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俄羅斯經濟這麼落後了還能抗衡美國?

小宇宙在打廬山升龍霸


與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相比,俄羅斯的經濟總量的確不行。但是說到抗衡,並不能看經濟這一項指標。大國博弈除了經濟領域之外,還有國際政治和軍事安全。而其在後面兩項上,世界範圍內除了俄羅斯之外,還沒有一個國家能與美國做到針鋒相對的抗衡。

由於俄羅斯繼承了大部分的蘇~聯軍事機器和戰略資產,因此在常規軍力僅次於美國,而在核武庫上則與美國勢均力敵。因此在美國的戰略對手和假想敵名單中,俄羅斯仍然當仁不讓的排第一。也正是如此,即使冷戰結束,美國對俄羅斯的打壓和遏制也從未間斷。俄羅斯也一直不得不被動的接受挑戰。

俄羅斯的當前經濟支柱與蘇~聯後期一樣,都是以能源出口為主要支撐。但是俄羅斯的能源出口途徑更廣泛。其石油收入目前不但可以維持強大的軍事機器運轉和大部分高新技術武器裝備的研發,同時還可以維持俄羅斯民眾的高福利政策。但需要認清的一點是,俄羅斯與美國的對抗或者抗衡都是“有選擇的”,而不是冷戰時期的美蘇全面軍備競賽和軍事對抗,因此成本要低很多。

另外需要強調兩點。一是俄羅斯與美國的抗衡,還要得益於其他新興大國的出現、歐盟的崛起以及由此引發的世界多極化浪潮。世界多極化趨勢,可以讓俄羅斯積極地採取分化美歐和北約的策略,選找機會借力打力,從而降低自身的戰略風險和戰略投資成本。俄羅斯便捷安全的能源和礦石資源供應對於歐洲各國來說是擺脫不掉的誘惑。也是俄羅斯拉攏歐洲的重要籌碼。

其二是俄羅斯的經濟發展狀況,並非是外界所想象的那麼單一脆弱,也不是美國製裁就可以輕鬆摧毀的。把俄羅斯的經濟總量放到歐洲也是位於前列。在2017年美國製裁最厲害的一年中,俄歐貿易去年增長18%(,其中德增長近23%,法增長近26%),甚至俄烏都增長近25%。就連美俄兩國貿易額都處於增長態勢中。另外別忘了俄羅斯在東亞還有一個經濟體量龐大的戰略伙伴。介入敘利亞危機兩年來,俄羅斯軍工企業還收穫了上千億美元的武器裝備訂單,而且還有更好的預期效果。


高峰軍事觀察


俄羅斯能夠與美國抗衡,自然是因為其強大。但我們直觀上看俄羅斯卻是落後的。為什麼?因為俄羅斯的民用工業發展較差,形成了“落後”的形象。而其重工業尤其是軍事工業是非常強大的。這在前蘇聯時代就是毫無爭議的。

要看清美國和俄羅斯之前的差異,從廚房辯論就可以看出來了。1959年7月24日,在莫斯科舉行的美國國家博覽會開幕式上,時任美國副總統尼克松和時任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赫魯曉夫之間展開了一場論戰。辯論是在廚房用具展臺前進行的,故稱“廚房辯論”。這場論戰,看起來是爭論廚房用具的,實際上是一場關於東西方意識形態和核戰爭的論戰。

這場辯論,之所以被稱作“廚房辯論”,不僅是因為發生在廚房。尼克松巧妙地把辯論的焦點轉移到了洗衣機之類的家電上,而不是武器,避免了在辯論中被迫承認美國在軍事上相對於蘇聯的明顯劣勢。

可見,那個時候,蘇聯的軍事工業就是更強。美國的民用工業更強。尼克松說:“對我們來說,多樣化,選擇權,我們有上千個不同的營造商的事實,這些就是生活的情趣。”

後來,在發展中,美國和前蘇聯展開了軍備競賽。美國人實際上仍然更加註重民用工業的發展,以民用工業賺的錢,進一步支持軍事工業。而前蘇聯由於民用工業停滯不前,導致了社會財富的增長緩慢。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改善太慢,應該也是後來蘇聯解體的原因之一。

今天看來,俄羅斯看起來弱,主要還是民用工業弱,人民生活中的民用品豐富度不夠。但俄羅斯的軍事工業還是很強的。軍事工業往往也是國家科技能力的體現,所以,俄羅斯的軍事和科技底子還是很強的,能夠與美國抗衡。


