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推薦一本改變你人生的書,你會推薦哪一本?為什麼?

吳與都宏麗


我推薦稻盛和夫的《活法》

我第一次看這本書純屬偶然,當時是在一家理療店,等待的過程中感覺無聊,發現她們家書架上有這本書,隨手拿起來讀,誰知一讀就放不下了。我懇求店員把書借回家看,看完之後還不過癮,立刻上網買了全套五本《活法》。這套書至今依然放在我書架最醒目的地方,我隨時都會拿出來看,而且不遺餘力地向人推薦。

說這本書改變我的人生也不算誇張,我認為,只要認真看過這套書的人,他的人生或多或少都會有所改變。

1. 草根逆襲,並不是傳說。

介紹這本書之前,首先要介紹一下作者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被譽為日本“經營之聖”,他一生先後創辦了兩家世界五百強企業:京瓷公司和第二電電(KDDI),並在79歲高齡那年接受日本政府的邀請,重建虧損破產的日本航空公司,在此之前他對航空運輸業一無所知。在他的經營下,僅僅幾個月時間東京航空扭虧為盈;一年後,稻盛和夫領導下的日航做到了三個世界第一:利潤世界第一,準點率世界第一,服務水平世界第一。

所以,稻盛和夫“經營之聖”的稱號可謂當之無愧。但誰能想到,稻盛和夫最初只是出身平民、白手起家。

少年時代,稻盛和夫只是一個平凡甚至有些倒黴的普通人。他性格懦弱悲觀,患過肺結核,兩次報考中學全都落榜,考大學也不順利,畢業後好不容易在全家人的熱切期望中進入的第一家企業松風工業卻是一家衰敗破舊、瀕臨倒閉的公司。附近的居民都知道,在那家公司工作的人,“連老婆都娶不起”。僅僅半年時間,除了稻盛和夫之外,同時進入公司的另外4名畢業生全部辭職或另謀出路,只剩下走投無路的稻盛和夫一個人。沒有關係、沒有背景、看不到希望,稻盛和夫的職業生涯就從這裡開始。

最初的怨天尤人之後,稻盛和夫迅速調整了心態。在全公司對工作敷衍塞責的大環境下,稻盛和夫卻像打了雞血一樣,按照自己的判斷殫精竭慮、夜以繼日地一個人進行新產品研發。最終,他的孤軍奮戰換來了令人欣慰的收穫,公司也因此獲得了大量訂單。

靠著這種在逆境裡頑強求生的精神,稻盛和夫先手創辦了京瓷公司、第二電電,無不獲得了巨大的收益和舉世矚目的成績。

同樣是出身草根,同樣是起點卑微,同樣是處在一家瀕臨倒閉的破敗公司,稻盛和夫卻讓自己的人生在逆境裡開出耀眼的花朵,震驚了全世界。

2. 作為人,何謂正確?

所有的人都知道,經營好一家企業,單憑一腔熱血和永不放棄的執著是遠遠不夠的。一家企業就好比一架精密複雜的機器,任何一個部件出了問題,這家機器都無法正常運轉。

隨著企業越做越大,經營中的各種問題也接踵而來。採購、生產、質檢、銷售、財務、人事,方方面面都會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

苦苦思索之後,稻盛和夫意識到:事物的本質其實極為單純,乍看很複雜的事物,不過是若干簡單事物的組合。

稻盛和夫把解決問題的依據定為“作為人,何謂正確?”

什麼叫“作為人,何謂正確?”稻盛和夫說:“要正直、不撒謊、不貪婪,不給人添亂,待人要親切……”這些在幼兒時期父母和老師教導我們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則,就是解決世間所有問題的基本原則,同樣也是經營企業的基本原則。用這個原則去處理企業經營中遇到的問題,稻盛和夫的企業就蒸蒸日上、如日中天。

有的人可能不理解,就這麼簡單的幾句話,就能解決人世間所有的問題嗎?

有個著名的故事,說的是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拜訪一位禪師請教什麼是禪,禪師回答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不以為然地說:“這話連三歲小孩都知道。”禪師回答說:“雖然三歲小孩都知道,但八十歲老翁卻未必能做到。”白居易聞言豁然開悟。

正所謂“大道至簡”,最簡單的,往往恰恰是最深刻的。如果真正能遵照奉行最簡單的原則,最艱難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3. 磨礪心性、砥礪人格

稻盛和夫一生都在“以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來面對生活。除了經營企業,他對人性中的方方面面都付出很大的精力去磨礪和打造。他提出,所有人都要磨練心智、提升心性。人生的過程就是提升心性和心智的過程。他認為“我們的靈魂在終結時的價值必須高於降生時的價值,這才是我們生存的意義和目的。”

稻盛和夫提出了“六項精進”作為磨練心志的指針:

