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血脂正常也要服降脂藥?

健康運動中心馮春雷


醫生是不是搞錯了?

6床出院患者,拿著出院指導,拿著出院帶藥和複印的化驗單來來找我。

6馬大爺,今年68歲,10天前因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搶救治療,目前病情平穩,準備出院。


馬大爺是一位退休教師,挺細心的,拿著這些東西說:“醫生,我這血脂並不高,為啥出院還讓我吃他汀,還寫的讓我長期吃他汀,這他汀我看了是降血脂,而且副作用很大,你們是不是弄錯了?”

馬大爺化驗單上,膽固醇5.2,低密度脂蛋白2.9,如果按照化驗單參考值來說,確實血脂是正常。

但為什麼還要讓馬大爺吃他汀,而且長期吃?

第一、低密度脂蛋白參考值,並不是化驗單上寫的那個參考值。

低密度脂蛋白有三個標準,一般人是低於3.4,那麼按照這個標準馬大爺肯定是正常的,但是還有兩個標準,高危人群低於2.6,極高危人群低於1.8。哪些人是極高危人群呢?明確的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支架手術、搭橋手術、腦梗死這些患者屬於極高危人群,需要把低密度脂蛋白降到1.8以下,所以,馬大爺需要吃他汀,把低密度繼續往下降。


第二、他汀不僅能降壞血脂,還能升高好血脂。

我們知道低密度脂蛋白是壞血脂,源源不斷的製造血管垃圾,加重心血管疾病,但高密度脂蛋白是好血脂,不停的把垃圾運送出去。他汀不僅能降低低密度這個壞血脂,還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這個好血脂,起到雙向獲益的效果。

第三、他汀不但能調整血脂,還能抗炎穩定斑塊。

心腦血管疾病,一個主要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形成並加重,和低密度脂蛋白不斷製造垃圾有關係。同時動脈粥樣硬化的加重和炎症反應有一定關係,而他汀具有抗炎的作用,能夠遏制住動脈粥樣硬化加重,有效控制心血管狹窄進一步加重,最終達到穩定冠心病。同時他汀還能穩定斑塊,心肌梗死和腦梗死的一個直接發病原因就是斑塊破裂血栓形成,他汀能穩定住斑塊,防止斑塊破裂,預防心肌梗死、腦梗死。


就是因為他汀的這些作用,所以 ,即使血脂正常,也必須吃他汀,而且需要長期服用。

至於馬大爺擔心的藥物副作用,其實每一種藥物都有副作用,只要我們做好監測,及時發現問題,就不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心血管王醫生


嗯嗯。是“有些人”血脂正常,也必須服用降脂藥物,而不是所有人!因為這時“有些人”吃的的降脂藥物不是為了降脂!而是為了預防心血管病。

同樣,有些人血壓不高,也需要服用降壓藥物,因為這些藥物的作用不是為了降壓,也是為了預防疾病的進展。

看病看的是“病”,不是看的是“指標”。

不是所有血脂正常的人都需要服降脂藥,而且降脂藥物也是特定的藥物,那就是他汀。血脂也是特指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另一方面,有些人血脂高一些,也不必吃降脂藥,這裡的血脂是甘油三酯。】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致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元兇。俗稱壞膽固醇。

哪些人即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正常也需要吃降脂藥他汀呢?

主要包括以下幾類人:

一、確診的冠心病,如心肌梗死、心絞痛、做過支架的、有冠狀動脈狹窄超過50%等;

二、確診的腦中風;

三、外周動脈疾病,如下肢和頸動脈疾病;

四、糖尿病;

五、慢性腎病,這個是英國建議的,其他國家還沒有類似推薦;

