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神練氣銘,藥王孫思邈著。他除了醫術驚人,還是修行真人

《存神煉氣銘》

夫身為神氣之窟宅,神氣若存,身康力健;神氣若散,身乃死焉。若欲存身,先安神氣;即氣為神母,神為氣子。神氣若俱,長生不死。若欲安神,須煉元氣。氣在身內,神安氣海。氣海充盈,心安神定。定若不散,身心凝靜。靜至定俱,身存年永。常住道源,自然成聖。氣通神境,神通慧命。命住身存,合於真性。日月齊齡,道成究竟。

依銘煉氣,欲學此術,先須絕粒。安心氣海,存神丹田。攝心靜慮,氣海若具。自然飽矣。

專心修者,百日小成,三年大成。

初入五時,後通七候。神靈變化,出沒自在。峭壁千里,去住無礙。氣若不散,即氣海充盈,神靜丹田,身心永固,自然回顏駐色,變體成仙,隱現自由,通靈百變,名曰度世,號曰真人。天地齊年,日月同壽。此法不服氣,不咽津,不辛苦。要吃但吃,須休即休。自在自由,無阻無礙。

存神練氣銘,藥王孫思邈著。他除了醫術驚人,還是修行真人


五時七候,入胎定觀。

夫學道之人,入有五時:

第一時,心動多靜少。思緣萬境,取捨無常,忌慮度量,猶如野馬,常人心也。

第二時,心靜少動多。攝動入靜,心多散逸,難可制伏,攝之勤策,追道之始。

第三時,心動靜相半。心靜似攝,心常靜散相半,用心勤策,漸見調熟。

第四時,心靜多動少。攝心漸熟,動即攝之,專注一境,失而遽得。

第五時,心一向純靜,

有事無事,觸亦不動。田攝心熟,堅散準定,從此已後,外顯而入七候。任運自得,非關作矣。

存神練氣銘,藥王孫思邈著。他除了醫術驚人,還是修行真人


第一候,宿疾並銷,身清心暢。停心入內,神靜氣安。四大適然,六情沉寂。心安懸境,抱一守中。喜悅日新,名為得道。

第二候,超過常限,色返童顏。形悅心安,通靈徹視。移居別郡,揀地而安。鄰里知人,勿令舊識。

第三候,延年千載,名曰仙人。遊諸名山,飛行自在。青童侍衛,玉女歌揚。騰躡煙霞,綠雲捧足。

第四候,煉身成氣,氣繞身光。名曰真人,存亡自在。光明自照,晝夜常明。遊諸洞宮,諸仙侍立。

第五侯,煉氣為神,名曰神人。變通自在,作用無窮。力動乾坤,移山竭海。

第六候,煉神合色,名曰至人。神既通靈,色形不定。對機施化,應物現形。

第七候,身超物外,迥出常倫。大道玉皇,共居靈境。聖賢集會,弘演至真。造化通靈,物無不達。修行至此,方到道源。萬行休停,名曰究竟。

今時之人,學道日淺,曾無一候,何得通靈?理守愚情,保持穢質。四時遷運,形妄色衰。體謝歸空,稱為得道。謬矣此胎,息定觀是。留神駐形之道,術在口訣,不書於文。有德至人,方遇此法。細詳留意,必獲無疑。賢達之人,逢斯聖矣。

(全文完)

存神練氣銘,藥王孫思邈著。他除了醫術驚人,還是修行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