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把機槍是叫什麼?

一隻吃癟龍


人類任何科學技術的發明和創造,都是在不斷總結前人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加以持續改進和逐漸完善的過程,機槍的發展歷史也不例外。至於世界上第一把機槍到底是怎樣問世的,還是要看其是怎樣傳承和發展的。據有關史料記載:早在1674年,中國清朝人戴梓就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把能夠連續射擊的‘’連珠槍‘’,該槍火藥和彈丸都儲存在槍上可容納28發子彈的特殊彈倉裡。

而世界上第一把手動機槍則是由比利時人伐商於1851年設計並製造成功,因該槍是由蒙蒂尼工廠監製的,所以該槍被後人命名為‘’蒙蒂尼‘’機槍。1862年美國人加特林為提高射擊效率,通過技術改進,發明了手搖式機槍,後人稱其為‘’加特林‘’機槍。


1884年,美國人馬克沁製造了世界上第一把射速為每分鐘600發以上的能自動連續射擊的機槍,該槍槍身重量27.2千克,被稱為馬克沁重機槍。該槍在英國對南非的殖民戰爭中被首次使用於實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索姆河會戰中,德軍用馬克沁重機槍向密集隊形的英軍進行猛烈而持續地射擊,使英軍一天之中傷亡近6萬人,令人聞之色變。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飛機和坦克被用於了戰場作戰,因而步兵要求有相應的防空和反裝甲作戰能力,於是德軍首先研製和裝備了大口徑機槍,隨後法、英、美國等國也陸續裝備了大口徑機槍。與此同時飛機和坦克也裝備了航空機槍和坦克機槍,軍艦也裝備了艦用機槍。

一戰之後,因陸軍方面要求有能方便單兵隨身攜帶的重火力機槍,於是德國毛瑟公司設計和開發出了MG--34通用機槍,配有兩個腳架,全重12千克,1934年起裝備德國陸軍,該槍配備彈鼓和兩腳架可作輕機槍使用,而配備彈鏈和三腳架則可作為重機槍使用。

野草鮮花


主要看機槍如何定義,如果定義為可以連續發射子彈的槍械,那咱們中國人戴梓於1674年發明的連珠火銃,可以連續發射28發彈丸,設計精巧裝彈簡便,可以被稱為世界上最早的機槍。



連珠火銃

後來,1718年英國人帕克爾發明單管手搖式機槍。1815年比利時人發明了蒙蒂尼機槍。1860年美國人加特林發明了加特林機槍,使用多根槍管旋轉發射,搖動手柄完成子彈裝填、射擊與拋殼,最高射速達400發/分。1874年加特林機槍被清政府引入中國,稱為格林快炮。但是加特林機槍卡殼和槍管發熱嚴重,後來漸漸被淘汰。被稱為現代機槍的先驅。


復原版加特林

現代機槍定義比較嚴格。機槍又稱機關槍,指槍管口徑在20毫米以下,帶有穩定裝置,使用全威力步槍子彈或機槍子彈,全自動連續發射的槍械。這裡強調的是子彈為定裝彈藥且威力大,能夠全自動發射,不使用人力驅動。

馬克沁機槍

按此定義來說的話,世界上第一枝真正意義機槍應該是馬克沁水冷機槍,1883年由美國人馬克沁發明。使用槍管短後坐原理,由發射火藥剩餘氣體驅動槍管槍機後退,完成開鎖、拋殼、裝彈和閉鎖過程,射速可達600發/分。為防止槍管過熱,在槍管上套了水筒水冷散熱。抗日戰爭時中國軍隊使用馬克沁機槍殲滅了大量日本鬼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哈奇開斯導氣原理機槍

後來各國又陸續研製出哈奇開斯機槍、勃朗寧機槍、麥德森輕機槍、捷克ZB26輕機槍等。設計原理由後座式變成導氣式,散熱方式也由水冷變成氣冷。


勃朗寧M1919氣冷式機槍

1934年納粹德國研發了MG34通用機槍,既可以作為輕機槍,也可以作為重機槍。機槍邁入全盛時代後,以往的集團衝鋒戰術很難再用了,交叉火力下,衝上來多少消滅多少。戰爭進入全新時代。


MG34通用機槍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認為馬克沁機槍是世界上第一把真正意義上的機槍。


和風漫談


蒙蒂格尼機槍

1851 年,由比利時的法斯詹普斯上尉發明,37 根槍管在一個圓筒中,子彈則裝在圓形槍機閉鎖塊上的37 個小孔中。槍手把裝好子彈的閉鎖塊放在槍身後端的缺口處,再推動一個槓桿,將閉鎖塊向前推,完成閉鎖,此時子彈正好跟每個槍管對正。然後槍手轉動位於後方的一個搖桿,擊發裝置就將這37 顆子彈逐一擊發。

所有子彈擊發之後,槍手轉動後部手搖桿將閉鎖退出,再將另一個裝好子彈的閉鎖塊放入,開始另一輪射擊。

這種機槍當初法軍大量裝備這種武器,將其作為對抗普魯士德雷賽後膛裝彈針擊步槍的秘密武器,然而由於該武器體型過於龐大,法軍更多將其編入炮兵部隊,但是由於其400米射程,在普法戰爭中被普魯士另一樣劃時代武器,克虜伯後裝鋼炮打很慘,沒有發揮其預想的效果。之後,該武器出口給清朝,南京的金陵製造局還進行仿製。


加特林機槍

加特林手搖機槍是世界上第一個真正實用化(注意重點)的機槍,他是由美國人理查·喬登·加特林在1861年發明的,它把6根槍管並列安裝在一個旋轉的圓筒上,手柄每轉動一圈,各槍管依次完成裝彈、射擊、退殼等動作。加特林機槍可謂手動機槍的顛峰之作,它的出現成為槍械史一次重要轉折,對近現代兵器和軍事思想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1874年,加特林手搖機槍出口到清朝,之後在1880年左右,同樣在金陵製造局進行了仿製。

之後在抗日戰爭時期,該槍的改進型進行了大量仿製(一本正經的樣子),並有圖片為證。

現代加特林機槍/近防炮,是使用加特林的原理,使用電力或火藥自身動力替代人力,驅動槍管自動發射。

馬克沁機槍

馬克沁機槍是第一個全自動機槍,該槍為英籍美國人海勒姆·史蒂文斯·馬克沁於1883年發明,利用火藥剩餘燃氣為能源,自動完成退殼、填裝和復位。採用容彈量為帆布彈帶供彈,彈帶可以接續,理論射速 600發/分,速度約為當時加特林手搖機槍的3倍,體積和重量更小。

馬克沁機槍,可以說是劃時代的武器,從該武器開始,人海戰術從此告別歷史舞臺,1893到1894年南中非洲羅得西亞(今納米比亞)英國軍隊與當地麥塔比利-蘇魯士人的戰爭中,在一次戰鬥中,一支50餘人的英國部隊僅憑4挺馬克沁重機槍打退了5000多麥塔比利人的幾十次衝鋒,打死了3000多人。

而其真正大出風頭是在一戰時的索姆河戰役,當英軍向德軍陣地發動進攻時,一天之內陣亡6萬名士兵,真為黑暗之日。\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87960e4b0e877d671d6cd724a79ab15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