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的湯曉豔四次高考之路,讓我想了好多

每個人的道路是不盡相同的。有的人的路比較順暢,從小一帆風順,做什麼成功什麼;有的人的路比較曲折,一生波折較多,一路上充滿艱難險阻。湯曉豔的高考之路,“

就像過山車一樣,每次快要抵達夢想時,總會被現實一巴掌打醒。”

40歲的湯曉豔四次高考之路,讓我想了好多

湯曉豔一共參加過四次高考,時間分別是1996年、1997年、1998年、2018年,細心的讀者一定發現了其中的奧秘,第四次高考是在今年,與以往的高考相差了20年之久,也就是說,第一次高考她才18歲,而第四次高考她已經40歲了。

這期間發生了什麼,讓一個女子在40歲了非要選擇高考這條路呢?湯曉豔出生在湖南湘潭,從九歲開始,母親就培養她學畫畫,一直到去世之前,都希望她能夠繼續上美院。然而1996年,她第一次參加高考,她的母親已經不在世了,她拿到的錄取通知書被她父親撕了,理由是女子讀書無用,應該早早出去掙錢。1997年、1998年,她一邊打工一邊學習,連續參加了兩次高考,儘管高出了錄取分數線,卻沒有收到錄取通知書,她難受又茫然。

40歲的湯曉豔四次高考之路,讓我想了好多

有一個同學曾經也是這樣,第一年參加高考,以為沒考上,過去好久發現比她分數低的一個同學考上了某個學校,當她當故事似的在家裡說這件事的時候,父親不經意地告訴她,有電話打給他,問他孩子要不要上學,他當時就拒絕了。父親不支持她上學,她一直徘徊在復讀和上班之間。

這樣的人生經歷讓湯曉豔抗拒生孩子,她害怕孩子和她一樣產生對立,自己沒有能力教育好孩子,所以直到現在她也沒有孩子。

曾經有一個同事一直不要孩子,她私下裡和我說她害怕生孩子,不是害怕十月懷胎的辛苦,不是害怕生孩子時撕心裂肺的痛楚,而是害怕她給予不了孩子,教育不好孩子,與其讓孩子和自己都痛苦,還不如就來個乾脆。這樣的選擇我不好評價,但我非常理解她。生一個孩子,就意味著責任和付出,意味著自己要改變剛結婚時小女生的心理,意味著即使自己再瞌睡,也要給孩子講故事讓故事伴孩子入眠,意味著自己有能力伴孩子很好地成長……

有一天我下班回家半躺在沙發上,年幼的孩子走過來把我扶了起來,後來我又半躺下去,他又過來把我扶了起來,讓我坐正。突然我意識到,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樣,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以後無論做什麼,我首先都考慮一下是否影響孩子。只要是對孩子不利的,我就不去做,有時即使覺得自己委屈,想想若孩子能健康順利成長,心裡也就釋然了。

40歲的湯曉豔四次高考之路,讓我想了好多

湯曉豔的畫

湯曉豔的母親是一個懂得教育孩子,一心想讓孩子上學的母親,這樣的母親給了曉豔追求和希望;她的父親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不懂孩子教育的問題,面對來之不易的三次高考通知書,他採取了簡單粗暴的撕裂形式,無疑是撕裂了湯曉豔那顆脆弱的心,給她的人生之路填補了多少障礙。湯曉豔后來一直沒有參加高考,還以為自己哪裡出現了問題,直到父親臨死前向她坦白,她才明白了自己的人生之路被父親摧毀了,可是她又能怎樣?

一個好的家庭給人以希望和勇氣,一個不好的家庭,頻頻給孩子的成長之路製造障礙。

40歲的湯曉豔四次高考之路,讓我想了好多

湯曉豔又是幸運的,儘管她今年40歲了,還是順利地考上了大學------西安工程大學,圓了自己的夢。讓我們祝福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