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 不同種姓所代表的婆羅門和佛教 他們到底有何些區別?

在古印度的文化體系中,帶有宗教色彩的哲學思想一直佔有很大的比重,並且對整個印度社會有著巨大無比的影響,他不僅代表著整個統治階層的利益訴求,也是權力分配下的精神導向。而在此哲學體系中,婆羅門與佛教哲學體系又有著強烈的關聯性,本文將對此進行分析和比較。


最高實體

在宗教世界中,總會提煉出一個詞語去解釋世界萬物的現象並且將它賦予了豐厚的思想理論,婆羅門也不例外,如他們將比喻世間萬物的最高實體都稱為“梵”。

《奧義書》:這整個世界都是梵。

那麼為何出現了“梵”?根源在於人對於各種事物不能夠有著清楚的認知和區分。而人在對事物進行認知和分辨的時候往往會出現幻覺,進行了錯誤的評判。同時婆羅門教哲學在對人生和生命現象進行分析的時候,常常談到另一個主體,稱之為“我”,人和生命體中的“我”和“梵”也被稱為“小我”和“大我”。

在印度 不同種姓所代表的婆羅門和佛教  他們到底有何些區別?

如果一個人能夠認識到“梵我同一”將是他所汲取的最高智慧和最大的目標,同時一個人的生存狀態,通俗點說是他的生活品質包括他的精神狀態的好壞,都於這種認知有關。

隨後婆羅門教中又形成了一些其他的派別,其中影響最大的應該是吠檀多派。此派中的主流學說:“不二一元論”,他完全繼承和發展了《奧義書》的核心理念。吠檀多派中對“不二一元論"觀念的代表人物是喬茶波陀約和商羯羅。

喬茶波陀在《聖教論》說:猶如瓶等中之空,瓶等遭到破壞時,其空悉歸於大空,眾我匯入我亦然。

商羯羅在其《梵經注》 中說:小我與最高我(梵)的差別是由限制性因素,如身體等造成的。它們由無明幻變出來的名色構成。差別是不真實的。

在印度 不同種姓所代表的婆羅門和佛教  他們到底有何些區別?

輪迴解脫

應該說,我們對於婆羅門教中最為熟悉和他最具有影響力的還是輪迴和解脫觀念。什麼叫輪迴和解脫呢?通俗點講,就是一個生物在發展演變的過程中,他不會消亡,只會從一種形式轉變為另一種形式,這種在生命形態之中不停的轉變過程,就稱之為輪迴。而輪迴之變也分好和壞,善和惡。

而決定你輪迴之後的生命體態取決與你生前的所作所為,比如你生前信奉神靈,心地向善,來世你就有可能會是高種姓的人或者精英階層。而如果生前從惡的話,你輪迴的下一站可能就是豬狗或者動植物等低等生命。所以,善得善,惡得惡。這種帶有因果論的輪迴世界觀,不僅成為了婆羅門的教義,也成為了其他宗教的哲學理念。

在印度 不同種姓所代表的婆羅門和佛教  他們到底有何些區別?

雖然輪迴有好有壞,但在婆羅門的教義中,只要在輪迴之中就免不了遭受痛苦。比如,即便你是社會的精英階層,但同樣你也要經受生老病死,人情冷暖。那麼如何擺脫這種狀態呢?只有跳出輪迴,才可破除輪迴之苦。而輪迴是由人生平中的思想、行為、語言所產生的,這些統稱為“業力”,即輪迴是由“業力”推動的。


那麼問題來了,前文所提到的婆羅門認為的最高境界就是“梵我同一”,而大部分人甚至都對“梵”都不瞭解,不清楚,他們只是在追尋個人的得失和利益,這種情況之下,怎麼可能跳出輪迴呢?這樣就只能在無盡的輪迴中旋轉。所以,只有對“梵”去認知,去了解,並達到最高形態,那麼人才不會再產生業力,當業力無法推動輪迴,人就可以跳出輪迴達到解脫。

在印度 不同種姓所代表的婆羅門和佛教  他們到底有何些區別?

社會等級

社會等級觀念是絕對婆羅門宗教哲學特點的重要因素。後世廣為流行的種姓種類有四個: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高種姓的人可以隨意對低種姓人進行財產和生命剝奪,並且低種姓姚服從高種姓。綜合來看,婆羅門的等級制度其實就是在向世人表明這個社會由一個最高人物可以主導一切,並且他的地位將會永遠持續下去。他其實就是代表了宗教和上層貴族的利益。

在印度 不同種姓所代表的婆羅門和佛教  他們到底有何些區別?


雖然佛教的產生晚於婆羅門教,但在前人的基礎上,佛教吸收和借鑑了其他很多宗派的思想基礎,並形成了本身教派的深厚哲學理念。其中的觀念有以下幾個:


緣起無常觀念

雖然佛教的產生晚於婆羅門教,但在前人的基礎上,佛教吸收和借鑑了其他很多宗派的思想基礎,並形成了本身教派的深厚哲學理念。其中的觀念有以下幾個:

與婆羅門的不同的是,佛教在哲學觀點上否東了世間萬物只有一種實體,而認為是有多種要素構成的。佛教的釋迦摩尼曾提出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就是緣起觀。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一中說:“若有此則有彼,若無此則無彼,若生此則生彼,若滅此則滅彼”。

在印度 不同種姓所代表的婆羅門和佛教  他們到底有何些區別?

