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分佈式補貼政策利好 438.8個億用於2018光伏重點項目投資、多晶硅等技術突破被列入省級戰略規劃!

531新政之後,國內各地區光伏建設又進入到積極佈局的狀態。據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不完全統計,新政之後江蘇、浙江、廣東、安徽等四省發佈10條光伏利好政策,無論是分佈式光伏大省浙江,亦或是光伏扶貧大省安徽等等,其今後的光伏市場發展潛力都值得行業人士關注。

作為西北地區代表省份之一的陝西省,2018年上半年該省份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從陝西省工信部獲悉的公開數據可知,全省太陽能光伏行業中20戶重點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230.48億元,同比增長13.91%。

其中,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隆基樂葉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商洛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國家電投集團西安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4家企業對全省光伏產業拉動作用明顯。

一直以來,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持續關注陝西光伏市場,並將最近幾年陝西省值得光伏人士注意的17條政策要點呈現給諸君,其中,光伏補貼政策、光伏扶貧政策佔到65%,西安光伏補貼力度較大,尤其對於本地光伏技術型企業而言更是利好!

陝西省光伏政策一覽

西安分布式补贴政策利好 438.8个亿用于2018光伏重点项目投资、多晶硅等技术突破被列入省级战略规划!
西安分布式补贴政策利好 438.8个亿用于2018光伏重点项目投资、多晶硅等技术突破被列入省级战略规划!
西安分布式补贴政策利好 438.8个亿用于2018光伏重点项目投资、多晶硅等技术突破被列入省级战略规划!

此外,2018年陝西光伏建設情況如何?近兩年該省光伏產業鏈佈局呈現怎樣的趨勢?光伏企業生存發展的潛在市場空間有多大……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對此將進行深度剖析。

投資438.8億用於光伏重點項目:

陝西成光伏巨頭投資聚集地

陝西省除了在政策上給予光伏產業扶持之外,還在經濟戰略規劃層面加大發展力度。據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不完全統計,陝西對2018年省級、市級重點光伏項目(包含續建項目)建設總投資為438.8億元。

在《陝西省2018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中,總投資157個億的4大光伏項目甚為搶眼,包括1.2GW光伏扶村級電站建設總投資72億,渭南、銅川領跑者項目72億,可見光伏扶貧、光伏領跑者對陝西光伏行業發展的影響之大!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陝西省各市級政府對於光伏產業經濟的扶持力度進一步加大。

從市級重點項目建設規劃中來看,以西安、渭南、咸陽三個地區為代表,其光伏重點項目投資分別為213.6億、53.1億、15億,涉及到硅片、光伏電池組件、薄膜太陽能、光伏支架、光伏玻璃等光伏設備製造產業鏈,不僅有隆基、彩虹等本土光伏巨頭企業的投資,還吸引到漢能、易事特、拓日新能等多家光伏領軍企業的加入。

西安分布式补贴政策利好 438.8个亿用于2018光伏重点项目投资、多晶硅等技术突破被列入省级战略规划!
西安分布式补贴政策利好 438.8个亿用于2018光伏重点项目投资、多晶硅等技术突破被列入省级战略规划!

以上三個地區中,西安在新能源、新材料及節能項目領域進行了重點佈局,其市級重點項目共12個,擬投資299.51億元,佔總投資比例的18.85%。

突破多晶硅技術,集群效應明顯:

2017年光伏年產值同比增長30%

據悉,規上工業是陝西省經濟發展的主力軍。通過陝西省統計局發佈的經濟數據瞭解到,2017年底,全省規上工業企業數量顯著增長,總量突破6000戶,增量創近年來新高。其中,西安全年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63戶,在全省各地市中數量最多。

2018年上半年,陝西工業結構繼續優化,運行平穩、穩中有優。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607億元,同比增長15.1%,增速位居全國第5位。能源工業實現利潤總額657.8億元,同比增長35.9%。

一直以來,陝西對工業製造技術尤為重視。在以上闡述的陝西18個重點項目建設中可以看到,60%以上都是光伏設備製造項目。此外,在《陝西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對於太陽能光伏技術進行了重點闡述:

著重突破晶體硅加工設備技術、檢測設備與多晶硅製備關鍵設備技術,開發太陽能光伏電池的生產製造新工藝和新裝備;重點突破分佈式光伏發電和大型光熱發電成套設備生產技術和集成技術;推進光伏建築一體化應用等等。

