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高官张继题字的陇海赤水火车站


1934年陇海铁路修到西安开通运营,潼关至西安段各站均为民国时期高官名流所题字。其中赤水火车站为曾任参议院、司法院院长张继题写。以前是从网上资料所知。1966年陇海线潼关至渭南区段因三门峡水库建设,南迁建至渭南塬下,这个车站废弃。这个车站也位于赤水河西边的临渭区向阳办淹头村八组。

遇村里一个83岁的老人介绍,这个站名牌所嵌的房屋为站长室,站牌所向位置为站内,车站当时有四股道。站长室现为一户人家庄基所占用,屋顶早已破损了,现在是简单的修缮啦一下。

这个三间房是车站的售票房、候车室和仓库,大门都封闭啦,屋顶也破损啦,看来车站迁移后,这个房屋再没有修缮过。

这个三间房是车站的售票房、候车室和仓库,大门都封闭啦,屋顶也破损啦,看来车站迁移后,这个房屋没再修缮过。

这个是赤水养路工区的房子,共有五间房,东边墙壁上方有”赤水养路工区“字样。养路工区即是专门对铁路线路、钢轨进行维护保养的部门,人们最熟悉不过的巡道工,就是养路工人,以前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白天黑夜,巡道工都有定点出去巡查线路。

这个是赤水养路工区的房子,共有五间房,东边墙壁上方有”赤水养路工区“字样。

这个是赤水养路工区的房子,共有五间房,房顶都没有啦,只剩下四面墙壁。

这片地方靠近渭河,地势较低,因此火车站及相邻区间路基都是用土方垫起来的,高约五米左右。这是上火车站的道路,可以看出来车站位置还是比较高的。

老人说,这个村好多人以前也是随着铁路开通,以来后来逃难来到陕西的,好多人以前就临时在火车站下面搭建房子。后来,车站废弃后,车站比较高且宽敞,村子人陆续把房子都建在上面的车站上来啦。从远处看,这个八组房子都在这个车站上。

这是车站西头向渭南方向,看起来路基很高,现在上面都栽植了树木。

铁路南迁后,这段线路就废弃啦,原来路基都是土方垫起来的,后来群众盖房垫庄基就从这儿挖土,可以明显看出路基一侧被开挖走啦。

这个位置顺路基方向拍得,看来这段路基之前还是很宽的,应是车站股道的地方。

这是路基上原来铺设的道碴。

路基一侧开挖后,从下面往上看,可以看见路基上有一层厚厚的道碴。道碴上面再铺设轨木和钢轨的。

陇海铁路南迁后,新的赤水火车站距老站距离约七八公里。不过这个车站在陇海线2000年中期也关闭停用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