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解毒的蒲公英,學會盆栽播種繁殖方法,年年在家賞花吃野菜

導讀

最近幾天, 邀請容姐好幾次,都是回答關於野菜的問答,而且還有邀請容姐回答關於蒲公英的問答,容姐因為覺得自己屬於生活領域,所以沒有回答問題。今天容姐想了一下,希望能夠通過文章的方式,把蒲公英由露地養殖,換作花盆養殖的方法,來說說容姐的觀點,希望能夠幫到和他一樣有需要的花友們。

清熱解毒的蒲公英,學會盆栽播種繁殖方法,年年在家賞花吃野菜

簡介:蒲公英又叫婆婆丁、黃花地,屬於菊科蒲公英屬,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蒲公英的根是圓錐形狀,顏色屬於棕褐色,有一些皺縮,綠色的葉子的邊上,有波狀齒或羽毛狀深裂,葉子底部和葉柄中間有紅紫色,花葶上面部分也有紫紅色。蒲公英屬於多年生宿根植物,一般會在第二年開花,而且會隨著生長年歲的增加,會開出更多的花來。蒲公英開花過後,它的種子就會隨風而走,而且落在哪裡就在哪裡生根發芽。

蒲公英含有多種維生素,因此很受人們喜愛,現在又到春季挖野菜的時候,因此就會又一次提起了蒲公英。蒲公英的確是一種很不錯的野菜,可以用來做蒲公英包子、涼拌蒲公英、蒲公英茶。

清熱解毒的蒲公英,學會盆栽播種繁殖方法,年年在家賞花吃野菜


人們之所以喜歡吃蒲公英,除了蒲公英含有很多維生素外,還在於蒲公英還有清熱解毒的作用。而且蒲公英花色鮮豔,很是漂亮。因此在原本是農村的野草,如今在超市中,價格也變得不菲起來。不過現在用來種植的人也不在少數了,下面容姐就來說說在花盆中如何播種繁殖蒲公英,有喜歡蒲公英的花友,可以在家播種蒲公英,不用到處去挖野菜了。

蒲公英的繁殖方式有哪些?如何繁殖蒲公英最好?

蒲公英的繁殖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播種繁殖,另外一種是移栽繁殖。容姐是村裡人,可以去地裡移栽一些蒲公英回來,而且即便是容姐不用移栽,地裡就會有很多蒲公英的,因此在我們農村,很少有人播種蒲公英的。不過隨著人們大範圍的挖蒲公英,現在蒲公英也少了很多,因此也會有些人,在自家小院播種蒲公英,這樣播種一年後,年年都會有蒲公英吃,有花賞。

而很多在城市居住的花友,即便是想移栽蒲公英,那也是很不簡單的事情,還需要外出郊遊的時候,把蒲公英挖下來,然後如果帶回來時間長一些,蒲公英就可能會掛了,因此不如直接買一些蒲公英種子,在家花盆播種更方便。

清熱解毒的蒲公英,學會盆栽播種繁殖方法,年年在家賞花吃野菜


再有我們喜歡吃蒲公英,可以在家播種種一大盆,然後就會有蒲公英野菜吃了。最後等我們吃得厭了,剩下幾棵開花做種子就可以了,這樣又漂亮,還有來年的種子了,豈不是很好的嗎。

如果喜歡移栽,容姐會在播種蒲公英後講到,有喜歡移栽蒲公英的花友,也可以關注一下。

如何播種蒲公英?

1 播種蒲公英的時間和溫度:蒲公英種子不會休眠,因此在春夏秋三個季節,都可以播種。不過我們播種蒲公英的溫度最好是在15℃左右,因為蒲公英在25~30℃的環境中,發芽會比較慢。

時間建議:我們喜歡吃蒲公英,在這段時間裡,在室內就冷播種蒲公英了,因為現在這段時間,很多家庭室內溫度都可以達到15℃以上。播種的時間,我們也可以選在晚一些的時間裡。當然如果冬季室內溫度能夠達到15℃以上,那冬季播種蒲公英,到現在都已經可以吃。不過只要在25℃以前的時間裡,播種蒲公英,都是可以的。

清熱解毒的蒲公英,學會盆栽播種繁殖方法,年年在家賞花吃野菜


2 泡發種子:我們把買回來的蒲公英種子,放在溫水中泡發一下,一般用水溫就好。泡發蒲公英種子,一來是為了讓蒲公英出苗快一些,二來是因為蒲公英的種子很小,而且是那種飛舞的毛狀種子,泡發後,種子大一些,容易散播。

容姐建議:我們泡發蒲公英種子,可以用50~55℃的溫水泡發,把蒲公英种放在溫水中後,不斷攪動讓水溫降低,然後再浸泡8個小時後撈出。把種子撈出後,用溼布包好,放在25℃的環境中,每天早晚用溫水澆一次,過3~4天后,就可以播種了。不過我們在家中泡發種子,可以直接把種子泡發好後,再進行播種。

3 花盆:我們在家中養蒲公英,可以用大一些的花盆,也可以用泡沫箱來播種,播種蒲公英使用的花盆大小,是根據我們喜歡蒲公英野菜的多少程度來決定的。

花盆建議:不管是用大花盆,或是泡沫箱,花盆下面都要是透水性好的花盆,因為蒲公英,如果長期積水,也會出現爛根的情況。如果使用的泡沫箱底部排水孔少,我們可以用剪刀再增加一些。