此外,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關注到,2016年,陝西太陽能光伏產業鏈以硅材料和光伏組件生產、光伏發電和光伏監測等為核心;2017年陝西省的太陽能光伏產業更是得到較快增長,其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產業鏈進一步完善,形成以榆林、西安、咸陽、渭南、商洛為主,各有側重、優勢發展的產業集群。

《2017-2018年中國光伏產業年度報告》中顯示,2017年陝西省省太陽能光伏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約510億元,同比增長30%。主要產品產量:多晶硅7680噸、硅片18.08GW、電池片9.2GW、組件10.6GW、逆變器3.6GW、光伏玻璃4470萬平方米。

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項目諸如,特變電工新能源西安產業園項目,二期建設已全面投入使用,逆變器產能達到6GW,三期建設正在推進中。陝西有色集團和REC公司合資的1.8萬噸/年硅烷流化床法多晶硅項目,2017年12月試生產,預計2018年底全面達產;隆基綠能年產500MW高效單晶PERC光伏電池和3GW高效單晶光伏組件生產基地項目,一期500MW組件生產線已試生產,二期750MW組件生產線正在建設;彩虹集團延安光伏玻璃生產線建設項目,窯爐日引出量為850噸/日,年產太陽能光伏玻璃2600萬平方米,預計2018年內點火併達產。

上游企業:多晶硅企業2家,硅錠企業2家,硅棒企業2家,硅片企業4家,漿料企業3家;

中游企業:電池片企業3家,光伏焊帶企業2家,光伏玻璃企業2家;

下游企業:晶硅組件企業6家,薄膜組件企業1家,逆變器企業2家;

陝西省累計光伏裝機規模接近6GW:

企業太陽能發電總量增速較快

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梳理分析了2015-2016年全國15個地區光伏發電裝機量,陝西光伏裝機規模實現跨越式增長,集中式光伏電站裝機規模從2015年的1.12GW躍升到2016年的3.22GW,增幅高達187.5%。

從國家能源局最近發佈的2018年上半年全國光伏建設運行情況來看,陝西累計光伏裝機規模已達5.93GW,接近6GW;其中,新增光伏裝機0.69GW,佔西北地區裝機總量(西北地區新增光伏裝機4.12GW)的17%。

西安分布式补贴政策利好 438.8个亿用于2018光伏重点项目投资、多晶硅等技术突破被列入省级战略规划!

另外,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從陝西省統計局獲悉,2017年陝西省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企業數量持續增加,發電總量不斷上升,發電結構繼續優化。

從企業數量看,2017年我省規模以上新能源發電企業96家,比2016年增加22家,其中太陽能發電企業增加16家,佔比為73%。

從發電量看,2017年我省規模以上新能源企業發電量196.25億千瓦時,比2016年增長26.8%。從行業增速看,太陽能發電量增長24.5%,各個行業呈現出同步快速增長態勢。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我省規上與規下企業太陽能發電量34.25億千瓦時,雖然總量不高,但增速較快,達到31.9%,在新能源發電量增速中位居榜首。

積極推進光伏扶貧建設:

5-6月份光伏扶貧招標規模為20.966MW

光伏扶貧建設一直是中央領導非常關注,從國家到各級政府層面都在大力提倡並扶持的精準扶貧重要任務,也是我國扶貧開發工作的新途徑,具有明顯的產業帶動和社會效益。

據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關注,5-6月份,陝西省共有兩大光伏扶貧招標項目,建設規模總計20.966MW,項目預算超3750萬元;分別是陝西漢中市鎮巴縣草壩村集中式20MW光伏扶貧電站項目(一期5MWp),宜川縣0.966MW光伏扶貧電站項目。

在今年5月9日,國家能源局出臺的《關於印發進一步支持貧困地區能源發展助推脫貧攻堅行動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中也明確提到,結合可再生能源分佈和市場消納情況,積極支持貧困地區因地制宜發展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有序推進陝西、青海、新疆、甘肅、內蒙古、等貧困地區光伏電站建設。

為了搞好陝西省分佈式光伏扶貧,創新扶貧方式,陝西省按照“政府引導、農戶參與、市場運作、收益分成”原則,採取財政扶貧資金投入和扶貧對象、投資企業共同參與等多種籌資方式,因地制宜開展光伏扶貧工作,使項目區在冊貧困戶通過集體分紅、投資參股及收取屋頂、荒山荒坡租金等途徑增加收入。

