在開始,放下固執,試著從傾聽和接受開始做起,或許會有一個更加精彩絕倫的世界在等待著開啟。


這場疫情,你悟到了什麼?給自己留點時間,想想以後的生活和人生

疫情蔓延,嚴陣以待的神州大地迎來了一絲安心的曙光。

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不論是那個朝代都有江湖大義的故事,中國從來不缺少“俠客”,一如疫情初期就衝在抗疫前線的那些醫生和護士,火速開工建設並自發增援兩座神山的基層建設者,自發帶車帶人接送病人的私家車主們,千里迢迢援助及輸送抗疫物資的長途司機們,無論身在一線還是支援一線,他們都是名副其實的俠之大者。付出了總歸會有回報,疫情的控制也開始有了成效。

或許也有許多的人想奔赴一線,但實際上大眾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老老實實的待在家裡,其實我們同樣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因為阻擊了病毒的傳播,這每一份阻斷彙集起來就是中國的成效。

或許我們也可以自豪的像孫濤一樣說一句:我驕傲。


這場疫情,你悟到了什麼?給自己留點時間,想想以後的生活和人生

有個事實我們不得不承認,那就是已經畫地為牢,以房為牢不能跨出一步。同時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在這牢籠裡我們有了更充足的可以隨意揮霍的時間。好不容易有個不用上班,不用上學,不用早起,想幹啥就幹啥的時間,再加上不用出門,此時如果不盡情的享受,似乎有點太對不起這個時光,於是忙忙碌碌的刷抖音,不眠不休的玩遊戲,心潮澎湃的追新劇,可時間久了,生活不是更加的精彩,相反是愈發的無趣,玩物喪志就是如此。想想疫情以後的事業和金錢,當真會惋惜那些荒廢的大好時光嗎?想一想年前的那份新一年的規劃,如果有的話,作何感想。

回頭想想我虛度了光陰嗎?是的,雖有收穫但是和目標相比差的太多,同時也讓女兒更加的“討厭”我,只是因為疫情這段時間的壓迫學習。前段時間微信視頻的時候想看看女兒,不過這一想法倒是很乾脆的被女兒拒絕了,因為一句"討厭爸爸“,這就是辛辛苦苦的結果,想來總是略顯尷尬的,想想或許更多的是我的不是。

1.用對方法

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家長最為關注也最為頭疼的,尤其是小學生。用一句耳熟能詳的話來說就是:不寫作業的時候母慈子孝,寫作業的時候雞飛狗跳,那個畫面感太強,就算是沒有經歷過也都能夠想像的到。

女兒對於學習很少能夠主動的,當面臨無計可施的時候,於是乎我掄起了大棒,按照傳統的教育方式,先揍了再說,先不說效果,起碼能夠解決開始學習的問題,雖然很不情願。去年有在新聞上看到一位父親採用棍棒教育的方式獲得了成功,我想這種方式還是需要慎用,但也不能不用。

其實孩子的學習能力特別的強,當她能夠真正的理解一個知識點,與之相關的題目不用耳提面命,她自然會三下五除二的搞定。可是為什麼會有“雞飛狗跳”的現象發生呢?因為她根本就沒有理解那個知識點,而家長固執的認為她就是不想做作業,一個不懂墨跡著不願意做,一個是嘶吼著埋怨著為什麼不做,最後的結果是孩子一看形式不妙,隨便寫寫免得受苦。表面的戰鬥結束了,實際上卻逐漸埋下了不良的習慣,因為作業上的某個知識點她不懂,可是她不敢說不會。

如果當你到家的時候,孩子很積極的跟你說:媽媽,我的作業寫完了。你又作何感想?


這場疫情,你悟到了什麼?給自己留點時間,想想以後的生活和人生

2.學會表揚

有一個場景,我想大多數人都經歷過,那就是績效面談。

如果BOSS否定年度成績,沒有一頂點兒的表揚,同時又是各種“挑刺”,你作何表態?恐怕自有留爺處的想法多一些吧;如果BOSS嚴厲的指出某些需要改進,但同時也給予了一些表揚,更多的是給予一定的指導,你又作何表態?恐怕莫名的有股想更上一層樓的幹勁吧。

表揚,總會有意向不到的結果,雖然大多時候面對的是同一種狀況,結果迥然不同。尤其對於孩子來說,讚揚的好處不可想象,因為她們大多渴望被肯定。

語文以識字為基礎,認識的字越多,學習就越好,所以每天我都會讓女兒記憶幾個生字,可總是效果不怎麼好,甚至有些時候半天都不肯學習一個字。偶然間翻到最近半年學過的生字,生字之多出乎我的意外,於是我參照課本問了女兒幾個覺得她可能不會的字,意想不到的是她竟然都答對了,無意間說了句真棒,有看的出女兒瞬間表現出來的驕傲。於是我起身開始忙我自己的事情,大約半個小時後當我再次看到她的時候,她卻很認真主動的在學習生字,這是不可想像的。