(1) 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2) 謙虛戒驕。

(3) 天天反省。

(4) 活著就要感恩。

(5) 積善行、思利他。

(6) 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正是因為嚴格據此磨鍊心性,才有了稻盛和夫的經營奇蹟和不朽的人格。這也是稻盛和夫留給我們的無比珍貴的精神財富。

《活法》一書的精髓遠不止這些。事實上,我認為這套書不但是企業經營者不得不讀的一本書,而且是每個人一生必讀的一套書。它不但講述了企業經營的哲理,更講述了做人、做事,甚至一個人更好地活在這個世界上所需要的一切。

當我讀完第一本《活法》,我感覺灰暗的生活忽然打開了一扇明亮的天窗,為我敞開了一個充滿希望、充滿光明的世界。而我的生活也從此改變。


凝露無聲


我推薦毛主席的:《實踐論》和《矛盾論》。

理由如下:

《微紅文•讀書》

我愛讀書,也愛買書,一生樂此不疲。童年沒書讀,到處借書讀。參軍後讀毛主席的書。後來書多了,什麼書都讀。突然發現,中國的群書,就社科類而言,有用的東西,都融化到毛主席的書中了。毛主席的書又融化在兩論中了。兩論又融化在一個成語中:“實事求是”!萬書歸“是”!天書歸是!

讀到六十歲時,又突然發現,書是昨天的東西,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變成落後的東西了?真正的高新尖,不上書。從小學讀到大學,最終只是認識了幾千漢字?只是為讀懂“天書”準備了一些必要條件。真正的學問是讀懂天書,與時俱進,與是奮進。

讀死書與讀天書,有天沃之別。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跑到莫斯科讀死書,毛主席在山溝溝裡讀天書。前者把革命引向失敗!後者把革命引向勝利!

今天的新布爾什維克,跑到華爾街讀死書。回來指導中國的“市場化和全球化”。遇上師尊川普,搞“反市場化和反全球化”。不知如何是好?處境十分尷尬。把中國書和美國書讀完了,連個中美關係都沒讀懂?成了現代的讀書呆子。悲乎!

唯有毛主席的兩論,是讀懂天書的工具,是行為實踐的工具。從讀懂天書中,可達到求是的目的!一個是字無往不勝,一個是字走遍天下!毛主席的詩詞,是總結作天,實踐今天,預言明天的“是”學結晶,濃縮美景,文彩飛楊,百讀不厭。


逸仙103686071


毛澤東選集一套,因為他說的都是為勞苦大眾服務,謀真正的幸福,和做人的尊嚴。


用戶1470578717036


一部影響了西方數千年的書是《聖經》,一部改變中國命運的書是《毛澤東選集》。

對於個人來說,如果說有一本能改變一生的書,我個人覺得還是有一點勉為其難。但是如果要推薦一部書,我倒有自己的推薦目錄,那就是路遙寫的《平凡的世界》。

當時我剛讀大學畢業,上了一個不入流的學校,學的是不入流的專業。在學校裡揮霍了青春,匆匆忙忙被推上社會。如同被趕到海里的鴨子一樣,沒人在乎是否會游泳,生死由命,富貴在天。

可惜,我不是善遊者,更不是弄潮兒。在一次一次的吃癟和碰壁後,有時候會真的懷疑自己,懷疑人生。

有一次在應聘失敗後,穿著廉價的西裝,疲憊地走在大街上。看到有一個賣書的,推著三輪車,擺滿了嶄新的書籍。我一眼就看見了黃色封面的《平凡的世界》,

因為喜愛文學,因為囊中羞澀,我買了本盜版的《平凡的世界》,在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裡,白天出門找工作,晚上燈下品“平凡”。

人們在讀書時,往往下意識地將書中的人物對號入座,或者說參照自身。生活的苦難,命運的抗爭,理想的追求,是每一個人都要經歷的過程,沒有誰能代替,人生就是這個樣子。正如書中所說,即便沒有月亮,心中也要有一份皎潔。

經過多年的漂泊,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可以為之奮鬥的事業。以前買的那本盜版的《平凡的世界》已經找不到了,也許是無數次搬家以後,丟到哪裡了。可是我依然記得我在封面寫下了一句話:平凡可以,平庸不行。





秦川濤哥


書籍真的是我最好的朋友。

因為我懂的真的很少,什麼都是從書上去學。

小時候稀裡糊塗的過,讀了許多書才知道這世界原來是這樣的啊。

影響最大的應該是《少有人走的路》。

這是一本心理學著作,它告訴我,每個人都有心理問題,這讓小時候就倍感孤單,總覺得自己是異類的我找到了救命的稻草一樣。

原來有很多人都有過這樣那樣的經歷,原來有很多人面對挫折面對困難不知道該怎麼做,或者是鼓不起勇氣來做,原來很多人也是這樣害怕著又夢想著。

它幫助我學習愛,也學習獨立;它教誨我們成為更稱職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歸根到底,它告訴我們怎樣找到真正的自我。它不僅僅只是分析原因,而更多的是解決辦法。原來那些煩惱我們多年的問題都是有根源的,原來我也真的可以活出不一樣的生命來。

