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類藥物都可能誘發哪些不良反應?

gys903


這類關於藥物副作用的問題談得太多了!藥拿來幹啥?防病治病。凡是藥物都存在利:治療效果,㢢,毒副反應。就像優點和缺點配合在一起就是一個真實的人,只是哪方面更多點。缺點更多的藥要麼失敗在研發中一死胎,要麼狡幸上市後被出局。

國外對於藥物說明書中的化學名、商品名、劑量、服法、藥物動力學、代謝學、毒理學即可能發生的毒副反應等均要嚴格寫在說明書內,否則連報批藥品食品管理局都通不過。這說明書就是藥企與醫生的合同書,一是讓醫生懂得藥物用途、劑量、可能產出副作用、應注意事項來保護患者。二是一份避責的合同書,凡合同都是保護甲方利益,包括醫院和患者家屬手術前必籤的知情同意書。在國外患者是看不到藥物說明書的,你能從藥房拿到做是裝了瓶的藥,瓶上標籤有患者名字、藥物劑量和服用方法,一半連藥名也不寫。說明書是給藥方、醫生看的,藥物治療的責任是由醫生來承擔的,因為他應該是個合格的專業人士,賺錢和診療應負的責任是醫者的職責。

中國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處於上升階段。推算心血管病現患人數2.9億,其中腦卒中1300萬,冠心病1100萬,僅高血壓患者2.7億。2015年農村、城市居民心血管病死亡佔全部死因的比例分別為45.01%和42.61%。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於心血管病。高膽固醇血癥的患病率為9.0%,臨界性高膽固醇血癥的患病率為22.5%。男性和女性對高脂血症的知曉率分別為8.8%和7.5%,治療率分別為3.5%和3.4%,達標率分別為1.9%和1.5%。就那麼低的治療率和達標率還在一個勁地大談他汀類藥物的付作用合適嗎?

他汀類藥物問世卅餘年確實使心血管疾病事件發生率和死亡率顯著下降有著劃時代的作用。許多人還不太瞭解梗塞不是血管中的“拉圾”阻塞導致的,血液中有拉圾人就活不成了,只是有些對血管粥樣斑塊形成的壞成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就是形成斑塊的“饀”,它的高低決定了餡的生長快慢和大小,先決條件即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抽菸造成動脈內膜損傷,使它有機到剩滲到內膜下成為粥樣斑塊的“餡”。所以他汀是最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合成最有效的藥物,也是抑制斑塊形成、擴大、破裂的藥物。至於發生率甚低的肌損、肝損是應首次處方他汀類藥物時必須應囑付患者應關注的注意事項。有必要反覆疲勞轟炸一樣地一遍又一遍強調他汀類藥物副作用,有些人每天吃他汀時意識和潛意識中的肌損、肝肌像“座右銘”一樣浮現在腦海中,因為經常進醫院按時配藥的患者特別重視自己的健康,且暗示心理較重特別愛看說明書中的副作用,一字不漏對號入座。

看了大部分編輯幾乎都提到橫紋肌溶解,這是他汀類藥物最嚴重的、發生率極低的併發症,檢索了2008-2013年PubMed、CNKI、VIP數據庫55篇他汀類藥物引起橫紋肌溶解報導,僅發生59例,經治療後45例全愈,11例好轉,死亡3例。其中60%是辛伐他汀引起,且都是70歲以上。你認為還有必要擔心嗎?況且肌病:肌痛、肌無力發生率小於0.5-1%,停藥或改藥後都能消失。普通人身上各處東痛痛、西痛痛決不是少數,經你文章進一步強化了說明書副反應的暗示作用,有幾個“肌痛“的人肌酶真的升高?至於肝損如果原來就嗜酒、乙肝、丙肝史、脂肪肝,肝酶接近正常範圍最高限或高高低低在波動,服他汀後真正超過正常範圍最高值三倍以上不足了1%-3%。