孫建波


好的,我也來說兩句,為什麼俄羅斯經濟落後還能抗衡美國。這個說法不太準確,俄羅斯綜合國力一點兒也不差,看看他的惠民待遇就知道了。醫療,教育,就是養育子女。國家一律買單。18歲以後可以申請福利分房,誰能說這個樣的國家是窮嗎?俄羅斯地大物國,也是一個強大的重工業國家,有廣袤的山林,石油,天然氣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特別是在軍工方面,俄羅斯盛產大量的軍工科研人員,特別是在電子戰方面,美國唐納德驅逐艦,在黑海受到俄羅斯蘇二四電子戰飛機的羞辱,像美國唐納的驅逐艦,九次伏衝,電子干擾,是的,美國唐納德驅逐艦,電子信號全部中斷,在事後46名美國官兵申請退役,還有俄羅斯賣給伊朗的店子汽車廠。,他就伏獲美國和以色列的高端無人電子偵察機,不得不承認,俄羅斯電子方面強大的表現。核武器更是了得,俄羅斯薩爾瑪和核彈,一枚導彈就能把美國德克薩斯州,和法國大小的地方,從你的球上抹去,特別是俄羅斯總統普京。他蘇聯時期是克格勃頭排人物,他辦事沉著,老練果斷融為一身,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做不到。過去,美國總統奧巴馬。不敢跟普京單獨會面,這就是人的名,樹的影。現在俄羅斯們調顯示,普京支持率83%,普京有一手好牌,想怎麼打就怎麼打,所以美國怕呀,怕在普京的領導下成為第二個蘇聯。


手機用戶51346865866


俄羅斯的經濟落後嗎?許多資料都提及俄羅斯的經濟總量僅相當於中國的廣東省,但是廣東省的常住人口是11169萬人(2017年),而俄羅斯聯邦2016年人口統計數量約為14430萬,也就是說俄羅斯的人口比廣東省多不了多少,算人均GDP的話,俄羅斯會比廣東省差很遠嗎?顯然不會。廣東算是中國經濟最好的一個省,俄羅斯的全國人均經濟總量能接近於中國經濟最好的省的人均經濟總量,那麼俄羅斯的經濟顯然不會差。

資料圖:普京

所以俄羅斯的經濟其實沒那麼差,究其原因,俄羅斯是能源輸出大國,即使美國能夠通過打壓油價等手段圍堵俄羅斯的經濟發展,也無法從根本上使俄羅斯經濟崩盤。講得再直接一點,俄羅斯不依靠西方國家,仍然可以活得很好,而西方國家卻不得不和俄羅斯打交道。比如歐洲需要的石油天然氣,俄羅斯如果不給,那就是個大問題。美國號稱科技很發達,還是得用俄羅斯的航天技術,RD180發動機之類的,一樣少不了。

資料圖:RD180發動機

既然西方國家有求於俄羅斯,那麼俄羅斯當然就有資格和西方國家抗衡。而且俄羅斯的軍事實力毫無疑問可以和美國分庭抗禮,核武器方面不必多說,俄羅斯7000枚核彈頭比美國還多,美國想要惹俄羅斯之前都得想一想。而且俄羅斯不僅是有核彈頭,還有完善的戰略投送系統,美國招惹誰,都不敢招惹俄羅斯。

資料圖:俄羅斯導彈部隊

常規武器,俄羅斯也不遜美國,俄羅斯的軍事力量其實是很先進的,即使很多武器已經老化,拿出來也是數一數二。而像蘇35、蘇57、S400導彈、伊斯坎德爾等武器,有哪樣會比歐洲和美國的差?就這一點意義而言,俄羅斯能和美國抗衡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西方國家不講道理,但是畏懼強硬對手。俄羅斯無疑就是一塊硬骨頭,很硬的骨頭。


軍機堂


答案很簡單,因為俄羅斯有一個很會玩牌的總統普京。

首先蘇聯解體後,為了贏得西方的經濟援助,葉利欽在西方的主導下籤署了《反導條約》,很多核武器在西方的監督下眼巴巴被銷燬,98年的金融危機差點讓俄羅斯經濟奔潰,世界銀行和國際貿易基金組織遲遲不向俄羅斯伸出援手,至此,葉利欽看清了西方的面目,啟用年輕有為的普京上臺,在普京上臺的前幾年,為了贏得穩定的發展空間,普京和美國還是走得挺近的,作為克格勃出身的普京,還是柔道高手,深諳政治的牌應該怎麼打。現在雖然遭受美國和西方制裁,還有中國和印度。