人生苦難重重。人生本就是一場艱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也相當漫長。但是,這本書會帶領我們不要害怕,而是坦然的去經歷一系列艱難乃至痛苦的轉變,最終達到自我認知的更高境界。



五孔爾聊


餘華

《活著》

我自己讀了很多遍,讀過了好多年了,買了三本,一本自己看,另外兩本送給了當時最好的兩個兄弟,不知道為什麼,我自己學文不高,另外兩個朋友一個是入獄兩次,現在混的按他自己說的是很好,但是他的心酸他自己知道,另外一個父母期望過高,高中複習了三年,還是二本,沒辦法,現在混的也還可以,而我,,

依然是有空的時候拿出活著這本書,看看,然後給自己說,好好的活著

活著就是為活著的本身而活著


這貨叫曹寅


改變人生不至於,影響比較深刻的有。

看過一本書,朋友推薦的。書的名字是《基督山伯爵》法國作家大仲馬所做。

這是第一次認真看一本書,發現讀書是很有意義且有趣的事,讓我們認識外邊的世界,與作者對話,完善人格,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

這本書讓我愛上了讀書,所以……


田小小的


我這一生看過的書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是奧斯特洛夫斯基,這本書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一生他的一生是戰鬥的一生 就像鋼鐵的意志,在修鐵路那部分,已經有許多人倒下了,天氣又冷又凍,簡直都要堅持著,多麼的讓人感到精神要崩潰了,但是保爾堅持到了最後,,在那上學的時候確實讓我堅強了,省實驗中學在修建築202工程的時候,我們堅持幹到了最後,是兒童公園那段工程,每一天都是考驗著我們,連累在困我們沒倒下。那年大約是七零年,或者是六九年,田富春老師和學軍時的劉排長,是我不能忘記的,那個年代我們不能忘記。





金秀雲


在人生不同階段,都有對我人生有很大影響的書。

比如,《平凡的世界》,上中學的時候一旦放假就喜歡拿來讀,每次都看的我淚流滿面。裡面那種不斷積極向上的精神,一直影響著我。

比如,《活著》,上高中的時候,在學校閱覽室看到的。當時正值中午,陽光明媚,結果看這本書,看的我渾身發冷。對我內心有非常大的衝擊。一個人竟然可以承受如此大的苦難。

再後來就是《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讓我看到了人生可能達到的境界。


《平凡的世界》、《活著》透露出來的精神,更多的是好好的活著,哪怕是經歷各種各樣的苦難,人也不應該選擇沉淪或放棄,應該堅強的活下去。以至於,那時我的人生格言,就是不放棄自己。


直到看到這本《遙遠的救世主》,裡面刻畫了一個叫「丁元英」的人物。一個基於客觀規律活著的人。讓我看到了人生的可能性。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與《平凡的世界》、《活著》中所描繪的生活相比,所謂的苦難其實並不是苦難。


畢業後,最容易做的事情,就是苟且的活著。因為你身邊的人都是如此的樣子。以至於,經常有人會講,你終將活成你身邊人的樣子。


這時候就會出現一種抉擇,你到底是隨大流,苟且的活著就行,按照所謂的潛規則行事,有些東西會觸碰到你做人的底線。還是要更加理想的活著,當一個「憤青」。這個從學生到社會人的轉變心理過程,往往變成一個分叉路口。


有一本書《滄浪之水》的官場小說,其實就是描述的這個主題。憤青往往是到處碰壁,反而是放棄那些不切實際的理想,獲得了最大的收益。


《遙遠的救世主》描寫了丁元英帶領一幫農民致富,將他們從原始的盼救世主拯救自己,到用自己的雙手改變自己人生境遇的故事。


《遙遠的救世主》讓我看到了另外一種可能,就是世界並非是黑白的,是有多重複雜性維度的。想要實現一定的目標,就不能眼裡只看見自己,看不見眾生。要在理想和現實之間,找到那條最適合的路。


簡單來說,就是實事求是,而不是將自我凌駕於現實之上。


它對我人生的改變,讓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就是做一個追隨丁元英精神的學徒。


李撒歡


我的那本書是滄浪之水,記得知道有這本書是在聽到一個段子之後,感到很好奇,那時候這本書已經脫銷了,我就跑到舊貨市場淘到這本。因為我是銀行機關裡面的職員,從小就是在家裡聽話在學校裡是好學生,在機關裡努力工作的純正的'三門幹部,在沒有任何背景的情況下,被很快提升,連自己都飄了,但在最關鍵的時候沒能順勢再直上青雲,直到看過這本書之後才知道,你做的再好搞不懂心機是什麼都會掉隊的。可知道這些奧妙是不在順位之後,已經於事無補,但,至此讓我成熟起來,加倍的用功讀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