一句真棒的魔力足可以讓你欣慰。自然表揚也要適度,就像是免疫力一樣。


這場疫情,你悟到了什麼?給自己留點時間,想想以後的生活和人生

3.成為朋友

早晨最舒服的事情就是躺在被窩裡伸個懶腰,尤其是冬天。

磨磨蹭蹭起床後,開始忙碌上午的學習,這個時候她總會對你愛答不理的。

中午的時候,女兒就開始有些粘人的意向了,因為平時都會在這個時候一起看故事書或者畫畫,就像是好朋友一樣,她總會需要各種的幫助和搭檔,此時的你就是朋友,她願意和你分享一切,自然你的各種要求她都會照做。

當下午的作業又開始的時候,她又開始了愛答不理。

假如,我們能夠像班級裡的朋友一樣輔導作業,我想皆大歡喜。

面對孩子,最難的或許就是明白了這些卻不能一 一的做到,那就慢慢來,水滴總會石穿。


這場疫情,你悟到了什麼?給自己留點時間,想想以後的生活和人生

疫情防控,排兵佈陣的神州大地開始煥發春天應有的生機。

2月2日,晚上,安全到達了異地公司的所在地,說是安全也算是給自己一個安慰,路途中未知的風險只有天知道。倘若到了喝涼水都塞牙的時候,豈不是要涼涼,就算是消毒工作做的再好,心裡依然是有恐懼感存在。

好在,疫情得到了有效的防控,起碼心裡還是感覺安全的。火車站進站口,測溫儀已經嚴陣以待,倘若高出一頂點的體溫異常,定然有人把你攔下;高鐵上,我能看到的是大家隔排而座,或許是專門安排的售票座位吧;異地的火車站出站口,一樣嚴陣以待的是測溫儀。看到這些似乎讓我感覺到了心安,起碼篤定了這段路途的心安,之後是否存在被感染的機率,那就交給上蒼吧。


這場疫情,你悟到了什麼?給自己留點時間,想想以後的生活和人生

出了火車站,應該如何回到公寓呢?地鐵還是單車,最後選擇了單車,實際卻是步行兩個半小時。一路走走停停,總算是有機會看看這個城市的夜景,也算是一段獨特的記憶:一個人獨自遊蕩在一條空空的公路上,偶爾穿越一段小路,前不見人,後不見車,恐懼起來似乎有些瘮人。

安全,高於一切,只為了更安全的到達,然後意料之中的更加安全的隔離,一人一屋,除了你還是你,就這樣渡過了十四天,一如有序的監牢一樣,到點取飯而後關禁閉。如果說春節期間的畫地為牢算做是無趣的話,那麼這上班前的隔離就是痴痴呆呆。聽說過射鵰英雄傳的周伯通嗎,左右互搏術就是在桃花套練就的;看過監獄風雲系列的電影嗎?到點吃飯就是那樣的場景。

既然到了公寓,那也就意味著工作的開始,也是新一年計劃的開始,一年之計在於春,奮鬥吧!


這場疫情,你悟到了什麼?給自己留點時間,想想以後的生活和人生

奮鬥,需要很多條件,比如說自律,目標,行動,誘惑,思考,成長。每一個的改變和實現都是極其不容易的,更包含了意識和習慣的改變。變,則意味著挑戰,問題是一個自我封閉的環境適合奮鬥嗎?就像是丟給你一堆金錢和一個要想要什麼都有的地方,沒有任何人來打擾你,然後告訴你清心寡慾,修煉成仙,難度可想而知。

經歷了春節檔孩子的教育和自我狀態的修正,回到異地公寓的的第二天及時制定了工作和學習的計劃。

自以為能夠實現,可這個過程中仍然是有許多誘惑的干擾,可經歷最終讓反覆確認了了一個道理:拒絕誘惑從實際的動作開始,說不以後就意味著結束,然後迅速的開始下一個動作。這個時間間隔不是下一秒,而是真空的存在。所謂的成功其實不只是想和成功兩個步驟,還有一個那就是中間一個最重要的環節,做!

這個世界人的牛人都有各自的作息規律,歸到一起都是自律,比如從白度離職的陸奇,每天凌晨3點起床查收郵件,晨跑跑步4英里,5到6點到達辦公室而後開始一天的工作。曾幾何時我也試圖向這個時間段的作息靠齊,無奈打敗自己的是無真正的志,於是屢敗。不剖析自己就不能真正的打敗自己,掩飾只會更加的瞧不起,於是在這隻能自言自語的房間定下了一套法則,希望能夠有所突破。


這場疫情,你悟到了什麼?給自己留點時間,想想以後的生活和人生

1.枯燥從來就是成功的前提,精彩從來都是後來者居上。

一套房子,一個人,靜悄悄的,如果你沒有聲音,那這個世界就是孤寂的。

想起了監獄,到點開飯而後靜默,試曾遙想古代一輩子老死監牢的人的生活,作何感想?