權衡他汀類藥物利利弊首先要搞清楚你是後必須服用他汀的人,有些人沒有三高只要發現頸動脈有斑塊,不管有沒有狹窄和狹窄的程度,於是他汀和阿斯匹林一起上了,錦上添花再加幾個中成藥,這是赤裸裸的過度治療。有三高,嗜煙,無論LDL多少,必須根據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分層達標,用不同劑量他汀達標就行,絕不是越低越好,2003年ACC發表了LDL下降到2.6mmoI/L就使斑塊逆轉了,大會上全體醫生起立鼓掌,現在呢?如同時患有其他多種疾病服用不少藥物的人儘量不選用阿託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以防止這些都走肝酶最擁堵的3A4通道,產生血藥濃度過高引起的毒副反應。之於長期服用他汀怕誘發糖尿病可選匹伐他汀或普伐他汀。至於引發老年性痴呆真是無稽之談,老年痴呆的發病率80-90歲佔30%,90歲以上達50%年齡是最重要的發病因素。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不靠他汀能活到90歲也算奇蹟!

2019.7.26





我想說點真話


他汀類降脂藥可以降血脂,穩定斑塊,是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標配核心用藥之一,但不少人擔心長期服用後會有一些不良反應,長期應用他汀類降脂藥有哪些不良反應?問題大嗎?

1、肝損問題。這個是長期應用他汀類降脂藥最常見,也是很多人最擔心的問題。長期服用他汀類降脂藥後,部分患者會出現轉氨酶升高的情況,發生率約0.5%~3.0%,呈劑量依賴性。其實他汀類降脂藥對肝臟的損害較輕,即使發生後即使停藥大多也可基本恢復正常。在最新發表的《歐洲動脈粥樣硬化協會共識組聲明》中指出:在服用任一他汀的患者中,有0.5%~2.0%轉氨酶輕度升高,但有臨床相關意義的轉氨酶升高只有10萬分之一,甚至不建議無症狀患者查肝酶。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不良事件報告系統數據庫並未發現使用他汀增加致命或嚴重肝損傷。簡單說,只要沒有肝硬化、活動性肝炎,服用他汀降脂藥對肝臟的損害是非常輕微的,且多是可逆的,不用過於擔心。


2、相關肌肉不良反應問題。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出現相關肌肉不良反應包括肌痛、肌炎和橫紋肌溶解等,但國外的隨機研究發現,他汀的肌肉症狀僅0.1~0.2%。他汀類藥物相關的肌肉症狀包括:肌肉疼痛,無力和疼痛,通常對稱,影響大腿、臀部、小腿和背部肌肉。他汀的患者肌肉相關不良反應很多是主觀性不良反應。


3、誘發糖尿病問題。長期服用他汀有增加新發糖尿病的危險,發生率約10%~12%。但服用他汀可使每千例患者中額外增加1例糖尿病,但同時預防了5次心血管事件,獲益還是大於不良反應,所以無論是糖尿病高危人群還是糖尿病患者,有他汀類治療適應證者都應堅持服用此類藥物。


4、認知功能問題。他汀治療可能會引起一過性認知功能異常,發生概率不高。《歐洲動脈粥樣硬化協會共識組聲明》認為,他汀類藥物治療不會對認知功能產生不利影響。

5、其他。可能會出現頭痛、失眠、消化不良等症狀,多可以耐受。

總之,他汀類降脂藥還是相對比較安全的,且對於在心血管危險分層不同的人群中,他汀治療後LDL-C每降低1 mmol/L,主要心血管事件相對危險減少20%,全因死亡率降低10%,如無禁忌症,還是應該服用他汀類降脂藥。


醫患家


他汀類藥物是目前臨床上使用最廣泛的降脂藥物,可以有效的降低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顯著降低心腦血管疾病事件。

常用的藥物有洛伐他汀、辛伐他丁、阿託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是藥三分毒”,長期大量使用可能會有以下的不良反應,需要我們提高警惕:

  1. 肌肉綜合症:肌肉疾病是所有他汀類藥物最嚴重比較罕見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肌痛、肌觸痛、肌無力、嚴重可導致橫紋肌溶解。通常出現在早期,一般在他汀治療後4-6周。當出現肌肉症狀,肌酸激酶高於正常上線10倍時,就可診斷為肌炎,肌病症狀如沒有及時發現,繼續用藥,很可能會導致橫紋肌溶解和急性腎衰。橫紋肌溶解症很少發生在單服他汀類藥物時,當於貝特類、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煙酸類、環保黴素等連用時,風險較高。服用他汀類藥物避免食用葡萄柚汁。