自2015年9月,陝西省財政廳、省扶貧辦聯合下發通知,陝西省將安排2000萬元財政扶貧資金,在藍田、太白、長武、宜君、蒲城、延長、佳縣、勉縣、漢陰、洛南縣10個縣開展光伏扶貧試點,以促進貧困地區生活方式轉變,推動貧困人口增收。

其中通知提到,各試點縣財政扶貧資金用於在冊貧困戶分佈式光伏設備項目建設補助,每戶補助最高不超過2萬元。同時,鼓勵群眾出資參股、企業通過捐資或捐贈設備等方式,參與光伏扶貧工作,多渠道解決光伏發電設備及資金問題。

截止2018年7月,國網陝西省電力公司累計投入扶貧資金14.23億元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積極應對新能源消納問題

國家能源局公開數據表明,2018年上半年我國風電和光伏發電消納形勢持續好轉,棄電量和棄電率實現“雙降”。棄光電量30億千瓦時,同比減少7億千瓦時,棄光率3.6%,同比下降3.2個百分點。陝西、甘肅、新疆3省(區)的棄光率超過5%。

雖然陝西省新能源發電量比重有所上升,但新能源規模相對較小。從供需關係看,我省的電力是供大於求。在此背景下,陝西省的風光電難於被消化吸收,如不及時謀劃外送將遭遇發展瓶頸。此外,隨著市場化進程的加快,新能源補貼電價逐年減少,企業運營成本有所上升,加之行業自身存在的資金回收週期較長的特點,短時期內企業經濟效益難以顯現,新生企業不敢輕易介入,行業發展動力不足。

因此,如何解決消納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西北能源監管局針對新能源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用電空間“裝不下”、輸電通道“送不完”、安全運行“裕度低”、網源結構“不協調”等問題,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與世界銀行聯合開展《西北新能源消納機制研究》工作,力圖全面理清西北新能源行業發展現狀;

基於西北各省(區)資源互補性強的特點,西北能源監管局協調組織西北各電力企業開展短期雙邊、主控區置換、陝青調峰交易,並創造性開展聯網通道新能源互濟、援疆電量庫交易;

積極推進可再生能源跨區現貨交易、西北新能源和華中抽蓄電站聯合優化、直流送出曲線優化工作,組織富裕新能源送出等等。

陝西地區資源及太陽能資源分析

陝西基本情況

陝西省地處中國內陸腹地,黃河中游,位於東經105°29′—111°15′,北緯31°42′—39°35′之間。東鄰山西、河南,西連寧夏、甘肅,南抵四川、重慶、湖北,北接內蒙,居於連接中國東、中部地區和西北、西南的重要位置。中國的大地原點在境內涇陽縣永樂鎮。2017年底,陝西省常住人口3835.44萬人,土地面積20.56萬平方千米。

工業生產總值

據《2017年陝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初步核算,2017年生產總值21898.81億元,比上年增長8.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39.45億元,增長4.6%,佔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9%;第二產業增加值10895.38億元,增長7.9%,佔49.8%;第三產業增加值9263.98億元,增長8.7%,佔42.3%。人均生產總值57266元,比上年增長7.3%。

太陽能資源

陝西全省年平均太陽總輻射量為4100~5600MJ/m2,年峰值日照時數為1150~1550h,年平均日照時數在1270~2900小時,日照百分率在28%~64%之間。其空間分佈特徵是北部多於南部,南北總輻射量相差1400MJ/m2,高值區位於陝北長城沿線一帶,年太陽總輻射量為5100-5600MJ/m2;低值區主要分佈於陝南大巴山區,年太陽總輻射量為4100-4300MJ/m2。夏季總輻射量最大,佔到總輻射量的近40%,冬季總輻射量最小,表現出四季分佈的不對稱性。

西安分布式补贴政策利好 438.8个亿用于2018光伏重点项目投资、多晶硅等技术突破被列入省级战略规划!

陝西省太陽能資源從地域分佈來看,從東南向西北逐漸增加。各市的太陽能資源概況見下表。

西安分布式补贴政策利好 438.8个亿用于2018光伏重点项目投资、多晶硅等技术突破被列入省级战略规划!

光伏頭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