其次,前幾年由於世界原油價格暴漲,俄羅斯的經濟增長加速,外匯儲備增加。俄羅斯從98金融危機吸取教訓,每年都增加黃金儲備,一方面可以應對來自美國製裁帶來的金融風險,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國內物價。從近期美國製裁俄羅斯和委內瑞拉的結果可以看出,俄羅斯的影響有限,還反制裁美國,當然俄羅斯對美國的制裁更多是展示姿態,委內瑞拉因制裁亂成一鍋粥。

最後,俄羅斯擁有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核武器,這是普京手中的王牌,普京時不時放出“俄羅斯會首先使用核武器”的聲音,搞得美國在對付俄羅斯進也不是退也不是,一下子無所適從,慌了手腳,以至於在烏克蘭、敘利亞問題上節節敗退。

普京縱橫國際政壇十幾年,的確是玩牌高手,美國在烏克蘭搞“顏色革命”本意是想烏克蘭脫離俄羅斯,結果俄羅斯火中取栗拿回了克里米亞;美國在中東發起“阿拉伯之春”,本意是想搞亂中東,讓自己可以進一步控制中東石油交易,讓以色列漁翁得利。結果沒想到俄羅斯會孤注一擲,出兵敘利亞,還把北約盟國土耳其和美國死對頭伊朗拉到自己麾下。而且特朗普當政更有利於普京,特朗普是個商人,以實用主義和利益至上就是所謂的“美國優先”治國,在政治和戰略上無法和普京相比,特朗普上臺一年多很多政府職位還是空缺,以至於希拉里都忍不住出來發聲“特朗普損害了國家利益”,一些議員還打算彈劾特朗普,連軍隊都收回了特朗普的指揮權。

另外普京也深知中美俄的三角關係,單憑一己之力難以和美國長期抗衡,最終一定會損害俄羅斯的利益,畢竟俄美實力差距太大,於是積極和中國走近,形成和美國對抗態勢,而且利用北方四島問題牽扯日本,一會給點糖果安倍嚐嚐一會又派戰略轟炸機去日本繞一圈,由於二戰的原因,美國不敢在北方四島問題上幫日本發聲,看著日本被俄羅斯當猴耍,只能乾瞪眼。普京雖然和美國關係搞僵,但和歐洲特別是德國還保持比較好的關係,歐洲除了英國和一些需要美國保護的小國,其它國家為了自身利益,一般都不太願意充當美國的馬前卒,畢竟現在大國間很難再有零和遊戲,而且中美俄三國關係是世界穩定的基石,任何一方過於強大都不利於世界的穩定。


麼爺的舅舅


對於這個問題我是這麼認為的,經濟不是國力的全部。經濟繁盛的宋朝、明朝都折在貧窮落後的蠻夷手中。清朝人口到晚清已經突破4億,1820年中國經濟佔比世界32%,結果一樣被八國聯軍敲開國門,所以從這些前車之鑑可以看出國家之間的對抗軍事實力的重要性。

雖然自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實力被極大的消弱,但是俄羅斯在核武器和彈道導彈方面依然擁有強勁的與美國抗衡的實力。本月24日,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尤里•鮑裡索夫也對記者表示:俄羅斯新國家軍備計劃重點關注核威懾,和高精度武器。半個世紀以來,核威懾一直是國與國之間最直白的對抗,尤其是當阿富汗和伊拉克淪陷以後,伊朗、朝鮮等國都在大力發展核武器以求自保,與朝鮮相比,俄羅斯的三位一體核打擊實力是實實在在的能夠對美國本土產生威脅的,

俄軍事專家也在電視節目中表示,用不了多久俄羅斯將試射RS-28“薩爾馬特”重型洲際導彈,其打擊範圍可覆蓋美國德克薩斯州,面積大概是50萬平方公里並聲稱準備工作已經完成,年底可以試射。所以美國戰略上經濟上不管如何擠壓俄羅斯的生存空間,也不敢對俄羅斯動武,這個底線就是俄羅斯與美國抗衡的根基。

而另外一方面就是戰鬥意志了。二戰後,美國和北約迎來了空前繁榮的半個世紀,而俄羅斯則經歷了各種的動盪與苦難,繁榮失敗再崛起。戰鬥民族自身的強悍,加上外部的磨練,其意志力是溫柔鄉里躺了半個世紀的美歐所無法比擬的。戰爭除了比拼武器裝備的精良,比的也是戰鬥人員的心理素質。