  2. 高血糖:他汀類尤其是大量,可引起患者血糖異常,表現為空腹血糖水平升高、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升高、新發糖尿病及糖尿病血糖控制惡化等。研究表明:阿託伐他汀增加約為22%糖尿病發生率,瑞舒伐他汀約18%,辛伐他汀約10%,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沒有影響。


  3. 肝毒性:他汀類藥物的肝毒性和劑量有關,各種急慢性肝炎伴中重度肝功能損傷的患者禁用。在使用他汀藥物時應監測轉氨酶,治療中,若轉氨酶升高3倍以上應立即停藥。

  4. 認知功能:他汀類藥物可干擾膽固醇的合成,膽固醇在大腦的形成及其功能至關重要,降低濃度可能會引發精神和神經症狀,嚴重的易激惹、攻擊行為、認知障礙、記憶喪失勃起功能障礙等。


藥學小蟲


他汀藥物可以誘發的不良反應,貌似很多人關心這個問題,我也不止一次的回答過,但既然還有人再問,咱們就一起再來學習一下,他汀可以誘發哪些不良反應?


一、肌肉疼痛

肌痛,是他汀藥物口服後的一個常見不良反應,大多數患者會慢慢適應或者減輕,但如果持續不緩解,就需要警惕橫紋肌溶解的可能性了!

二、橫紋肌溶解

出現橫紋肌溶解,會出現一系列的不適,比如肌肉疼痛,酸沉甚至腎功能不全,發燒等症狀,查心肌酶譜可鑑別!此時,就需要減量或停用他汀藥物!

三、肝功能損害

肝功能損害,可能是他汀的經常被提到的副作用和不良反應!雖然多國指南已經不把複查肝功能作為推薦,但在我國,其比率還是比較高發現轉氨酶升高兩倍以上,也需要考慮停用或者減量他汀藥物!

四、消化道副反應

出現食慾不振,納差,乏力,腹脹等情況,也在口服他汀藥物的患者中較為常見,需要加以警惕!

五、血糖異常

他汀會增高糖尿病的新發風險,所以,血糖異常在他汀口服後也會被發現,需要嚴密監測血糖情況指導治療!


他汀副作用,還有其他一些,但總體副作用發生率並不高,但一旦發生需要嚴格重視和警惕,避免更大副作用才是王道!


心健康


他汀類藥物具有良好的調脂作用,臨床上可以用來治療高血脂症等疾病,常用的他汀類藥物包括阿託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普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等。

雖然他汀類藥物具有較為理想的臨床效果,但同時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應,具體包括:


1.消化道反應

他汀類藥物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就是消化道反應,主要以腹脹腹痛、噁心嘔吐及食慾下降為常見表現,屬於他汀類藥物進入人體後刺激產生的正常反應,通常在給予相應的對症藥物治療後,症狀可快速緩解。

2.肌損害

他汀類藥物對患者肌損害主要以肌肉疼痛、乏力為突出表現,其中較為嚴重的是橫紋肌溶解症,肌酸激酶水平顯著升高,如不加控制,進一步惡化可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所以當出現此類症狀時,應及時停藥,並前往醫院進行治療。


3.轉氨酶升高

他汀類藥物能夠導致肝臟功能指標轉氨酶水平升高,且長髮生在用藥3個月以內,因此在服藥期間應當禁止飲酒、過度勞累等可對肝臟造成損傷的行為,並進行適當的飲食管理。

4.神經症狀及精神抑鬱等

少數患者服用他汀類藥物可導致周圍神經異常或精神抑鬱,周圍神經異常表現為脂端麻木、輕觸痛等。精神抑鬱表現為情緒低落、思維遲鈍等。對於此類患者可採取泡腳、戶外活動等相關護理干預。


謝謝,希望我的回答對大家有所幫助。


咚咯隆咚


他汀是世界範圍內使用最廣泛的調脂病,主要作用有3個:一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二是降低甘油三酯;三是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大部分心腦血管患者都需要口服他汀治療,但他汀也有以下4種不容忽視的副作用。


1.轉氨酶升高

他汀類藥物能減少肝臟的膽固醇合成,很多人在使用他汀的3個月內會出現轉氨酶升高。很多學者認為這並不一定意味著肝損傷而可能是器官適應他汀的過程和膽固醇降低的結果。所以短暫的輕度升高可以僅做觀察,若升高大於正常上限3倍,也就是高於120U/L,建議停藥或者調整藥物。