這些推薦是基於臨床研究的結果。而且總體趨勢是,壞膽固醇降低的越低,心腦血管事件風險就越少。

還有研究提示,如果中途停藥,那麼再次發生心腦血管病的可能性就增加。

他汀這類藥物的機制主要是增加動脈粥樣斑塊的穩定性,這樣斑塊就不容易破裂。

斑塊長在血管裡,就像垃圾扔在馬路上。垃圾袋不破裂,交通可能有擁堵,但不會完全中斷。但一旦破裂,就會來好多警察,想把垃圾袋封住,但同時也就完全堵住了道路。

這其實就是血栓,他汀的作用就是不讓斑塊破裂。

怎樣看垃圾袋是否容易破?主要看壞膽固醇的水平,低於1.8 mmol/L是目標值,達到這個值後,就堅持服藥,達不到就調整藥物。

如果沒吃藥之前,壞膽固醇就是正常的,也需要吃他汀,而且不建議停藥。


楊進剛


我就曾經受過這樣的困惑。我是一個有近20年的冠心病患者,住院治療不下一二十次,每次住院醫生都給喝阿託伐他汀鈣,可每次住院血脂化驗都不高。我每次問送藥的小護士,回答基本都是冠心病人都在服此藥,我也未知可否,一肚疑問。還是在5年前市中心醫院臨出院時,才弄明白。當時出院醫囑所帶的藥還是他汀,我就帶著疑惑問主管醫生,我說我的血脂又不高,為什麼一直讓我喝他汀,醫生解釋說,主要從兩方面考慮,一是冠心病人的血脂水平比正常人要求更要低,雖然血脂指標正常,對健康人而言,就不需要喝他汀,而對冠心病人而言,就應該喝他汀藥,讓血脂指標更低些。醫生說,他汀類藥物,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可以穩定斑塊,防治血管壁上的斑塊脫落。一旦血管壁上的斑塊脫落,那可是很危險的,造成心血管堵塞,就是心梗,如果斑塊大,完全把心血管堵死,就是急性心梗,那就要命。從那以後,我就一直服用他汀藥,不過,說出來不怕笑話,我經濟上沒錢,捨不得買阿託伐他汀,那藥死貴,我喝得是其它便宜他汀,近幾年,一直沒有斷過,血脂水平和冠心病控制的還算對湊。


誠實140793466


這個問題在臨床上也的確是比較常見,而且也被很多患者問起。大家都覺得他汀這類降脂藥是降低血脂的,其實這是誤解,他汀類降脂藥除了降低血脂,還有一個作用是穩定斑塊。下面,我從兩個方面來解答這個問題。

血脂正常,只是血脂在正常範圍以內,可能根據自身病情看,血脂還並未達標。比如說低密度脂蛋白2.8mmol/l,在化驗單提示的正常範圍內,但是如果這對於一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來說,可能並不達標,還需要進一步降低至1.8mmol/l左右。只有血脂達標,先對來說動脈粥樣斑塊才穩定。



血脂正常,在正常範圍內,並且也達標了。但是,這種達標是口服藥物帶來的,比如說正在口服他汀類藥物帶來的,如果你不再吃藥,那這種達標的狀態就會被破壞。說的通俗點,低密度脂蛋白有可能會反彈升高,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就可能變得不穩定。所以,很多人堅持服藥,也是為了維持這種血脂達標的狀態,穩定住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

總之,對於很多高脂血症患者和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來說,即使血脂正常了,也很少有可能間斷服藥,一般來說都是需要維持服用降血脂藥物的。



張之瀛大夫


首先搞清楚一點,高血脂的含義是什麼?

檢查血脂一般是抽血檢查,如果查出TC總膽固醇含量過高,TG甘油三酯含量過高,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過高,或是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過低。這四項指標中,不管哪一項指標出現異常,都算是高血脂。



血脂不高為什麼還要服用降脂藥?

1.服用降脂藥的目的不僅僅為了降血脂,還有一部分人需要服用降脂藥預防心腦血管病。有些降脂藥,比如瑞舒伐他汀,它的作用不僅在於降脂,它還有強效逆轉斑塊的功能,可以降低心血管風險44%,PCI患者術前服用可以降低10%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


2.對於已經確診有冠心病或者是腦梗的患者,無論膽固醇化驗結果如何,都應長期服用降脂藥。


3.雖然很多醫院的血脂化驗單上都註明了各項血脂指標的正常值範圍,但這個值是相對的,其意義不大。是否需要應用降脂藥物需要根據患者具體情況,患者應拿著化驗單詢問醫生是否需要服用降脂藥。



甘油三酯升高了,為什麼醫生不給開降脂藥?

目前高血脂的治療分為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兩種,如果是剛剛確診為高血脂或者自己本身並不存在心腦血管疾病或者肝功能較差、存在肝病的患者,建議首先採取運動、控制飲食的非藥物療法。觀察一個月後,若血脂還沒降到目標值,才考慮用藥物治療。


長期分享健康知識~關注我,健康不迷路~


健康之初健身與保健


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疑問,明明檢查結果上顯示的四種血脂(包括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都在正常範圍內,那為什麼醫生還要求患者繼續服用降脂藥物呢?

其實,說來也簡單,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了解這件事:


第一,化驗單上標註血脂的正常範圍是針對普通人的,對於一些特定人群來說,這個標準並不適用,尤其是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比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它可以作為一項重要的指標被用於評價冠心病發生的危險因素,事實證明,它的含量越高,冠心病發生的幾率也就越大;

所以,對於普通人來說,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於3.4mmol/L時已經算得上是正常水平了,但對於心腦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來說,則需要將其控制在2.6mmol/L以下,而對於已經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來說則需要控制在1.8mmol/L以下;


所以,我們不能只看化驗單的結果,還要結合患者自身的情況具體分析,以便於確定患者是否需要服用“降脂藥”!