還有另外重要的一點就是中國與俄羅斯一樣站在社會主義陣容上,隨著中國的崛起,在兩種意識形態的對抗中,我們還是對俄羅斯有著傳統的情誼的,東方兩個大國的復甦和崛起,又在軍事經濟上有極大的互補,也是美國無法輕易拿下俄羅斯的原因之一。


陶德中士


俄羅斯經濟算不上落後,做為世界領土面積排名第一的國家,俄羅斯自然資源豐富,航天、軍工及核工業水平處於領先地位,文化教育和社會福利也在世界前列,只是由於2014年後能源價格波動以及烏克蘭危機爆發後歐美對俄的制裁導致俄羅斯經濟低迷,但這並不代表俄羅斯經濟落後。


俄羅斯經濟低迷從目前來說是受石油價格及歐美製裁影響,但也有其自身原因,其中包括從蘇聯時代就存在的工業發展比例不協調,俄羅斯重工業基礎雄厚曾取得過許多輝煌成就,同時也伴隨著其輕工業發展的嚴重滯後,輕工業是向人民提供生活消費品的工業,輕工業的製成品關係民生,所以俄羅斯短時間很難提高本國民眾的生活水準。另一方面俄羅斯地處高寒地帶,許多土地是常年凍土,這也使俄羅斯的農業發展先天就處於劣勢。瘸腿的工業加上先天處於不利環境的農業是俄羅斯經濟難以取得更高地位的最大障礙。

儘管,俄羅斯經濟受限於內部外部諸多因素,但北約不顧俄羅斯的感受一味東擴,這就觸及了俄羅斯的底線,所以即使明知情況不利為了自己的國家利益也要與美國抗爭到底。


大本事君


俄羅斯這位蘇聯解體後最大的遺產繼承者,擁有著相當的實力和能力。仍然為世界數一數二的軍事大國,但這裡不是俄羅斯要抗衡美國,而是美國對俄羅斯的步步緊逼,讓其不得不進行反抗。那麼俄羅斯經濟這麼不景氣,其反抗的資本又有什麼呢?



首先還是軍事能力,俄羅斯繼承了當年蘇聯70%以上的軍事實力。當年蘇聯生產了大量的陸軍裝甲坦克,作戰飛機,軍事艦艇,尤其是核力量。這讓美國最為擔憂,畢竟其擁有可以毀滅美國幾次的核力量。而且俄羅斯擁有大量彈道導彈運載工具,可以直接攻擊美國本土。


其二俄羅斯國土廣袤,自然資源雄厚,可供開採的足以維持國家的經濟運轉。與當年的蘇聯發展如出一轍,整體輕工業發展非常滯後。這也導致了俄羅斯始終是以資源出口型經濟為主,尤其是以石油出口為主。俄羅斯整體由重工業發展為主,但是由於蘇聯的解體,直接導致軍工的發展出現了極大的斷檔,整體發展處於維持運營狀態。但是依然可以在戰時因為格羅斯提供強大的軍工保障。

其三,俄羅斯出現了一個強勢的普京,帶領俄羅斯從新走上俄羅斯自我道路,不再期望與西方靠攏。俄羅斯民族本身就擁有強悍的性格,和不服輸的精神,在普京這裡遊刃有餘的發揮出來。



其四,由於美國所主導的北約不斷的進行東擴,不斷地擠壓俄羅斯傳統的勢力範圍。大量的吸納了前華約組織成員國,最為嚴重的要吸納烏克蘭成為歐盟成員國。普京怎麼可能忍受這樣的步步緊逼,反抗就成了必然的手段,無論經歷狀況是否良好。所以俄羅斯直接怒懟,讓克里米亞併入了俄羅斯。


其五,就是俄羅斯抓住了與東方大國合作的機會。畢竟東方大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大量的資源需求,原油需求是其不可或缺的。那麼俄羅斯與其合作,就會解決歐美國家對其進行的經濟制裁。並且加大與其合作還會促進俄羅斯其他經濟快速發展。從而增加國內經濟回暖,緩和。

美國領導的西方世界對俄羅斯的處處圍堵,才造就了俄羅斯似的四處反擊。即使俄羅斯經濟狀況不併不好的前提下,依然耗費大量的軍費,對外作戰。這就是俄羅斯的囧境。目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開始了以間諜事件為由,大肆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妄圖以經濟搬倒俄羅斯。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小夥伴們覺得俄羅斯還能看什麼支撐下去呢?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喜歡的可以點贊哦!