2.肌病

即肌肉損傷,人可能出現發熱、全身乏力、肌肉痠痛,嚴重時甚至出現腎衰竭。如果肌酸激酶超過正常上限5倍就需要停藥或者調整藥物。

有研究認為,他汀之所有會損傷肌肉是因為它損傷了輔酶Q10,而輔酶Q10能保護肌細胞完整性,因此因吃他汀類藥物產生肌肉痠痛的患者可嘗試使用輔酶Q10來緩解不適。


3.糖尿病

許多研究指出口服他汀可以導致患者血糖升高,特別是使用的劑量較大的時候。這是因為,他汀類藥物能妨礙肝臟利用葡萄糖合成膽固醇,這樣血液中的葡萄糖就少了個“去處”,會使血液中的葡萄糖增多,而引起高血糖。

但該用藥時還是要用藥,不能因噎廢食,但提醒大家使用的同時一定要注意監測血糖值。


4.影響認知

神經細胞生長、維持大腦正常功能需要大量膽固醇,而他汀能降低膽固醇水平,其中也包括腦膽固醇。而大腦缺乏膽固醇會產生明顯神經功能缺陷,可能導致一些精神和神經症狀,如認知功能障礙、記憶力差等。

但停藥後很多患者可以恢復原有功能。也可以選擇只在肝臟起效的水溶性他汀。




作為心血管醫生對於他汀藥物的瞭解必須熟悉到像吃飯用筷子一樣。

首先我們簡單說一下他汀的作用:

1、調脂:降低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

2、抗炎、穩定斑塊,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


對於大部分高膽固醇及冠心病、腦梗死、心絞痛、心肌梗死、支架術後、搭橋術後等等患者,基本上要終生服用他汀。

如此長時間的服用他汀,自然擔心他汀的不良反應。

所有他汀最常見不良反應:

1、肝功能損害

幾乎所有的他汀都會有造成肝功能損害的副作用,且和他汀藥物有一定的量效關係,也就是吃的量大,副作用越大。

但如果能及時發現停藥後,肝功能幾乎都能恢復正常。且最常發生於服用頭三個月。所以我們要服用他汀前及第一個月複查肝功能,以後每年也需要複查。

2、肌毒性

也就是他汀有損害肌肉的潛在風險,引起肌酶升高,導致肌溶解,後果很嚴重。理論上肌酶升高十倍需要停藥,但臨床為了安全起見,我們一旦發現肌酶升高懷疑與他汀有關係,就需要停藥。

所以,服用他汀期間需要監測肌酶,且如果出現肌肉疼痛,全身乏力等表現,需要儘快複查肌酶。

3、新發糖尿病

他汀會誘發新的糖尿病,但他汀給患者帶來的好處遠遠大於他汀本身導致糖尿病所造成的危害。

如果他汀誘發新的糖尿病,就按照新發糖尿病處理,無需停藥。

所以,我們也要監測血糖,如果發現血糖升高,也不要擔心,因為他汀本身給我們會帶來更多好處。

當然他汀除了這三個主要副作用,服用他汀還可能造成腎功能損害,可能引發血管神經性水腫、頭痛頭暈等神經系統症狀,腹痛、噁心、胃腸道等副作用。


總之,我們一定要弄清楚自己有沒有必要服用他汀,如果有必要,還必須弄清楚服用他汀都有哪些不良反應及副作用!


心血管王醫生


首先他汀類藥物是臨床最常見的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藥物,屬於羥甲基戊二酸單酰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所以不僅僅有調節血脂的作用還有較低膽固醇的作用,還有抑制血管內皮的炎症反應,穩定粥樣斑塊,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延緩動脈粥樣硬化(AS)程度、抗炎、保護神經和抗血栓等作用,所以臨床應用很廣泛。


下邊小克為大家普及一下他汀類藥物有哪些常見的不良反應?