第二,“降脂藥”,尤其是他汀類的藥物,其作用並不限於調脂,它還具有著“非調脂”的功效,比如對血管內壁附著斑塊的穩定作用,它可以有效降低心腦血管系統梗死性疾病的發生幾率;

另外,他汀類藥物對斑塊的穩定性機制在於它可以促進斑塊中脂質和炎症細胞的滲出,使斑塊由最初的柔軟易破裂變得堅硬穩定、難以脫落,而且,在這一過程中,因為斑塊內物質的滲出使得斑塊開始縮小,進而導致因斑塊而狹窄的血管慢慢變得通暢起來!


除此之外,他汀類藥物還具有著一定的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在和阿司匹林聯合服用時能夠獲得不錯的協同作用!

如果您正在服用“降脂藥”,請不要依據檢查結果自行停藥,儘可能的尋求醫生幫助,以避免不必要的傷害!


綜合內科張醫生


簡單來說,不論是醫院檢驗科還是健康體檢中心出具的血脂檢測報告所提示的“正常值範圍”僅僅是針對沒有任何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健康人而言的!一旦,機體開始存在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甚至是已經患上某些疾病時,這些“正常值範圍”就不再適用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個概念,叫做“目標值範圍”!

毫無疑問,對於有心血管疾病風險或已確診某些疾病的人群而言,降血脂的“目標值範圍”要比檢測報告的“正常值範圍”嚴格很多。舉例說明,

《2型糖尿病合併血脂異常的他汀類藥物治療專家共識》中就對糖尿病患者血脂危險分層及LDL-C目標值進行了明確設定;

《血脂異常老年人使用他汀類藥物中國專家共識》也對老年人群的血脂異常治療目標值進行了設定;

那麼,為什麼對於有心血管疾病風險或合併某些疾病時,降血脂的“目標值範圍”要設定得更加嚴格呢?

這是因為,醫學研究發現,當這些人群的血脂水平降得越低時,他們的臨床獲益越多,這就包括: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比率更低,以及壽命更長等等。這些獲益一方面來自於血脂水平的直接降低,另一方面也來自於他汀類藥物的抗炎症、逆轉斑塊等其他藥理作用。

因此,當醫生建議把血脂降到更低範圍時,並非是在“過度醫療”,而是尊崇醫學的研究發現,對血脂治療設定了更加正確的“目標值範圍”!


家有好醫


為什麼血脂達標了,還需要繼續服用調脂藥物?

調脂藥物與降壓藥物一樣,都需要長期維持用藥。一旦停藥,血脂很快就會反彈,某些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還可能增加。

也有不少患者屬於原發性高脂血症,不能找到病因,需要長期用藥控制。

對於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調脂治療是一項基本的治療,只有長期應用才能顯示出效果,長期治療,長期獲益。

對於心血管患者或高危患者來說,只要不出現不可耐受的或嚴重的不良反應,就不應該停藥。

當然了,血脂高不一定就需要藥物治療!

生活方式干預(飲食和運動治療等)是控制血脂的基礎,通過飲食調整來達到降低血脂,切斷血脂的來源,是一種安全、有效、經濟的方法。

一般來說,輕微的血脂異常,又沒有相關的危險因素,通過飲食和運動療法即可控制。

如果 3 個月後仍有異常,再配合藥物等方法進行治療。

當然如果正常,也還需要定期複查和隨訪。



關於高血脂問題,可以來問半畝方塘醫生團隊,點右上角“關注”按鈕!


半畝方塘


血脂正常醫生仍叫你服藥有二種情況:

一.你的血脂在正常範圍內但仍未能達標,非但要繼續服藥而且還要調整治療劑量:

血脂正常只是說明血脂值在正常範圍之內即最高容許值和最低允許值之間。血脂中的甘油三酯和膽固醇是斬然不同的兩種脂質,和看任何化驗單一樣不是在正常範圍的最高限值以下就很開心,噢,我的膽固醇正常,其實只是對可允許的最高限值而言你是正常的,實際看一般化驗單正常值範圍的較低值更好些。

血脂中的膽固醇對心血管事件的威脅更大,而佔總膽固醇60%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近三十年來已被全世界公認為引起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罪魁禍首,因為它是組成斑塊核心脂質的最重要成分,它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斑塊生長的速度、並決定動脈因斑塊生長過多過快而形成狹窄的程度、尤其是斑塊的性質:LDL越高,炎症反應越強烈,斑塊容易長得很快成為皮薄饀大不穩性性易碎的軟斑塊,而血栓事件主要取決於斑塊的性質。

大量研究證實了造成動脈粥樣硬化公認的六大危險因素:家族心血管疾病發作史、嗜煙、肥胖、高血壓病、高脂血症尤其是高LDL血癥和糖尿病。危險因素越多動脈粥樣硬化產生的斑塊量、狹窄程度、血管事件越多。由於LDL是斑塊的核心脂質主要成分,研究發現LDL目標值應該根據心血管危險因素多少來決定而不是化驗單上最高限值以下就行。