淡然小司


俄羅斯能夠抗衡美國並非單純依靠經濟,更多的是依靠政治、軍事和國家意志。換句話說,與美國相比,俄羅斯也並非一無是處,起碼在能源經濟上並不落後於美國,軍工科技也和美國有的一拼。特別是核武器的“威懾力”上,絲毫不遜於美國。再者,拋卻意識形態的先進性和政治正確不提,國家間的對抗中,國家意志的作用其實更大。如果以國家實力比較,美國無疑會碾壓朝鮮和伊朗,但朝鮮和伊朗就是不屈服美國的霸權,美國其實也很無奈。因為決定戰爭的因素太多,比如戰爭中的“傷亡”問題。朝鮮和伊朗不怕傷亡,可美國害怕,因為美國國內人民無法承受過多的人員傷亡。再者,戰爭的物力、財力消耗也是驚人的,雄厚如美國也支撐不起這樣的過度消耗。美國今天的經濟衰退與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中的巨大消耗就有一定的關聯性。從俄羅斯的經濟來說,最主要的根源問題是俄羅斯的經濟體系不夠均衡,對於俄羅斯來講是個“胎帶”問題。原因是原蘇聯時期的計劃經濟所致。當年的原蘇聯採用的是全國一盤棋式的區域搭配形式,有的加盟共和國專門製造五金產品,有的專攻日用,有的單單供應副食。這就造成了解體後的原蘇聯加盟共和國都存在市場體系不健全的弊端,俄羅斯當然也不例外。蘇聯解體後,葉利欽當政時期,俄羅斯也想安心發展經濟,補齊市場經濟不均衡的短板,葉利欽也確實嘗試過,但美國卻不給俄羅斯這個機會。這就不得不提到究竟是“先發展經濟再對抗,還是先維護尊嚴再發展經濟”這個話題了。在這個問題上,不同的立場就不會有不同的觀點,但有一點卻是肯定的,那就是葉利欽曾嘗試過先發展經濟,得到的是美國的“不尊重”,但普京採取的顯然是“維護尊嚴”過程中的自我發展,效果如何,見仁見智。就國家層面來說,在歷史長河中,不管是富裕還是貧窮,都不是永恆不變的,總有潮起潮落時期,只要有不屈的精神,貧窮也總會有富裕的時候,但如果一味的忍辱負重,什麼都要等到強大再說,也未必可取。如果失去了“精神”,即使強盛了,也很有可能是個“瘸子”。所以,俄羅斯的做法也有值得借鑑的一面。


人生觸底反彈


自蘇聯解體後,世界便進入“一超多強”的局面,一個超級大國美國,多個世界強國,俄羅斯也可算一強。不過真心比起來,俄羅斯在許多方面已經遠遠不如美國,GDP總量只有美國的二十分之一左右。因為沒錢支撐龐大的軍事開支,俄羅斯高精尖武器裝備遠不如美國,航母也只剩一艘老舊的庫茲涅佐夫號,即使如此,我們卻看到近幾年來,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四處出擊,頻頻為美國製造麻煩,這底氣何來?

俄羅斯在局部地區擁有優勢

美國在世界各地建有眾多的軍事基地,但很多時候,這些基地也只是充當倉庫、中轉和崗哨的作用,還不能徹底改變地區力量天平。美國在不同時期,也有不同的戰略側重點,或是西歐、或是亞太,但難以做到全面壓制。

也因此,俄羅斯能發現美國力量的薄弱環節,在關鍵一刻出擊,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比如在烏克蘭、土耳其和敘利亞,這些地方是美國準備戰略收縮的地區,地理上也遠離美國,稱為俄羅斯的嘴邊肉也不過分。

關鍵盟友實力支撐俄羅斯叫板美國

這個盟友便是中國,美國對俄羅斯的懲罰措施無非是外交上孤立、經濟上制裁、軍事上封鎖。而這些招術在中國的幫助下,被俄羅斯一一化解。美國經濟制裁俄羅斯,凍結俄在美賬戶,不讓俄羅斯企業在美自由經商,還限制俄羅斯使用美元。俄羅斯反擊也是步步到位,拋售美元債務,提高黃金儲備,與歐佩克結成石油聯盟,與中國簽署多個商業大單,承諾雙邊貿易使用人民幣結算。

現在,世界正慢慢分成兩個陣營,一邊是美歐集團,另一邊是中俄集團。雖然表面上,大家還維持著和和氣氣的氣氛,但背地裡已經爭得不可開交,俄羅斯對美國的回擊,也會幫助中國緩解來自美國的壓力,中國對俄羅斯的支援,也會間接打擊美國的進攻勢頭。這樣的“冷對抗”未來還會持續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