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建議採取以下措施

自年初疫情發生以來,國家和地方政府出臺了好多政策和禁令,目的是阻止疫情發展,保護群眾健康。出發點很好,很有效果。但難免有些基層單位實施時有些倉促,導致禁令不嚴謹,造成了部分群眾的恐慌。我想提幾點建議,大家結合實際情況,看是否合適

一。建議開闢馬路市場,間隔佈局。目前的情況是保命問題而不是面子問題。馬路市場,合理佈局,可以避免群眾集中超市購物導致的空氣混濁不流通而導致的感染問題。人員密集也會導致親密接觸而導致病毒的傳播。現在都要求公交車,出租車停駛,馬路車輛稀少,行人也不多,不存在堵塞道路問題。而且室外空氣流通,人員分散,避免了病毒的傳播。馬路市場在社區比較集中的地方可以多設置,儘可能的接近小區出入口,群眾購物後便於迅速返回小區。鼓勵超市及個體經營者加入,這樣就方便了群眾購物,穩定了群眾的恐慌情緒。

二合理安排出入時間。社區安排附近小區分散開放小區出入時間,合理分流群眾出入購物,形成了群眾購物方便,品種齊全,購物能保持間隔。群眾出入時值班人員提醒戴口罩出入。

三強制要求經營者都通過掃碼支付。這樣的話一個好處是不直接接觸,另外一個如果發現問題,能通過支付寶或微信查找到具體人,便於開展疫情的防治工作減輕社區的壓力。要求全部明碼標價,儘量減少語言交流。

四取消進入超市測量體溫。如果某個人在潛伏期沒有體溫及其他症狀出現,通過測量體溫正常而正常出入,豈不是掩耳盜鈴的做法,自欺欺人。現在進超市也是測體溫,體溫正常了就可以進入,反而導致在超市的人都放鬆了警惕,不利於疫情的控制。

五社區及物業除了合理安排小區居民按時出入之外,應當允許一線工作人員憑工作證明在非正常開門時間正常出入。在國家有難,一線工作人員犧牲休息時間,冒著風險,拼搏在防疫一線,不能因非正常時間下班回不了家而傷害這部分人的心。前幾天網絡上就有一個醫護人員因為在醫院上班回不了家而心寒。

以上建議是否可行,請大家留言

疫情期間建議採取以下措施


疫情期間建議採取以下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