清熱解毒的蒲公英,學會盆栽播種繁殖方法,年年在家賞花吃野菜


4 土壤:雖然說蒲公英對土壤沒有太多要求,屬於隨遇而安的植物,但是蒲公英更加喜歡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

土壤建議:我們在播種蒲公英的時候,可以用腐葉土、園土、沙混合使用。然後再加入腐熟的有機肥、過磷酸鈣混合後播種使用

。這樣的土壤,可以滿足蒲公英生長的需要,讓蒲公英在出苗後長得更加健壯。

5 播種:我們在播種蒲公英的時候,可以把蒲公英種子均勻的撒在花盆溼潤的土壤中,然後覆蓋1~2釐米的細土,用塑料膜封好花盆,放在遮陰的環境中。等蒲公英種子出苗後,在早上去掉塑料膜,然後讓蒲公英慢慢適應外界的條件。如果在陽光下直接去掉塑料膜,會造成蒲公英小苗曬傷的情況。

播種建議:種子 蒲公英播種時,如果覺得種子太小,我們可以把蒲公英種子和沙混合後再播種,這樣我們在花盆中撒播種子的時候,才會撒的均勻,不至於出現不均勻的情況。

清熱解毒的蒲公英,學會盆栽播種繁殖方法,年年在家賞花吃野菜


起壟:我們播種蒲公英用的花盆或泡沫箱,我們可以在花盆中或是泡沫箱中,把土壤起壟,把蒲公英種子播種在壟上,這樣澆水的時候,不會導致蒲公英中出現泥水。如果不會做壟,也可以直接把種子撒在平地上。

土壤:再有我們播種蒲公英用的土壤,最好是提前澆透水後,再把土壤做鬆散後再播種,而不是播種後再澆水,那樣蒲公英種子太小,會造成蒲公英種子出苗不好的情況。還有播種後,也要土壤溼潤,如果土壤乾燥後,我們可以再進行澆水。

陽光:播種蒲公英後,我們可以把花盆放在遮陰的環境中,等到蒲公英出苗後,再慢慢接受陽光的照射,因為蒲公英的種子有怕光性。

清熱解毒的蒲公英,學會盆栽播種繁殖方法,年年在家賞花吃野菜


蒲公英出苗後的管理

1 光照:蒲公英出苗後,我們可以在上午7~9,或是下午5點左右,把蒲公英花盆搬到有陽光的地方,每天讓蒲公英在柔和的陽光下一會兒,然後就這樣漸漸的增加光照,直到能夠把蒲公英養在充足的陽光下為好。

光照建議:這樣做是因為蒲公英剛長出來時,還比較嫩,再有蒲公英因為遮陰的原因,導致蒲公英長出來的芽比較嫩,如果直接放在陽光下,就會導致蒲公英曬傷、甚至曬死的情況出現。

2 間苗:蒲公英長到4~5釐米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為蒲公英間苗了。這個時候,也就是我們吃野菜的時候了。我們開始間苗,不要一次性間苗太多,因為這時的蒲公英苗太小,出菜率還比較低,我們只是作為嚐鮮來吃就可以了。

間苗建議:我們給蒲公英間苗,可以按照“去弱留強,去病留壯”的方法來做,也只是給蒲公英小苗拉開距離,不至於太密集了,等到後期的時候,我們可以在進行第二次、第三次間苗,最後定植成4~6釐米左右就好。蒲公英越大,我們做野菜的使用率就會越多。不過也不要等蒲公英太大了,因為那時候,蒲公英太老了,也就不好吃了。

3 肥水:蒲公英出苗後,要保持土壤溼潤,在蒲公英生長期間,我們要經常澆水,但是不要出現水澇。當蒲公英長到7~8釐米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給蒲公英施一些稀薄的液肥了。

清熱解毒的蒲公英,學會盆栽播種繁殖方法,年年在家賞花吃野菜


肥水建議:給蒲公英施肥時,不要偏施氮肥,最好是施氮磷鉀複合肥,而且每次給蒲公英施肥,要採用薄肥勤施的原則。一般情況下,15~20天施肥一次。

秋末冬初的時候,我們可以再給蒲公英施一次腐熟的糞肥,然後澆一次透水。這樣不僅有利於蒲公英順利過冬,而且也為蒲公英來年生長打基礎。而且平時施液肥時,可以在施兩次肥後,再澆一次透水,以減少蒲公英出現肥害的幾率。

4 溫度:溫度達到25~30℃後,我們可以把蒲公英養在半遮陰的環境中,因為太強烈的陽光,會把蒲公英葉子曬傷的。在冬季的時候,我們可以把蒲公英養在室內,雖然說蒲公英不怕寒冷,但是在花盆中過冬,最好還是在室內比較好。如果當年把蒲公英吃沒了,那就不用再想冬季怎麼過冬的情況了,來年春季,我們再播種再吃新鮮的蒲公英也是不錯的。

清熱解毒的蒲公英,學會盆栽播種繁殖方法,年年在家賞花吃野菜


總結

蒲公英是春季人們都愛吃的野菜,不僅可以用來做包子餃子,而且可以用來泡茶喝,不管怎樣吃,蒲公英都是很不錯的的。這是因為蒲公英不僅含有多種維生素,而且還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我們播種蒲公英,可以通過泡發種子,然後選擇合適的花盆、疏鬆、肥沃的沙質土壤來播種。然後通過間苗、光照、肥水管理,我們就可以吃到親自播種的蒲公英了,蒲公英長到來年春天,還會開出漂亮的花花,這樣我們學會播種繁殖,就可以年年有花賞、有野菜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