教緣起觀的重要形式是“十二因緣”的理論,在分析人生現象時,佛教還提出了人及其作用是由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這五種成分構成的。此外,佛教中還有“六界”之說。在佛教的主流思想中,沒有一個是指世間事物或生命現象中的唯一實在的最高實體。

在佛教的“緣起”理論中,於另外兩個“無我和”無常”的概念也是基本一致的。“無我”的意思就是認為事物中沒有像婆羅門提出的“梵”這樣的最高實體;“無常”意思就是認為世間的一切事物都不是永恆不變的。

《雜阿含經》:“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

實際上“無我”和“無常”就是對婆羅門教義中的“梵”的否定。

在印度 不同種姓所代表的婆羅門和佛教  他們到底有何些區別?


輪迴涅槃觀念

其實說到這裡,我們已經看出來了,佛教的輪迴涅槃觀念和婆羅門教有著非常重要的關係,當然,佛教一部分教義是借鑑了婆羅門的,但也有不同的地方。比如佛教也認為跳出輪迴才是解脫痛苦的方式。佛教中的解脫更多地是稱為“涅槃”。涅槃即是滅除煩惱和世間的一切虛幻現象,佛教也稱為“無明”。在佛教看來,達到涅繁狀態人就能擺脫輪迴,消除痛苦,獲得解脫。


在印度 不同種姓所代表的婆羅門和佛教  他們到底有何些區別?

平等利他

佛教所提出的“眾生平等”的觀念不僅是宗教理念,也隱含著政治訴求在裡面,這裡面的矛頭直接對準的就是婆羅門所提出的種姓制度。很明顯,在印度的四個等級制度中,婆羅門所代表的就是高種姓的利益,佛教所代表的就是剎帝利和吠舍種姓的階層的利益。

《別譯雜阿含》:不應問生處,宜問其所行,微木能生火,卑賤生賢達。

這句話就非常明顯的表達了佛教一貫的平等主張,反對通過對種姓制度來決定人的社會地位。因為在種姓制度下就覺得了一個人以後的成就和他的地位,這對於想要努力和想取得超脫的人來說,是十分不公平的。佛教在後來大力宣揚的利他思想,實際上也與平等觀念有關,因為按照平等觀念,人是不能只想著自己的,還要想著他人,這就是平等觀念的基礎。

在印度 不同種姓所代表的婆羅門和佛教  他們到底有何些區別?


婆羅門與佛教的相同之處

1. 在古印度的兩大宗教體系下發展的哲學掛念,因為其相似的地域背景和文化趨同,所以他們之間的聯繫是非常緊密的。首先,婆羅門和佛教的教義種,都認為人的言行舉止會產生“業力”,人的行為也分善惡。善行和惡行會分別產生不同的後果。同時業力推動輪迴形態的產生,輪迴狀態下的人不管事善還事惡都不能擺脫痛苦。只有跳出輪迴,才能得到解脫。


2.婆羅門和佛教都認為,人的行為和慾望是有關聯的,而慾望與其對事物或生命現象本質的認識有關。當人在為自己追求最大利益化而努力時,這就將產生業力和輪迴的形態,就會產生痛苦。當人認識到自我渺小以後,並且能夠感悟到外部的世界,不在那麼追求個人私慾的時候,他的言行舉止就會產生業力,也就是輪迴會中職。這也就是佛教說的涅槃和婆羅門說的解脫。同時如果要想解脫和涅槃,就必依靠自我的智慧,雖然兩家宗教在對如何擁有智慧的理解上有所不同,但主張依靠智慧獲得解脫和涅槃是一致的。

在印度 不同種姓所代表的婆羅門和佛教  他們到底有何些區別?

不同的方面

1. 婆羅門的核心哲學理念認為,這個世界唯一存在的最高實體就是“梵”,這個文章開頭提到過,其他事物都是通過這一實體所展開的。而不能獨立與這一實體。並且事物中間沒有任何本質上的差別,只不過都是實物所展現的不同形態而已。佛教的核心理念則是,不存在唯一的事物實體,事物都是緣起的,各種事物的差別實際上是形成事物的緣的不同的組合或不同性質的結合。

2.婆羅門教在教義種認為最高實體是永恆存在的,不會真正的滅亡,而時間萬物變化的只是表明,佛教認為事物是無償,沒有一成不變的實體。事物的各種形態是構成它的諸緣的差別和變化產生的,世間事物由於在本質上由多種成分構成,沒有一個不變的恆常實體。

在印度 不同種姓所代表的婆羅門和佛教  他們到底有何些區別?

結束語

古印度在宗教思想上創造了燦爛的文化,並給予亞洲乃至於全世界帶來了深刻影響,在婆羅門教和佛教的緊密聯繫之下,我們可以看到,由於佛教是後出現的,並且佛教所代表的是印度低種姓階層利益,所以佛教的部分思想對於了先前的婆羅門思想進行了否定,並對以種姓劃分等級這種理念進行了駁斥。

佛教創立之時,我們也能透過這些思想看到當時的階層之間的經濟和政治矛盾,並且兩個宗教在很長時間內同時並行發展,在這個過程種二者雖然存在利益衝突和理論對立,但他們實際上也互相影響和借鑑。兩教的主要哲學思想由於產生和發展於相近或類似的歷史環境中,相互影響、相互借鑑是很自然的現象。二者共同構成了古印度思想寶庫中的精髓部分,對東方文化的發展和人類思想的進步起了極大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