因此對LDL分層達標:

1.沒有任何危險因素應在3.6mmoI/L以下。

2.有1-2個危險因素應在3.3mmoI/L以下。

3.有3個危險因素的人,或有冠心病,或有糖尿病應在3.0mmoI/L以下

4.有冠心病或有糖尿病並伴有1-2個危險因素應降到2.6mmoI/L以下。

5.既有冠心病又有糖尿病的患者應降到2.2mmoI/L以下。

6.曾發生過心肌梗塞、腦血栓形成梗塞、任何人口的動脈支架植入術、心臟為什麼瓣膜置換術、封堵術、兩個有經驗的心血管醫生診斷不穩定性心絞痛的患者LDL應降到1.8mmoI/L。

所以不要以為我的膽固醇和LDL都正常了,那是指在正常範圍最高值以下,所以醫生不僅要你繼續應用調脂藥物,應該邦助你根據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來分層達標。包括高血壓患者如合併有冠心病或糖尿病或慢性腎衰患者我們希望把血壓降得更低一點如130/80mmHg和120/70-75mmHg。

二.雖然血脂已降到正常值,但那是藥物作用的結果當然不應停藥:

和所有慢性病一樣如果在診斷正確的前題下,用藥物把血壓、膽固醇/LDL、甘油三酯、血糖降到達標值,切切要記住這是藥物的作用下所得到的正常值,藥物一停,指標肯定會升高甚至發生心腦血管事件。部分缺乏醫療知識的患者總以為為你是藥三分毒,能不吃盡量不吃,能少吃盡量少吃,那可不是感冒、肺炎病好了就可以停藥。包括不少抑鬱患者往往會好了傷疤忘了痛,如果不充分利用服藥期間半至數年內不斷提高自己的心理抗挫折能力可能你一停藥不久就會復發,有的更短効復發認為是徹藥反應其實是依靠藥物提升神經介質水平。

早期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想停藥也不是不可能,尤其是吃出來發胖後產生的這兩種病就把它“吃回去”:

1.嚴格做到低油低脂低糖飲食,補充動植物蛋白質瘦肉、去皮去油的禽類、魚類,新鮮綠葉蔬菜涼拌或熱拌像飯店一樣不用浀油炒,適應水果或晚餐就吃點水果,產生飢餓感既讓胃容量縮小又可以動援體內的脂肪通過三羧酸循環轉化為糖元提供人體所需要的能量。放心餓不出胃病更餓不壞身體,因為你有太多的脂肪。減肥的真諦是捱餓,你看“冰冰”們那一個鋨出病來,管不住嘴跑籠套也輪不上。

2.堅持每天運動到出汗:冬天微汗、夏天大汗,心率在120-150次/分。當然要根據自已實際情況逐漸增加運動量,不吃藥也要付出代價的。等你瘦了10-20斤可能血壓、血糖都下來了,更可喜的是你的大胃縮小了,飢餓感消失了。

2019.5.2



我想說點真話


在一次進社區合理用藥服務的活動中,一位六十多歲的大爺來諮詢:您好!我去年因“腦梗死”住院治療後康復出院,當時發現血脂高,出院時醫生處方開了“立普妥(阿託伐他汀鈣片)”藥物,現在複查血脂指標正常,可是醫生還是給我繼續開了“立普妥”,我的血脂指標都正常了,為什麼還要吃藥?

生活中,想必很多患者都有這樣的困擾,現在就來弄清楚這到底是為什麼吧!

他汀類藥物作用簡介

國際大量臨床研究證據顯示,他汀類藥物(如立普妥、舒降之等)可以有效降低我們常說的壞膽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水平,從而減少心腦血管事件再發,因此腦梗死患者出院後一般都服用他汀類藥物;另外他汀類藥物不僅僅是降脂藥物,也是抗動脈粥樣硬化藥物。

藥師來解答為什麼“藥不能停?”

首先,服用他汀類藥物一段時間後血脂化驗LDL指標變為正常,但是這個正常是對於普通健康人而言,而對於有心腦血管危險的患者,LDL需要降得更低。一般來說,對於有糖尿病、高血壓或慢性腎臟病3、4期的45歲以上患者,其LDL目標值建議<2.6mmol/L;對於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高血壓的患者,其LDL目標值建議<1.8mmol/L。

其次,服用他汀類藥物進行抗動脈粥樣硬化治療需要長期服用才能見效,若中途停藥會導致粥樣硬化斑塊繼續增長、斑塊脫落或不穩定的斑塊發生破裂,上述情況都有再次引發腦梗死的可能性。

因此,對於有心腦血管危險的患者,即使血脂指標在正常的範圍內,也不能輕易停掉他汀類藥。

本文由PSM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志願者: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段煉 提供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