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孩子偷東西怎麼辦?家長別急著打罵,這樣處理事半功倍

琴琴是個5歲的小女孩,一直很受家人的疼愛,可是最近就有一件事讓琴琴的媽媽非常苦惱。一天晚上,琴琴把媽媽叫進房間,給媽媽看自己手裡的毛絨兔子。媽媽問她這是從哪裡得來的,她說是從小紅家拿來的。

原來白天的時候,媽媽帶著女兒琴琴去了小紅家裡玩耍,結果女兒把小紅的毛絨兔子裝進小包裡,偷偷帶回家裡了。媽媽問她為什麼拿東西,琴琴解釋道:“兔子太可愛了,我想借來玩玩,讓兔子陪我一起吃飯睡覺!”媽媽聽完頓時憂心不已,女兒這麼小就會偷東西,這下怎麼辦?

發現孩子拿別人的東西,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偷東西”,甚至感到非常氣憤,自己的孩子怎麼這麼可惡。那麼,孩子為什麼會“偷東西”?家長應該怎麼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呢?

發現孩子偷東西怎麼辦?家長別急著打罵,這樣處理事半功倍

一、孩子“偷東西”的原因有哪些?

1、孩子缺乏“物權意識”

孩子小的時候對事物缺乏正確的認知,缺乏“物權意識”,看到身邊有喜歡的東西,就會第一時間想要據為己有。對於這個時期的孩子來說,他們還不能分辨“你的”“我的”,以為喜歡的東西就是自己的。

比如,人們可以發現,三四歲的孩子在逛超市的時候,對超市的商品總是非常好奇,甚至想要直接打開商品。這不是因為孩子想要“偷”,而是他們缺乏“物權意識”。

發現孩子偷東西怎麼辦?家長別急著打罵,這樣處理事半功倍

2、想要擁有自己沒有的東西

孩子天生比較好奇,看到別人玩的很好的東西,自己也想擁有。這個時候父母不一定會滿足孩子的需求,為了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孩子自然就會“偷”別人的東西。

3、孩子心存僥倖

有的孩子雖然知道偷東西是不好的行為,但是出於僥倖心理還是可能做出錯誤的決定。孩子可能會認為東西非常多,即使自己拿走一個,別人也不會發現。比如朋友家有很多蠟筆,自己看過很想玩,覺得朋友不會發現,於是就把一根蠟筆“拿”走了。

發現孩子偷東西怎麼辦?家長別急著打罵,這樣處理事半功倍

4、孩子盲目模仿

現在網絡上的信息良莠不齊,孩子缺乏明確的是非觀念,可能會盲目模仿偷竊行為。比如一些電影電視裡經常有一些身懷絕技的“小偷”,孩子們看完覺得“小偷”是很酷的人物,於是躍躍欲試。有些父母發現孩子偷東西的行為,可能會狠狠地打罵孩子。

二、打罵孩子真的有效嗎?

1、家長為什麼總是習慣打罵孩子?

家長髮現孩子偷東西之後,很少會分析孩子是否明白什麼是“偷”,也不明白孩子偷東西的真正原因。有的家長第一反應就是“孩子丟了我的臉面”,於是急躁地打罵孩子,甚至給孩子貼上“不道德”“沒出息”的標籤。

發現孩子偷東西怎麼辦?家長別急著打罵,這樣處理事半功倍

2、急躁打罵孩子會帶來更大的傷害

打罵孩子一定能夠糾正孩子“偷”東西的行為嗎?答案是否定的。不僅如此,打罵孩子容易帶來更大的傷害。孩子的做法可能只是無心的,但是家長衝動的做法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如果父母當眾打罵自己的孩子,指責孩子偷東西,很可能會讓孩子變得自暴自棄。

可是“偷東西”畢竟是一種不好的行為,英國有一句諺語叫做“偷盜一次,做賊一世”。為了避免孩子繼續“偷東西”,家長還是應該給予孩子正確的管教。

三、面對偷東西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正確引導?

1、不要急著打罵孩子

家長首先要冷靜地看待孩子偷東西這件事,不要急著打罵孩子,否則可能會讓事情更糟糕。如果家長教育孩子過於嚴厲,就會讓孩子養成說謊的習慣,通過說謊逃避懲罰。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家長應該對孩子多一點耐心。家長只會打罵孩子,難免會傷害孩子自尊心,還可能引起孩子的叛逆情緒。

發現孩子偷東西怎麼辦?家長別急著打罵,這樣處理事半功倍

2、培養孩子的“物權意識”

如果孩子無法區分“什麼是你的”“什麼是我的”,家長就應該及時培養孩子的“物權意識”。這樣不僅可以避免孩子在公眾場合鬧出誤會,也能避免孩子養成偷東西的壞習慣。家長在生活中應該不斷教導孩子,拿別人東西之前要經過別人的允許。

3、培養孩子正確觀念

教育家蒙臺梭利曾經說過“建立在規則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面對偷東西的孩子,家長要詢問孩子做這件事的原因,同時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及時培養孩子正確的觀念。

發現孩子偷東西怎麼辦?家長別急著打罵,這樣處理事半功倍

4、鼓勵孩子勇敢認錯

蕭伯納曾經說過,“自我控制是最強者的本能”。

如果孩子有過偷東西的行為,家長不妨鼓勵孩子勇敢認錯,讓孩子從小做一個正直的人。父母對孩子的評價是非常重要的,這關係到孩子未來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所以父母要避免一味地打擊否定孩子,或者給孩子貼上“壞人”的標籤。

教育孩子是一件講究方法的事情,如何妥善處理孩子犯錯這個問題,值得每一位家長認真思考。如果家長可以正確引導孩子,教育孩子就會事半功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