想起了WPS,裘伯軍閉關一年四個月,一個與世隔絕的小房間和若干的方便麵早就了WPS.

久了,你會怎樣?

有志者事竟成,從小老師就這樣教導我們,或許是我們長大了以後不再相信有志,所以當再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感覺有些陌生。志,心中所想,是被這個塵世所迷惑了還是這就是真實的自我?感慨間似乎又有了撥亂反正的意味,可終究自律還是差火候。

好多年前明白一個道理:為什麼不喜歡學習而喜歡玩樂?答曰:學習苦難,玩樂容易。顯而易見,避重就輕,知難而退或許就是大部分人的本性。人若想成功,必然要迎難而上,但那需要在頓悟好幾番道理以後,磨滅惰性總需要一番歷練,我想沒有任何一個人想面對“苦難“”的。

這場疫情,你悟到了什麼?給自己留點時間,想想以後的生活和人生

苦難,既苦又難又無趣,可慢慢的會越來越精彩。你,經歷過嗎?就想是遊戲一樣,特別是RPG類。

故事的開頭,主角總是會經歷一些瑣碎的事情,比如取個物件,或者殺個蜘蛛,劇情總是那樣的無趣。

隨著劇情的發展,主角的故事定然是豐富了許多,或者曲折或者悲涼,說不盡道不完的故事,此時回頭再看,這個故事已經沒有了開頭般的無趣,因為經歷了種種的成長,精彩已經不得不來臨。假如故事的你始終無趣,那麼還會有後來的精彩嗎?不會,因為劇情的設定不接受,它只會告訴你勝敗乃兵家常事,英雄再來。耐不住寂寞就見不到精彩,是的!

晚上,靜默了一天以後總會是來個室內跑,這靈感來自於杭州的大神,據說在疫情期間這位大神在衛生間完成了馬拉松,因地制宜不失為好辦法,於是效仿開始了室內運動。剛開始的幾分鐘始終找各種藉口提前結束,當堅持了半個小時候缺不想那麼快結束,總是想在設定公里數達成以後再跑幾步。究其原因在於享受了精彩就想一直持續下去。

開頭,總是無趣和不願意的,可如果能夠堅持走下去,精彩總會讓你停不下來。

只是在於,你如何選擇,行動!


這場疫情,你悟到了什麼?給自己留點時間,想想以後的生活和人生

2.拒絕誘惑,從說不開始。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沒有外界的“壓迫”,永遠不會有今日事今日畢的理念。比如臨近開會的前天或許我們才會想起來報告沒有寫完,再比如臨近開學的前幾天我們才會火急火燎的趕作業。正是因為明日的理念,正是以為KPI的壓迫。你試圖想過把被動的KPI變為主動嗎?

如果你想過,可是最終能夠實現的能有幾人?寥寥無幾吧!自然,那些成功的人例外。

曾經制定好的計劃,實現了多少per?

曾經熱血上頭,立志改變的目標,達成了嗎?

曾經瞬間想做的事情,猶猶豫豫之後開工了嗎?

有一個這樣的念頭,在腦海中徘徊了好久:這是最後一次了,滿足最後一次以後再也不回了。可事實上理智拗不過感情,同樣的動作總是在反覆循環,誘惑總是沒完沒了,似乎陷入了跳不出的怪圈。


這場疫情,你悟到了什麼?給自己留點時間,想想以後的生活和人生

同樣,當寂靜的只有而且只能是一個人的時候,我也苦惱。曾想還不如去上班,因為那裡有不得不遵守的規定和必然要完成的任務,如此能夠帶動走入良性循環,可事實是我們總喜歡給自己找藉口和欺騙自己,依然是拿誘惑毫無辦法。

俄國作家剛查洛夫寫過一個故事,有個壯漢,當他突然產生一個全新想法的時候,他會血液沸騰,筋肉蠕動,血脈賁張,只是受到精神力量的激勵,在短短的一分鐘之內,躺在床上的身體變化了三個姿勢,可是他始終都是在床上,沒有任何的行動,這就是空想。一直躺在床上就是身體給出的誘惑,它只是希望你沿著舒適的方向前進,因為容易。

人,都喜歡被誘惑牽著走,因為輕鬆,可是大多數都是偏離了預設的軌道。可是想要一蹴而就改變習慣也定然是不可行的,那就從拒絕誘惑開始。

上一秒對誘惑說不,下一秒就不能再想已經拒絕的誘惑,應該想的是下一步做什麼,然後馬上去做。

樹立人生的方向,從小事情做起,我想上蒼更青睞有準備的人。

想,做,成。送給自己


這場疫情,你悟到了什麼?給自己留點時間,想想以後的生活和人生

結語:

立即行動,經常反思,不求聲名顯赫,只求無愧於一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