1、他汀類藥物服用期間需要長期甚至終生服藥,所以他汀類藥物首先在肝臟部位代謝,所以容易導致轉氨酶升高,使得肝功能受損,而且停藥後轉氨酶會降至正常,但是出現無明顯誘因的轉氨酶升高及活動性肝炎期間的患者服藥時應該注意對肝功能的檢測。

2、還有就是藥物首先要經過胃腸道分解,所以一些藥物的又害成分,會導致刺激或破壞胃腸粘膜,使得胃腸液分泌無規律,導致胃腸粘膜受損或受刺激出現噁心嘔吐、腹部疼痛不適、腹脹便秘等症狀。

3、神經系統及內分泌腺體受刺激,導致出現頭痛,頭暈、耳鳴眩暈,出現皮膚紅疹、皮膚潮紅等症狀。

4、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由於個體存在差異,導致對於極少數患者在服藥後出現無法解釋的肌肉疼痛不適、肌肉痠軟、僵直或痙攣等症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聽取醫生的建議停藥、減量或服用另外一種他汀類藥物。

關注小克,為大家普及更多健康知識,謝謝!


小克大夫


  對於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來講,最離不開的藥物就是他汀類藥物,這也是心內科醫生使用最得心應手的一類藥物。他汀類藥物有著良好的降脂療效和心腦血管獲益,但同時他汀類藥物使用的潛在風險和獲益是臨床醫生和患者共同關注的問題。因此,對於他汀類藥物,不能只關注它的療效,也需要警惕它可能誘發的不良反應。

  經過臨床醫生長期的關注,發現他汀類藥物有可能會誘發以下這些不良反應,因此在使用他汀類藥物時,一定要加以警惕。

  一、容易造成肝功能損害,藥物容易影響肝功能,這是藥物的共性,他汀類藥物對肝臟的影響主要表現為:會導致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和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的升高。

  二、容易造成肌肉疼痛,肌痛是他汀藥物口服後的一個常見不良反應,大多數患者會慢慢適應或者減輕,但如果持續不緩解,就需要警惕橫紋肌溶解的可能性了。

  三、容易造成血糖異常,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有增加新發糖尿病的風險,但其發生率在相關的臨床實驗研究中報道不一。所以,血糖異常在他汀口服後也會被發現,需要嚴密監測血糖情況指導治療。

  四、易引起橫紋肌溶解,這也是他汀類藥物最易出現的。出現橫紋肌溶解,會出現一系列的不適,比如肌肉疼痛、酸沉,甚至腎功能不全、發燒等症狀,查心肌酶譜可鑑別。

  五、造成消化道副反應,易出現食慾不振、納差、乏力、腹脹等情況,也在口服他汀藥物的患者中較為常見,需要加以警惕。

  任何藥物都有可能會出現不良反應,但不能因為他汀類的副作用,而忽視它的療效。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我是醫者良言,是一名住院醫師,專為普及醫學知識造福人類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請關注我,有疑問可留言,必回應!

他汀類藥物可能誘發哪些不良反應?

目前他汀類藥物應用很廣泛,一些有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經常被醫生告知要終生服用他汀類藥物,因為這類藥物可以穩定斑塊,防止其脫落。另外他汀類藥物也可以提高患者的預後,今天我來聊一下他汀類相關的併發症。

1.引起高血糖:

有調查表明他汀類藥物可以引起血糖升高,尤其是大量服用他汀類藥物;但是這個併發症的發生率比較低,而且這點併發症和它的好處相比真的不值一提,希望大家不要擔心;

2.損傷肝臟:

大多數藥物是經過肝臟代謝的,他汀類藥物也不例外;有部分患者在使用他汀類藥物的時候會出現黃疸、肝臟腫大、乏力等症狀,而且轉氨酶也會升高;如果出現上述症狀或者轉氨酶升高達到正常值的3倍以上是需要暫時停用他汀類藥物的;

3.橫紋肌溶解症:

他汀類藥物可以損傷肌肉細胞,引起橫紋肌溶解症,患者主要表現為肌肉痠痛、肢體無力、全身不適,有時候症狀不明顯,這時候需要檢查肌酸激酶,如果肌酸激酶明顯升高,則需要停藥並採取一些必要的措施;

4.消化道症狀:

他汀類對胃腸道有一定的刺激性,因此他汀類藥物可以造成一些胃腸道症狀,如噁心、嘔吐、腹痛、腹脹、腹瀉等消化道反應。

最後小結:他汀類藥物可以引起高血糖和橫紋肌溶解症以及消化道症狀、損傷肝臟。

以上是我對該問題的解答,純屬手打,實屬不易,若覺得寫的還可以就賞個讚唄,如有疑問可在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