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我為醫學生們發聲,現在我想對醫學生說……

今年初發生的新冠病毒疫情,讓全國人民措不及防,甚至都沒有過一個安穩的年。

對一些醫學生來說,學校和醫院的規定更是讓他們感到無助。

學校要求學生不能返校。

可醫院裡的個別醫生說,“不回來幹活的醫學生都是逃兵”、“沒有醫學生幹活科室運轉不了”。

於是矛盾就這樣產生了:醫學生是不是學生?醫學生該不該衝在疫情第一線?醫學生到底是不是逃兵?

我曾經連續發文解釋這個問題:醫學生不是逃兵!醫學生也需要被保護!

一個月前我為醫學生們發聲,現在我想對醫學生說……

在當時的情況看來,這個觀點完全沒錯!

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一種未知的傳染病,所有人都還不清楚它的危險有多大,更不知道如何抵禦和消滅它!

那時,全國的醫護人員、醫療資源、生活物資都在支援武漢和湖北,這就像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場,雖然看不見槍林彈雨,但危險時刻存在。毫不誇張的說,在那時候奔赴武漢的醫護人員都做好了被感染甚至犧牲的準備。


這種情況應該讓醫學生來面對嗎?


有些說風涼話的人質疑,醫學生是學醫的,比普通人懂醫,在這時候應該挺身而出,分擔醫生的重任。

我想說,醫學生,重點在學生,無論是醫學研究生還是實習生,很多人還不是醫生,他們仍處在學習階段,對於臨床並不比普通人懂太多,尤其是在面對疫情的時候,尤其是在防護裝備不足的時候,讓他們返校回臨床無異於把他們推到戰場還不給發支槍……

後來,有其他醫院的臨床醫生跟我說:“我看你在替學生髮聲,有膽氣!”

一個月前我為醫學生們發聲,現在我想對醫學生說……

其實從一開始我的觀點就一直沒有改變:在面對疫情或者其他災難、危險的時候,應該是我們這些正式醫生先上。把醫學生們保護在我們的身後,這樣才能為未來保存有生力量。

後來,很多醫學生們紛紛給我發來私信,說學校和醫院都不讓他們回醫院上班了,讓留在當地等待通知。


這件事也基本告一段落了。

一個月前我為醫學生們發聲,現在我想對醫學生說……

2月28號,教育部發了一個通知,高校醫學專業學生和醫學類院校學生可先返校。

這則通知再次引起醫學生們的激烈討論。

有醫學生說,同樣都是學生,為什麼醫學生要先返校?現在疫情還沒過去,回去就不怕被感染嗎?

是的,醫學生們的擔憂不無道理,疫情雖然持續向好,但警報還沒有接觸,所有人都不能大意。

一個月前我為醫學生們發聲,現在我想對醫學生說……

但是,我想跟所有多少還有些小想法的醫學生們說幾句我的心裡話。


大家知道,這次疫情消耗了我們眾多的人力、物力、財力,一批又一批的醫療隊數萬名醫護人員以及大量醫療資源都在支援湖北疫情前線,使得很多地方几乎無法開展正常的醫療活動,這也讓很多非新冠肺炎患者得不到救治(急重症除外)。

現在很多地方的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生產生活也在慢慢恢復,這個時候醫院在有計劃地收治一些非新冠肺炎患者。而支援湖北的醫生護士還無法回來工作,即便回來也要再隔離14天。醫護人員的缺口比較大。

隨著生產的逐漸恢復,醫療物資及防護裝備也比一個月前大有改善,基本可以滿足臨床需要。

一個月前我為醫學生們發聲,現在我想對醫學生說……

作為醫學生來說,雖然目前還沒有達到獨立完成工作任務的水平,但是在上級醫生的指導下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輔助工作。回到臨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醫生護士的壓力。

當然,醫院不會讓醫學生去到危險的工作崗位上,應當說只要大家做好防護,感染的風險還是比較小的。

此外,一些醫學研究也在積極開展,醫學生們能夠回到實驗室幫忙,很多工作會更加容易一些。這也需要實驗室達到防護標準,有足夠的防護裝備。


有人可能會問:一個月前你呼籲把醫學生保護在身後,怎麼現在態度轉變了?

還是那句話,我的態度一直沒有變:醫學生應該被保護。

但是現在,一方面大批醫護人員支援湖北導致當地醫院缺乏醫護人員開展醫療活動,另一方面疫情比一個月前得到了很大的緩解。

作為醫學生,是時候站出來在醫生們的保護下承擔一些臨床工作了。

有人跟我抱怨,說不是不想回去幹活,只是有些醫生太壓榨醫學生了。

一個月前我為醫學生們發聲,現在我想對醫學生說……

我知道,有極個別醫生對學生的態度確實比較差,讓學生們幹一些髒活累活,自己卻在一旁享清閒。

我理解,醫學生待遇確實需要改善。不說提高在醫院的地位,起碼也要獲得足夠的尊重。

我明白,有些醫學生理想中的學醫環境可能並不是現在這樣,做得多回報少,快三十歲的人了還養不了家。

但是,壓榨學生的醫生是極少數,絕大多數的醫生對學生們是很好的。也不要因為這個而放棄​當年學醫的初心。


醫學生們,

請記住今天自己內心的想法,

希望大家未來不要成為自己曾經討厭的那種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