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慕文明的代價——日本的首次天花疫情

天平七年至九年(735–737年)的疫情 (“天平の疫病大流行”)襲擾了日本大部分地區,並導致人口損失高達25%至35%(利用正倉院文書中的“正稅賬”計算得出)。根據日本8世紀初建立的疫病監測制度留下的詳細記錄,以及《續日本紀》等文獻記載,可以確定此次流行的疫病是天花,現代日文稱之為“天然痘”,當時稱之為“豌豆瘡”或“痘瘡”。儘管此次疫情到738年1月時幾乎已經結束,但其對日本政治、經濟和宗教的影響卻難以磨滅。

渴慕文明的代價——日本的首次天花疫情

左上角為皰瘡神——擬神化的天花

首先,疫情是怎麼來的呢? 據記載,疫情首次爆發於735年8月的太宰府。根據平安時代(794–1185年)末期的文獻,首例染病者是一名接觸過“野蠻人の船”的漁民。13世紀的文獻更補充道,所謂野蠻人實際是新羅人,而該漁民曾在朝鮮半島擱淺。另有觀點認為,遣新羅使或遣唐使更有可能是感染源。

不論哪種觀點更有道理,卻都可以說明:此次疫情的根源在於原本封閉的日本加深了與亞洲大陸的接觸,其原理與美洲土著遭遇歐洲人如出一轍。斯塔夫裡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評論道,日本孤立的地理位置對其歷史有深刻影響。例如,它不像古代的韓國(新羅、高麗、朝鮮)那樣全盤模仿中國,而是保留了自主選擇的權利。正因為日本長期與大陸隔絕,才對來自大陸的病毒缺乏抵抗力;正因為日本學習大陸文明,才導致天花病毒傳入。

渴慕文明的代價——日本的首次天花疫情

皰瘡神祭圖

總之,病毒傳入後,疫情迅速蔓延了整個九州北部。735年8月23日,太宰府奏請朝廷免稅。到736年,九州的許多農民要麼垂死要麼棄耕,最終導致饑荒。同樣在736年,聖武天皇任命的遣新羅使途徑九州北部的疫區並染病。團長阿倍繼麻呂在抵達新羅之前病逝。倖存的使節團返回平城京,將天花擴散至日本東部 。直到737年,疫情依舊肆虐日本。

就連養尊處優的貴族也在劫難逃。例如,擔綱國政的藤原武智麻呂、藤原房前、藤原宇合、藤原麻呂四兄弟先後病歿。 他們突然離世,使得政敵橘諸兄掌握了大權。

到738年1月,疫情幾乎已經結束。但此後仍然反覆爆發。直到10世紀初,天花的破壞性才大大降低。此時日本學習大陸文明已經告一段落。遣唐使的派遣也於894年廢止。

渴慕文明的代價——日本的首次天花疫情

遣唐使

天平疫情雖然很快結束了,但其影響卻十分深遠。除了減免稅收外,日本還採取了其它前所未有的措施以求恢復生產。例如,疫情結束幾年後,日本頒佈了“墾田終年私財法”,允許農民擁有土地。時人相信天人感應,認為災變是上天在示警。因此,深感罪責的聖武天皇更加虔心佛教,大興寺院。據說國庫都快因此耗盡了。但卻為日本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