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山西這個省?

三更青岑


山西?挖煤的!

這是許多人對於山西的印象!

沒辦法,山西的煤太出名了!被稱為“煤海”的山西,擁有全國的三分之一的煤炭儲量,總量達到2600億噸。全省118個縣,94個是產煤的!

山西的煤,質量好,儲量大,品種全、發熱量大、是國家的工業糧食。

咱們中國是一個煤多油少的國家,雖然目前水力發電如火如荼,但煤依然是國家工業發展的主要依靠。

全國工業用電,7成來自火力發電。而這裡面有一半用的就是山西煤。

當然了,大家印象最深的還是山西的煤老闆們,這群在首都二環內買房連眼都不眨的人,成了中國的第一批土豪。

但成也煤,敗也煤!

金錢的誘惑導致了“無秩序”,不遵守規章制度、毫無節制的胡亂開採給山西帶了許多沉痛的教訓。

為了獲得開採權,有錢的煤老闆就搞賄賂,沒錢的煤老闆就開黑礦;於是腐敗和煤礦安全事故就成了山西的兩大標籤。

當時有人說山西的煤是帶血的煤,山西的GDP帶血的GDP!

過度的開採,對於環境的破壞時巨大的,地質災害和大煙囪,讓山西“黑上加黑”!

這樣的“煤”產業,必須要治理!

於是乎,大量的煤礦被關閉,整合;再加上2008年全球經濟遭受金融危機的衝擊,“煤老闆”瞬間倒下去一大片。

山西的“煤產業”一落千丈,連第一產煤大省的頭銜也讓給了內蒙。

沒有了這樣的“黑色GDP”,山西面臨著經濟困境!

雖然山西在積極尋求轉型,但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

目前的山西,還有許多事兒要做!

舉個例子,在高鐵時代,隔壁的陝西大修特修,而山西高鐵的主幹架至今未能貫穿全省。

太原還無法做到西安、鄭州這些城市那樣的競爭力,煤老闆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我們還是用數據來說話,去年山西GDP為1.68萬億人民幣,排名23位,低於陝西的2.4萬億、低於河南的4.8萬億。而在中心城市競爭力上,西安突破8000億、鄭州突破1萬億、而太原還不到4000億。差距還是比較大。

眾所周知,陝西、山西、河南這幾個省乃是中華文明發源地,是歷史最為悠久的幾省。

當年的三晉大地也是人傑地靈!

如今面臨經濟頹勢,希望山西能夠儘快的做出調整,早日擺脫對於資源的依賴,實現經濟轉型。


白話歷史君


霧裡看花。

我到到山西4一一5次。大同,太原,臨芬,晉城…。

部隊當兵時,任新兵班長。訓練山西兵三個月。

說說粗淺認識。

山西人忠義。

忠的核心是對皇帝忠心。唯上,唯權。靠上。以忠心換地位換飯吃。

在將介石政府中,中央對山西不信任。解放後,中央政府對其不東不西。從未擺在最重要位置。中央投資不多。同樣不被中央政府重視,不投資佈局的臺海前線的浙江人,不靠中央,不靠政府,只靠百姓自已。先走遍全國,繼走遍全世界。而山西人安土重遷。守著黃土地不出去。至今仍是外出打工最少的省份。

山西人靠自已,走出去,是關鍵。

站在全國眼光,除了煤炭。山西工農業條件,自然環境並非很好。隨便那個地方都不比山西差。

晉商走西口,下江南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對振興山西大有好處。


二億六老人


自古山西南文北武,文化底蘊十足,歷史名人眾多,如時下盛傳那樣,一千年文明看北京,三千年文明看西安,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在山西各地隨處都有歷史文物古蹟,美麗傳說更是數不勝數,地方特產、名吃,更是從南到北各顯特色,山西汾酒馳名中外,自古晉商美譽響遍全國。但近代,特別是改革開放四十年,山西地處尷尬境地,國家開放西部與山西無關,東部沿海戰略優惠山西不靠,南北近百年還是山西軍閥閻錫山,當初創建的南、北同蒲鐵路線,歷經改造成為山西經濟的命脈。還好,新高鐵建設沒忘記山西,算是與國家、時代同步了(儘管重鎮大同與省府太原快十年了至今高鐵還沒通車)。過去數十年山西以煤炭、鋼鐵、化工資源為龍頭髮展,真正利用深加工、科技含量高的拳頭產品少有,也沒有把百姓致富帶起來,倒富了一幫肥的流油的煤老闆、礦老闆。數年來為國家、為南方火力發電經濟建設,產煤運煤倒是不少,留給山西的卻是自然環境破壞惡劣、汙染嚴重,美好山川滿目瘡痍、殤痕累累,至今山西重工業、化工企業,舉步維艱、寸步難行,數十年山西職工普遍低薪資、高強度工作,山西喲,讓我又愛、又恨,又無奈的故鄉,何時能走出困境,走向繁榮……???!!!


小煜兒10


五千年曆史看山西名不虛傳!山西文化底蘊深厚、人文淳樸、勤儉耐勞!忠孝義文化古蹟在山西隨處可見,五千年地上文物在山西實至名歸!!大院的家教文化更是名揚天下!山西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山西介休綿山的割股奉君,山西陽泉藏山的趙氏孤兒,山西解州的關公,都對中國人忠孝義人文理念的形成影響很大!!!隨著國家的發展,山西的文化遺存的歷史文化地位會越來越高!!!


一片綠2


文化上宗族家長思想農村盛行,受教育程度逐漸偏高,歷史文化積澱深厚,民風淳樸(民只限於普通百姓),官本位思想瀰漫;經濟上受煤炭資源影響從農村到縣城,從縣城到城市普遍低迷,受旅遊業影響的地方經濟好點,一直談轉型發展,目前還沒有看到經濟復甦的跡象;地理上在太行山和呂梁山之間,汾河水從中穿過,溫帶大陸型氣候,氣候宜人,北接內蒙草原,西靠八百里秦川,南向中原大地,東臨帝都,是居住旅遊的好地方。


緣木求雨


昨日山西好風光,今日不動聲色憋足勁,明天東山再起名天下。


方興未艾75029067




用戶5887681546320


山西向全國奉獻了幾十年(煤,電,鋼材…),現在發展緩慢。


門三士口


,我們都是中國人,不要地域黑,我們山西雖然不發達,但是哪裡有難,我們山西都會竭盡所能,我相信我們山西會越來越好,和兄弟省份齊頭並進,


不浮不躁不卑不亢不貪不嗔


總兒言之山西經濟不行,大同更不行,把大同靠上去,我心急如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